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婷
(洛阳师范学院 商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
自从1844年罗奇代尔先锋社成立以来,合作社已存在160余年。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凡是受市场经济支配的农业,都存在农民合作社,并且这种组织在社会经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农村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基本产业而形成的农民合作社,是经济规律使然,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组建有农民合作社的村镇仍占少数,且存在着地区不平衡(表1)。因此,为了探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以及发展不平衡的因素,推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的发展,不少学者从不同侧面分析了影响合作社发展的因素。为了综合考虑影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因素,本文将对以往涉及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回顾、整理与评述,以期更全面地分析影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因素。
表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地区分布状况
通常认为,关于农业领域合作社的正式经济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1942年Emelianoff出版了专著《合作经济理论》,1945年Enke发表了《消费合作与经济效率》,他们将传统厂商理论应用于合作社,把合作社视为一种厂商类型,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分析合作社的方法,使合作经济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并推动了合作社经济理论的发展。
自20世纪40年代产生合作社正式的经济学模型之后的40年中,即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经济学家通常从3个视角来考察合作社:将合作社作为垂直一体化的一种形式——通常被称为“农场的延展”,将合作社作为一个独立的企业——通常被称为“作为厂商的合作社”,将合作社作为以集体或联合行动存在的联盟[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合作社的理论研究得以继续深入,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其主要成果是承接并扩展了先前的3个主要研究视角,从而形成了3个主流思想:对“合作社是厂商”的扩展;合作社是一种“联合”;合作社是一种“合约集”[2]。其中把合作社认为是一种“联合”或“合约集”的观点可以看作是集体或联合行动联盟模式的扩展。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要融入大范围的竞争之中,单个农户的力量过于薄弱,合作社无疑是农户为了获得更大效用的群体联合,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合作社视为一种联盟模式。根据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特征,其结构和运作模式更多地表现出是一种联盟组织的形式。因此,我国农民合作社更符合“合作社是一种联盟组织模式”的研究范畴。
国外学者还从多个角度对影响合作社发展的因素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例如,Zusman和Rausser(1994)采用Nash-Harsanyi方法,提出了一个在有多个参与者的组织中群体选择的均衡组织模型,阐述了群体行为如何影响组织的效率,分析群体行为对合作社发展的影响[3]。Royer和Bhuyan(1995)提出了关于在市场营销链上一个投资者导向型企业和一个合作社通过一体化整合进入下游加工阶段的激励和影响的新古典分析,他们对市场力量对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激励做出了解释[4]。Hakelius(1996)认为合作社是一个让人信任的组织,特别是在一些小型的社区中,共同的价值观和遇到的问题等使人们对合作组织十分信赖,而且合作组织中成员的非正式关系也是决定组织正常运行以及减少内外部交易费用的一个重要因素[5]。Harris(1996)认为合作社走垂直一体化的道路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非经济上的因素,例如人们的情感因素等[6]。Bourgeon和Chambers(1999)建立了一个关于不对称信息下合作社定价问题的两段式博弈理论模型,指出了对于异质性成员组成的合作社,其成员群体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是如何通过种种定价表来影响合作社效率的[7]。
由于合作经济的实践起源和盛行于欧洲和北美,因此合作经济的研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也相对领先,这种领先体现在其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的超前,也体现在其理论工具和研究内容的全面深入。对于影响西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因素,有几点得到广泛赞同:
1.由于合作社在农业领域中作用重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因此合作社在西方国家农业领域内广泛存在。
2.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合作社视为一种联盟模式,在这种观点的主导下,对影响合作社发展因素的研究,多是从探讨这种联盟模式如何形成以及如何稳固这种联盟状态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3.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生产技术的突飞猛进,西方合作社制度为适应时代而不断地积极革新。新一代合作社被许多西方学者视为合作社制度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组织创新的典范。对新一代合作社制度安排的研究,成为研究合作社发展影响因素的主要方面。
合作社理论的研究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新热点,越来越多的经济学理论被应用于合作社的研究,有关这一领域经济学研究的文献也在西方主要学术刊物中不断涌现。西方学者们对合作社理论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对合作社的研究已从新古典主义的目标函数的设定,转变到了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博弈论的内容。通过对国外合作社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学者们在研究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因素问题时主要集中于对合作社内部的运营环境、制度安排、治理机制等方面,而且近些年来更强调对合作社内部制度及治理的研究。
由此可见,国外的研究多从合作社运营收益成本、内部制度安排、合作社内部成员关系等方面来探讨影响合作社发展的因素,主要关注于合作社内部环境对合作社运营的影响,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改进合作社内部制度安排和治理机制,以推动农业领域合作社的发展和完善。
