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冬季两项优秀女子运动员射击思维训练的个案研究

2010-03-05 14:31滨,朱
中国体育科技 2010年3期
关键词:冬季两项射击心率

黄 滨,朱 泳

我国冬季两项国家队女子运动员的滑行能力已跻身世界前列,但她们的射击速度和命中率却明显不及国际优秀运动员。如果能够在国际大赛中保持滑行优势,再发挥出训练中较好的射击水平,就极有可能创造佳绩。冬季两项是一项特殊的动静转换运动,在由高速滑行动态迅速转化为稳定射击静态的要求下,运动员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克服大负荷刺激的影响去实现较高命中率。因此,要有效提高她们的射击表现,就必须提高其在参赛状态下正确认知自我身心状态和技术运用状况的能力,以及迅速应对策略的能力。

已有对冬季两项运动的研究[2,6,8,9]虽然已经关注到了动静转换的特点,但尚未能深入探讨动静转换下运动员射击表现的动态性特征和系统化影响。笔者认为,动静转换中运动员的技术、体能、心理和环境所构成的动态性系统对射击准确率起着决定性影响,运动员对此系统各个方面的正确认知和主动调控将会提升整个系统表现,有助于提高射击成绩;对任何一方面认知和调控不足,则会降低整个系统的表现,干扰射击结果。而运动思维就是结合射击过程中认知内外环境和形成对策的纽带,应通过优化运动员的思维来有效提高其射击表现。

已有关于运动员参赛行为或思维程序问题的研究认为,正确的操作程序具有控制注意分配、防止准备活动的降低和强化自动化完成机能等作用;而赛中运动员有可能因间隙时间中内外环境干扰出现消极思维[15]。应确定每一参赛的具体环节及相应心理活动,使运动员在赛中不会产生混乱思维,避免决策失误,保证自己实际水平发挥和正确的行为程序[1,7]。

表1 2006—2009年冬奥赛季实验对象射击命中率统计一览表

本研究拟对我国冬季两项优秀女子运动员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动静转换下运动员射击过程的动态行为特征和系统化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与之相符合的程序化对策性知识体系,设计并应用恰当的心理干预手段使运动员能够正确认知射击过程的不同情景,定式其正确思维,形成优化射击程序行为,以期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出参赛潜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其背景

WCL,女,冬季两项国家队现役优秀运动员,1983年生,运动年限12年,冬季两项专项运动年限3年。原从事越野滑雪运动,是我国最好的越野滑雪运动员,2006年获冬奥会得第18名,创造我国奥运比赛的最佳战绩;2007年获亚冬会金牌,是我国亚冬会历史上第一枚个人金牌。2006年5月开始系统进行冬季两项专业训练,2008年获世界杯瑞典站短距离7.5 km冠军。第21届冬季奥运会周期前3个赛季中,世界个人总积分排名为:第42名、36名和21名。

其技术特点是:滑行能力强,正常处于世界前5名内,射击速度中等,但射击命中率较低(表1),与世界优秀运动员85%左右的命中率还有很大差距,而卧射又是她最为薄弱之处。其心智特点是接受能力快,意志力较强,但情绪波动较大,较易受内外环境变化影响。

1.2 研究工具及测试方法

采用 POLAR S725型心率腕表测试模拟竞赛情景下运动员射击心率。分别在训练前、后的模拟竞赛情景中,采用人工记录的方法实时记录进入靶场心率、立姿首发射击心率和卧姿首发射击心率。

采用SCATT公司射击训练系统记录训练前、后卧射命中结果、瞄时和瞄道长等相关射击指标,采用系统配套软件读出并显示数据。

1.3 心理干预训练

1.3.1 专家访谈、跟踪交流、实地观察和录像分析

对国家队教练员和科研、管理人员及国家体育总局冬季项目管理中心滑雪部管理人员多次进行访谈,了解冬季两项运动项目特点、中国冬季两项运动现状与发展方向、运动员WCL基本情况及其参赛行为表现特点等。

2009年2~3月,随队观察WCL参加亚洲冬季两项锦标赛表现。及时与教练员和WCL做细致交流,了解她在训练和比赛中射击环节的身心变化和技、战术表现及影响。3~4月,观看两年来WCL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的录像资料,归纳相应其射击环节情绪和行为表现,据此分析其认知特点和思维内容。

