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2010-02-18 05:12:00阳康丽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9期
关键词:血透维持性费用

阳康丽

(湖南省株洲市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湖南株洲 412000)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肾脏病发生率逐年增高,其最终结局是肾功能衰竭。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已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除肾移植外可靠的治疗方法,使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肾病(尿毒症)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和延续。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有超过百万名尿毒症患者依靠透析疗法维持生命,其中80%以上是血透患者。这就使这些患者成了终身需依赖血透维持生命的特殊群体。虽然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1],但费用昂贵(医疗费 5~10万元/年),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还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透析患者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痛苦,而且还要接受来自经济、家庭或其他各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研究血透患者的心理特点和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于提高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21~84岁,治疗时间为2000年1月~2009年12月,每周透析1~3次,每次4 h。全部患者既往均无精神病病史及家族史。职业:干部28例,工人51例,农民13例,其他8例。文化程度:大学以上36例,大学以下64例。医疗费用承担能力:医保78例,自费22例。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35例,多囊肾3例,糖尿病肾病27例,高血压肾病21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梗阻性肾病11例。

1.2 方法

通过对患者个别交谈或集体宣教,现身说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类。

2 结果

2.1 恐慌心理

很多患者是以高血压、高血糖、贫血乏力、水肿等非肾脏病来就诊,当其被确诊为尿毒症时,对此病带来的严重后果感到恐慌,认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对未来感到悲观失望,继而对陌生的治疗环境,新的治疗方式产生恐慌害怕的心理。特别是初期血液透析时,往往担忧透析的成败,经济负担以及透析对身体的副作用,血管通路的建立、血透机的安全性、血透室环境的陌生及对自身疾病发生发展的不了解等,均可使患者产生一定的恐慌心理。

2.2 抑郁的心理

维持性血透,是依赖机器维持生命。长期血透患者多出现身体水肿,皮肤干燥、脱屑、色素沉着,头发脱落等外形改变。疾病的折磨使患者部分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丧失,不能承担原有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反而需要家人长期照顾其生活,使其自感对家庭和社会的价值降低,生活质量下降,而产生抑郁心理[2-3]。血透不能阻止疾病的发展,透析本身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反复动静脉穿刺和每次血透静卧4~5 h均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加上病情不稳定,易反复,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常使患者丧失信心,流露出生不如死,悲观厌世的心理。

2.3 焦虑心理

焦虑是一种对疾病的反应,对个人的前途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心理情绪。由于血透治疗是一个长期的维持性的替代治疗,医疗费用约5~10万元/年,对普通患者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经济开销,尤其是许多青壮年患者在病前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病后他们多半丧失了劳动能力,虽然有医疗保险,但每年仍有2万~3万元的费用需要自负。要结束这种替代疗法就只能换肾,而40万左右的费用和肾源不足以及可能发生的排斥反应,无疑是悬在患者头上的一把双刃剑。此时,巨大的经济压力与患者强烈的求生欲望形成激烈的心理冲突。

2.4 偏激的心理

由于长期治疗,单调受限的生活模式,与社会和单位的脱离,昂贵的治疗费用,病痛的折磨(包括透析中低血压、抽搐、呕吐以及贫血导致的低氧,内置导管感染引起的发烧,注射EPO的疼痛等),睡眠障碍等。部分患者认为周围的人都与他过意不去,故意为难他,并认为自己患病很不幸。甚至怀疑医院巧立名目重复收费,怀疑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担心自己会因为血透而传染肝炎艾滋病。

2.5 心存侥幸

有的患者在透析初期,由于体内毒素的清除,自我感觉良好以及对疾病的不甚了解,表现为对疾病预后的乐观,心存侥幸,认为短期的透析治疗就可以完全控制病情。也有患者听信某些广告宣传,一味地寻求民间偏方,滥服中药,甚至出现药物中毒性肝炎,急性肾衰。

3 护理对策

3.1 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

由于维持性血透患者治疗时间每次4 h左右,血透室护士应力争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室内光线要柔和,地面墙面整洁无污迹,地面采用能防滑防潮地板,床单位一人一换,保持适宜的温度,以增加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使患者从治疗环境上消除恐慌感,减缓其心理压力。

