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特色校园文化之构建

2010-02-17 14:01王治生刘晓利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9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院校高职

王治生刘晓利

(1.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2001;2.吉林市委党校吉林吉林132001)

关于高职特色校园文化之构建

王治生1刘晓利2

(1.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2001;2.吉林市委党校吉林吉林132001)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其校园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表现为就业导向下的校园文化。其建设途径是紧紧围绕学生就业这一特定需求,着重从施教文化、学习文化和生活文化三个方面协调共建,以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特色;构建

笔者所谈的校园文化虽然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无异于传统的描述,但在文化形态的划分上与以往不同。这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试图找到一条更能直奔主题的捷径,以期对实践中的校园文化构建工作更有裨益。

校园文化的表现形态

从文化学的观点出发,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种具体的表现形态。这在大的范畴上是没有问题的,具有类似定式的作用和效果,但具体落实到校园文化这一点上,便显得有些不够直接和生动。文化的精髓是其主体的核心价值体系。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教师怎样教,即教师对“教”这种行为的整体性认知和实践;其二是学生怎样学,即学生对“学”这种行为的整体性认知和实践;其三是教师和学生在校园里怎样生活,即师生对“生活”的整体性认知和实践。基于此,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又可以分为教师的施教文化、学生的学习文化及师生的生活文化三种形态,而其他的形态都可以归属于这三种主要形态。这样划分,可以直接面对校园文化所面对的内容,可以更有利于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和构建。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特定类型,其校园文化也自当如此划分。

根据高职教育特点构建特色高职校园文化

(一)高职教育的特点

就业导向是我国高职教育突出的、核心的特点。就业导向就是学校的所有理念和行为都必须服从于学生就业的需要,即只要有利于学生就业的事就努力去做,不利于学生就业的事坚决不做。学生就业情况就是衡量学校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尺子,换句话说,高职教育办得好与坏,不是由学校自身来评价,也不是由政府来评价,而是由用人单位来评价。高职教育在就业导向这个核心特点之下,还有四个具体的特点,即实践性、开放性、灵活性和发展性。

实践性是指突出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去学习。为此,学校要为学生设置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环境,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积累经验获得技能,达到“做中学”的教学目的。在这种理念下,传统意义上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分野被冲破,在一些课程的设计中,根本无法计算它们的比例关系。更重要的是,学生将有一年左右的时间要在全真的工作环境中顶岗实习,在专业面向的岗位的工作过程中学习,而且高职教育特别注重这个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而不是专业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其目的就是直接为学生的就业服务。

开放性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对专业面向岗位的相关企业的开放。值得强调的是,这种开放是双向的:一方面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员工培训服务。开放性既是实践性的前提,又为实践性服务,没有开放性,实践性就无法落到实处。

灵活性是指学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专业自身和专业面向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和标准、教学管理机制等进行自主选择。教育行政部门对此并不作整齐划一的管理要求,给学校留有充分的空间展示自己的特色,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空间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内容。

发展性是指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职业教育区别于职业培训、高职教育区别于中职教育的重要标志。

(二)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途径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其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为:构建就业导向下的教师团队的施教核心价值体系、学生整体的学习核心价值体系及师生共同的校园生活核心价值体系,并以此为圆心规范师生教、学、做以及课余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开展各种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形成施教文化体系、学习文化体系和生活文化体系。

