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071 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 王
飞行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也是造成停飞的常见原因之一。虽然高血压本身并不会带来飞行中突然失能的风险,但它是其他可导致飞行失能疾病的一种主要危险因素[1]。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危险因素,提高飞行质量,本文对引起飞行员高血压病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1 职业因素
1.1.1 职业紧张 飞行员飞行工作中要求精力高度集中,反应敏捷及时,精神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持续的高应激状态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液中肾上腺素流量过大,呼吸短促,血压增高,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1.1.2 高噪声 由于职业因素,飞行员长期遭受发动机的噪声刺激。噪声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会加速心脏衰老,长期接触噪声可使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
1.1.3 高辐射 光辐射、核辐射、宇宙辐射、高空强紫外线辐射等是其主要来源。飞行员在高空的时间多,据研究表明,在辐射超强度的环境下长期作业会对人体产生负面效应,导致头疼、失眠、记忆衰退、血压升高等症状。
1.1.4 高劳动负荷 飞行劳动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复杂的劳动形式。长期、繁重的劳动形式可使心肌负荷过重,心跳加快加强,血液循环加速,日积月累导致高血压的形成。
1.1.5 久坐不动 飞行中的久坐可使血液循环减缓,对心脏工作量需求减少,致心脏机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缩,易患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1.2 非职业因素
1.2.1 吸烟、饮酒 吸烟、饮酒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收缩压升高;长期吸烟饮酒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1.2.2 不良饮食习惯 饮食结构对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长期过多钠盐、脂肪的摄入,均可引发高血压。
1.2.3 其他因素 遗传因素、肥胖、性格、经常熬夜等各种因素也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2.1 入院阶段的护理
2.1.1 提供舒适、整洁的疗养环境 疗房是飞行员生活的场所,良好的疗室环境可以调节、改善疗养员的精神情绪,促进心身健康。
2.1.2 观察疗养员旅途后的身体状况,测量入院血压若血压较高,嘱其休息数小时后再复测,对血压偏高者应在疗养期间重点观察并查找原因。
2.2 疗养阶段的护理
2.2.1 观察血压变化 定期进行血压的测量,根据血压变化做好针对性护理。
2.2.2 合理膳食 应遵守“三高三低”的饮食原则,即高纤维素、高无机盐、高维生素,低热量、低脂肪、低盐(3~5 g/d)[2]。避免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
2.2.3 调整、改善生活方式 指导其建立规律的生活秩序,保证充足睡眠;坚持合理的体育锻炼,有效控制体重;讲解吸烟、饮酒会加重高血压病,劝其戒烟限酒。
2.2.4 充分利用自然疗养因子 利用自然疗养因子治疗高血压是疗养与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海滨、森林等地负氧离子含量丰富,负氧离子有明显扩张血管的作用,可解除动脉血管痉挛,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2.2.5 安排丰富的文体活动 有计划地组织飞行员外出参观游览,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如工休联欢会、棋类比赛等,丰富疗养生活,陶冶情操,消除紧张疲劳情绪,稳定血压。
2.2.6 加强心理护理 深入了解飞行员心理特点和疗养需求,做好针对性心理疏导,使其认识到防治高血压病的重要性,在保健方法和注意事项上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配合医生治疗。
2.2.7 降压药物的护理指导 为飞行员讲解按时服药的重要性,提高其服药的依从性;解释说明所用药物的名称、用法、作用及副作用,告知飞行员严格遵医嘱服药,避免睡前服用降压药,以防止入睡时血压下降,脑血流速度减慢,而易形成脑血栓。
2.3 出院阶段的护理
2.3.1 对飞行员进行自我保健及有关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指导 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使其能将疗养期间学到的保健知识进行自我护理及预防,从而积极有效地防治高血压的发生发展。2.3.2 指导出院后继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如注意情绪的自我调节,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劳逸结合,培养多种业余爱好,促进心身健康。并告知目前的治疗办法主要是控制血压上升,应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
2.3.3 加强与航空医生的联系 监督检查出院后治疗保健计划落实情况,并根据个体情况及时调整健康指导及治疗方案。
2.3.4 定期复查 注意心、脑、肾功能状况。
[1]Biagini M.飞行人员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J].民航医学,2007,17(3):453.
[2]赵曦光,杜玉奎.疗养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