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玲芬
(云南省澄江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云南澄江 652500)
随着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瘢痕子宫育龄妇女避孕失败后,要终止妊娠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其风险都要比非瘢痕子宫大,在临床工作中,为寻求一种终止瘢痕子宫妊娠比较理想的方法,我站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疤痕子宫早期妊娠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在总结分析如下。
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到我站自愿终止瘢痕子宫妊娠<9周者108例,孕囊直径(25.1±1.4)mm;本次妊娠距剖宫产时间<1年的41例,>1年的67例,有1次剖宫产史95例,2次13例;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妊娠<9周108例为对照组,行药物流产术。所有对象均有停经史,尿HCG阳性,B超确诊为正常宫内妊娠,观察组子宫切口愈合良好,胚囊未附在子宫切口处,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心电图均为正常,并且无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史,无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药物禁忌证。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对象年龄、孕周、孕产次均无明显差异(P>0.05)
表2 2组流产效果比较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于第1日晚8时服米非司酮50mg,此后每12小时后服50mg,服药前后2h空腹,总量150mg,第3日上午8时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600ug。若服米索前列醇4h后无阴道流血或无宫缩者,或服药30m in内呕吐者,改用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ug,总量不超过1200ug。
(1)流产效果;(2)妊娠物排出的时间:指服用米索前列醇至妊娠物排出的时间;(3)阴道出血量;(4)药物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
口服米索前列醇6h内,妊娠物完全排出者为完全流产;口服米索前列醇6h,妊娠物未完全排出有残留,且出血量多于月经量而需要清宫者,为不完全流产;口服米索前列醇6h,无妊娠物排出者,不论有无阴道出血,均为流产失败,需行钳夹术。
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组妊娠物排出时间和阴道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量观察组8例,对照组5例。
观察组有7例恶心、呕吐,2例因胃肠道反应严重,米索前列醇改为阴道用药;对照组有8例恶心,2例呕吐。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均有几例出现不同程度腹泻,未处理。
表3 2组妊娠物排出时间和阴道出血量比较
瘢痕子宫早孕要求终止妊娠,其风险性远远高于非瘢痕子宫,所以终止瘢痕子宫早孕成为临床工作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传统的负压吸引术是一种简单、出血少、完全流产率较高的终止妊娠方法。但瘢痕子宫者往往无阴道分娩史,宫颈扩张困难,受术者痛苦较大,由于子宫瘢痕的存在,子宫穿孔的风险明显增加,尤其是剖宫产术后1年内及哺乳期的孕妇。
米非司酮为孕酮拮抗剂,通过与孕酮受体结合而阻断孕酮的活性,引起蜕膜细胞坏死和绒毛受损,引起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从而发生宫缩导致流产,同时作用到宫颈使其胶原纤维降解加速,促进宫颈软化、扩张[1]。米索前列醇能促进胶原纤维降解,组织软化,宫颈组织成熟,米索前列醇对早中孕者都有良好的促宫颈成熟及扩张宫颈作用。且对各期妊娠子宫均有收缩作用[2]。文中结果显示:瘢痕子宫早孕行药物流产,完全流产率为83.3%,与非瘢痕子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对于瘢痕子宫早孕药流,术前一定要B超确定胚囊位置,排除胚囊未在子宫切口处着床,以避免药物流产失败,甚至出现大出血危及生命。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应严密观察,对于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量,但妊娠物尚未排出者,应及时行清宫术或钳夹术。不宜盲目等待,以避免引起失血过多,或等待时间过长(一般超过2周),而出现残留组织与宫壁粘连,引起清宫困难,或流血时间过长而诱发的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等。在不全流产和失败的18例瘢痕子宫妊娠中,清宫时术者觉操作难度降低,主要因为服药后胚囊易于子宫壁剥离,而且宫颈软化、扩张,这样不但减少了受术者的痛苦,而且避免了因扩张宫颈导致人流综合征的发生,以及因为宫颈扩张困难而反复吸引导致的大出血、子宫破裂穿孔等。对于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明显者,因服药后常加重以上反应,而且呕吐会明显降低药物疗效,所以对于药物反应重者米索前列醇片一般采用阴道用药,如果妊娠剧吐者,一般不采用药物流产。本组观察结果表明:瘢痕子宫和非瘢痕子宫行药物流产,流产成功率、妊娠物排出时间及阴道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但瘢痕子宫流产有效率偏低,妊娠物排出时间相对延长,出血量相对增多,究其原因可能是子宫瘢痕的存在,下段内瘢痕阻碍妊娠物排出,影响子宫收缩所致。据文献报道,1%~4%的药物流产发生大出血[3],需急诊清宫。近3年的实践证明,对瘢痕子宫早孕终止妊娠者,服用米非司酮时应及时随访,加服米索前列醇必须在站内严密观察,由专业技术较强、责任心重的医护人员监护,从而确保瘢痕子宫药物流产的安全性。
[1]廖爱华.米非司酮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1):15.
[2]贺昌海,桂幼伦,齐光,等.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对早孕妇女的宫颈扩张作用[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1995,3:349.
[3]薄海燕.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在终止瘢痕子宫早期妊娠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学,2003,4(1):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