随着中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国内相关的理论研究有一个明显的逐步深入的过程,研究视角越来越多样化,研究方法日益丰富化和规范化。国内涉及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多,本文主要选择一些有影响力的、学术性较强的文献进行回顾总结。
由于各地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环境不同,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因素也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学者们多从地方特点入手来探讨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因素,从全国范围内对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因素的概况性分析的很少,主要有“农业部课题组”和“中改院课题组”的研究。“农业部课题组”和“中改院课题组”通过对全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得出了各自的结论:“农业部课题组”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与地区的农业人口数量、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性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的省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较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不明显。“中改院课题组”认为真正的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地区发展水平并不是决定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唯一条件,民间互助合作精神传统、非政府组织介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府推动等因素,都可能促进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和发展,农户贫穷和富裕两极状态下都较容易产生合作需求。
部分学者通过对省域范围内的合作社进行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例如:黄祖辉(2002)通过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分析,从理论上提出了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因素大致可归结为产品特性因素、生产集群因素、合作成员因素、制度环境因素[8];赵昂等(2007)通过对四川省进行研究,指出政府支农资金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9];范水生(2007)研究认为福建省政府部门很重视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并且其农民合作组织主要是依据当地农产品特性而形成的,其主要涉及畜牧、水产、林竹、园艺四大主导产业和九个特色优势农产品[10];郭红东(2009)通过对浙江省2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分析了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因素,其中物质资本资源对其成长影响最大,组织资本资源也有较大影响,而人力资本资源对当前合作社的成长影响并不明显[11]。
有的学者根据其研究问题的需要只着重强调了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个别因素。例如:苑鹏(2003)强调当地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指出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相对较快的地区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12]。张仁寿(2003)等提出产品越有特色和比较优势,农户对合作的需求就越强烈,农民就更有热情、更主动地希望进行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社就较容易形成和发展;同时认为“农村能人”是农村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也是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的因素[13]。郭红东等(2004)从农户的角度出发,用计量方法研究了影响农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因素,包括农户的文化水平、生产的商品化程度和政府的支持度等方面的因素[14]。李瑞英(2004)提出,由于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依托对象多元化,有社区组织、政府职能部门、各经济实体、农村专业能手等,因此依托对象的不同也是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的因素之一[15]。苑鹏(2006)认为是由于农产品自身的特性和产业特性促使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成,能够在当地产生并形成一定气候的合作经济组织,背后大都有一个面向市场的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基础[16]。黄祖辉等(2006)认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中,亲缘关系实在是功不可没,亲缘关系是农民获取各种资源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这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初的产生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亲缘关系规则也有别于任人唯亲的亲情原则,它所依据的是一种亲缘、忠诚和能力相结合的原则[17]。王新利等(2007)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分析,认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以及各自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等的影响,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不平衡且参差不齐,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环境的不同,这就要求在我国发展农民合作组织要因地制宜,发展模式应各具特色[18]。赵国杰等(2009)运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生命周期并指出了每个阶段的政府定位[19]。
也有学者研究了制约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与发展的障碍,例如:唐楚生(2005)从思想认识障碍、农业组织现有的缺陷、制度环境的缺损、自身内部的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归纳出了影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的障碍[20]。邸焕双(2005)也提出了制约农民合作组织形成与发展的几个比较现实的因素,包括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依赖政府,性质异化;扶持力弱,宣传力小;机制不全,管理松散;精英稀缺,政府介入;素质偏低,内力不足[21]。
