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后卫群体的弱势效应分析

2010-03-05 14:30黄松峰
中国体育科技 2010年2期
关键词:强队男篮后卫

黄松峰

第25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和2009年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比赛已经结束,中国男子篮球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两大赛事的接连失利,辜负了广大球迷对男篮的厚爱与期待,引起许多观众的失望和对男篮未来发展的担忧。从赛程和结果上看,中国队在姚明缺阵之后,整体实力的下降和暴露出来的问题比较严重。从运动员位置上分析,主要是后卫运动员能力不足导致中国队整体实力的下滑。后卫群体的“短板”体现在哪里?需要提高哪些能力?可行性的措施有哪些?为了探讨这些问题,笔者依据统计数据和运动员的临场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困难中的中国队和我国篮球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主要有参加第29届奥运会前8名的球队,与中国队交手的6支球队,部分NBA球星以及2009年亚锦赛冠军伊朗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

通过网络和人工检索,查阅了近年来在各类期刊上公开发表的,与本研究有关的各种资料,为研究问题的拟定和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1.2.2 比较法

从世界强队、亚洲强队、NBA球队3个层面,对国内、外男篮后卫群体场上各项指标的常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提到的强队,是指进入奥运会前8名,或在奥运会、亚运会上战胜中国队的球队。

1.2.3 数理统计

对中国队参加的比赛进行录像分析,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数据来源于国际篮球联合会、NBA官方网站。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后卫群体与世界强队后卫群体的比较

2.1.1 综合能力比较

评价后卫运动员的能力,从定量研究的角度考虑,考察的主要内容有:得分、助攻、抢断、失误、篮板5个指标,这些指标可以体现后卫运动员能力的“全面”程度和场上效率。

从表1可见,第29届奥运会上,中国队后卫群在4场失利的比赛中,除了篮板球数量与对手无显著性差异外,助攻、抢断、得分的均数均与对手有显著性差异。指标项“失误”的统计结果总体上虽然不具显著性意义,但通过两两比较,与美国队比赛时,这一指标的统计学检验,差异仍具显著性意义。说明我国后卫群体的能力与世界强队后卫群体的能力差距是全方位的,后卫线是中国队最大的薄弱点。

表1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队后卫群与4负队后卫群的数据比较一览表

2.1.2 得分能力比较

得分是构成运动员能力的核心要素。后卫运动员得分多少是个人综合能力和技、战术应用结果的最终体现,场上缺乏攻击力,没有得分或低得分能力的运动员,其作用是有限的。通过对场上不同位置运动员得分状况的比较(表2),可以发现,第29届奥运会男篮前8名球队中,后卫线的得分贡献率最大,在中、前、后3位置中排在第1位。然而,中国队由于不适应高强度的紧逼防守,内线穿插跑动不积极,进攻机会少,中投次数不足,造成中国队后卫线的得分在8支球队中,仅比克罗地亚队好,排在第7位,场均21.0分,只有前7名平均分(42.01)的一半,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得分能力最强的美国队(场均68.8分)相比,差距达到3倍多。统计数据表明,在后卫位置上,无论是与前8名的球队比较,还是相对于本队中、前锋运动员的得分数据,中国队后卫线得分的失衡性都是突出的,后卫运动员在得分能力、得分方式、命中率等方面与世界强队仍有明显差距[2]。正是后卫线的低得分能力,使中国队在世界性重大比赛中难于突破第8名的“瓶颈”。

表2 第29届奥运会男篮比赛前8名队各位置运动员场均得分统计一览表

2.2 我国后卫群体与NBA优秀后卫的比较

NBA是主导世界篮球运动发展潮流的联赛组织,通过与世界篮球运动最发达国家的优秀后卫运动员相比较,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后卫运动员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行这一研究时,笔者遇到的困难是,我国后卫运动员与NBA优秀后卫运动员同场竞技的机会少,无法进行直接比较,为此,采用2009年中国队参加斯坦科维奇杯和亚锦赛的数据进行间接比较。

表3显示,尽管斯坦科维奇杯和亚锦赛与NBA联赛相比,不是同一档次的比赛,但中国队5后卫在平均90多min的时间内,场均数据累积与NBA优秀后卫相比,差距仍然是巨大的。整个后卫群体的作用不及NBA优秀后卫一个人在不足40 min时间内的贡献大,尤为突出的是5后卫助攻累积不及保罗,得分累积不及韦德。NBA优秀后卫的技术统计仅仅是2008—2009赛季的数据,不是个人职业生涯的最高数据,如果以职业生涯的最高数据或换算成同样的时间单位,任何一名NBA优秀后卫的作用,都要大大超过我国男篮后卫群累积起来的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NBA优秀后卫帕克和保罗恰好是具有我国传统“小、快、准、灵”技术风格的运动员,身材条件与我国后卫相近,而且都不是力量型的运动员,但因技术全面,又各具特长,他们的水平高出我国后卫一大截。帕克善于突破上篮,内线得分一度高达55%,保罗能将犀利的突破和分球完美结合,场均达到 20分 +10分助攻。鉴于我国后卫群运动员的实力状况,参照姚明在NBA中锋位置上的统治力和排位,后卫群的“短板”缺陷就十分凸现了。

