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宇良
网络情人节,还原了人性中最原始的美好感觉,“我爱你”也有了属于这个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
>> 玫瑰永远是爱情的象征,更是情人节的礼物。
当丘比特的爱神之箭,变成了鼠标和键盘,爱就成了浮点和码段。
520=我爱你。这便是网络情人节的由来。考据者称,出处是范晓萱的《数字恋爱》。时间是1997年,除了香港回归、戴安娜王妃香殒,很多80后的朋友可能还刚刚递出初恋的字条,小心翼翼地等待答案。那时的信物是玫瑰,是酒,是日记本,是风铃,是玩偶,是奶茶……一切都承载或记录着私人荷尔蒙的成长史。13年后,网络已经无处不在,爱的表白也千姿百态。
然而,网络情人节的诞生,却沾染了几分商业的味道。在这一天到来前,百度的页面上就有提前推出的惊喜预告。于是,在5月20日这一天,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的LOGO赫然换成了《非诚勿扰》的主题,引得不少网友觉得这是江苏卫视招牌节目在作祟。且不论二者是否有瓜葛,单纯从这个立意来说,百度还是充分考虑到了社会热点和网友需求的。打开电视机,很多频道都是相亲交友类栏目,如《非诚勿扰》、《百里挑一》、《我们约会吧》,相应的世纪佳缘、百合网也水涨船高。江苏卫视干脆举起了“幸福中国”的招牌,但是在剩男剩女中,谁又握着爱的号码牌呢?
网络情人节,是一种关照,也是一种宣告。它给了渴望爱、呼唤爱、表达爱、接受爱、拥有爱的群体一个机会——用网络记录这幸福的味道。无论你处于哪个阶段,都应该珍惜这份弥足珍贵的情感。于是520这一天,网友们纷纷上网过节,用微博和发帖的形式,诠释着各种各样的爱。截至当天下午18时30分,新浪微博上关于“520网络情人节”的微博已经有21万余条,仅次于时下正在热议的南方暴雨和世博会。在很多网友的微博留言中,随处可见的都是“红心”、“玫瑰”之类的代表爱情的图案。当然,留言中出现最多的还是“我爱你”3个字,而且都被网友不约而同地将字体加红。这三个字切中了网友情感的命脉,点出了虚拟世界的要害,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亘古不变的社会心态。
520这天13点14分20秒,天涯成都版冒出一帖,名为“此帖发于5月20日13点14分”,楼主“黄泉笛声”在帖中大声宣布,“进来回帖的第一个女人,做我女朋友。”此帖马上引来众多网友的追捧。虽然回帖者大多男扮女装,但是大家都很默契地接下了这句暗语:“我爱你一生一世”。
5月20日网络情人节,也成为网络世界的第一个固定节日。帕慕克在他获诺贝尔的名作《我的名字叫做红》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不做梦,时光就不会流逝。网络之于爱情,类似虚幻的摇篮,模拟的培养皿,它延伸了网友的梦境,但是当梦想照进现实,是一盆冷水当头棒喝,还是双宿双飞情比金坚,实在是令人难以捉摸。
网络情人节,首先不是狭隘的网恋标记日,但有可能因为它的存在,催生网恋的鸳鸯们,应该说这是新版红娘、月老的职责与使命。因为它提供了一个通情借口,让难以启齿的爱恋,化为了简单的随行就市或触景生情,含蓄中国人的表白也由此变得简单、直接、有力度。
其次,不应该过分强调情人节,2月14日是全球共享的文化遗产,520没有与其pk的必要和可能,网络情人节更像一种被号召的集体记忆,在每一年将彼此的心打通。214更加全球化,在传统的包裹下透着神圣庄严般的浪漫,但520更加私人化、虚拟化,在屏幕对面一个个自由的灵魂可以尽情地释放各类典型与非典型的情感。特别是对于亚文化群体来说,网络世界或许更加明媚而绚烂。
第三,虽然情人的字眼足够火爆,可以成就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名作,但是不应该成为网络损毁道德的明杖,毕竟小三论坛等一系列怪现象的诞生,是反映了社会存在,但不意味着价值观就该由此沉沦或衰败。打着网络情人节的旗号,假借马甲ID为非作歹、欺骗感情的罪犯,应该受到网友齐心协力的围剿,以捍卫这个节日的单纯与纯粹。
赫尔曼·黑塞说,或许有一天我会明白爱情的真谛,那是因为遇到了你。网络情人节,让深谙真谛却无从表白的网友迎来了集体狂欢的时刻,新鲜、刺激、有魅力、热情洋溢。但是,明年会不会照旧呢?人们对于节日的接纳、认可、延续、传承,其实和人们对爱的态度很相似。《流星花园》的主题曲《情不自禁》说明了这种初次邂逅的恋人的心绪与情怀,无论是否一见钟情,这种美好的感觉足够令初涉情场的男男女女上瘾。
爱就像海洛因,一旦你吸食,便不会放弃,只会变本加厉。现在正处于网络情人节的诞生期,一张白纸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它契合了这个时代男女表达情感的新方法,所以备受宠爱。但是喜新厌旧同样是网络的怪癖和幼稚病,谁能指望明年的网友们还能齐心协力在几个网站编辑的撮合下,再次上演集体狂欢的好戏?
就像恋人进入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吵架拌嘴,必然会歇斯底里,必然会因为种种鸡毛蒜皮而产生怀疑,即所谓的磨合期。网络情人节,能否经过这个磨合期,可能还要看它能不能在网友心中留一个位置。只要这个烙印深,每年都会想起。
不管怎么说,网络情人节体现了网友书写历史的信念和力量。这个时代的象征是网络,那里藏着你我他的秘密,一切均被数字化,包括情感。她的博客、她的照片、她的e-mail,甚至她的一句微博,都如鬼魂似魔咒般,影响着、刻画着你的情感生活。网络情人节,不过是一个合适的当口,让你心甘情愿地抖落,何乐不为?
拜伦说,这颗心啊,也要停下来呼吸,爱情也要有歇息的时候。网络情人节,或许给了不少恋情一个缓冲的机会,它没有情人节那么霸道,而是能够很舒缓地调节两个人的情绪。让彼此不再刻板地成为这个城市的主角,而是自然地在网络上流露真情。现实的压力再度折服了网络的张力,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人类的进步、社会的进步、爱的进步,不是么?
网络情人节,不应该只是口号、标语或象征符号,它应该成为意识、理念和认同感。当全球都不敢忽视网络力量的时候,能否在这个虚拟空间建立一个情感的公共空间,或许是更具有挑战性、前瞻性的课题。节日,本就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崇拜以图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展现了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它是人类通向未来的通行证,而网络刚好加速了这个过程。既然个人是历史的人质,就让节日承担链接过去和未来的使命,让网络世界成为理想国的试验田,不是更好?
或许,520非常平凡,但是它的存在,标志着一种革命正在进行,而屏幕前的你我他都是为这暴风骤雨的革命添砖加瓦的勇士,它让爱情不再那么弱不禁风,它撕掉了这个社会的面具与伪装,让人与人站在更加公平的立场诉说着情感。毕竟,作为爱的附属品——网络情人节,还原了人性中最原始的美好感觉,“我爱你”也有了属于这个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
>> 520将“我爱你”的情感融入到项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