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新闻话语构建中的语用原则

2010-03-20 14:28刘宏伟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准则话语语境

刘宏伟

(天津外国语学院 英语学院,天津 300204)

一、引言

报纸在大众传播中具有关键作用,本论文探讨的新闻话语排除了广播、电视中的新闻话语,而只包括报纸媒介中的新闻文本。报纸新闻话语(以下简称新闻话语)主要有两个功能,即传递信息与反映、影响、引领公众的观念(钱媛,2006:204)。这两个基本功能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构建方式。本文尝试分析新闻信息的提供者,或者说新闻话语构建者在将信息传递给作为信息寻求者的新闻受众过程中所运用的语用原则。

二、合作原则与新闻话语功能

Grice(1975)在 “Logic and Conversation”(《逻辑与会话》)一文中提出可以使用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 le,CP)和会话隐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分析和理解一般会话含意和特殊会话含意。判断和实现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为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数量准则指使所说的话正好满足当前交谈所需要的信息,不要多于需要的信息。质量准则指所说的话要力求真实,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或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关系准则指所说的话和当前交谈有关联。方式准则指话语要清晰,避免晦涩、歧义,要简练有序。Grice认为,遵循合作原则会产生一般会话含意,而交际一方明显或者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某项准则时会产生特殊会话含意。

根据功能语言学的观点,语言具有三个功能: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胡壮麟、姜望琪,2001:152)。新闻话语具有语言所共有的三个功能。根据张德禄(2005:230)针对英语新闻报道语义特征提出的观点,我们进行合理的泛化。从概念意义上讲,新闻话语的内容可以涉及到几乎所有语域的意义系统;从人际意义上讲,新闻话语强调客观性,新闻媒介影响人的观点通常不是通过直截了当的表述,而是通过对原始材料有意向性的选择来实现;从语篇意义上讲,新闻话语具有意义浓缩的特点,使用尽可能简短的篇幅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

当我们试图用合作原则解释新闻话语时,发现作为新闻创作者和新闻受众的会话,广义上的新闻话语遵循了合作原则。新闻报道的主要社会功能是“把有报道价值的事件尽快报道出来”(张德禄,2005:230)。在口头媒体中,新闻话语受到时间的局限,而在书面媒体中,语篇受到篇幅的限制,还要适合受众的阅读需要,因而往往只涉及最主要的信息,而舍去细节或不重要的、大众已知的部分(同上)。新闻话语能够满足当前受众所需要的信息,其构建者不提供多于受众所需要的信息,遵循了数量准则。新闻信息和受众需求的关联性体现了话语构建者对关联准则的遵循。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公开传播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从而满足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沟通情况、获取信息的需要,它是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作的真实陈述(陈明瑶、卢彩虹,2006:2)。新闻话语这一基本的生成原则是对合作原则中质量准则的遵循。张德禄(2005:231)指出,新闻话语在语义表达上具有表意清晰性和演绎性的特点,这与方式准则是一致的。新闻话语构建者遵循合作原则保证了新闻话语主要社会功能的实现。

西方的新闻工作者指出:“据实而言,新闻可以被定义为新闻记者和编辑认为是新闻的东西。”(张国敬、刘宏伟,2002:5)陈明瑶、卢彩虹同样提出新闻话语的相对客观性。他们认为:“新闻的粒子结构,就是新闻若干分解点的联系和离散状态。记者选择新闻实施从选择新闻粒子开始,就像操纵魔方那样神速地拼组消息的结构,直至找到合适的事实连接形式。许多客观性的报道往往会组成一篇带有倾向性的整体报道。”(陈明瑶、卢彩虹,2006:7-8)大众传媒的功能是向大众提供信息和力图影响受众的思想和情感。陈霖(1997)认为,新闻话语中的倾向性主要表现为政治性、指导性和趣味性。政治新闻必须根据报道者的政治需要决定取舍,表达立场。指导性倾向指新闻对人们如何认识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从事社会活动起到引导作用。趣味性倾向指记者自我意向的渗透,不同的笔调直接引发读者的不同感受。新闻话语特殊会话含意的倾向性往往会通过话语构建者对合作原则中任何一个准则的有意违反而实现。话语构建者或者提供看似过多或者无关的信息,或者有意使用含糊的措辞,甚至通过对信息源的重新组合歪曲事实的真相,这些都是新闻话语中屡见不鲜的事实。