1.3.2 训练内容设计

在与教练员多次讨论和分析后,制定《冬季两项运动员“两快一准”程序化对策性知识体系》(以下称《知识体系》)。将运动员参赛全过程分为赛前、赛中和赛后3个阶段,共59个具体情景及211个心理、生理和技、战术相互影响点,其中,与射击环节直接相关的具体情景20个,影响点96个(表2)。

表2 我国冬季两项运动员参赛射击环节情景及影响点一览表(节选自《冬季两项运动员“两快一准”程序化对策性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是本研究中对心理训练内容系统的称谓,是指为了能够形成运动员在程序参赛所有情景和影响点中的正确、良好和积极的情绪和行为,而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所设计的思维优化内容的总和。而其中运动员可能产生不匹配应答的特定情景和影响点的对策知识,就是该运动员原有的对策性知识体系中需提高的内容。

1.3.3 训练实施

本研究为实现运动员对策性知识体系提高而设计的干预途径为“心象训练”,就是以对象认知情景和影响点的能力提高为基础,在对象自我思维中建立的情景中去体验影响点影响作用,体验应答的匹配,确定情景中的每一个点(影响点)、线(影响点之间的联系)和面(情景系统关系的集合)。通过反复地再认识、分析、归纳点、线、面中存在的问题,使原先已定式的不匹配的思维方式、思维内容和思维程序得到变更,消除不良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反应,重组其正确思维,达到优化决策,使运动员高效化地应对各种情景和情景间的转换。与表象训练[5]不尽相同,心象训练的目的明确为通过对思维的认知、评价和优化,来达到对受训者自我的原先不匹配思维变式、重组和定式。本研究通过4个阶段实施技术干预:

第1阶段(2009年2~4月):把握设计。与WCL建立彼此信任、融洽相处的良好合作关系,使她能够对研究者敞开心扉。在交流和观察中准确掌握WCL在射击过程中的主要思维和情绪反应。根据《知识体系》中确定的生理、心理、技术运用和环境的影响点,找出与影响点要求不匹配的不良情绪、认知和行为。根据其个性设计特定情景、特定影响点下的正确、积极的思维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策略内容。

第2阶段(4~5月):调整认知。向WCL介绍正确认知和监控对自我身心状态的重要作用,使她能够在平时生活和训练环境中有意识地调节并保持积极愉悦的情绪状态。日常心理咨询中向她渗透有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逐步改变其思维方式、思维内容和思维程序。在愉快放松的安静状态中,引导其按步骤地回忆叙述射击情景和影响点的思维内容,及时给予鼓励或纠正,逐渐将相应程序化对策性知识固化到其大脑中,并特别注重使其适应情景间的转换。

第3阶段(6~7月):规范行为。使WCL进一步深入把握冬季两项运动的心理、生理、技战术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进一步完善对各个情景和影响点的自我认知调整的要求,进一步加深对可能遇到的情景所匹配的对策性知识的认识,使WCL能够初步掌握自我调控,学会在面对新的情景和问题时,自我规范心理反应内容,自我规范训练及比赛行为。

第4阶段(7~11月):自我心象。教会WCL把每个影响点都回忆成一个清晰的心象。首先,在回忆自己射击细节时,主要感知自己生理调节、心理调节、技术运用和对环境变化的处理是否得当,及时运用已学会的《知识体系》中正确的内容进行校正,使自己的行为得到优化;其次,把握自己的情感体验,随着《知识体系》的每个点(影响点)、每根线(影响点间的关系)、每个面(影响点集合的情景)的要求去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以提高日常生活训练和竞赛射击环节等方面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使自己始终保持适度的愉悦心态,去迎接每天的程序化训练和比赛;最终,使运动员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训练和竞赛中,将心象训练自觉运用于自身的性格修养、训练和比赛状态调适,提高对应情景下的行为规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训练前、后期瞄时和瞄道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t检验方法检验心象训练前后期的心率、瞄时和瞄道长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心象训练前、后的情绪、认知和思维调控情况变化

