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四次科学文化浪潮及其启示

2010-03-20 16:19黎德扬
关键词:工业化科学技术工业

黎德扬

(武汉理工大学STS中心,湖北 武汉430063)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四次科学文化浪潮及其启示

黎德扬

(武汉理工大学STS中心,湖北 武汉430063)

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工业化孕育期、工业体系建立时期、工业现代化时期和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时期,并概要地考察了我国工业化各个时期与之相对应的科技文化繁衍的过程,讨论了工业化和科学技术文化繁衍在历史和逻辑上的一致性及其社会意义。

工业化进程;科学技术文化;同一互动;社会意义

工业化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主要标志,并由此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的深刻社会变革的过程。人类文明史上,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纵观近现代历史,工业化过程的推移是近500年社会历史活动的主流和中轴线。近现代史是在以工业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场景上,构建和繁衍近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的成败和兴衰的历史。

工业生产方式和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相互伴随,并肩前行。近现代历史的变迁中,工业实践和科学技术文化互为表里,工业实践是科学技术文化的物质基础和载体,科技文化是工业实践活动的理性和理念及其观念形态,二者整合为一体,工业发展史、科技发展史和科技文化史同一、契合。研究科技文化,离开社会的工业化进程,如同缘木求鱼。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指出,世界第一个工业体系的建立,是英国人在1775-1800年开启的[1],这已是公论。正是英国人的这一工业化或产业革命,揭开了世界工业化潮流的序幕,我国也逐步纳入社会工业化过程之中。时至今日,中国已是一个工业大国,进入到工业化中后期,正在向工业强国演进。本文试图回顾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科技文化旅程,讨论工业化和科学技术文化在历史和逻辑上的一致性及其社会意义。

一、工业化孕育时期——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科技文化浪潮

中国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始终是一个统一的、独立的国家,实属世界罕见,难能可贵,值得骄傲和自豪。然而漫长的封建帝制,到清朝中后期走向衰落——封建帝制和传统农业文明衰落。1840年,完成了工业化的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之后,中国陷入蒙受列强侵略和瓜分的半殖民地的境地。

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清末和民国之初,醒狮挣眼看世界,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扶危济困,挽中国于狂澜,提出无数主张,但大多数都主张学习西方文明,以夷制夷,发展科学,科学救国,工业救国,并掀起了以科学和民主为内容的文化运动。1919年的“五四运动”继承和发展为新文化运动,以磅礴气势,高扬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1923年2月开始,又有两年科玄论战,从人生观上推进和确立科学理念。尽管人们对此评价不一,但历史已经表明,科学技术文化,不仅是批判旧文化的利器,也在这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中得以传承和张扬,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在中华大地上升起,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融入中华文化,在我国文化史上掀起了第一次科学技术文化浪潮,为尔后中国的工业化举行了盛大的思想奠基礼。

实践工业化,首推是洋务运动,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可谓工业化的先驱。洋务运动引进机器生产设备,兴工厂,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办洋学堂,创大学教育,派留学生留洋,传习自然科学知识,造就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沿海地区作为洋务的前沿,天津、上海、广州相继开办纺织、造船和五金制造厂,工业生产起步,成为我国工业的发祥地。内地湖北工业化的功绩则要数张之洞。他在督鄂期间,把发展近代工业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建汉阳铁厂,修铁路,改官办企业为民办,推行以兴办近代工业为核心的“湖北新政”,使武汉成为中国早期工业化运动的重镇。甲午战争(1894-1895年)前中国产业资本大于外国在华的产业资本,这表明我国工业化已经萌动。

民国期间至解放前夕,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现过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初步形成了工业化基础,但如果从鸦片战争算起,花费了近一个世纪,时间相当漫长,工业化程度相当低,表明科学技术和工业在中国孕育、发生、成长的艰难。当代西方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哈佛大学费正清教授描述这一期间的状况时说:“现代工业集中于沿海城市,外国企业占有很大比重,消费品占优势,大多数规模小,而且技术落后——所有这些,都是使现代工业1949年以前的中国国民总产值中,仅占有很小的比例。”[2]如制造业中的现代份额,只占19世纪30年代国内总产值的5%或7%。钢产量不足40万吨,只占世界钢产量的0.4%。我国在1907年,才建设起一个汉阳钢铁厂,当年的钢产量只有8 500多吨。1936年全国钢产量超过400 000吨,但是其中有364 000吨是由当时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下的东北生产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全国生铁产量只有246 000吨,钢产量只有158 000多吨[3]。

