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章
伴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历史高考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也作了一些修订,其中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把“获取和解读信息”放到了第一条,加强了对“新材料”“新情景”试题的考查力度,同时,对“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就提醒我们要大大加强对材料型主观题的解题训练,以适应变化了的新高考的要求。提高材料型主观题解题的能力,首先要从减少和杜绝答题中最常见的失误做起。下面我根据考生答题中常犯的错误,例举答题应注意的事项,以做到“八戒”(所选例题皆为一道完整的试题的一部分)。
一戒:不紧扣材料信息,信手拈来
材料型主观题的设问是建立在审读材料、提取信息基础上的,特别是试题的第一问大多是要求考生对材料信息进行概括、归纳来回答问题的,答题时切不可置材料于不顾。
【例1】材料:“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
【设问】依据材料,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显著特点?
【解析】部分考生在解答这一问时,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显著特点”,马上联想到课上所学的知识,倍感亲切和熟悉,于是把课上归纳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主权在民、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法律至上”答了出来,这其中有的与材料信息一致,有的却与材料信息无关,并且材料中“真正享受民主的人是少数”这一特点却没有答出。造成这一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根据设问要求紧扣材料作答所致。材料型主观题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材料信息,描述事物,阐释和论证问题,不可抛开材料而信手拈来。
二戒:对材料信息提取不完全,丢三拉四
一般说来,每一道材料型主观题都由若干则材料构成。这些材料都蕴含有丰富的信息量,在解答时要充分运用这些信息进行解答,不要有所遗漏。
【例2】材料:“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国外,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出入不便,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设问】依据材料,概括康有为主张“断发”的理由。
【解析】这段康有为的奏折详细地陈述了他主张“断发”的理由,考生在提取信息时大多会丢失信息,不能答全。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掌握提取信息的方法。在提取材料信息时要关注材料中的标点符号,一般来说,一个句号、或省略号、或问号、或分号就表明一层信息,一段材料有多少个这类的符号就有多少层信息。掌握了这个方法就不容易出现丢三拉四的现象了。此题答案共分6层信息:“不利于中外友好交往;无法从事机器化生产;不利行军作战;欧美各国都随机器工业的开展和战争的需要剪发而富强;既不美观又不卫生;有损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
三戒:对材料的文字信息不经加工处理,照搬照抄
试题中我们遇到的文字材料有文言文、白话文、现代文、外来译文等多种形式,无论哪一种文字形式在解题时我们都要对文字信息作适当的精炼化、要点化、规范化处理,不可照搬照抄原文作答。
【例3】材料:“从总体上看,1830~1848年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明显要比法国糟糕。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但是,英国控制着100万马力的蒸汽机,依靠1700多万枚机械纺锤,每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挖掘了数量达5000万吨的原煤,每年进出口货物价值达1.7亿英镑……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E·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设问】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的哪些影响?
【解析】这是一段语意浅显的材料,因而部分考生认为不需再对文字加工处理,就直接摘取材料中的语句加以使用,把答案归纳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糟糕;天空被烟雾笼罩;生产的产品数量多。”这样的表达明显有些生硬和表面化。正确的做法是把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用规范化的学科语言进行概括和表述。对比经加工处理后的答案:“使得工人阶级更为贫困;造成环境的恶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这样是不是显得更为恰当准确呢?
四戒:忽视设问中的限制性条件,粗心大意
每一道试题都有若干个设问,每一个设问都有或多或少的若干个限制性条件,其目的是使设问的角度、范围指向明确而清晰。因此,审题时切不可粗糙马虎、粗心大意,不然就会答非所问、南辕北辙。
【例4】材料:1997年7月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 ……当天,15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誉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断的民族情结。
——刘妙雄、杨波《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设问】材料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敲响“155声警世钟”,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指出该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解析】考生在回答此问时失分颇多,第一小问部分考生答成了“鸦片战争”,纠其原因是没有重视设问中的数字性限制条件,“1.842米”实际上是意指发生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第二小问更多的考生错答成了“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纠其原因是忽视了设问中的限制性词语“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从民主革命的角度看,这一事件的地位应是“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另外,在答题中还要关注设问后面的分值,它实际上是指明了在答案安排上要按照分值的多少来作答,分值小不必答得太详太繁,分值大不要答得太简略太少。
五戒:忽视设问的题型和答题格式的要求,盲目作答
近年来,历史主观题的主流形式是多段材料配以多个设问。设问的“零散”化使人们很容易忽视试题的题型。尽管试题设问大多简单直白,但也有一些设问需重视答题的格式和结构,即按照题型的要求作答,否则就会丢失重心。
【例5】材料:“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设问】材料中的“仿制品”指什么?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如何理解的?