心象训练后研究对象对射击环节的情绪、认知和自我调控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3)。

表3 本研究对象心象训练前、后射击环节的情绪、认知和思维调控情况比较一览表(节选并整理自与WCL交流信件)

从情绪方面来看,据WCL在接受心象训练前的反馈,在射击环节中自己主要表现出急躁的情绪,但通过访谈调查和录像分析发现,其在竞赛的射击环节中易受自我竞赛表现和赛场环境变化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主要表现为急躁、沮丧和较轻的愤怒等状态。WCL表现出的这种情绪状态与射击要求不相匹配,且不能够准确表述自己的情绪状态,这也说明其不能够对自我情绪状态进行自觉的良好感知。接受本研究心象训练后,WCL能够表现出与竞赛要求相匹配的自信、愉快和欣慰的情绪状态,并能够正确感知自己的情绪。

从认知方面来看,在心象训练前,WCL仅能够认知一部分影响点的结果,对于最为重要的射击环节只能用“头脑空白”表述。不能认知到影响点变化原因和变化过程,所以也就不能解释自己遭遇的困惑。而接受心象训练后,她能够认知到完成射击的技术细节和心理变化细节。

从思维调控的方面来看,在心象训练前,WCL反馈自己通常是“用身体去练”,在训练过程中倾注的思维的成分较少;不能够认识射击心率的机理和作用,希望通过主动降低强度来降低心率,这说明匹配知识系统不完善。但在训练后,能够主动地认知自己所处的情景,能够较好地运用匹配知识去自觉地、有意识地调节自我表现,“安慰自己”和“控制自己”,并能尽量记住情景细节。

2.2 心象训练前、后射击心率变化

由表4可知,WCL心象训练后进入射击区、立姿首发和卧姿首发的射击心率均提高很大,且均与心象训练前差异非常显著(P<0.01)。多年来,我国冬季两项训练一直要求运动员在进入射击区域前主动调低心率,以增加射击的稳定性,但由于客观存在的参赛心率作用,运动员在实际竞赛中的心率始终远远高于日常训练的主动降低后的心率。WCL在心象训练前反馈“在比赛中适应不了这种心率”,而通过思维训练中对参赛心率的形成机制的认知,结合竞赛情景模拟训练,WCL逐步形成“我能适应更高心率的射击”、“我能够驾驭更高心率”的匹配思维和行为能力。

表4 本研究对象心象训练前、后射击心率比较一览表 (次/min)

2.3 心象训练前、后射击技术评价指标变化

由表5可知,心象训练后期WCL卧射命中率、瞄时和瞄道长均较训练前期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其中,平均5发和第2、4、5发瞄时及第1、2、3发瞄道长较训练前期差异显著(P<0.05),平均每发瞄道长和第3发瞄时较训练前期差异非常显著(P<0.01)。需特别说明的是,训练前期数据采集于2009年7月6日,为WCL第4次正式使用SCATT射击训练系统,当时她使用该系统已达到熟练程度,应排除新用设备对其的技术干扰作用。因此,此次测试命中率偏低于以往统计的70%左右,这可能是在心象训练前WCL射击不稳定表现,但也有可能是刚刚提高射击心率造成射击表现稳定性降低。

表5 本研究对象心象训练前、后卧射指标比较一览表

2.4 训练前、后射击表现变化

由图1可知,心象训练前期WCL的射击散布区域较大,并存在远弹;而在后期,散布趋于集中,未出现远弹。

由图2可知,心象训练前期WCL瞄准点偏移较严重,每一发的击发点未能明显向中线集中,第5发运枪过程中瞄准点已经超出规定范围;而在后期,瞄准点偏移能够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每发瞄准向中线集中点清晰。

由图3可知,心象训练前期WCL每发射击都是尽可能实现标准的由垂直下方向上方的运枪,这说明她射击瞄准时的注意指向偏重于内部动作。正是这种刻意完美的思维定式,使她既增加了瞄准的注意负担,又延长了击发时间。而在训练后期,其运枪线路不再拘谨,能够迅速、果断地把握射击瞬间。

在训练前期,每发射击后的填弹动作都造成瞄准轨迹的明显回振,这既增加了瞄时和瞄道长,又对瞄准形成明显的干扰;而训练后期,填弹动作控制较好,不再对瞄准轨迹形成明显的影响。