三、积极和消极的礼貌策略

Brown和 Levinson(1987)认为,面子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想要为自己维护的公众形象。他们把面子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积极的面子指获得他人赞同的愿望,消极的面子指行动不受他人干预的愿望。与此相对应,礼貌也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前者是通过主动提供友谊、赞美和运用非正式的语言形式来实现,后者是通过表示尊敬、道歉和运用间接的、正式的语言来实现。新闻话语构建中的礼貌原则一方面指新闻创作者通过选择适宜的话语方式获得读者赞同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包括在话语构建时希望自己的叙事行为不受读者干涉和质疑而获得的自由和愉悦。

新闻话语的构建遵循一定的宏观规则,一般由标题、导语、正文三部分构成。标题位于导语的前面,标题和导语又都在正文的前面。标题的概括性最强,导语介于概括和具体之间,既是对标题的说明,又是对正文的总结,标题和导语共同表达新闻文本的中心主题。正文则提供比较详尽的信息。新闻话语的这种宏观结构体现出话语构建者以受众为本的原则,便于受众快捷地获得主要信息,必然赢得受众的认同。新闻话语构建者坚持积极的礼貌策略,增强了自身的亲和力,引发了受众的愉悦感。从另一方面来看,新闻话语构建者依据自我的评判标准对新闻话语进行取舍,并确定新闻标题和导语,实际上剥夺了受众对话语源的选择权和依靠自己的认知行为确定话语主旨的主动性。新闻话语构建者体现出自己的权势地位,维护自己的面子,感到自由,塑造自己的权势美形象。

张德禄(2005:238-241)将新闻话语的语法特点归纳为意义浓缩,具有客观性、具体性、详尽性以及生动性。新闻话语运用最简单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表达意义,提高了话语的取效程度,利于话语构建者获得最大的面子,受众也可以最有效地获得信息,使面子得到维护。话语构建者实现意义浓缩的语法方式主要是名物化和使用前置修饰成分(张德禄,2005:238-239)。这两种语法形式一方面避免了话语的冗余,同时,作为正式语体的标志性特征,增强了新闻话语风格的正式化趋向,使得话语构建者的权势地位加强,积极和消极的礼貌一并得以实现。新闻话语构建者采用高频率出现的话语和直接引语实现表达的客观性(同上:239),采用插入语的语法形式提供具体、详尽的信息,而“又不会占用太大的空间”(同上:240)。客观、真实、详尽的信息可信度高。这些语法化手段利于受众对新闻话语的接受和认同,一方面是对受众面子的维护,使得受众感觉自己得到了渴望得到的一手信息,拥有对信息的全部解释权;另一方面,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详尽性保证了新闻话语不受质疑,保全了话语构建者的面子。新闻话语构建者善于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强新闻话语的可读性,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过程中获得了新鲜感和美感。新闻可读性的增强扩大了新闻的影响力,话语构建者的感召力也因而得到提升。

四、认知语用理论与新闻价值

徐盛桓提出,认知语用学指以心智过程来说明语言运用过程作为自己学科的理论取向的语言学研究,并且强调语言运用包括了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他指出,传统语用学的理论目标主要是“解释话语的理解”,认知语用学也可以研究“已经语法化了的语言”,即研究语言同语境之间的关系是如何体现在已经成为语码的话语中的(徐盛桓,2007:3)。Sperber和 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不能简单地解释为从发话者到受话者的单向传递,而应当被视为一种动态的认知活动,交际双方依靠认知语境和关联性认知模式生成话语和解释语义,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倾向于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

