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集萃

2010-03-10 09:27
产权导刊 2010年1期
关键词:经济

观点集萃

2010年中国楼市将呈现震荡性增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到2010年我国的城市化规模将出现高峰,城市化区域增长相对均衡。所以,中国楼市2010年将会呈现震荡性增长。在通货膨胀预期增加,需求和供给者的资金比较充裕的情况下,我国土地将在一季度末或者二季度初时有一波高涨,随之而来的是稍微温和的降低或下行。总体来说,我国明年楼市将继续增长。——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倪鹏飞博士11月16日在《住房绿皮书》发布会暨2009—2010年住房形势与政策研讨会上表示

点评:经济增长只能指望楼市带动?稀缺的土地成为经济增长的救命稻草?

楼市优惠政策应取消 泡沫需要软着陆

目前房地产市场泡沫正在积累,而解决泡沫最理想的办法就是让泡沫自行消化。大中城市空房特别多。所谓空房就是已经建好没有卖掉和已经卖掉但没有人住的房子。空房是必要的,有调整价格的作用。但如果这样的房子太多,那就是泡沫。现在不存在救市的需要,不过,万一房价掉下来是很难恢复的,因此房地产的调整需要时间,最理想的办法是让泡沫慢慢自行消化。——经济学家茅于轼11月30日在“亚洲价值再发现”讲座上表示

点评:房地产对经济回升做贡献的同时使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下挫。

应持续加大住房、医院的投资

在实体经济领域,某些常规制造产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控制过剩产业的贷款,寻找新的增长点显得极为迫切,而城镇化过程中的投资需求正是这个新的增长点。几亿农业劳动力,将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不断减少。更多人到城里工作,住房等公共设施需求会越来越大。因此,住房、医院、学校等城市社会事业的投资将是持续的热点。——央行行长周小川11月20日在以“后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与中国”为主题的2009全球CEO年会上表示

点评:加速城镇化也是降解一二线城市房价、搬掉老百姓头上“三座大山”的重要途径。

“十二五”期间对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

中国政府已开始启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虽然国际环境、经济格局、经济结构将会怎样变化目前还难以判断清楚,但中国决心对自身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已成共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很难再维持2003年到2007年那种年均10%以上的高增长;中国长期以来社会发展滞后局面未得到根本性改变;深化改革面临新的矛盾;扩大开放面临新的考验。——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11月14日在第三届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上表示

点评:增长不等于发展。

应开放管制行业 向民间释放新需求

2009年上半年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是国家投资和信贷投入,民间资金并没有跟进,因为民间资金可以投资的部门已经过剩,如钢铁、水泥、多晶硅等等。而没有过剩的部门受政策管制,民间投资无门,如3G通讯、医疗卫生、金融服务等行业。财政投资要发挥乘数效应,关键是要释放新的投资机会,打破僵化体制,让民间资金跟进,增加民间收入水平,促进民间消费,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中欧国际商学院教授许小年11月17日在第十一届高交会资本市场高峰论坛上表示

点评:如果放开石化行业,油价会大幅下降,但那是战略性资源,放开很危险。政府应该考虑解决这样的矛盾,不能总是富了垄断,穷了百姓。

结构比总量更重要

对于信贷量偏多这一事实,结构分析可能比总量分析更有用。首先要弄清楚在银行放出的信贷资金中有多少真正进入到了实体经济领域?又有多少停留在虚拟经济领域,如果本来应当进入实体经济领域,但却进入了虚拟经济领域,占信贷资金一定比例的话,那就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让他们及早转入实体经济领域,否则只会使股市、楼市产生泡沫。单纯调控货币政策,仅控制货币流量,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11月22日在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奖典礼上演讲

点评:不仅如此,对经济增长测度的关注也应转向对经济平衡发展的关注。

政策调整要谨小慎微

从2008年11月到2009年6月,“反危机”是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第一任务。面对逐步复苏的经济,人们开始议论,下一步经济刺激政策如何退出,是否会“退早了”或者“退晚了”?目前我国决策者在“宏观经济政策正常化”的道路上,走得“不早不晚”。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首先反映在银行信贷上,2009年上半年每月全国信贷总量往往是1万多亿,而到了三四季度,每月往往仅是3000亿、2000亿左右。可以说,货币政策上的“动态微调”其实就是2010年宏观政策正常化的一个预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教授11月28日在济南发表演讲

2010年流动性“两条腿走路”