究其原因有四:一是中国封建制度势力深厚,本土政治文化顽固阻抗工业文明的传入。二是这一时期国内战事连绵不断,国外列强频繁入侵,从1840年至1949年的108年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处于不同程度的战争状态,社会动荡,官场腐败,政府无能。三是外国产业资本流入,它们以资金储备的优势和管理经验,遏制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四是文化教育落后,近代西方造就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科学技术教育制度,受到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国民教育的阻抗。

然而人们不难发现: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文化浪潮催生了我国工业文明,近代科学技术和传统工业经济在中华大地上萌动、孕育,开启了中国工业文明的大门。不仅培育了本土工业产业和民族资本,同时也造就了一支科学技术教育研究队伍和技术工人队伍,并建立了相应的机构,为新中国科学技术文化打下了初步的基础。从文化的意义上,这一时期,工业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工人队伍的形成,科学理念的初步确立,为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现实的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有可能以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面貌产生和壮大。这充分显示出:“五四”以来的科学技术文化与工业经济的互动,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工业化体系建立时期——向科学技术进军的浪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随后又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纪元,这是历史的伟大转折。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工业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物质基础。中国要富强,中华要振兴,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19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对农业的改造,对手工业的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三者协同行进。

共和国建立伊始,1949年10月31日,新中国诞生还不到一个月,毛泽东便亲自将中国科学院印信颁给院长郭沫若。同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中国近代科技文化发展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这一举措表现出国家对科学事业的急切心理,在全国及海外华裔科技人员中引起了强烈反响。12月6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成立了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统一办理留学生及学者回国事宜。从1949年8月至1955年11月,共有1 536名高级知识分子从海外回国参加建设。同年12月16日,毛泽东抵达莫斯科对苏联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访问,寻求工业建设的支持。1950年苏联支援50项工程,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从1950年至1955年,苏联援助中国新建和改建共156个工业项目。加上自建的一批工业企业,工业建设在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展开,工业化进程全面加速。

工业化进程和科技文化事业同步启动,带来了社会的活力。1952年,即我国结束经济恢复阶段的这一年,我国工业农业总产值(包括工业、手工业、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全部产值,这种产值都是按1952年的不变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了77.5%,其中现代工业增长了178.6%,农业(包括农村副业)增长了48.5%。由于现代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比较快,工业产值在工业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49年的17%上升到1952年的26.7%。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传承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则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唯一正确的政策。理由是:只有建立起强大的重工业,即建立起现代化的钢铁工业、机器制造工业、电力工业、燃料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基本化学工业,才可能制造现代化的各种工业设备,使重工业本身和轻工业得到技术的改造;才可能供给农业以拖拉机和其他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供给农业以足够的肥料,使农业得到技术的改造;才可能生产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使运输业得到技术的改造;才可能制造现代化的武器,使国防更加巩固;才能够显著地提高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不断地增加农业和消费品工业的生产,保证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时集中了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单位为中心,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五年基本建设的投资427亿4 000万元,工业部门为248亿5 000万元,占58.2%;运输和邮电部门为82亿1 000万元,占10%。用于工业化的投资占68.2%,接近七成。在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极低的人均国民收入为基本国民经济的背景上,通过高度集中的投入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建立了我国社会主义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功不可没。1957年与1952年相比,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98.3%,即平均每年递增14.7%。其中,现代工业增长104.1%,即平均每年递增15.3%。工业发展速度,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同期的发展速度[4]。