3 讨论

3.1 运动员正确认知“快”与“准”要求的意义

冬季两项运动是计时性竞赛,运动员在比赛射击中的脱靶会被折算成加时或罚圈,从而增加完成比赛的总时间,因此,“快”与“准”是冬季两项运动射击的根本要求。从“快”的要求来看,运动员的射击过程应该是依照竞赛规则要求从进入射击区开始直至射击结束的行为操作程序的集合。在此前研究中,将其分为首发行为程序、连续射击每发行为程序和备用弹每发行为程序等3个完整的子程序。从“准”的要求来看,由于冬季两项运动动静快速转换的特殊要求,运动员要在长途滑行的大负荷下保证快速射击的准确性,其身体姿势、呼吸方法节奏、意识的运用都有相应要求[4,8,11,13]。笔者在此前研究中将这些要求概括为“三调”,即调姿、调息和调意。所谓调姿,是指运动员依据射击技术规范动作要求,在落位后迅速完成击发预备姿势和动作的过程;调息,是指运动员主动调整呼吸节奏,保证射击的稳定性的过程;调意,则是指运动员的意念指向逐步向击发瞬间集中的过程。对于冬季两项运动员圆满完成射击要求而言,“快”和“准”是统一系统中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三调”的要求存在于射击行为程序的始终,其中,调姿是技术基础、调息是生理基础、调意是心理基础;而贯穿“三调”的主线又是运动员对自我身心状态和环境变化的正确感知和思维,及由之产生的高度优化的程序行为。

作为多年参加世界大赛的优秀运动员,WCL应该具备了勇敢顽强的品质,规范勤苦的专项训练也使得她的射击技术环节达到娴熟的程度。但在本研究的调查中发现,伴随其射击表现的不稳定,她同时具有情绪反应与竞赛情景不匹配,对自我身心状态变化认知不足和监控不力,填弹过急造成回振干扰,运枪轨迹拘谨,及对竞赛心率认知和适应不足等现象。笔者认为,WCL思维中应对各种情景的对策性知识不匹配,才是形成上述若干现象的核心原因。这一核心原因造成她对实现射击环节的“快”与“准”的认知迷惑、由此而生的消极情绪,使她不能较好地应对射击过程中生理、心理、技术和环境变化,进而影响她正常的射击表现水平的发挥和提高。

要解决WCL的上述问题,不应舍本逐末地单一的对某一具体表现进行研究,必须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使WCL能够清晰地理解射击过程中的生理、心理、技术运用和环境变化的彼此影响和联系,通过思维的重定式,加强其对自身的监控和调节能力,才能达到提高射击表现的理想效果。

3.2 运动员正确认知后调控能力的提高

在心象训练后,WCL在对自我射击过程的认知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够清晰地感觉训练或竞赛过程中的人枪关系和生理、技术与情绪之间的影响和变化,能够有效地调控自我感觉和情绪。在射击结果的表现上,无论是射击速度(瞄时)和命中率(着弹点),还是稳定性(瞄准点位移)和果断性(瞄准轨迹)上,变化也是非常显著的。这些成效,应该是源自WCL对以下几个方面认知能力的提高而带来的自我调控能力的提高。

3.2.1 对射击环节的影响体系的完整认知

对由滑行转换到射击、完成射击、再到射击后冲刺这个过程中,冬季两项运动员必须在高体能负荷后快速实现静态射击,这决定了射击表现取决于运动员的生理、心理和技术的高度和谐统一。如果运动员脱离了对高负荷下的生理变化和快速要求下的技术运用的认知,仅从心理要求的角度,甚至从个别心理指标的要求来强化射击表现,就会陷入静止和片面的境地。而仅从生理变化的要求来强化射击,则又会失去在动静转换射击中的自己的主体积极作用;同样,单纯从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来进行强化,则会顾及不到实际的竞赛情景对射击起到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当然更会忽视自身在发挥出优秀成绩的瞬间良好情绪状态从其内心迸发出的爆发力和推动力。

