上海市宝山区吴淞第二中学(200431) 缪同梅
例谈课堂活动设计
上海市宝山区吴淞第二中学(200431) 缪同梅
今年适逢世博年,我和许多人一样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世博园。当游人在澳大利亚馆前排了很长时间终于进入馆内,一睹馆内风采时,馆内工作人员和游客进行了互动,提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问题是: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哪个城市,很多人踊跃回答是悉尼。这一幕,让我这个从事地理教学的老师汗颜。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但我在不断地反思,中学地理教学应该教什么?怎样教才能体现好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记忆?怎样才能真正教给他们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为他们的将来的生活带来便利?因此,当我在讲授《澳大利亚》这一节内容时,我采取了活动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什么叫活动?活动的意思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英语为activity,解释为(to be) done,即所做或待做的事情。课堂活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为了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采取的各种学习方法。
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澳大利亚》之前,已经学过众多国家,已大致了解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能将前面掌握的方法迁移到教师设计的活动中来。另外,本节课内容知识点稍显零散,有的知识点之间有逻辑关系,有的没有联系,如果教师按部就班讲解,学生就会觉得枯燥,过后就忘。现在,通过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老师讲变为学生思考,内容相同,学习方式变了,效果就不一样。
(一)活动目标
在制定和设计活动方案时,按照《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中有关国家的学习要求,“学会阅读常用地图和简单地理图表的方法,学会根据地图描述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读图说出一个国家有关地理事物的分布……”,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本节课的活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注重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的培养。
1.突破本课教学难点和重点,培养学生建立地理事物、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提高学生选择地图、阅读地图、判读、分析地理图表,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查找课文关键词句,提高解读课文文本的能力。
4.培养学生用地理语言准确表达观点的能力。
(二)活动要求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理,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5到6人,每两个小组分别同时完成一个活动,每组确定组长和记录人。组长负责总体组织和协调,带领组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记录人负责填写活动记录表。组员将课本中的相关关键词作出划线等标记。此外,推荐一位同学展示本组讨论的活动内容和要点,并事先组织好语言。完成同一项目的2个小组,可以就各自的探讨结果相互补充、相互质疑。
教师将“澳大利亚”分解为三个任务,各由2个小组完成。每个小组从所给材料,课本和地图册中查找相关地图图表和文本内容,并在活动记录表格中写出图表名称和在地图册或课本的页数,并将重要文本内容在课本中作出记号。例如“活动一”中要求填写领土组成、濒临海洋等内容,不仅要在表格中填写出来,也要在课本和相应的地图册中进行标记。
(三)活动安排
活动一:活动内容是“领土组成、海陆位置”。给出两幅相关地理景观图片,一幅是袋鼠,另一幅是鸭嘴兽及文字介绍,要求学生自选地图,自学教材,并思考此两项内容和澳大利亚动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活动二:活动内容是“纬度位置、降水分布”。同样要求学生自选地图,自学教材,给出两幅相关地理图片,一幅为维多利亚大沙漠,另一幅为美利奴羊和文字材料,总结该国的气候特点,此气候对农牧业的影响。
活动三:活动内容是“矿产、城市、人口分布”。给出一段资料《一块石头引发的大战》关于中国钢企和澳大利亚铁矿巨头的价格谈判消息,同样要求学生自选地图,自学教材,总结主要矿产及分布,主要城市及旅游资源。
(四)活动记录表
根据活动安排,共有活动记录表三张,现附上根据活动三设计的表格和相关资料,前面两张活动表省略。
材料:《一块石头引发的大战》
自2004年到2008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累计增加幅度达50%,价格累计上涨了近200%以上,中国2009年进口5亿吨左右的铁矿石,占世界海上铁矿石贸易量的一半以上。由于澳方不断上涨的价格,产生了中澳之间的铁矿石价格大战,被形象地描述为“一块石头引发的大战”。 2009年8月17日,旷日持久的铁矿石谈判终于有了结果,以宝钢为代表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与澳大利亚第三大矿石企业FMG公司签订了为期半年的长期协议价,其中粉矿下降35.02%,块矿下降50.42%。
活动表三项目内容矿产、城市组长_________ 记 录 人_________内容记录参考的地理图表或文本矿产名称:主要矿产矿产分布:矿产出口情况:主要城市及旅游景点(至少两个城市)1.2.3.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1. 澳大利亚出口大量矿产对该国经济有何贡献?有何美称?2. 澳大利亚铁矿石不断提价,为什么中国还要从该国进口?理由:(写出图表名称和在地图册或课本的页数,并将重要文本内容加以注记。)3. 如果有机会到澳大利亚旅游,你希望去哪些旅游景点?
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围绕目标,精心设计。
本节课的课题是《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在设计活动时,先制定教学三维目标,确定重难点,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活动设计,才能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在活动表格中,识记、填空、图片、查阅地图、思考问题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从而突出并解决本课的重难点问题。
2.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上海市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做”“想”“讲”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到地理学习中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根据活动表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查看地图、阅读课本文本,思考问题,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填写活动表,完全由学生自我完成。这个过程也是逐步形成和发展学习地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活动表中的填空、问题等起到驱动学生进行讨论和学习的作用。如:活动表一中问题:从领土组成和海陆位置特点两方面分析对该国动物特点有何影响?学生分工合作,进行有效讨论,真正做到“做”“想”“讲”有机统一,学生不再被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的课堂,就会变得有活力和朝气。
3.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可以基本了解澳大利亚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特点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对农牧业的影响,知道该国的经济特点,形成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旁观者,而要起到引路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优秀生帮助带动后进生,形成共同讨论的局面,防止出现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后进生被边缘化,小组讨论成为少数优秀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因此,在讨论时,教师要不停地在各组之间来回走动,进行点拨与指导和鼓励,重视整个小组的学生交流,之后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小结提升。教师最终对六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概括,鼓励学生说出关键字词,删繁就简,保留讨论的重点内容,形成高度概括的内容,以板书形式呈现在黑板上。
1. 任务驱动,指向明确。
在设计活动过程中,我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我将“澳大利亚”的知识内容进行重组,按一定的关联度将整节课内容划分为三个活动表格,明确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讨论思考,最后得出结论,再进行小组交流,调动了学生的多个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做到学习要眼到口到心到的状态。由于表格中的学习内容指向性明确,每组同学在完成本组任务时,都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并能在课本或地图册中进行标记,培养了各认知层次学生的地理能力。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
2. 小组间的互相学习不够充分。
本节课设计的三个学习活动内容,分六个小组共同承担,每两个小组完成一个活动内容。在小组交流环节,有的小组忙于本组表格内容填写的正确性,没有专心听取其他组的交流,因此也会造成另外两项活动表格的学习。导致小组内部的讨论交流较好,缺乏组间的学习和质疑。另外,对学生完整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略显不足。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在完成本组学习任务的同时,强调其他活动内容也是课堂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强调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这也是自我学习和完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