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同样是社会生活的主线。1956年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和国家发出向科学技术进军号令,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掀起了第二次科技文化浪潮。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迅速发展,对科学技术、科技知识、科技人员的要求,在数量上愈来愈大,在质量上愈来愈高。1956年1月14日至2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向会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党中央在1956年初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强调“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充分地提高生产技术,更加需要充分地发展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我国的知识界的面貌在过去六年里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绝大多数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并号召大家向科学技术大进军[5]。会后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具体规定,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扩大高校招生,动员工农干部上大学,以壮大知识分子队伍。在“五四运动”37周年纪念日,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发表讲话,向全国人民发出动员令:向科学技术进军[6]!全国各地各级政府和各党各派纷纷表态,向科学技术进军浪潮席展祖国大地,声势空前,蔚为壮观。

同年开始实施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成为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新起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0多年间,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高新技术。如,1945年世界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爆炸成功;1955年世界首座商用核电站建成,人类由此进入了核时代;1945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试制成功;1948年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相继创立;1957年10月,前苏联发送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始了宇航时代;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当时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面对一个科技发展的新时代,我国立足于赶超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对新生的核技术、远程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宇航技术等都做出了规划。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强调:“资本主义各国、苏联,都是靠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来赶上最先进的国家的,我国也要这样。”[6]我国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思想指导下,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成果,促进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和产业的诞生。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目标,原来“建设工业国家”的提法被“四个现代化”所代替,并将科学技术现代化并列其中。从此,现代化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名词,成为全国人们的希冀和追求。这一时期,虽历经近20年的折腾,但由于生产力自身的能量,终归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生产能力和工业化水平,科学技术研究能力和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令,使我国迎来了建国后的第一个科学的春天。遗憾的是,这是一个非常短暂的春天。1957年反右和相继发生的一系列政治运动,直至文化革命,科学技术、科技文化的发展受到极左的政治文化的冲击、遏制和破坏。虽然个别科技领域由于惯性的驱动,取得部分的成果,但社会整体上受到重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缓慢,科学技术及其文化衰败、凋零,经济走到崩溃的边缘,我国从整体上丧失了民族振兴的大好时机。这主要是由于指导思想的失误,教条主义地搬用苏联计划经济的模式,采用封闭式的盲目赶超型战略,再加之政治上以阶级斗争为纲造成“文革”式的社会环境的动荡。历史证明,工业化进程和科学技术文化进程是整体社会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部分,它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其他文化的协同。

三、工业现代化时期——真理标准讨论中的科技文化浪潮

1978年3月14日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让从严冬中走出来的人们感到春天格外的温暖。大会宣告,“四人帮”“肆意摧残科学事业,迫害知识分子的那种情景,一去不复返了”。“一个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热潮正在全国迅猛兴起”[7]85。这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邓小平在大会上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等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7]85,重新吹响发展科技,振兴经济,振兴民族、国家的进军号。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在大会闭幕式上用诗人的语言宣告:“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8]1978年以真理标准讨论为契机的思想解放运动,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当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工业化步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轨道,迈向了工业现代化的新阶段。

实验是判别认识对错的标准,这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基本精神,也是科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和基本理念。后来升华为哲学命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经过二、三百年的时光,已经成为近现代人们的基本常识。然而,当“文革”背离常识,将相对论说成“相对主义”、“修正主义理论基础”加以批判,说“实验室是产生修正主义的温床”,要彻底砸掉,将知识分子视为臭老九、牛鬼蛇神,打入牛棚,进行残酷批斗的时候,为了生存,文化反叛了。科学文化为生存和发展,高举捍卫真理的旗帜,批判“文革”对科学的践踏。这场以讨论名义出现的全民文化运动,其规模是空前的,“文化大革命”有多广泛和深入,它就有多广泛和多深刻。打开这场讨论的档案,不难看出:其中大量文章都是用自然科学实验事实,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准则。从事自然辩证法工作的人们,利用他们的专业优势,发挥了先头部队的作用。有人将其比拟为“五四”,说这是继“五四运动”之后的又一次“启蒙运动”。应当说从参与的人数之多和在现代传媒条件下文化传播和扩散的程度来看,远远超过了“五四”,是一次空前的,有组织的,有计划的全民科学文化的再教育,在人们的心灵上篆刻下——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精神是不可诋毁的印迹。

