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2年FIG竞技健美操规则变化的特点及竞技性展望

2010-03-05 14:30李建英
中国体育科技 2010年2期
关键词:分值裁判竞技

刘 敏,李建英

竞技健美操作为一个新兴的体育竞赛项目发展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它源于大众健美操,其后伴随各国际组织建立,制定相应的竞赛规则,举办各种规模的国际赛事,使之迅速超越大众健美操范畴,不断向人体极限挑战,逐步发展成为以竞赛为目的的竞技运动。国际体操联合会(FIG)是国际奥委会承认的竞技健美操组织。FIG竞技健美操的规则演进主要体现在维护项目特色,提倡独创套路,突出操化动作的艺术价值,减少难度动作数量,提高成套动作的完成规格上,其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早日步入奥运会。

我国自1999年起在全国健美操比赛中使用国际体操联合会(FIG)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至今已有整整10年时间。在这10年的发展中,中国的竞技健美操从裁判员、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在享受着这奋进的过程。近年来,随着中国健美操协会竞技健美操运动与国际间信息的交流增多,不断聘请国际体联健美操技术委员、国际裁判员和在国际大赛中多次获奖的运动员、教练员来我国讲学等一系列的举措,大大提高了我国竞技健美操训练水平。2004年保加利亚第8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中国健美操队男子6人操获得铜牌,实现中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史上奖牌零的突破。从2005年杜伊兹堡世界运动会到2009年高雄世界运动会,中国竞技健美操队6人操项目一举实现“五连冠”,从1995年中国队参加第1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到国家队主教练王宏当选国际体操联合会健美操技委会副主席,从我们使用FIG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到由我国王宏主笔2013年~2016年版新周期竞赛规则,这一系列的成果标志着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已经进入了世界第一集团军(还有罗马尼亚和法国)的行列。

我国竞技健美操能在这短短10年中取得如此佳绩,除了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使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得以很大提高外,对新周期竞赛规则的理解适应以及运用,使运动员的技术得以不断更新,与此规则相适应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竞技健美操的训练和编排如何适应规则的变化,尽快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一直是多年来研究的重点。

本文通过对 2005—2008年版和 2009—2012年版FIG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变化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并对我国竞技健美操的发展提出竞技性的展望。为竞技健美操教练员、裁判员以及运动员在新一周期的科学的训练和公正的执裁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2008年版 FIG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以下称05版规则)、2009~2012年版 FIG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以下称09版规则)。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

收集查阅了1987年至今有关竞技健美操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文献,重点查阅分析了05版和09版 FIG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并对国际规则的变化进行分析和比较。

1.2.2 专家访谈

利用参加2009年在青岛举行的新周期竞技健美操国际规则培训班的学习和全国比赛从事裁判工作的机会,就新、旧规则的改变问题与部分国际级裁判、国家级裁判以及部分教练员、运动员进行探讨与交流。

1.2.3 对比分析

对05版、09版FIG竞技健美操规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1.2.4 统计分析

对FIG 05版、09版竞技健美操规则中难度动作的组别、数量、分值和裁判评分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艺术裁判评分更加具体,注重编排的艺术性

2.1.1 评分内容和分值调整,艺术编排更加细化

与05版规则相比,09版规则艺术裁判评分的内容更加的具体、清晰(表1)。将10分的评分分值进行调整,并且对评分内容的分值进行了细化,具体体现在:05版规则中“比赛场地的使用”(2.0分),在09版规则中归为“成套编排”中“比赛场地的有效使用和在场地内所有成套动作的位置”(1.0分);将“表现”和“音乐的使用”归并为“表现与音乐”;完成裁判评分内容中的“合拍”归为艺术裁判评分内容中的“音乐使用”。这些变化充分说明了越来越注重成套编排的艺术性,同时对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的合拍和表现力与音乐相结合,提高整体的观赏性,体现出健美操的特征。我国虽然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艺术分上从来没有取得过高分,这也一直是我国竞技健美操在国际大赛中的弱势。

表1 05版、09版FIG规则艺术裁判评分分值变化对照一览表

2.1.2 艺术评分更加详细、具体

09版规则对艺术部分每一项评分内容的要求都进行了非常详细、具体的说明,同时还增加了艺术部分常见错误的举例(表2)。让教练员在成套动作编排时更明确的注意到扣分因素,避免不必要的减分。同时,评分的最低分由原来的1.2~1.0分更改为0分,这样对编排的艺术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地创新,提高成套动作的艺术价值成为取得高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表2 05版、09版FIG规则艺术裁判评分标准对照一览表

2.1.3 对艺术裁判的概念定义更加明确化

09版规则在艺术裁判指南中增加了“一般信息和定义”,介绍了健美操成套动作的构成,对操化动作、难度动作、过渡动作、连接动作、托举、配合都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对健美操的项目特征和变化因素进行了描述。通过其特征可以看出,健美操的表现形式为具有复杂性—创造性—协调性—多样性—动感性—均衡性的特点;而表现效果具有能力—动感—流畅—新意—节奏—乐感—快乐的特点。