虽然影响运动员射击快速与否、准确与否的原因纷杂繁多,但都可以通过运动员的思维重定式加以不同程度的调控。通过对WCL所做的关于这些内外环境刺激而产生行为变化的知识介绍,她理解了运动员能够通过对特定情景的认知、思维和判断,在此基础上伴生复杂的情绪变化,最终形成相应的行为的决策的原理。而要解决好自身射击速度和稳定性问题,就要解决好正确认知和调节情绪、行为的问题。正如她在实验前后所反馈的:从以前的“用身体去训练”到“现在更多的是注意去体会,细节决定成败”。

3.2.2 对射击环节程序行为的认知

对于首发行为程序,心象训练后WCL能够认识到:进入射击位置应快速深呼吸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提高大脑的意识和对人体内外的感知,有效地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思维的清晰程度[11,16];其次,能够反复自我暗示,在短时中更好地达到“入静”的情绪状态;同时,再次强调对枪的体验,与枪械有交流感,强化人与器械合一的“枪随心动”的呼应关系[12]。

连续射击每发程序的操作时间过长是造成WCL射击用时过长的主要因素。在心理训练中建议她重点认知自己填弹动作是否偏急、偏大,以及预压完成的时机是否固定。填弹动作偏急、幅度偏大有可能带来两个方面的不利影响:其一,填弹动作过快、过大会造成身体重要部位,如右肩、右背部和腰部的多余动作和震动,从而造成枪械的不稳定[11],这就需要重新进行瞄准的补偿调整;其二,过快、过急的填弹动作是个兴奋程度较高的动作,其发出指令的相应大脑皮层和相应神经回路的瞬间兴奋其实是对平静的、高度集中的射击心理状态的破坏[3],这也需要花费额外时间进行重新恢复。在对比赛录像的观察中发现, WCL预压动作的完成时间可能延迟,从注意的集中度来看,预压动作越滞后完成,越容易造成注意的分散,从这个角度上说,她应该强化填弹后即刻完成回扣预压。

从心象训练前、后的运枪表现的差异来看,WCL能够较好地认识和控制上述射击行为动作细节,消除不良行为对射击的干扰。

3.2.3 对射击环节的“三调”要求的认知

对于WCL这样的高水平运动员而言,在调姿过程中,应该对身体部位调整到位与否时刻进行认知和判断,上一个部位达到稳定的阈值要求是开始下一个部位调整的触发[1],因此,尽快达到每一个部位的相对稳定是快速完成调姿的主要决定因素。但是,长时间的大强度滑行后机体的疲劳积累和肌肉长时间做功后相应中枢系统形成的感觉残留,会影响甚至阻碍运动员对相应部位支撑稳定的指令、感知和判断[14、15]。这说明射击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并不能保证WCL的射击完成效果。因此,要能够尽快达到每一个部位的相对稳定,WCL就必须强化大负荷刺激后对身体运动系统状态的正确感知和调节。

对参赛心率作用的认知缺失,可能是WCL不能实现高心率下稳定射击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往的训练仅看到射击稳定的要求,运动员会主动降低进入射击区滑行负荷,以降低射击心率至130~150次/min。但实际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率会应参赛应激而提高,甚至高达180次/min左右,正如WCL所述:“训练与比赛具有心率差,看来我比赛中适应不了这种心率。”而通过对射击调息的认知后, WCL能够看到人体状态对射击的动态的适应的要求,在思维上强调“几乎要比比赛时心率还高的情况下射击”,逐步达到“我觉得比以前的控制能力好多了”,其训练中实际测试数据也表明能够实现接近170~180次/min心率的状态下正常射击。

同时,从呼吸节奏要求来看,通常连续5发射击要做到“两呼一打”甚至“一呼一打”,运动员在射击瞬间还必须屏息稳定胸腔。但此时已经过长时间大强度的滑行,运动员耗氧量大于吸氧量,在射击屏息时脑部供氧量较安静状态要低[16],这就会使运动员的注意力更不易集中,对内、外环境的感知程度和思维判断的敏锐度也降低。因此,要尽快达到每一个部位的相对稳定,还要求WCL能够增强心理技能对物质基础条件变化的耐受性。