2.3 我国后卫群体与亚洲强队后卫群体的比较

第25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中国队取得8胜1负的战绩。比赛中遇不同水平的对手,中国队后卫群的发挥状况有较大的起伏。为了寻找差距,研究以“中国-伊朗”的最后决赛为分析依据。

表3 斯坦科维奇杯与亚洲篮球锦标赛男篮5后卫运动员场均数据累积与NBA优秀后卫的比较一览表

表4 第25届男篮亚洲篮球锦标赛决赛“中-伊”后卫运动员数据比较一览表

表4显示,中国队5名后卫在累积92 min的时间内,数据仅仅体现为:投篮5/9,抢断1次,助攻4次,失误4次。其中,王仕鹏、孙悦在45 min的时间内0得分。总体上看,中国队后卫除了失误控制较好外,其他数据与5后卫在整个赛程中的场均数据累积相比较,有明显的下滑。助攻少了一半,落后伊朗队3次,抢断仅有一次,得分由27.09分,下降到10分,少了17分,此外,整个后卫群没有获得一次罚球机会。中国队最终以52比70输给伊朗队,18分的分差,恰好是后卫群拱手给的,表明失败是后卫群的整体效率低下引起的,羸弱的后卫线是中国队整体崩溃的根源所在。数据印证了学者[3]提出:“近几年,中国男篮内线实力相对增强,后卫运动员攻防水平不升反降,拉大了与世界强队后卫运动员之间的差距”的观点。

3 讨论

3.1 后卫群体低得分的原因

首先,在国际大赛上,后卫在场上存在着姚明依赖症。“姚核心”主导下的中国队,因为缺乏有效的调教,没能处理好姚明一个人与全队整体的关系,忽视角色运动员的作用和培养,在强化姚明作用的同时,后卫运动员的能力弱化了。表现为后卫在多数时间内的作用定位于设法给姚明传球,进攻区域及攻击范围较小,打法不够灵活,关键时刻基本放弃自身的作为,不敢投篮。

其次,CBA联赛没有国际水平的紧逼,对抗程度不够激烈,后卫到了国际赛场,技术应用受制。原因是篮球比赛中存在着“空间-机会”现象,即有空间,就有机会。对抗中如果攻、防运动员之间保持距离,攻方就有投篮、突破、传球的机会,失去空间,就失去机会,技、战术的应用就要受到制约。对于我国后卫运动员来说,是否存在空间对投篮命中率的影响特别大,国内联赛运动员之间身体主动接触的意识不强,松动防守多,贴身紧逼少,后卫出手时,有的是空间,到了国际赛场,紧逼之后空间缩小,只能仓促出手,投篮命中率立即下降。

第三,传统“快、准、灵”三大法宝中,“准”的法宝丢失了,主动得分能力已经不足,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后卫群体的低得分。

3.2 后卫群体高失误的原因

中国队后卫群体失误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身体素质差,缺乏强壮的身体做基础。与欧、美运动员相比,在身体质量和力量天生劣势的情况下,速度与灵活素质没有优势,紧逼后不易摆脱防守,对抗中只能被人“以强凌弱”;2)基本功不过硬,心理素质差,技不如人。表现为“一对一”对抗中,后场球推进到前场过程中,常用的后转身运球、背后运球,换手、变向运球应用不自如;3)训练的针对性不强。破紧逼乏术是中国队后卫群体存在的最大问题,这一明显弱点的存在,使世界强队以及同一档次的球队遇中国队都疯狂地实施紧逼防守[4]。面对这种挑战,控球运动员合理运用技术,同伴选择要位、接应能力都不强,始终破不了“紧逼关”;4)存在着“失误高爆发”时段,双方比分咬着时,在比赛的第二、三节经常被对手双人夹击或贴身紧逼,出现失误高发期,经常在短时间内连续失误,甚至慌张到将球直接发到防守运动员手里。

