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例传染病病人院前急救转运分析

2010-03-08 03:02邱晨邹圣强
当代医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救护车传染流感

邱晨 邹圣强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之而来的公共卫生事件也在不断增多,其中又以突发性传染病影响最大。2003年SARS的爆发,将120送到了院前急救的风口浪尖,以北京120为代表的院前急救工作者们,在转移SARS病人的战斗中为全国的120人树立了榜样,得到了党和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赞扬。如今,甲型H1N1流感又在肆虐,120人又一次站到了抗击流感的最前沿。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急救中心从2006年1月~2009年9月共转运传染病病人309例,其中转运前已知传染病病人214例,转运后知为传染病病人95例,详细资料见表1。

表1 309例传染病患者疾病谱

1.2 资料分析

我国规定的法定传染病包括三类37种,我院急救中心接触了两类12种,占32%,占同期转运总人数的1.5%。转运后明确传染病病史患者的主要呼救原因为外伤者,共87例占92%,抽搐原因待查4例,酒精中毒昏迷患者4例。

1.3 转运结果

除1例艾滋病吸毒猝死患者途中抢救无效外,其余均被安全转送到医院,我院急救人员未发生被传染的情况。

2 讨论

2.1 院前急救中被传染的危险因素

2.1.1 现场救治环境差 实施院前急救的工作现场复杂多变,患者可在家、公共场合及路边、工地、山区等事故现场,急救现场完全开放,部分患者无隔离防传染措施,有的有开放性伤口,极易传染;另外,急救现场闲杂人员较多,且对医学知识了解较少,他们往往缺乏预防感染的意识,可能会有一些不当的举动给院前急救带来一定的被传染威胁。

2.1.2 救护车污染严重 救护车是院前急救中转运病人的主要工具,每天接送不同病种的病人,其中有的是传染病病人,有的是不可知的潜伏期传染病病人或细菌、病毒携带者,是危险的传染源,可以不断向外扩散细菌、病毒,其血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车内环境,加上有时急救任务繁重,难以对救护车进行完全、彻底地消毒处理。有报告示[1]:采取消毒措施前车内空气细菌数量高达11566cfu/m3,也有报道显示:救护车内空气细菌含量平均为4967cfu/m3,最多可达6240cfu/m3,90%的车次超过4000cfu/m3;物体表面的细菌平均为43.4cfu/cm2,最高达862cfu/cm2。根据医院空气微生物评价标准,如果细菌总数为700~1800cfu/m3,则存在空气传染的危险[2]。由此可见,污染严重的救护车极易导致急救人员被传染。

2.1.3 救护车主要运送危重患者,在转运途中,往往需要边转运边抢救,还包括必要的如静脉输液等侵入性操作,而救护车内空间狭小,转运途中路途颠簸,不仅给治疗操作带来困难,治疗时也增加了针刺伤的危险,传播血源性疾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其他途径。二十多种血源性疾病可通过针刺伤传播,其中危害最大的是HBV、HCV、HIV。

2.1.4 院前急救患者大多是突然起病、慢性病急性发作或急性创伤,病情复杂、危重,尤其是突发事件伤病员数量大。院前急救的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病。在急救中往往会因为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而忽视自我保护的要求,或预防措施不合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被传染的可能性。

2.1.5 院前急救人员主要面对急症,工作强度大致使心理负担重,持久的焦虑情绪容易造成心理障碍,进而导致机体整体调节功能减弱和抗病能力下降,为传染性疾病创造了机会。

2.2 预防措施

2.2.1 创造良好的急救治疗环境。在现场急救过程中,要注意维护急救治疗环境,疏散人群、减少人员的走动和禁止无关人员靠近治疗区,形成一个相对有利的急救治疗环境。

2.2.2 加强救护车消毒与管理。平时应注意救护车内通风,保证车内空气新鲜;运送病人后,尤其是接送传染病人或每天工作结束后,按规定对救护车进行消毒,我中心推荐车内用84消毒液喷雾消毒[3],浓度为1:100,消毒时间为30min,救护车因时间紧迫需连续使用时特别适用。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可以将救护车的空间分为清洁区(驾驶室)、半清洁区(车厢前部)及污染区(车厢后部),半清洁区放置急救箱、急救器材等,污染区放置担架车及病人携带的物品;运送病人时担架车上铺一次性中单,尽量减少陪送人员;车内被污染的物品如废敷料、病人呕吐物等按消毒隔离要求集中处理。

2.2.3 做好急救物品的消毒灭菌和管理。急救物品应由专人负责检查管理,及时补充,避免急救过程中无菌物品短缺或污染。由于一次性物品便于携带、保管,且使用方便,可在急救车内多备一次性物品。

2.2.4 提高急救人员的素质,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院前急救要求医护人员动作迅速,操作熟练,技术过硬,故要强化技术培训,提高急救人员专业素质及对传染病的防范认识,保证急救工作质量。急救人员出诊前必须穿工作衣、工作裤,戴口罩、帽子,到达现场前戴上一次性手套。情况不允许时,可用75%酒精擦拭双手,防止手成为传染的媒介。

2.2.5 做好心理护理 本着尊重科学、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说明病情,不使用欺骗手段,争取病人的理解和配合。

2.3 特殊传染病的转送防传染措施

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强,我院急救中心成功转送5例,主要体会和经验如下:

(1)充分了解学习已知的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甲型H1N1流感是由一种新的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在全球较大范围内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流感大流行预警级别提至5级。我国已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其为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2)严格按照转送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要求穿脱个人防护用具,对转运流程进行多次学习和演练,真正做到有备无患。并实现了对5名确诊患者的安全转运。在转运后,对转送人员进行隔离观察,于7日后安全解除。

(3)除第一例外,其余4名患者均使用我中心新购入的负压救护车转送。采用非负压救护车转送时保持开窗通风。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 小结

在院前急救的过程中,包括各种各样的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对急救人员的健康构成了威胁。这要求我们平时加强对院外急救人员感染的监控和管理并实施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才能将风险与危害降到最低。

[1]邓胜玉,陈舜霞.救护车内空气及物品细菌数量调查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50.

[2]刘胜文.实用医院管理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1992:195.

[3]李丽婷.赵红梅.84消毒液喷雾降低救护车空气细菌含量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5):385-389.

猜你喜欢
救护车传染流感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简单易行防流感六法
冬春流感高发 加强防治最重要
救护车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送创可贴的救护车
传染
一类具有非线性传染率的SVEIR模型的定性分析
给救护车让道
猪流感病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