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南非特约记者 王晓鹏
本报驻津巴布韦特约记者 黄钟鸣
第一次在南非看到一盘白色的面糊端上餐桌,《环球时报》记者不知为何物。当地人直接用右手抓起一团面糊,揉成团状,蘸上点肉汁,放到嘴里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后来得知,这种看似平常的食物,当地华人叫它粑粑粉,是南非、津巴布韦等许多非洲国家人们的当家饭,可以说关系到国计民生。
粑粑粉是用白色玉米粉加工而成的,单纯的粑粑粉吃起来口感滑腻、有嚼劲儿,但没什么味道,需要蘸上肉汁或配着蔬菜、豆子、鸡肉、牛肉吃,再奢侈点配上烤肉来吃。南非的豆子个儿大,加上番茄汁烘制,吃起来滑腻香甜;而鸡肉和牛肉,都是用特制的酱汁腌制而成的,有的还加上咖喱,味道极佳。
当地人一般不会每天吃配肉的粑粑粉,多数只是配蔬菜或豆子。在津巴布韦,被招待的人不同,主人准备的粑粑粉配肉也不同。一般是不会为初次到访的陌生人杀生,准备粑粑粉配肉的。孩子住了几个月寄宿学校,回家可以得到粑粑粉配烤鸡的待遇。离家在外工作一年多的儿子回来能吃到烧鹅,出国留学几年归国的子女们可以吃上新鲜的牛肉。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做保安的弗兰德告诉记者,粑粑粉蘸肉汁是他一家四口的最爱。
当地人吃粑粑粉都会用手直接捏着吃。先要把手洗干净,然后用右手抓起一块揉成团状,蘸上点肉汁,放到嘴里吃就可以了,小心别烫着。肉也是一样用手拿着吃。在当地语言里“右手”就是“吃饭的手”,使用左手吃饭是一种没有教养、没有礼貌的表现。哪怕是左撇子,吃粑粑粉也是一定要用右手的。
粑粑粉的做法并不复杂,可是却需要力气。通常使用大铁罐,黑色的,口很大的那种。先放一些水,烧开后加入面粉,之后用木勺搅拌,注意尽量不要让面粘底。随后分次适量加水,随着温度上升,渐渐变成糊状,好像棒子面粥一样。接下来继续加入一些面粉,不断地搅拌,等到变成类似土豆泥的那种感觉就行了。
老实说,这可是力气活,特别是随着粑粑粉逐渐变得黏稠,每搅一次都要使很大的劲,没点子功底可是不行的。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火候,添加水和面粉的量,都是跟着经验来的,太稀了变成粥,太稠了也不好食用。
种族隔离时期,南非国父曼德拉号召全南非的黑人为自由而战,一开始提出的目标是,让所有黑人都能吃上粑粑粉蘸肉汁,这得到了举国上下黑人的响应,可见粑粑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曾在监狱里被关押了27年的曼德拉,1994年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但“粑粑粉蘸肉汁”的目标至今仍未实现。近年来,南非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现任总统祖马上台后,最大困难仍是降低失业率,让黑人同胞都吃上粑粑粉蘸肉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