3.3 后卫群体抢断少的原因

抢断体现运动员的预判、灵活和快速反应能力, 2008—2009赛季,抢断在 NBA单项排行榜上,排在前8位的都是后卫运动员。篮球比赛中,抢断成功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抢断意识,要求运动员凭借比赛经验,观察对方运动员之间常用的配合套路,通过预判传球运动员的意图,及时出击,截获对方传球;二是与防守质量关系密切。我国后卫群体抢断少的原因,主要是对抗能力不足、速度慢,难于限制对方后卫的速度,容易被摆脱。因此,不敢对对方的有球运动员采用攻击性很强的贴身紧逼防守或双人包夹。依据“空间-机会”原理,对手有空间,就可以从容控球,守方失误机会少,攻方抢断就困难。以2006年男篮世界锦标赛“中国—希腊”之战为例,希腊队总共仅有2次失误,中国队根本就没有抢断的机会;相反,中国队接近20次的失误使希腊队13次抢断成功。说明比赛中如果攻方没有能力实施紧逼,自然就减少了抢断的机会。

3.4 后卫群体助攻难的原因

助攻主要是衡量运动员巧妙运用传球技术的能力,突破分球与隐蔽传球是形成助攻的主要方法。助攻难从战术的角度分析,是战术简单化造成的。中国队以内线进攻为主,战术运用最多的是“后卫—中锋”之间的配合,这种配合在世界大赛上,对手已经比较熟悉,并逐步摸索出利用“空间-机会”的制约方法,加强对后卫的贴身紧逼,不让后卫运动员舒服传球,或通过加强对中锋运动员的绕前、夹击防守,切断中国队内、外线之间的联系,阻止由后卫运动员直接助攻中锋运动员的得分。从技术运用的角度分析,中国队后卫个人突破能力不强,摆脱防守强行突破到内线进行强攻配合的次数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5](奥运会平均每场7.4次,对手平均值为9.75次)。由于对抗中没有威胁,守方运动员之间不用补防、协防,攻方分球助攻的机会就少。从配合上分析,一是,无球运动员穿插跑动不积极,同伴之间默契程度不够;二是,中国队配合的数量和质量逊于世界强队[6],时机把握不好,内线运动员移动中抢占到有利、舒适位置时,后卫运动员的传球无法做到“人到球到”;三是,传递球动作不隐蔽,意图过于明显,易受对方干扰、破坏,难于形成有效的助攻。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由于身体素质差,技术不全面,我国男篮后卫群体与世界强队后卫群体的能力差异是全方位的。男篮难于突破大赛“第八”的关卡,主要是后卫群体与世界强队后卫群体对位上的弱势效应造成的。

2.“球星依赖症”使运动员忽视个人能力的提高,低估自身的作用,是后卫线发展失衡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造成打法单一,快攻少,速度慢、得分困难的主要原因。

3.破紧逼困难是中国队技、战术运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受到“空间-机会”的制约,直接导致了我国后卫运动员低得分、高失误、抢断少、助攻难的出现。

4.“力量”是身体对抗的基础,但不是决定后卫运动员能力高低的惟一因素,“快、灵”素质同样重要,它是对抗中迫使对方保持距离的重要依仗。不同类型的后卫,只要善于利用自身优势,都有生存、发展的空间。

4.2 建议

1.中国队应坚持整体篮球理念,确立各位置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功夫解决当前我国后卫线亟待解决的破贴身紧逼与包夹防守困难的问题。同时,后卫运动员在非国家队集训期,要学习NBA运动员的做法,针对自身的不足,强化个人训练。

2.要坚持传统“快、准、灵”的技术风格,在条件受限时,不宜片面强调高大运动员的发掘。对后卫运动员的培养,要结合中国人的身材条件“量身定做”,优先发展“快、灵”,狠抓“准”的训练,特别是移动接球后以及在对方严密防守下的投篮训练。

3.多创造与欧、美强队交流的机会,积累比赛经验。同时,针对欧、美强队强悍的紧逼防守,国内篮球联赛可以制定一些特殊的规则,如后卫运动员采用突破得分,紧逼、夹击、抢断后的快攻得分,每次由2分改为3分,以此鼓励后卫运动员技、战术的应用,提高对抗强度,缩小与世界强队后卫运动员之间的差距。

4.在学习世界强队优点的同时,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创新的关系,注意扬长避短,确立我国后卫运动员自身的风格和特点,不能“弃”长补短。

[1]盛绍增,朱礼恒,郭倩,等.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队进攻区域的统计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3):21-24.

[2]罗勇.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进攻技战术指标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6):62-65.

[3]万建红,周爱青.美国优秀前锋投篮技术运用和区域分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6(6):37-39.

[4]王长琦.中国男篮世锦赛三大问题与对策[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2):46-47.

[5]滕朝阳,李广生,王正丰.现代男子篮球运动发展的新动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2):57-59.

[6]何斌.第28~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能力的比较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4):128-130.

猜你喜欢
强队男篮后卫
第18届篮球世界杯视角下的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差距审视
男篮世界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的攻防对比分析
篮球的由来
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四强技术对比分析
华师男篮
2004—2005年:中国高中男篮联赛.迈克尔.乔丹为冠军队颁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