真理标准讨论和科技大会同时发生和同步推进,对我国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报告[9],1978年至20世纪末,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已经从一个农业大国转为工业大国。连续20余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人均国民收入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产业结构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中国已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创造了工业增长的奇迹。反思改革开放30年来巨大变化的原因,经济学家家金碚的看法是:“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30年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源于伟大的思想解放,而这一思想解放所具有的真理性又得到经济发展实践,特别是30年来工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检验。这是中国60年思想解放历程中的后30年与前30年的根本区别。即前30年的思想解放是以某种意识形态原则为检验标准的,尽管也包含一定的合理性,但往往严重脱离现实。而后30年的思想解放是以实践为检验标准的,尽管也须不断摸索和纠错,但总是充满生命力和不断进取的活力。”[10]我们十分认同这一看法,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和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政治稳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近百年中国工业化旅程证明,没有社会的稳定,工业化和发展科学技术都是空话。解放前的国内战争使中国工业化孕育受尽磨难,落后于西方国家;“文革”十年,社会处于不断动荡之中,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也受到极大挫折,年轻共和国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改革开放30年中,国际环境处于和平发展时期,虽然有东欧和苏联发生的巨变,但是以“和平演变的方式”出现。中国较好地把握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社会生活基本稳定,这就为工业和科技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第二,弘扬科学技术文化,不断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国强国之路。真理标准讨论是在科技大会后发生的,显然是受近代自然科学实证精神的启发,运用哲学文化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推动人们从教条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近代自然科学文化不仅是冲破封建文化的革命力量,也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动力。经过真理标准的讨论,思想解放焕发出全民的智慧,不断探索发展科技和工业化的新途径及其相应的体制、机制,始终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第三,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离不开世界文化的总潮流。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和科技文化的演进看,只有面向世界的未来发展,才能求得自身的发展和繁荣。改革开放30年,时逢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方兴未艾,我国较为自觉地把握了这一机遇,才赢得了重大发展。1977年开始,我国兴起了系统科学热潮,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新技术革命、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宣传等等,反映出开放的中国对世界科学技术文化的承接,使曾经失去过多次发展机遇的中国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主体意识上一次大觉醒。

四、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时期——生态文化浪潮

我国迈入工业大国的行列,步入了工业文明,实现了近一个半世纪华夏几代人的夙愿。

我国当下确实是一个世界工业大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增长1.71倍;外汇储备超过1.52万亿美元[11]。工业生产的主要标志是钢铁、水泥和能源。钢铁是工业化的脊梁。2008年1月24日,国际钢铁协会(IISI)公布[12]:2007年中国以4.89亿吨再次成为全球第一大粗钢产量生产国。据该报告,2007年全球67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总产量13.435亿吨,同比增长7.5%,这是连续第五年增速在7%以上。其中,我国产量为4.89亿吨,同比增长15.7%,我国仍为全球第一大粗钢产量生产国。中国钢铁产量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并且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钢铁产量比排名2~8位的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度、韩国、德国、乌克兰等七个国家的总和还多!中钢协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钢铁产量约为5.02亿吨。1980年,中国粗钢产量仅为3 712万吨,分别是日本和美国的1/3和1/3略强。中钢协副秘书长迟京东表示,预计2009年全年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在5.1亿~5.4亿吨,增幅在12.8%~19.7%;实际消费量预计在4.9亿~5.2亿吨,增幅在3.5%~9.7%。2008年钢材的消费流向结构是:建筑49.3%,工业37.1%,交通5.2%,其他8.4%。

《国际水泥评论》(ICR)杂志发布了第八期《全球水泥报告》[13],根据报告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水泥消费总量为25.68亿吨。2007年消费量27.63亿吨,2008年全球水泥消费总量为28.57亿吨。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2008年规模以上水泥企业全年水泥产量13.88亿吨。其消费量已经从2006年的12亿吨急升至2008年的13.90亿吨。中国高居世界水泥产销量榜首,中国水泥消费量已经占到全球消费量的一半以上。中国的人均水泥消费量将近1 000公斤,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高位,尤其是与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印度相比——印度人均水泥消费量只有150公斤。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统计[14],2008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为3.65亿吨,同比增长5.8%。与2007年7.3%的增幅相比放缓1.5个百分点。我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2.15亿吨,同比增长11.9%,比2007年6.9%的增幅则加快了5个百分点。中国石油总公司有关研究部门预测,2009年我国原油消费量约为3.79亿吨,汽油、柴油和煤油消费量分别为6 440万吨、1.44亿吨和1 310万吨,增幅与2008年相比均有所放缓。