已经成为语码的新闻话语体现出了语言同语境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新闻话语的生成过程是话语构建者依靠认知语境和关联性认知模式生成话语的过程。Van Dijk提出,新闻价值通过媒体反映了社会话语再制作中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价值观(梵·迪克,2003:125)。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价值观作为社会的主导因素属于新闻话语构建者认知语境的一部分,经过其大脑的内化处理反映在新闻话语之中。Van Dijk还指出,限制新闻价值的认知因素包括新闻的新奇性、新近性、预设性、一致性、相关性、反常性和反面性(同上:125-129)。这些因素同样以认知语境的存在方式影响了新闻话语的生成,新闻话语构建者依赖关联性认知模式将这些因素反映在新闻话语构建之中。

新奇性是指新闻话语所表达的认知模式必须包含受众当前认知语境中尚未包含的信息。新闻话语构建者要努力寻求与受众认知语境中具有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的新奇信息,并更新受众当前的认知语境。新近性指原则上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事件。Van Dijk认为:“认知模式是新闻局势和新闻事件的再现,所以新近性便是认知模式更新和检索的重要线索。”(同上:125)新近性体现在新闻价值上,是实现受众原有认知语境与更新的认知发生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的重要因素。更新信息或认知模式的前提条件是受众原本形成的认知模式。新闻话语的预设指新闻话语中包含的“任何形式的认知基础信息”(同上:126),也就是新闻话语构建者针对当前报道的事件的历史背景考虑到受众原有的认知模式而作出的特定的话语选择。新闻话语应该和社会所共同认定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和态度相一致。Van Dijk强调:“在意识形态一致的既定文化和社会中,那些与记者和读者观点态度都一致的新闻更容易被理解,当然也就更容易被接受,进而被融合。”(同上)在新闻话语构建中,坚持一致性的原则实际上既保证了新闻话语与话语构建者以及受众原有认知语境的关联,也实现了话语与现行主流观点和态度的关联,形成了特有的新闻认知图式。新闻话语的相关性标准强调新闻信息与受众的兴趣和需求具有紧密的联系,与受众的认知语境相吻合。当然,新闻话语的选择还会同时影响到受众的认知框架。新闻话语的反常性和反面性特征似乎与新闻话语构建者和受众的认知语境发生了错位,但 Van Dijk认为,反常性和反面性事件的信息“是对普通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考验……这些信息给团体内核心成员提供了外围团体成员或法外之徒的有关情况,并且可以运用所属团体一致认可的社会规范或价值观从反面来界定和证明自身的正确性”(梵·迪克,2003:128)。由于反常性和反面性事件的信息提供的是反常的认知模式,其显著性使得这一反常认知模式更容易被融合到受众原有的认知框架之中,“凸现固定成见的正确性”(同上:11)。

五、结语

新闻话语的传输过程是作为信息提供者的新闻话语构建者与作为信息寻求者的受众之间的对话,对话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际双方对语用原则的把握。话语构建者遵循合作原则会产生一般会话含意,实现新闻话语的基本功能,即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新闻话语的相对客观性往往通过话语构建者对合作原则的违背而昭显出来。新闻话语的宏观规则和语法特征中存在着积极和消极的礼貌策略的运用,这是新闻话语构建者在确立自己权势美形象的同时兼顾受众的需求和利益的有效手段。新闻话语的构建过程是话语构建者依靠认知语境和关联性认知模式生成话语的过程,新闻价值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实现。

[1]Brown,P.&S.Levinson.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Grice,H.P.Logic and Conversation[A].In P.Cole.&J.L.Morgan(eds)Syntax and Semantics3:Speech Acts[C].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41-58.

[3]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5.

[4]陈霖.新闻学概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

[5]陈明瑶,卢彩虹.新闻英语语体与翻译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6]胡壮麟,姜望琪.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钱媛.实用英语文体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8]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9]徐盛桓.认知语用学研究论纲[J].外语教学,2007,(5):1-6.

[10]张德禄.语言的功能与文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张国敬,刘宏伟.采编播英语[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2.

猜你喜欢
准则话语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学学准则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跟踪导练(三)2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