调意与技术运用和生理状态息息相关[10]。伴随预压、运枪、瞄准和射击这4个环节的前后衔接,WCL的注意指向、认知对象和思维内容也应遵循具体要求。射击环节的注意指向,从外部环境来看,应该是从靶板和枪械指向的较大范围向当前靶子和准星狭小范围转变;从内部环境来看,则是关注转体、呼吸和姿势、手指触觉等较大范围到屏气固定后和扣响瞬间的狭小范围转变。认知对象则是从上一发的击发效果向当前射击技术动作完成,再向枪、人、靶“合一”状态的转变。思维的内容则是从告诉自己不要关注上一发射击的结果向是否已经达到姿势、调息、调意,再向判断击发瞬间转变。从心象训练后期表现来看,WCL在上述调控要求下,已能够较好地自觉运行正确的思维和行为程序,做到以调意为中心,正确调姿、调息,稳定、迅速、果断地把握住击发瞬间,敢于在相对稳的情况下迅速击发,在相对快的基础上果断击发。

4 结论

冬季两项运动员的竞赛情绪和行为表现是所有身心状态、技战术运用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相互影响点的集合,而运动思维则是监控这些变化因素的核心。对于冬季两项高水平运动员而言,导致射击环节中的某些特定参赛情景的不当情绪和行为的不匹配思维,才是影响其射击结果的首要原因。

在提高运动员程序化对策性知识体系的思路下,以提高其运动思维为核心,通过自我心象训练使其思维得到变式、重组和定式,加强运动员对赛中自我内、外环境变化的监控,优化运动员对于程序参赛的各情景和各影响点的应答,应是发掘运动员参赛潜力的有效方法。

[1]焦宇锋.运动员赛中行为操作程序的培养与建立[J].体育与科学,1997,18(1):25.

[2]李德天,王岩,田晓玉.女子冬季两项运动员出靶前精力集中的培养和训练[J].冰雪运动,2003,25(1):56-57.

[3]李晶,李玉超.射击击发动作——“无意识响”形成过程的初探[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61-62.

[4]刘丰彬,姚鸿恩,段立公,等.国家优秀女子冬季两项运动员射击训练中相关生理指标变化规律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1):20-30.

[5]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413-430.

[6]孙宝魁.冬季两项射击训练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及调节[J].冰雪运动,2003,25(4):40-41.

[7]王长生,谷长江,周祖宝.运动思维训练的认知研究现状及其体系建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1):123-128.

[8]王文刚.冬季两项运动射击技术训练[J].冰雪运动,2008,30 (1):45-47.

[9]王选臣.对冬季两项射击训练的探讨[J].冰雪运动,1996,18 (4):20-21.

[10]吴沛京.从身体的角度看体育的“智识”教育[J].体育学刊, 2009,16(7):14-17.

[11]元文学,王文刚,孟昭莉,等.冬季两项立姿射击姿势的建模与仿真[J].体育科学,2008,28(1):35-38.

[12]詹卫平.射击运动员感受性及思维能力的训练[J].山西体育科技,2007,27(3):18-20.

[13]张秀丽,王向东,刘学贞.国家优秀射击运动员平衡稳定性特点及评价指标[J].体育学刊,2007,14(2):99-102.

[14]J BERGSTRÖM,E HULTMAN,B SALTIN,etal.M uscle Glycogen Consumption during Cross-Country Skiing(the Vasa Ski Race)[J].Int.Z.angew.Physiol,1973,31:71-75.

[15]OL IVEIER M,DEN ISM,STEPHANE P,etal.The role of cocontraction in the impairment of movement accuracy with fatigue[J].Exp Brain Res,2008,185:151-156.

[16]PEKKA O,RA IJA M T L,T KA TRL INA K,etal.Training effects of cross-country skiing and running on maximal aerobic cycle performance and on blood lipids[J].Eur J Appl Physiol, 1991,62:400-404.

猜你喜欢
冬季两项射击心率
画与理
心率多少才健康
为什么射击最高的成绩是10.9环,而不是11环
机枪射击十八式
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两项运动项目特点与制胜规律
认知、辨析与整合:国际冬季两项项目研究实践前沿
冬季两项女子短距离运动员训练策略研究
打靶训练
离心率
冬季两项:雪地上的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