这几个数据表明,我国的确是一个庞然工业大国。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工业现代化尚未完成。

我国工业化在地域上不平衡,程度上还表浅。具有权威性的《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9]蓝皮书指出,当下存在的问题是: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还很低。按现行汇率计算,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大约相当于日本的1/20,美国的1/10,德国的1/6;从资源利用的技术效率看,较之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吨钢可比能耗高21%,乙烯综合能耗强度高70%,供电能耗强度高23%,水泥综合能耗强度高44%,大型合成氨能耗强度高24%。二是从资源综合利用率看,我国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为30%,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我国木材综合利用率约为60%,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80%以上。三是从再生资源利用率看,我国废钢利用量占粗钢产量的比重为26%,而国际先进水平为50%以上,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足60%,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左右。2001年,每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产出的GDP,下中等国家为107美元,而我国为104美元。2003年,我国创造的GDP按汇率计算约占世界总量4%,而重要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占世界总消耗量的比重却很高,石油为74%,原煤为31%,钢材为27%,水泥为45%,发电量为13%。四是工业化的技术来源过多依赖国外,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具体表现在:我国关键技术的自给率较低,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以上,而发达国家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在我国的设备投资中,进口设备占投资设备购置总额的比重达60%以上,一些高技术含量的关键设备基本上依靠进口;我国每年的发明专利数占世界的比重不到3%,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韩国这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2003年我国的研发经费总额为1539.6亿元,按汇率换算仅相当于美国的1/16,研发占GDP的比重仅为1.32%,明显低于美国、日本和韩国3%左右的水平;我国制造业的产出规模已占世界制造业产出总量的6%,而制造业研发投入仅占世界制造业研发投入总量的0.3%。从这些数字中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主要的还是科学技术水平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差。

同时与工业化高速进程相伴随的是环境急剧恶化,环境代价高昂。据世界自然基金会《2006年地球生态报告》称[15]:2006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量(自然资源消耗量)为1.6地球公顷,生态赤字为0.8地球公顷,比世界平均指数高近一倍。专家测算显示,仅“十五”期间我国生态赤字就达到5万亿元之多。发展使环境难以承受,工业化进程面临许多新问题,需要深入探索。

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2002年,中共十六大在总结我国工业发展和工业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正式提出了我国应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所谓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与此同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06年,国家发布了面向2020年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2007年8月召开的十七大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标志着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近几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及生态村的生态示范建设体系。全国已有海南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生态省区市建设,有近500个县市开展了生态县市的创建工作。其中11个县市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县市区,629个乡镇获得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许多开展生态省市县建设的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城乡环境保护,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改善人居环境和人民的生活质量。从2002年开始,中华大地静静悄悄地展开了“绿色革命”,生态文化不断向前拓展。

我国社会发展处于工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正在发生的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重大转变。主要标志是:工业化道路的转型,由传统工业化转向新型工业化;科技发展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和逐步走向全社会的确立;全面地展开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践履生态文明的实际步骤,其核心是生态理念的确立。这些正是当代科学技术文化流播的真实而鲜活的表现。

将生态文明建设热潮视其为第四次科学文化浪潮,是因为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基础是上世纪50年发育成长起来的系统科学群,其哲学理念是系统整体观。以当代科学技术知识、制度和理念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动力[16],同样科技文化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创新和繁荣。

五、启 示

纵观我国工业化和科技文化的旅程,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一)工业化和科技文化内在联系为一个整体