预计2010年的货币环境没有2009年这么松。2009年贷款增长可能接近10万亿元,2010年可能在7~8万亿元左右。但是,2010年流动性仍然比较充裕:一是许多项目刚刚开始,后续资金的跟进是必须的;二是2009年企业存款增长很快,说明2009年一部分贷款还没有花掉;三是2010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比较强烈,外汇储备增长也会快于2009年。2010年货币增长将是“两条腿走路”:信贷增长+外汇储备增长。货币政策工具方面,美国不加息,中国加息就很难。因为加息会导致更多热钱流入。中国最早下半年加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调整,预计最早在2010年“两会”期间。——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11月30日接受记者采访

点评:流动性充裕是股市利好信号。

财政政策更加注重调结构

财政政策应在框架不变、“相机抉择”的同时,大力促进结构优化。2010年,我们有必要保持扩张形态的连续性,并注意适当的优化微调。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把落实好已出台政策和加快结构调整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调结构、转方式应紧密结合深化财税改革和创新管理机制。为应对经济发展中依然存在的不确定性,积极财政政策应前瞻性地研究若干预案,包括财政政策的思路、着力点及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的组合等,并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的协调配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12月7日接受记者采访

点评:寻求结构调整是追求经济发展的关键!

应增加专业人员和普通劳动者收入

只有增加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消费需求才能够真正被带动起来。发放消费券的做法并不能造成经济繁荣。因为政府增加赤字来发券支持消费,同时还要收税,会影响整个经济基础。我国主要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度过经济危机,保证了GDP增长速度。但这种措施不可持续。货币供应量年涨幅为30%左右,流动性的过多注入会形成资产泡沫,使得通货膨胀逼近。正确的做法应是增加生产需求,改变生产要素结构,使得大众的收入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12月6日表示

点评:有效需求不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0年面临两大问题

2010年中国仍然面临着外部需求持续恶化、市场内生动力不足两大问题。在总体经济企稳向好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当前经济的增长还是依赖投资拉动,外需萎缩、内需不足仍然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保增长已经取得重大成果,更大精力要放到调结构上。从生产角度,要把经济增长依赖第二产业调整到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从消费角度,要千方百计增加收入,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此外,要把经济增长依赖物质资源的消耗,调整到依靠技术创新上。——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12月6日在第二届亚洲财富论坛(中国)年会上表示

点评:调整结构已经刻不容缓。

没有大国金融,大国经济难以持续

开放体系下,财富是以金融形态出现。谁把握了金融制高点,谁就把握了未来财富、资源配置制高点。同时,这场金融危机显然是必然的,由于经济结构长期失衡导致这场危机。60年间全球经济出现重大变化,可是全球金融体系、金融格局、货币体系都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很重要的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不匹配,经济过度虚拟化。——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吴晓求11月29日在江西财经大学首届校友金融论坛上表示

点评:又一次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

世界正处在“后金融危机时期”

世界各国应对此次危机的措施非常有效,但应对危机所付出的成本正在显现,如各国央行巨量的货币供应将造成潜在的资产通胀、一些国家财政出现天量赤字等。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基本因素尚未解决,所以应提防危机卷土重来。世界经济固有的问题并未消除,包括全球经济失衡、不合理的货币制度、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疏远、经济发展的科技基础被削弱、监管问题以及资产负债表的扭曲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12月7日在“两岸三地金融论坛”上表示

点评:世界经济急需可持续的发展机制。

不宜过度关注中美贸易争端

过多把注意力集中在经贸争端上,可能会把我们的眼光从真正应当关注的长远目标上转移开,更令我们在处理对美关系中丧失主动。因为当前不是仅仅中国有求于美国,而是美国同时在众多国内、双边、区域和全球问题上有求于中国。美国要走出这场金融危机,需要中国在融资等问题上给予充分支持,而且中国对全球经济复苏的支持前所未有地突出,在重新启动多哈回合、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气候变化、外层空间军事化、东亚和中亚安全格局等政治经济军事问题上,美国都越来越多地需要中国的合作。——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11月16日在上海证券报发表文章

2010年中国遭遇新危机

目前,全世界包括美洲、亚洲、欧洲对人民币的升值要求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对经济的影响将会加大。此外,近期水、电、油以及铁矿石等价格上涨,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压力。在金融风暴过后,国际环境对中国经济越来越不友善,在汇率压力越来越大的同时,贸易制裁、贸易壁垒也越来越严重,这一切都在提醒中国的企业在2010年要格外地谨慎。——经济学家郎咸平12月4日在世界经济转型期中国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暨第二届苏商发展年会上表示

点评:也应该看到国际上对中国经济的肯定,危机之中总是孕育机遇。

猜你喜欢
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经济”
夜经济 十人谈 激荡另一种美
经济下行不等同于经济停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分享经济能给民营经济带来什么好处?
拥抱新经济
“怀旧经济”未来会否变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