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柯
(河南煤化集团鹤壁煤业公司总医院内科,河南鹤壁 458000)
颅内出血可出现各种并发症,低钠血症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可影响疗效和预后。注意观察脑出血患者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有利于尽早发现,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和治疗措施,防止进展,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本组100例病例均选择2005年7月~2008年7月本科收治的颅内出血患者,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在发病后24~48 h入院,行头颅CT证实。男65例,女35例;年龄34~83岁,平均(56.50±3.32)岁。入院查血钠正常,凡有严重心肾疾病者不包括在本组。按影像学所见分为3组,Ⅰ组:出血部位在脑叶、基底节50例;Ⅱ组:出血部位在脑干、丘脑、脑室30例;Ⅲ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
对所有的病例每日测体重,次日积极经口进食,进食困难者安放胃管,入液量以维持正常血容量为标准(按尿量+500 ml计算),根据CVP(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将16F导管留置于上腔静脉测定中心静脉压)每日3次平均值及前日体重差调整输液量,保证每日补钠 50~70 mmol/L,补钾 40~50 mmol/L及糖类13.5~18.0 g;脱水剂不使用甘露醇、速尿等高渗性利尿剂,为维持胶体渗透压,第1~7天输20%人体白蛋白50~100ml/d。
采用美国Easy/rt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第1~14天每日测血钠值,计算钠平衡,血钠<135 mmol/L为低钠血症,血钠<120 mmol/L为重症低钠血症。
100例患者中,26例(26%)出现低钠血症。其中Ⅰ组7例(7%),Ⅱ组9例(9%),Ⅲ组10例(10%)。按 CVP及体重动态分为两组。A组:CVP下降,体重下降,共20例(20%)。该组3~6 d,至少有2 d以上(平均3.3 d)持续负钠平衡,24 h尿钠升高>20 mmol/L,最高达100 mmol/L,体重进行性下降,平均每日降低 0.49 kg,CVP 降低<6 cm H2O (1 cmH2O=0.098 kPa),第7~9天出现低钠血症,经每天口服或输液,给予6~12 g食盐,第2~7天平均(2.90±0.89)d后血清钠恢复正常。B组:CVP上升,体重增加共6例(7%),第9天体重急速上升,平均1.03 kg/d;第10~11天负钠平衡,尿钠开始升高>20mmol/L,后下降<20mmol/L,CVP第10~11天出现峰值,高达11.8 cm H2O,但全身状态好,无水肿、肾衰等。出现低钠血症后限制入水量,3 d后血清钠恢复正常。
3.1.1 精神及意识观察 一度清醒的患者一旦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时,往往提示伴有低钠血症。当血钠低于125 mmol/L时,可导致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1],出现烦躁、精神失常,甚至抽搐、昏迷等,这些症状应与原发病加以区别。
3.1.2 局部肌肉痉挛的观察 低钙、低钠、脑部病变等均可出现局部肌肉痉挛、抽搐,这在脑出血患者更应加以鉴别,不要忽视低钠血症而影响治疗效果。本组有3例出现面部及手足肌肉抽搐,补钙后无效,后检测电解质发现血钠均低于125 mmol/L,经补钠后症状消失。
3.1.3 水肿的观察 低钠血症患者多有全身性水肿,与体位低垂无关,是一种指陷性紧张性水肿,颇似黏液性水肿,严重者有球结膜水肿。本组有4例出现全身水肿,1例出现球结膜水肿,均经补钠、限水后得以较快纠正。
3.2.1 饮食护理 因脑出血患者多有颅内压增高,故早期治疗多进行脱水、利尿、限钠等,有可能发生低钠血症,重者引发低渗性脑病[2]。因此,早期治疗的同时,应给予低钠饮食,但要重视血清钠的监测及病情观察,必要时增加饮食中的食钠量,并根据血清钠变化及时调整饮食结构。补钠的同时要限制水的摄入,否则血清钠及渗透压不会上升,反而会出现水肿,包括脑、肺、浆膜腔等[3]。应限制每天进水量少于尿量和不显性失水之和,以达到水的负平衡,有效控制低钠血症的发生和进展。
3.2.2 静脉补液的护理 轻、中度的低钠血症患者,经利尿后可纠正,一般无需静脉补钠,但重度低钠血症患者往往需要静脉补充钠盐。因重度低钠血症不但导致脑细胞水肿及颅内压升高,还可使利尿剂作用减弱。一般按失钠量=(142-血清钠)×0.2×体重计算[4],一般首次补充总需要量的 1/3~1/2量,以每小时血钠增长<0.5 mmol/L、24 h血钠增长<12 mmol/L为宜,因血钠上升过快可出现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5],导致瘫痪、失语等并发症。静脉补钠时要选择粗、直的静脉,用药过程中加强巡视,严防外渗,并注意监测心率、脉搏、心电图等。
值得说明的是,低钠血症主要表现为精神差,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当血钠<120 mmol/L,甚至可引起癫痫发作、昏迷,此时要严密监测血钠浓度和尿钠的排泄,并及时纠正。而部分患者的低钠血症主要是由于中枢性原因,其治疗方法亦单纯的低钠血症不同。有时对二者单纯从临床表现上很难作出鉴别,必须根据病情变化,通过限水、补液、实验性治疗及CVP的监测等鉴别。鉴别两者最准确的方法是CVP的监测,如果条件不允许可采用测定红细胞压积(HCT)的方法[6]。对于中枢原因引起的低钠血症,应在补钠的同时,补充液体量,如果治疗不当,将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对脑出血患者出现的低钠血症要正确分析原因,有的放矢。
[1]颜世清,张延庆,陈德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并发重度低钠血症的原因及处理[J].山东医药,2001,41(7):21-22.
[2]王宏毅,陈嗣文.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脑耗盐综合征:附29例临床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4,10(3):150-152.
[3]李娟.42例脑出血继发低钠血症的观察与护理[J].内科,2008,3(6):969-970.[4]崔书章.实用危重病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6-877.
[5]赵性泉,王拥军.脑出血后继发性水肿和神经损害的机制[J].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2004,12(8):571-575.
[6]汪海关,戴荣权,周剑锋,等.高血压脑出血规范化外科治疗的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1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