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霞
服装美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集政治、文学、自然、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美学、心理学、商品学、市场学、美术史和服装史等多方面的知识于一身。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服装美术设计的原理,从而提高设计水平。然而,目前我国的学科教育由于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分工比较细,结果往往造成学生死盯着一门学科去学习,却不能举一反三,运用其他学科的原理来帮助理解。尤其碰到疑难问题时,或囫囵吞枣,或似是而非地生搬硬套。这时教师就犹如一个迷宫的导航员,可以启发手足无措的学生进行横向思维。众所周知,知识之间是相通的。一个合格的服装设计人才,必须从广博的文化知识中吸取营养,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笔者就从事服装教学的经验,谈一下绘画与文学在教学中的一些作用。
古今中外的服装虽能千变万化,但却永远受到一种限制,那就是服装是被穿在人的身体上。所以,学习服装设计,首先就要熟悉人体结构和人体运动规律,同时还要掌握人体绘画的基本表现技法。这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素描是第一步,其中速写又是极重要的。人是运动着的,静态的人体固然是美的,而运动着的人体更增添无限活力。服装的外观美则要通过与人体的结合来表现。试想,一个连人体结构都不熟悉、不会画的人,设计出的衣服能“穿”吗?因而在教学中必须狠抓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强调素描与速写的重要性。
色彩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建筑师、广告商、舞台设计师甚至厨师都在反复地孜孜不倦地摆弄色彩,试验各种组合效果,运用色彩来创造他的奇迹。服装设计者也不例外。色彩往往在服装设计中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
笔者在教学中还提倡学生去亲手绘制一些色彩画,用艺术家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色彩世界,这将有助于学生的色彩构思能像画家一样奔放、自由和活泼。蝴蝶、甲虫、花朵、雨花石,它们同在一片蓝天下,但它们的色彩绚丽动人,人类的服装当然也能达到这种效果。
教学中笔者还主张引导学生欣赏中外名画,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也能从中受到些设计启示。例如,我国古代人物画中,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2种迥异的风格。前者是说东吴画家曹不兴画的佛像生动传神,衣服紧贴人的身体,把丝绸、布匹轻软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物的肢体动态透过衣服的遮掩依然能让人感觉得到,人和衣就像刚从水里取出来似的;后者则说唐吴道子笔下人物总是宽袍大袖、飘逸潇洒,就像在风中云里漫步一样。此二者都巧妙地借助衣服来表现人物,从另一个角度也恰恰说明服装能烘托人的形象美,服装与人成了一个美的整体。
文学诗词中很讲究节奏、韵律感。笔者教学服装的节奏美,导入时请学生每人准备一纸一笔,然后一起背诵大家熟悉的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背的过程中,用线条的方式在纸上将诗的抑扬顿挫、平仄起伏表现出来。实际上,不经意间学生已感受到节奏、韵律,并在思维上很快地过渡到服装美术设计中来。
服装史是一部伟大的文化史,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对服装设计者来说是必须掌握的史学知识。设计者常在这珍奇史海中遨游,陶冶情趣,吸取前人智慧,古为今用。笔者在给学生介绍服装史时,讲到19世纪末美国妇女流行用飞禽羽毛做帽饰,于是当时捕鸟成风,立即联想到我国古老的《诗经》的开篇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诗中有声,诗中有情,是人类与鸟类声情谐鸣的交响曲。从中至少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提示:鸟类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朋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以鸟寄情的传世佳句俯拾皆是。更值一提的是,有些益鸟是农民的好帮手,如猫头鹰捉田鼠,啄木鸟捉害虫。突然一个灵感在笔者脑海中闪现:何不开个主题班会,题目就叫《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结果班会课上学生踊跃发言,慷慨激昂,声情并茂地说出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无疑激发了学生爱好文学的热情,同时又给学生上了一堂有趣的政治课。
综上所述,绘画、文学等其他学科在服装美术设计教学中灵活、巧妙地应用,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其整体效应,是肯定能使课上得更生动、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