2.1.4 对集体项目的配合、托举表述更加清晰

对“配合”进行详细描述:运动员必须表现出相互之间的交流(配合与协作),这种交流不仅可以通过复杂与原创动作设计同时,通过运动员间全身的动作和眼神交流的表达与默契来强烈地感染观众[2]。强调了运动员之间的身体互动和队形变换都属动力性配合,还包括了眼神的交流,提倡更多的这样配合,提高竞技健美操的观赏价值;“托举”被定义为一名或多名运动员被举、抱、支撑或借助外力离开地面[2]。提倡创造性和原创性,裁判希望看到的是托举动作是否意想不到,是否惊险。同时,要求集体项目中成套动作必须有3次托举(可以包括开场和结尾),而且都可以有违例动作,但只允许托举的尖子可以做违例的动作。这样在编排时只要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出裁判希望看到的好的托举动作。

2.2 完成裁判评分变化

2.2.1 评分内容细化,文字表述更加准确

变化一:09版规则采用插入图表的方式使完成成套动作错误减分变得更为简明、直观,将站立、地面及空中的一般性错误动作进行了很详细的标注,从小错误、中错误、大错误和失误4个扣分点进行了直观的说明。让教练员和运动员非常清晰地看到正确的动作和扣分的因素,有助于在训练的过程中发现和纠正错误。

变化二:09版规则中修正了附录Ⅱ(完成与难度裁判指南)的文字描述,主要是对完成裁判的评分内容的修正,为“完成裁判对包括难度动作、过渡动作、动作连接、基本步伐、上肢动作等全部动作技术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2]。修正之后对完成裁判的评分内容更加清晰明了。

2.2.2 对错误的减分力度加大

从表3可以看出,在09版规则中对单个动作的减分没有-0.4分,同时取消了对“微小错误”的减分,意味着对其他错误的减分的力度加大。这就要求今后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就必须注重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保证每个细节的完美完成,最终在比赛中能够减少失误。对错误的减分力度加大还体现在对难度动作的减分上,即支撑类动作与地面接触即-0.5分,单足转体中脚后跟触地-0.2分。同时,对“失误”的界定由原来的“相对于完美的完成要求之外身体超过两处的部位着地”变为“身体的一个或多个部位(正确的完成动作除外)无控制的触地”。因此,运动员在完成难度动作时必须要有系统的训练和十分的把握,否则一旦失误,就有可能出现难度动作0分,同时,完成裁判还要根据错误动作进行最多0.5的减分。

2.3 难度动作方面的变化明显

竞技健美操作为难美项群类竞技项目,难度动作是成套动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运动员比赛的过程中完成裁判和难度裁判都要对成套中的难度动作进行评判。不仅要求有一定难度数量和质量,还要不断追求高级别的难度动作。从我国与国际接轨以来,每一个周期的规则在难度动作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动,目的是促使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使竞技健美操这个项目早日进入奥运的行列。对于09版规则来讲其变化主要表现如下。

表3 每一类错误的减分标准对照一览表

2.3.1 难度动作类别的调整

09版规则规定:成套动作中对最先出现的12个(10个)难度动作的每一个动作给予了0.1~1.0的分值,对于难度动作的组合形式每次予以0.1的加分。而每组难度动作至少出现1个,每缺少一组将予以1.0分的减分。难度动作的组别与上周期的规则没有变化,包括A组动力性力量、B组静力性力量、C组跳与跃、D组平衡与柔韧4组,但在难度动作的分类上进行了调整:A组的开普类除开普腾空转体180°成俯卧撑(A 327)和开普腾空转体360°成俯卧撑(A 329)外都归为了D组。

2.3.2 难度动作数量和系数的变化

难度动作的总数增加,分值增高,特别是0.7分以上的难度动作数量增加是09版规则难度变化的主要特点。从表4和表5中可以看出:

变化一:09版规则难度动作中A组和D组难度数量所占的百分比上升,而B组和C组难度数量所占的百分比下降,并且高难的动作的分值和数量都相应的增加。并且取消了A组中单臂文森俯卧撑(0.5),开普交换退转体360°成纵劈腿(0.5);B组中一手前一手后的分腿支撑(0.1);C组中跳转180°(0.2),屈体分腿跃跳转180°成文森(0.7),屈体分腿跃转体180再转180°成俯撑(0.8),转体540°屈体跳再转体180°(1.0),交换弹踢腿(0.1)

变化二:4组难度动作中0.1分~0.6分的难度动作数量所占百分比数下降,而0.7分~1.0分的难度动作数量所占百分比数则上升。例如:C组动作中屈体跳类和剪式变身跳类都增加了0.1分。

变化三:在09版规则中有29个新增难度(表6),新增难度的分值集中在0.5分~1.0分之间,而且A组和C组最多,分别为17个和10个。

表4 05版FIG规则各组难度动作及分值的数量一览表

表5 09版FIG规则各组难度动作及分值的数量一览表

这些变化说明:更多的低价值的难度逐渐淘汰,代替它们的是高级别的难度。可见运动员选择高难度动作的余地加大了,同时,对其身体能力特别是上肢的支撑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难度动作向更高、更难、更稳定的方向发展。

