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杰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产业集群理论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对其研究过多地集中在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服务业集群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物流行业的兴起,物流市场的逐渐成熟和物流理论的逐渐完善,很多学者试图把产业集群理论与物流产业结合到一起,对物流集群现象进行研究,而对物流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中的集群现象,着力于物流对其他行业的支撑,而没有充分认识到物流对其他行业的拉动作用,更为不足的是国内外的研究都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物流集群的现象和原理,而将物流集群的范围局限于一个狭小的产业空间和固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不能从一个更高的高度来认识物流产业的集群功能和物流集群的现象。
物流集群的研究,是服务业集群研究中的一个领域,笔者将国内外学者对物流集群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明确物流集群研究的脉络,为国内学者进行物流集群问题的研究和我国发展物流集群提供借鉴。
MARSHALL解释了基于经济外部性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他发现了经济外部性与产业集群的密切关系,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性导致的[1]。MARSHALL认为经济外部性包括3种类型,即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前两者称为金钱的外部性,即规模效应形成的外部经济;后者是技术的外部经济。ALFRED最早提出聚集经济的概念,他在分析单个产业的区位分布时,首次使用聚集因素[2]。PORTER将产业集群定义为:集中在特定领域内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他认为集群包括一系列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例如,包括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和专业化基础设施的提供者。集群还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从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许多集群还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例如大学、标准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提供者和贸易联盟等[3]。KRUGMAN在其集群理论和贸易理论中都强调产业发展的自发性,强调历史和偶然因素的作用,并且引入诺斯的路径依赖思想来解释集群的特征和贸易的演进[4]。HENRY、STEPHEN和ANTHONYN等从地理经济学的角度探讨贸易流的方式、要素价格和生产的区位问题,分析了贸易成本的决定因素和贸易成本影响贸易流等问题,认为地理条件是要素价格的重要决定因素,提出了基于地理的贸易流和要素价格影响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机理[5]。FAN和SCOTT研究了东亚和中国的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具有很强的双向促进关系。新加坡、香港、上海和北京等城市都利用产业集群策略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加速地区经济发展。国外的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集群形成机制、集群特征、集群与创新和区域经济自立型发展模式等方面。KAUGAMAN以日本丰田汽车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该集群的结构、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集群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集群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SZILASI和KALSCU研究了匈牙利的Pannon地区汽车产业集群。他们从集群的建立、集群的运作、集群成员、集群发展目标和对策,以及集群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对该集群进行了分析[6]。英国Trends Business Research Ltd and PAWA Consulting Ltd在2002年8月对英国中东部地区物流集群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形成了《East Midlands Logistics Cluster Mapping & Development》报告。报告以产业sic码为基础,从广义的角度对物流产业和物流集群进行了界定,绘制了物流集群的产业地图,扩大了人们对物流外延的认识,这对阐释物流集群这一概念有很大的帮助。DOUG 2004年在《Logistics Cluster Holds Great Promise for FortWay》中对美国供应链系统进行分析后,对物流集群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将这一概念视为若干投资之间的平衡,这些投资包括信息技术和固定资产、培育特定的纵向产业集群的投资,以及培育特定的物流环节的投资。强调了新的物流供应链战略的必要性[7]。
国外对于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生命周期的研究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一个是从集群的整体角度来探讨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另一个是从构成集群的企业和其他机构个体角度,通过考察企业等组织的进入或新建、发展、衰亡或迁出来研究集群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而国外学者对于行业产业集群的研究包括家具业、纺织业和服装等行业。对物流行业集群的研究多集中在物流园区。
国内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关注产业集群的研究。在国内研究产业集群的学者中,既有经济学家,又有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他们选取的研究角度各异,从而导致各学者在集群的概念、种类和形成发展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出现了一些不同。
