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电击伤致呼吸心跳骤停30分钟患者的抢救护理

2010-03-20 08:15:11李红平
天津护理 2010年1期
关键词:急救车心电监护瞳孔

李红平 刘 萍

(解放军第254医院,天津 300142)

电击伤是一种较常见的意外伤害,它可以造成患者昏迷甚至呼吸心跳骤停,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因此,现场急救成为患者成活与否的重要因素。现将我急救站成功抢救1名电击伤致呼吸心跳骤停30 min患者的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48岁。工作时不慎被380伏电压击中左手虎口处,当即昏迷,呼之不应。同事发现其呼吸、心跳均消失,立即将其放置平地上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急呼120。10分钟120急救车赶到现场实施紧急救治。

2 现场急救

2.1 一般抢救措施 立即给予吸氧及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清创包扎,遵医嘱给予抗休克治疗。

2.2 心肺复苏 患者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到,心电图提示室颤。立即给予300焦耳除颤后行心肺复苏(CPR),静脉推注肾上腺素2 mg、多巴胺20 mg、可拉明0.75 g、洛贝林6 mg、地塞米松10 mg、利多卡因100 mg急救药物。6时10分出现室性逸搏,瞳孔缩小。同时不间断进行CPR,6时20分血压80/50 mmHg,四肢开始温暖。6时25分自主呼吸恢复12次/分,律齐,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跳恢复,脉搏 67次/分,律齐。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颈动脉搏动明显。心电图检查:室性自搏心率,QRS波基本正常。立即在全程心电监护下送医院急诊科救治。2 h后转入ICU观察治疗,神志回复如常,病情稳定。3天后转入神经外科治疗,肢体恢复缓慢活动。20天后患者康复出院。

3 护理体会

3.1 对于电击伤患者的抢救首先应脱离电源,确保急救现场安全。本例患者在120急救车到达现场前已脱离电源。

3.2 急救人员应有较强的现场应急能力,一旦明确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应争分夺秒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

3.2.1 心肺复苏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原发病、呼吸循环功能停止时间、心脏呼吸功能的基础以及复苏是否及时有效〔1〕。此患者没有基础病,心脏呼吸功能良好。故对此类电击伤患者,尽管呼吸心跳停止较长时间也应尽最大努力积极抢救,要有超常CPR概念〔2〕,不要轻易放弃。

3.2.2 一旦明确心室颤动,即快速给予电击除颤。研究显示,及时CPR和早期电除颤的配合可使复苏成功率超过50%〔3〕。该患者就是早期电除颤和心肺复苏配合抢救成功的例证。

3.2.3 在现场情况允许的前提下,若CPR早期能及时给予气管插管并使用呼吸机为患者提供有效的通气保障,复苏成功率会更高。

3.3 注重转运时机的选择及转运途中的护理。本例患者先是就地进行心肺复苏,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准确使用急救药物及快速补液,待收缩压达80 mmHg时再搬运患者,以预防早期组织内脏缺血、缺氧的损害,避免严重内脏并发症的发生。在转送搬运本例患者时,我们将患者背部放一块宽阔适当的硬板,以备随时进行心肺复苏,因为此种情况患者仍有心跳、呼吸再度停止的可能。同时全程持续监测患者心电图变化,吸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直至安全送达医院。

3.4 普及现场心肺复苏技术十分重要,心肺复苏强调应在伤后4 min内实施初级复苏(BLS),并在8 min内实施高级复苏(A LS)。这样复苏成功率将明显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达43%,而8~16 min内开始实施高级复苏者,存活率仅为 10%〔4〕。本例患者复苏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急救车到达现场前,同事已经在为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了,这也为成功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因此,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普及基本心肺复苏术等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十分重要。

〔1〕何家胜,陈淑芳.自主呼吸心搏骤停75分钟抢救成功一例报告[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3):189

〔2〕景炳文,王一堂.心肺复苏急救中争议问题的商榷[J].中华急救医学杂志,2004,13(11):702

〔3〕冯丽洁,沈洪.关于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2(11):702

〔4〕周荣斌.心肺复苏技术的新进展[J].新医学,2001,32(12):742-743

猜你喜欢
急救车心电监护瞳孔
“天眼”的“瞳孔保健师”
军事文摘(2023年20期)2023-10-31 08:42:40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瞳孔里的太阳
青年歌声(2018年2期)2018-10-20 02:02:50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世界家苑(2018年6期)2018-07-23 04:06:48
瞳孔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急救车畅行不再难
给急救车“让道”,为生命“保驾护航”
一次性PVC腕带在急救车封存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学报(2015年6期)2015-12-17 10:29:36
瞳孔
学苑教育(2015年16期)2015-08-15 00: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