【解析】这一问考生失误率极高。第一小问把“仿制品”答成了辛亥革命或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的很多,没有直截了当地指向“政体”这个角度。尤其是第二小问,许多考生不了解“对……(观点),你如何理解?”这种题型的解答要求,因而胡乱作答。解答这种观点理解题,首先要看观点分为几个层次,然后再看每个层次的立论角度是什么,第三步是结合所学史实或材料信息对每一层次的论点一一进行剖析,不可遗漏。此题答案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共和政体在美国获得了成功”;第二层是“在中国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而失败”;第三层是“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设问的题型还有许多,如“材料×与材料×相比,……有何变化?”“依据……,说明……”等,平时学习中要注意总结其答题规则和格式要求,以避免盲目作答。
六戒:答题使用的词语不准确、不科学,打擦边球
历史的学科语言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规范性,用词勿求准确,特别是一些专有词语、概念的使用不能随意变更、替代,否则就会出现张冠李戴或打擦边球的现象。
【例6】材料一:“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长安久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
材料二:“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
【设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些政治派别的民主思想?在政治体制方面,两者有何不同?
【解析】通过材料中的“君民共治”“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等关键词,可推知两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思想,政体上分别主张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但部分考生在派别上却答出了“立宪派”“改革派”“辛亥革命派”“民主改良派”“民族革命派”等答案;在政体上答出了“君主制和民主制”“总统制”“三权分立”“民主选举制”等答案,这明显是用词不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一是要做好基本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历史特征的把握要准确透彻;特别是对易错易混的概念要多加关注,如封建制度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半殖民地与半封建化,工场与工厂,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等等。二是要把材料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实现二者的紧密联系和相互渗透,以防张冠李戴。
七戒:答案意思表达的不够完整,支离破碎
主观题选用的材料有许多出自古文或国外著作的译文,考生阅读材料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很难抓住关键性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常会出现答案的表述不够完整,语句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现象。
【例7】材料:“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摘自《墨子》)
【设问】根据材料,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
【解析】考生在解答该问时答案多种多样,如“才能”;“打破人的贵贱(等级)”;“官员没有终身制”;“人无贵贱”;“选用贤能”;“给农民、手工业者授官”等,这种种答案皆没有把材料的意思完整、准确地概括出来,或是答出了其中的某一层意思,或是答错了主旨含义,或者只是给出一个无法表达清楚完整意思的名词。这段材料所表达的完整的观点应是“不论贵贱,选贤任能”。避免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养成科学的答题习惯。
八戒:抛开教材知识单纯对材料进行解读,背离事实
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有两条基本的准则,一是要依托和参照材料信息,不可脱离材料本身;二要实现对材料信息合理、准确的解读,不可完全脱离课本知识。材料与课本知识要相互渗透、彼此映照、互为依托,不然就可能出现相互冲突和矛盾、背离事实的现象。
【例8】材料:“(1918年7月2日)最高军事会议在考虑了军事形势和协约国在各战场上的前景以后,特做出结论:(一)协约国迫切需要立即对俄国进行军事援助,理由如下:帮助俄国摆脱德国压迫者并防止德国为了自己利益而漫无边际地军事统治和经济统治……防止俄国从西欧隔离出去……”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设问】材料反映了苏俄面对着怎样的一个国际环境?
【解析】对于这则材料如果单纯从字面来理解,通过材料中的“对俄国进行军事援助”“帮助俄国摆脱德国压迫者”等词语,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答案:“协约国要军事援助苏俄”。很显然,这与当时的历史事实大相径庭。正确地做法是联系所学的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等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材料背后的历史真实,明白帮助俄国摆脱德国的统治只是协约国方面出兵干涉苏俄的借口之一,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两种答案,一个是“援助”,一个是“干涉”,意思截然相反,倘若不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信息进行辨析,就可能背离事实、混淆真伪。
解答材料型主观题要做到以上“八戒”,重在平时的积累和训练,只要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就可以把失误降到最低限度,实现考试能力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