涉及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因素的相关文献还有很多,而且这方面的研究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然而,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学术价值较大、观点较为独特鲜明、理论研究较为深入的并不多,鉴于篇幅和收集的时间限制而不能穷举,但是现阶段已有的主要观点大致如以上所列举的。
通过以上对国内研究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因素的相关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学者们在某些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1.优惠的政策、完善的法律、财政的支持以及政府的宣传教育是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说明了宏观政治制度环境对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十分重大。较为一致地认为政府支持在合作社的组建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也指出政府不能有过多的行政介入,应以协调为主,并强化农民在合作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
2.在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和主要农产品具有保鲜期短、不易运输、易损性等特性的农区,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农民更有热情、更主动地希望进行合作,因此更容易自发地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的实质是农户与市场关系的改进过程,即对单个农户独自面对市场的替代过程。
3.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特色产业的地区通常率先发展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化程度越高,产品越有特色和比较优势,农户对合作的需求就越强烈,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就越有生命力。如浙江、山东等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多就是在农业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创立的。
但是学者们的研究也有未达成一致意见的地方,例如,对比其“农业部课题组”和“中改院课题组”的研究结果,其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前者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不明显,后者认为真正的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强的相关性;前者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发展较慢,而后者认为在贫穷和富裕两极状态下都较容易产生合作。因此地区经济的发达水平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关系仍存在疑问。
通过对以往学者发表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也发现其中存在不足之处,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者们虽然存在着一些较为一致的观点看法,但是在深入研究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因素时,通常是根据各自研究领域和着眼点的不同,着重分析、强调了个别影响因素,以至于使得某些影响因素被过分地扩大化,而忽略了其他一些重要的因素,致使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不够全面。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影响合作社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且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对合作社发展产生影响作用,因此需要综合、全面、系统的分析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因素。
2.定性的阐述为主,缺乏定量分析。定性阐述影响因素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也有其不足,在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力程度时,很难客观地说明哪些因素的作用更为显著,因此有必要在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对其进行定量的分析说明。通过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进而找出区域内不同环境因素对合作社发展的影响程度,以透析特定区域内对合作社发展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从而抓住关键以更好地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3.在研究方法上,以规范分析为主,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多为宏观方面的规范研究,微观村域范围内的有价值性的实证研究极少。而且,已有的案例分析往往是就案例谈案例,缺乏理论提炼,各案个性的研究未能有效上升为共性结论,农民合作社存在及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研究尚不深入。因此,还需要对中国农民合作社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寻出个别现象背后的共性理论,然后反过来再通过理论指导实践行为,促使中国农民合作社更加规范、高效地发展。
4.在研究内容上,偏重对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合作社的研究,对欠发达地区及落后地区的研究较少。同时,关于农民合作社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从其自身内部结构、外部环境等孤立诱因展开,而没有将其放到整个农村区域系统中考察,缺乏对其区域特性的研究。
农民合作社理论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随着农业产业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及合作社发展的实践活动,合作社理论研究的热点也相应地发生变化。通过对国内外影响合作社发展因素理论研究的回顾可知,合作社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活动密不可分,合作社实践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合作社理论研究也较成熟。