工业是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无论是机器的制造和应用都是自然科学知识的物化形态。马克思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含科学”[17]。近500年来,工业生产方式经历了科学技术从机械工程学到能量转换学,再到当今的信息科学技术的不同阶段,工业生产的品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物化为生产过程的速度日益提高。当代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使其直接成为生产过程原动力——首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为社会生产和发展开辟道路,决定其发展方向。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科技文化繁衍的过程,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人类工业文明与科学技术文化融合为一的关系。因此,科学技术文化研究须臾不能离开工业社会实践。

(二)社会制度的变革是加速工业化和创新、繁荣科学技术文化的必要条件

工业产生了资本,使资本主义由此而来。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及其封建制度,被商品、市场和资本所动摇和消解。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张扬民主意识和科学技术,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在领先实现这一革命的国度,逐步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国家政权充当了社会发展的调节器。我国近100年来由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民主义再到社会主义的变迁,其社会物质根源是生产方式由小生产的农业生产方式向工业生产方式的演进,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共和国的建立,国家政权对经济文化过程实施了强大的调控,无论成功和失败都是在国家制度的作用下实施的。工业化进程的快慢和科学文化的枯荣,都可从国家政策找到原因。近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总政策,为我国工业化和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建设以工业化为主体的“四个现代化”,使中华真正得以振兴。

(三)工业化和科学技术文化推动哲学理念的变革

工业化以巨大的物质力量对自然施压,创制人工自然,建构人的文化世界。这必然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们的观念是对物质生产方式和精神生产方式的反映,其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及其价值观也随之发生更新。恩格斯指出:“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18]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哲学发挥过重大的作用,在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推进的新阶段,同样面临时代的挑战和赋予的任务,期盼着哲学的发展和创新。

[1] 汤因比.历史研究[M].曹未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2.

[2]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M].杨品泉,张 言,孙开远,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64.

[3] 社论[N].人民日报,1955-07-08(2).

[4] 李富春.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N].人民日报,1956-06-19(1).

[5] 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R/OL].(2006-08-24)[2010-03-1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8/24/content_11935339.htm.

[6] 郭沫若.向科学技术进军[N].人民日报,1956-05-04(2).

[7]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8] 白春礼.在纪念全国科学大会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EB/OL](2008-03-27)[2010-04-10]http:∥www.most.gov.cn/ztzl/kxdct30/kxdct30zxdt/200803/t20080327_60102.htm.

[9] 陈佳贵.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0] 金 碚.工业振兴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裂变核心”[N].中国经营报,2009-09-26(1).

[11] 温家宝.在2008年全国人大所作《政府工作报告》[R].人民日报2008-03-05(1).

[12] 张 艳.国际钢铁协会:2007年中国钢铁产量全球第一[EB/OL].(2008-01-25)[2010-04-10]http:∥www.chinanews.com.cn/cj/cyzh/news/2008/01-25/1145503.shtml.

[13] 我的钢铁网.ICR:08年全球水泥消费量增长3.4%[EB/OL].(2009-05-26)[2010-04-10]http:∥www. wbmbw. com/html/hyxx/info/19shuini/20095/200952694640.htm.

[14] 新华网.2008年我国石油消费先热后冷 全年保持较快增长[EB/OL].(2009-01-23)[2010-04-12]http:∥ 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jingshidian/xinhuanet/200901/t20090124_110720.html.

[15] 黎祖交,缪 宏,孔令首.姜春云: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J].绿色中国,2009(11):20-27.

[16] 黎德扬.系统科学视野中的生态文明[J].系统科学学报,2009(1):24.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1.

[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34.

(责任编辑 易 民)

On Four Techno-Culture Tides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Industrialization

LI De-yang
(TheCenterofSTS,WHUT,Wuhan430063,Hubei,China)

This paper divides Chines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into the four historical phases:the incubation period of industrialization,the establishing period of industrial system,the period of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 big industrial country to powerful industrial country.The article has generally reviewed the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reproduction process corresponding to the various industrialization periods,and discussed its history and logical consistency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consistency and interaction;social significance

F421;G02

: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0.05.003

2010-04-10

黎德扬(1938-),男,湖南省浏阳市人,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哲学和科技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工业化科学技术工业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人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