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祝新
作文因生活而精彩
赖祝新
漳州市南靖一中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与生活严重脱节,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启发我们:作文教学生活化是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要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必须注重中学生写作的人格精神意识的构建,致力于全面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作文命题要切合学生生活,作文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
中学 作文教学 生活 主体性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但当前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却不容乐观。学生写作“一凑二抄三套”,作文缺少灵性,僵硬呆板,千人一面,充满空话套话。“造文”现象普遍,虚假作文的现象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处于封闭状态。为了高考,学生总在教师、教室、教材的樊篱里兜圈子。独门、独子、独户的现象也使学生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简单化。学生解读社会、观察自然、认识自我的通道很大程度上被切断了。他们的心灵被束缚,没有了自由翱翔的空间,呼吸不到新鲜空气,生活枯燥乏味。缺少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真实感受和深入思考,作文怎能有鲜活的色彩?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作文教学都带有强迫性,要么是题目本身限定了写作内容、是非标准和价值取向,要么是教师自觉不自觉地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这样的写作不是源于自主的需要而产生的,无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也就造成了学生作文的“无我”现象:没有自己对生活的真实体验,有的只是他人经验的移植。因而常表现为胡编乱凑,为文造情。即使偶尔有一些佳作,也给人千人一腔的感觉。
应试教育主导下的作文教学以“形式训练”为目标,醉心于高考作文形式,一味偏重那些能够取悦于评卷老师的技巧训练,忽视学生的心灵、个性,忽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的作文,不注重思考,不讲求现实的针对性,而是注重事例的堆积,排比的制造等,成了八股式的文章。更有甚者,为了对付考试,老师猜题、押题,学生则套模式、背范文,虚假作文因而经常出现。“形式训练”的作文教学本末倒置,实践证明是低效的,不科学的。而且,将原本为人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技术化,丢失了它促进学生人格形成的教育性价值。其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对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已是显而易见。
以上分析,充分显示了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与生活的严重脱节,说明了推进中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迫切性。
中学作文教学的生活化是寻求作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寻求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技术能力发展相统一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有:
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在本质上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育过程,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能动、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主体性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主张,对教育脱离现实生活的弊端进行了抨击。
生活教育理论也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陶行知指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他认为,教育的范围与生活的范围相等,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更明确表达了生活和作文的密切关系: “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一定要把学生引向生活的光明之路”。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方面提出了这样的课程目标:“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课程标准》还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
上述理论说明,必须树立学生是作文主体,生活是作文本源的理念,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体验生活,进而表达生活。
在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应如何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思考:
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言语写作。1998年高考作文“战胜脆弱”,题目要求“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许多考生就不惜编造谎言,虚拟悲惨世界,让其父母在高考前或一病不起,或悲惨逝世。2002年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也出现不少编造“父母离婚”的作文。写作教育在精神和人格上的失落由此可见一斑。如何构建中学生写作的人格精神意识呢?应该克服“为文而文”的教学理念,突出“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一方面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追求做人的真谛,作文绝不只是一种知识、一种技巧,要把作文视作涵养道德情操、升华思想境界、提高文化品味、洗礼心灵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把作文能力的培养融入做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等主体需求之中,融入生命的知、情、意、行的和谐成长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把作文和生活沟通起来,作文与做人和谐统一,做健全的人,写健全的文。
作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怎样写”,更要全面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生活是写作的惟一源泉,包括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心理生活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学校、家庭、人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深入社会,去观察、体验,增进人生阅历,获得丰厚的生活积累与人生感悟。比如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深入社区,感受社会变革;采访人物,了解人物思想感情,挖掘人性美;开展调查访问,感受身边的变化。还可以挖掘本地资源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去体验原汁原味的生活,领略家乡山河之美,了解别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步骤与方法,培养学生勤于观察的好习惯,树立起生活中的观察意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接受美的信号。还要指导学生记录观察之所得,并进行归纳和梳理,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学生生活空间拓展了,有了积累和感悟,才能激发起内在隐潜的写作冲动,才能在真实的情景中写作,进入最佳写作意境。
衡量命题的好坏标准首先看是否切合学生生活,使其有话可说。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不断变动的社会时事命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他们敢于讲真话、关注社会现实的良好情操。
命题上应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倡导写“放胆文”,放开思想,不拘形式与内容,逐渐把文章写顺,把笔头写开。从某种意义上说,命题作文是对学生的一种束缚,因为不是源于自主的需要而产生的。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做一些自由命题作文,教师命题与学生自由命题间隔反复,形成螺旋式上升,实现古人倡导的“先放后收”。
由于高考作文对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其命题更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在考试所需的一定程度的限制性下,应保持足够的开放性,以利于学生真实表达,避免为文造情。
以人为本的作文评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求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作文中的生活内容。
在评价学生作文时,必须进入学生的经验世界,理解并学会用学生的眼光观察生活。不要总瞄着“有意义”,只要是“有意思”的内容就该肯定。
评价不能是教师单方面做出评判,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人人参与评价。可以采取自评、互评、模拟编辑等方式,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反思提高。
评价还应关注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要考察学生是否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以及采用什么方法搜集到这些材料。
围绕作文教学的生活化,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比如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与高考应试作文的衔接,情境作文课的开设等等,以上只是笔者的几点体会。
我们坚信: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作文必将因生活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