国外关于合作社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多,目前的研究则多关注于合作社制度安排等方面,也就是主要关注合作社内部环境对合作社运营的影响作用,试图通过不断改进合作社内部制度,来推动合作社的发展。因此,在涉及影响合作社发展问题方面,着重研究了合作社内部制度安排、运营收益成本、组织治理机制、内部成员关系对合作社发展的影响。西方合作社理论对合作社内部治理制度精细化的研究是建立在西方合作社已经发展比较成熟的基础上的,而我国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多数地方的农民合作社刚成立,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形成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因此,盲目地紧跟国际潮流,忽视我国合作社发展的现实水平,将不利于我国合作社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西方农业领域合作社发展的环境基础是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职业化的农业从业人员、相对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等,这些环境条件被西方合作社理论学家当作是既定的前提。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环境条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例如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兼业现象普遍、农业生产规模细小化等特点,从而使得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独特性。
西方合作社理论的研究已经开始从寻求合作社存在合理性的解释,逐渐转向侧重于对合作社组织制度进行深入剖析,如产权、契约、博弈、代理、交易费用、资本市场等视角,并且开始关注在新的经济社会技术条件下合作社组织制度的应对和调整[22]。而国内学者很少涉及对合作社的合理性与高效性的探讨,也很少涉及合作社产权、资本市场等内部环境对合作社发展影响的研究。
中国农民合作社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深入探讨。例如:什么地方出现了农民合作社,为什么有些地方出现农民合作社而有些地方没有产生农民合作社?中国特有的农户家族、血缘、亲情等关系如何影响农民合作社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行为和文化背景对农民合作社产生及发展的影响程度如何,合作社又是如何反过来影响当地的市场环境、生产技术、思想观念等的?如何将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的分析?如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微观研究成果上升为一定的理论体系?这些问题都是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Staatz J. Farmer Cooperation Theory: Recent Developments[J]. ACS Research Report, 1989(3):84-88.
[2] Cook M L, Chaddad F R, Lliopoulos C. Advances in Cooperative Theory Since 1900: A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Literature[A]. In Hendrikse G W J. Restructuring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Amsterdam: Erasmus University Press, 2004.
[3] Zusman P, G C Rausser. Interorganizational Influence and Optimality of Collective Action [J]. Journal of Economics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994(24): 1-17.
[4] Roger J S and S Bhuyan. Forward Integration by Farmer Cooperative: Comparative Incentives and Impacts [J]. Journal of Cooperatives, 1995(10): 33- 48.
[5] Hakelius K. Cooperative Values-farmers’ Cooperatives in the Minds of the Farmers [A]. Uppsala: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1996.
[6] Harris et al. New Generation Cooperatives and Cooperative Theory [J]. Journal of Cooperatives, 1996(11): 15-27.
[7] Jean-Marc Bourgeon, Robert G Chambers. Producer Organizations, Bargaining, and Asymmetric Information [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9(3): 602- 609.
[8] 黄祖辉,徐旭初,冯冠胜.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探讨[J]. 中国农村经济, 2002(3): 13-21.
[9] 赵昂,唐文超. 四川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综述[J]. 决策咨询通讯, 2007(1):30-32.
[10] 范水生. 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思考——以福建为例[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2): 11-14.
[11] 郭红东,楼栋,胡卓红,林迪. 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J]. 中国农村经济,2009(8):24-31.
[12] 苑鹏.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化的有效载体[J]. 农村经营管理, 2003(5): 4-7.
[13] 张仁寿,蔡元杰. 农业经营体制的一项重要创新——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调查与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 2003(9): 63- 66.
[14] 郭红东,蒋文华. 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因素分析——基于对浙江省农户的实证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 2004(5): 10-16.
[15] 李瑞英.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和发展[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16] 苑鹏. 试论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及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J]. 农村经营管理,2006(8):16-21.
[17] 黄祖辉,徐旭初. 基于能力和关系的合作治理—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解释[J]. 浙江社会科学, 2006(1): 60- 66.
[18] 王新利,李世武.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 2007(3): 15-19.
[19] 赵国杰、郭春丽.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周期分析与政府角色转换初探[J]. 农业经济问题, 2009(1):76-80.
[20] 唐楚生.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障碍分析[J]. 农业经济, 2005(5): 23-24.
[21] 邸焕双. 制约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因素探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 122-123.
[22] 徐旭初.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