程广平、汪波和程国平在2006年分析了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物流产业集群的依据及优势,提出了中心城市发展物流集群的必要条件,指出物流企业之间的组织应该是椎型产业聚集模式,他们的合作关系应该是以销售为中心的模式[8]。李俊瑶、王耀球在2004年从一个区域内配送中心群体的经营现状出发,引伸出区域物流能力共享的理念,通过建立商品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配送中心的信息资源共享和物流资源共享,从而实现降低整个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目标[9]。黎继子、刘春玲和常亚平等在2006年根据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续衍的物流特点,对集群供应链组织续衍与物流园区的耦合性进行了分析,提出集群供应链组织续衍与物流园区耦合的3种模式,并以苏州IT产业集群为例,来分析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续衍的演变规律,以及对物流园区发展的影响[10]。张锦和焦志敏认为经济圈物流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该区域的物流企业、物流工作者、物流设施、物流对象和物流信息等要素构成的,具有组织经济圈物流功能的有机整体。经济圈物流系统是对企业微观物流系统的综合,也是国民经济物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的经济圈物流系统应充分体现区域内各部门、各企业、生产与消费、供应与需求的关系,并通过经济圈物流活动将其合理地、有效地、经济地联系起来[11]。朱意秋从繁荣港口物流产业聚集的立场出发,提出了港口物流产业聚集的观点,并分析了港口物流簇群的优势、条件模式对产业本身及地方经济的影响。认为港口物流应打破上游企业的垄断,警惕强势企业形成垄断链,创造中小企业易进易退的市场环境[12]。
黄水灵认为汽车产业实施产业集群,正成为许多国家迅速发展的有效手段。我国汽车业必须实施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来提高汽车企业的竞争力,更快地缩短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13]。支燕从物流产业集聚形成的经济特质出发,分别对集聚所形成的外部效益、网络效益和资源共享效益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物流产业集聚所创造的竞争优势,从而论证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必然性和必要性[14]。章建新从全球产业链的角度分析物流产业集群特有的形成机理和强大的竞争优势[15]。章建新、李锦谨从物流设施的共用性、物流信息平台的共享性、物流业务的一致性、企业供应链上各“结点”的衔接性、物流专业人才的流动性5个方面探讨了我国物流企业集群形成机理[16]。黎继子、蔡根女说明了集群式物流供应链系统的特点,并分析了集群式物流供应链系统的效率机制来源系统的互补效应、互竞效应、互动效应和互辅效应[17]。
王彦森研究了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性,对汽车产业集群可能形成的区位进行了分析[18]。张旭明、李辉对促进汽车产业集群形成的对策进行了研究,初步提出我国汽车工业产业集群的区域选择[19]。韩增林、王成金首先分析物流企业集群的类型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然后论述了其空间区位选择,包括区位因子和区位指向,最后详细探讨了物流企业集群的产生机理、空间演化、内在联系和运作机制,并以具体案例进行论证[20]。文海旭认为物流集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以物流主干企业为核心的,同时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有相互关联性的物流企业、专业化的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厂商,以及相关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等)集中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21]。白世贞、王文利把物流行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从系统的自组织角度出发,通过构造吸引力函数,给出了各地区物流行业投资吸引力的计算方法;同时,引用吸引力因子的概念描述了物流企业的空间聚集演化动力学系统建模方法,分析了北京、天津、上海三地的物流投资吸引力及聚集特性[22]。
国内外学者借用产业集群的理论,对物流集群的形成机理与竞争力、区位性与指向性,以及对区域经济的相互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物流产业集群不仅可以解决当前我国物流产业存在的资源浪费、体制约束、人才缺乏和技术落后等问题,而且可以促进物流产业良性的跨越式发展。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物流集群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尤其是理论的突破力度还远远不够,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23]。
(1)对于行业产业集群的研究只局限在传统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对于服务业的产业集群研究相当少。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对物流集群的研究较少,而对于物流集群对企业或某一行业影响的研究几乎没有[24]。
(2)我国的产业集群,特别是那些依赖海外市场的来料加工基地,由于企业所从事的是成熟技术生产,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企业相互之间只是争夺订单的对手,彼此很难在技术创新方面建立起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而只是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与海外客户或合作者的交流上[25]。导致我国许多依靠出口加工的工业区经济基础脆弱,往往只是充当全球商品链中低附加值劳动的血汗工厂和发达国家市场波动的减振阀。因此,加强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交流,对于技术创新和扩散非常重要。而国内很少有学者研究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26-27]。
(3)国内对于物流产业集群的研究,多从物流产业集群的一个环节去研究。很多学者对物流园区集群的方式做了深入研究,而对于其他物流集群的模式很少有人研究。集群的本地化没有与经济全球化联系起来,不能把区域经济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28]。
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创新的本地化特点必须放到全球经济联系的背景下讨论[29-30]。地方产业集群或物流集群如何从依赖低成本竞争向依赖本地产业群集体效率和集体学习能力的方向发展成为以后研究的新课题[31]。
通过以上分析和评述,国内外学者对物流集群的形成机理与竞争力、区位性与指向性,以及对区域经济的相互影响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但对物流集群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对物流集群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可从如下3个方面进行:①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研究物流集群,进而研究物流集群对具体行业的影响。②加强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的研究。③深化对除园区集群模式外的其他物流集群模式的研究。
[1]MARSHALL A.Principles of economics[M].London:Macmillan,1990:10 -25.