3.2 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治疗效果

安排有丰富临床经验且具亲和力的护士针对不同的患者做好健康宣教。讲解血透疗法的原理,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给患者介绍该领域新进展,让患者对各项治疗有一个正确而客观的认识,并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还可以请治疗效果显著,情绪乐观的患者现身说法,交流治疗中的感受,治疗后病情的改善,同时给患者发宣传小册子,还可以在患者等待血透的待诊处悬挂健康教育的宣传栏,开展健康教育,以减轻患者的恐慌和焦虑。记录每位患者的电话号码,以便回访和进行专业性指导。

3.3 练就娴熟的护理技术

血透患者生存质量的好坏与透析护士的护理技术密切相关。血透护士至少应有3年的临床护理经历,对常见危重症的发病具有观察病情和应急处理能力,且应相对固定在血透室,避免频繁更换。对血透护士的穿刺技术要求很高,要一针见血,因为内瘘是患者的“生命线”,保护血管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是血透护士的职责。及时发现透析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变化,识别和解除透析机器故障,以免机器的报警声给患者带来干扰和不安全感。另外血透护士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加强巡视,做事干净利索,拥有平和的心态,让患者有安全感,获得他们的信任。

3.4 重视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血透护士要因人而异地进行疏导解释,利用一切机会尽可能多与患者交流。患者每次透析是最好的接触机会,可以面对面交流。护士要学会倾听,患者通过诉说,能减轻心里的忧郁和痛苦,使心理压力得到及时的宣泄。必要时可以采取放松疗法,音乐疗法来缓解不良情绪。通过有效沟通[4],改变患者的的认识结构,看到透析后病情的好转,如果坚持透析、合理饮食、控制好血压、血色素,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恢复工作是可能的。鼓励患者回归社会,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经济收入,同时充实自己,体现自我价值。通过一些便民措施,如每天为患者免费提供一份点心和饮料,每逢生日给患者送上一些小礼品,来调节护患关系,使患者心情舒畅,更加配合治疗,以期达到满意的疗效。

3.5 为患者争取社会和亲人支持

2007年5月1日“人体器官移植条例”颁布实施后,使提供肾移植供体困难,更多的患者只能依赖血透维持生命。患者的生活照顾和经济费用多由其家人部分或完全承担。因此获得社会和家人的支持与关心,能促进患者身心健康[5]。透析患者由于体能减弱和长期患病产生依赖心理,生活上更需要家人的照顾,护士应重视对血透患者家人或陪护的教育,让他们在精神上给予理解、安慰和鼓励,使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不能因为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及经济负担重而嫌弃患者,帮助患者建立社会、家庭支持系统。

3.6 合理的收费制度

由于血透治疗费用昂贵,治疗费用也成了血透患者极为关注和敏感的问题。血透室应做到合理收费,并时刻为患者着想,不浪费患者血液、药物、规范透析器复用程序,保证患者的透析效果,降低患者透析器使用成本,减低患者经济负担。为患者提供详细的费用清单,使患者对自己的治疗费用清晰明了。

4 讨论

血透患者因疾病原因、透析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经济负担和对生活的影响,产生了恐慌、焦虑、抑郁、偏激等不良情绪。虽然不同的血透患者心理特点并不相同,但是只要在护理过程中充分了解和掌握血透患者的心理特点,并研究和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使患者能尽快了解透析的原理、不良反应的预防、保护内瘘的方法等,适应新的生活模式,正视自身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终末期肾病是一种不可逆疾病,对透析患者而言,治疗的目的不仅是延续生命,更重要的是拥有正常的生活,达到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最佳状态。从而稳定病情,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王丽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J].医学创新研究,2008,5(9):138.

[2]王君梅,姚景鹏.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及家庭支持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63-64.

[3]张敏,朱庆兰,徐丽娟,等.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8A):39-40.

[4]焦薇,郁海燕.护患沟通的重要性[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15):189.

[5]付风齐,王志稳,万巧琴.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30-132.

猜你喜欢
血透维持性费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健康之家(2021年19期)2021-05-23 09:10:44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22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中国公路(2017年16期)2017-10-14 01:04:53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调节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尿毒症血透患者的动态变化与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