表6 09版FIG规则各组别新增难度动作数量一览表

2.3.3 难度分指数的变化鼓励女子参加集体项目的比赛

通过表7可以看出,在05版规则中所有的项目的难度分均被2除,经过4年1个周期的比赛实践发现:规则对运动员的身体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男、女之间身体素质的差异,难度分指数上并没有差异,使得越来越多的优秀女运动员逐渐退出了3人和6人的项目,在这两个项目中只能看到男运动员的身影,违背了均衡发展的原则。09版规则修改为:3人(女子或混合)及6人(女子或混合)被1.9除,提高了女子参加3人和6人项目的积极性。

表7 05版、09版FIG规则难度分指数比较一览表

2.4 其他方面的变化

其他方面的变化主要在单人项目中:09版规则中单人项目的成套动作时间有原来的“1 min45 s±5 s”缩短为“1 min30 s±5 s”;难度动作的数量由原来的“最多12个”减少为“最多10个”,同时“6个地面动作”改为“5个地面动作”;比赛场地改成单人项目为7 m×7 m,集体项目为10 m×10 m(表8)。可以看出,在今后的比赛中对单人项目的要求会更高,追求在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成套动作。

表8 05版、09版FIG规则比赛场地比较一览表

2.5 对我国竞技健美操发展的竞技性展望

2.5.1 提高动作完成的规格和质量,追求完美完成

成套动作高规格、高质量的完美完成,不仅体现在难度动作上,还要体现在操化动作、过渡连接、托举配合等包括所有成套动作内容都要达到完美完成,这也是我国竞技健美操在国际大赛中连续取得佳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运动员的选拔、系统训练和培养机制使我国的竞技健美操项目从孩子到成人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得以普及和提高,而高规格、高质量的完美完成从孩子就开始要求,真正做到了“普及下的提高,提高下的普及”。有了这样的高标准要求使得我们在国际的舞台上脱颖而出,多次获得最高完成分。在09版规则中对评分内容进行了细化的同时,对难度动作的技术要求几乎完美,加大了对错误的减分尺度。因此,要求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平时训练中动作细节的高标准要求。

2.5.2 突出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性与创新性

在竞技健美操比赛中,艺术性的体现就是动作的创新性和多样性,有创新才有更高的价值。通过对09年版规则的分析可以看出,明确了对艺术部分的常见错误的减分,对成套动作的艺术性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技术动作、过渡和动作连接的创新。只有将艺术的创新性、完美的技术和运动员具有独特风格的表演相结合才能在今后的国际比赛中取胜。这样就要求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规则有很好的理解,认真分析规则中的要求。同时要注重对相关项目动作、配合、托举等方面素材的积累,例如花样滑冰、技巧、舞蹈等,从中得到启发,编排出富有创造性的新颖的意想不到的动作,否则只能跟在别人的后面。

2.5.3 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发展新的难度及组合难度

难度动作是成套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完成高级别的难度,挑战运动员的身体极限也是竞技健美操项目的一大亮点。而难度动作水平的提高是随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是规则发展的产物。每一次规则的修改都会提高对难度动作的要求。09版规则也不例外,提高要求的同时增加高级别难度的数量,增加了新难度和组合难度的选择空间,这就对运动员身体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2.5.4 注重训练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注重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训练是成绩的前提和保障。根据规则的要求制定长期和短期目标训练计划,不断更新训练手段和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动作技术和身体素质。同时保证运动员的营养和训练后的身体恢复等,这是在比赛中提高竞争的必要条件。

3 结论

规则对运动项目的技术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所有的训练、编排、比赛都必须围绕规则来进行。成套动作不仅要求难、新、美,更要向着精、稳、准的方向发展。因此,要求教练员和运动员在科学化、系统化训练的同时必须认真领会规则的精神,才能更好地理解、把握和服从规则,编排出符合规则要求、富有创新和艺术性的套路;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挖掘运动员的潜能,发展新的高级别难度和组合难度,提升成套的欣赏价值。总之,只有准确地把握规则的发展方向,在艺术编排上不断地创新,才能使我国的竞技健美操保持国际领先的位置,才能引领世界竞技健美操的发展潮流。

[1]国际体操联合会.健美操竞赛规则(2005—2008)[S].北京:中国健美操协会,2005.

[2]国际体操联合会.健美操竞赛规则(2009—2012)[S].北京:中国健美操协会,2008.

[3]刘昊,刁在箴.国际评分规则的修改对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6):42-44.

[4]杨晓艳.从新版国际规则的变化解读我国竞技健美操的运行轨迹[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3):91-94.

[5]于长菊.新周期国际健美操竞赛规则变化特点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5):79-81.

[6]易元香.中国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演变研究[EB/OL].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12):93-98.

猜你喜欢
分值裁判竞技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裁判中存在“唯一正解”吗*——对《司法裁判中的道德判断》的批判性研读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谁是科创板创值全能冠军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