[2]ALFRED W.工业区位论[M].李刚剑,陈志人,张英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0-38.
[3]PORTER M.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 York:Free Press,1985:20 -25.
[4]KRUGMAN A.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3):16 -20.
[5]HENRY G O,STEPHEN R,ANTHONYN J V.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trade,production and income:a survey of empirics[R].[S.l.]:NBER,2001.
[6]SZILASI I,KALSCU Z.Cases of hungarian cluster development[M].[S.l.]:[s.n.],2003:8 -15.
[7]DOUG L.Logistics cluster holds great promise for fort way[J].Area Economy,2004(11):52 -59.
[8]程广平,汪波,程国平.区域性中心城市物流集群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4):62-65.
[9]李俊瑶,王耀球.区域物流能力共享[J].物流技术,2004(3):12-13.
[10]黎继子,刘春玲,常亚平,等.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续衍与物流园区发展的耦合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1):109-111.
[11]张锦,焦志敏.物流对经济圈产业布局和结构的影响[D].西安: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2003.
[12]朱意秋.港口物流簇群的形成与繁荣[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26(3):324-327.
[13]黄水灵.产业集群与我国汽车产业[J].北京汽车,2004(3):29-33.
[14]支燕.物流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3):39-42.
[15]章建新.基于全球产业链的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J].经济问题,2006(6):25-28.
[16]章建新,李锦谨.我国物流企业集群形成机理初探[J].集团经济研究,2005(2):128 -129.
[17]黎继子,蔡根女.集群式物流供应链系统效率机制研究[J].江苏商论,2004(8):53-56.
[18]王彦森.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性研究[J].上海汽车,2004(7):6 -10.
[19]张旭明,李辉.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集群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04(6):3-8.
[20]韩增林,王成金.我国物流企业的空间组织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2005.
[21]文海旭.基于集群理论的中国物流产业发展战略[D].武汉:武汉大学图书馆,2005.
[22]白世贞,王文利.基于复杂系统的物流企业空间聚集研究[J].物流科技,2005(2):66-69.
[23]王健.现代物流网络系统的构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3-20.
[24]周昌林.基于港口的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政府作用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1):11-16.
[25]王缉慈.我国制造业集群分布现状及其发展特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6):29 -34.
[26]梅丽,张向阳.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价值链升级[J].商业经济,2005(10):20 -25.
[27]张向阳,朱有为,孙津.嵌入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以苏州和温州两地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5(4):63-69.
[28]王彦森.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性研究[J].上海汽车,2004(7):6 -10.
[29]高更君,林慧丹,张宁.浅议区域物流基础平台的搭建[J].物流技术,2004(4):67-70.
[30]王缉慈.关于在外向型区域发展本地集群的一点思考:墨西哥和我国台湾外向型加工区域的对比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1(3):15-19.
[31]杨春河,张文杰,邱潇潇.中国区域性物流集聚实证研究[J].物流技术,2006(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