构建就业导向下的施教文化体系施教文化的主体是教师,其具体内容包括施教理念、施教方法、施教心态和施教氛围。构建就业导向下施教文化体系自然也要从这四个方面展开。首先,要积极开展现代高职教育理念研讨活动,调整施教心态,不断强化教师对现代高职教育核心价值目标的认同。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一支思想混乱的教学团队是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的。我国目前的一千多所高职院校,绝大多数都是由基础较好的中等专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的,还有一少部分是由各类成人高校规范而来。这期间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难以转变,即便是通过管理制度进行强制性规范,其心理上的抵触也难以消除。高职教育才刚刚起步,许多事情都需要广大教师齐心协力去做,想不通则事难成。因此,必须创造条件,使广大教师完成理念的更新和升级,使他们认识到现代高职教育的核心价值目标是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不是他们精心打造多年的学科体系;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而不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专门人才。这既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施教文化建设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要明确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形成正确的教学价值观和方法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必须围绕这一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分析其典型工作任务,得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学习规律将职业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进行整合,归纳出相应的行动领域,再转换为学习领域。这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也是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路。高职院校应该使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这种教育教学改革中去,使他们清楚确定教学内容的推演过程,群策群力地在学习领域里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探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估整个教学过程的得失,将教学改革不断推向纵深。在这个繁杂的取舍整合过程中,教师正确的教学价值观和方法论会自然形成。再次,要创建弹性教学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施教氛围。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的教育,要求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管理体制,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这个教学管理体制应该是弹性的、灵活的,能够有效地支持各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享有对生涯发展进行自我规划的自由。由于国家允许各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上寻求个性发展,各校的教学管理也应该各具特色,比如学分制、小学期、周课表等。只有教学管理体制与教学实践相协调,教学管理工作才能井然有序,教师才能愉快地工作,学校才有可能获得方方面面的教学成果。最后,要树立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理念,开拓施教的广阔空间。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在突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应体现在对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上。方法能力主要包括:(1)收集、分析及组织信息的知识与能力;(2)计划和组织工作活动的能力;(3)确认工作角色,运用合作方法,优化工作流程的能力;(4)独立学习、获取知识和技能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5)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及工作评价的能力。社会能力主要包括:(1)较好的政治素质、思维素质、心理素质、体能素质、团队精神、吃苦精神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2)较强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规范个人言行的能力及责任能力;(3)职业生涯规划能力;(4)人文常识、企业文化常识(特别是企业业务管理常识)。这些能力的培养措施与途径应写进人才培养方案,使其制度化。教师在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下,应利用一切机会,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施教的空间从课堂扩大到校园,扩大到实习基地,扩大到用人单位。

构建就业导向下的学习文化体系学习文化的主体是学生,具体内容包括学习心态、学习理念、学习方法和学习氛围。首先,应调整学习心态,建立强势学习心理。现阶段,与其他院校相比,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时整体素质较差,人生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缺乏,自卑感较强,学习多处于被动状态。因此,要教育学生调整心态,明确人生目标和学习目的——成为自食其力的,对国家建设有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清楚学习内容——掌握职业技能,包括专业技能、方法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要懂得高职教育完全不同于学科体系教育,高职教育把职业行动知识的掌握作为构建基础的核心,把具有扩张基础功能的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作为重心,与以往所学知识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学习目标比较容易完成,只要努力,就不会比别人差。学校应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学生强势的学习心理。其次,应更新学习方法,注重实践的学习过程。要使学生懂得,高职教育的学习过程与专业面向的岗位工作过程相一致,学习方法主要是“做中学”和“学中做”,目标就是掌握完成岗位任务所需的各项技能。入学前多年形成的应试教育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应高职教育的实际,因此,必须在新的学习理念下,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的提高来学习,否则三年的学习生活将会收获甚微。再次,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养成,追求可持续发展。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并不能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未来就业岗位的选择性、挑战性和发展性决定了高职学生还应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如职业兴趣、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竞争意识、心理承受能力、职业习惯等。这些都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就业及其发展状况。因此,学生应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机会,充分锻炼自己,使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趋于平衡,人格趋于完美,为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最后,应努力营造浓厚的团队协作的学习氛围。高职教育的一些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虚拟的或真实的工作任务的过程。在这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整体意识,讲究团队协作,要在意识上将虚拟的工作任务真实化,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过程真实化,将企业文化的精髓引入学习过程。这样,团队协作的学习氛围才能形成,高职教育的学习特点才能彰显。

构建就业导向下的生活文化体系生活文化体系的主体是学校的全体教工和全体学生,这里侧重谈涉及学生的部分,具体内容包括生活内容、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首先,应明确高职生活内容上的特点,养成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生活习惯。与其他院校相比,在生活上,高职教育更强调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因为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团队协作,而组织纪律是团队协作的必要条件之一,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十分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主要方式是鼓励学生成立各种课余组织、协会、团队,并且促使其良好运作;严格执行早间操和晚自习制度;坚持文明寝室、卫生寝室评比制度;适当进行相应的拓展训练等。同时,由于学习空间的扩大,高职学生在生活上更具有流动性,往往是上午在教室,下午在实训基地,这一周在学校,下一周在工厂。因此必须使学生养成遵时、守纪、沟通协调、团结协作的生活习惯。其次,应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为“零距离”就业做好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高职生也是大学生,同样有自己广阔的发展空间,切不可因为是高职生而产生自卑心理,更不可妄自菲薄、盲目沉沦。高职院校要通过理想教育、责任感使命感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崇高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上做好就业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物质准备主要是指身体条件,学生应该加强身体锻炼,切不可沉迷于烟酒、色情和网恋。心理准备包括团队意识、服从意识和不怕挫折的坚韧意志。有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必要的准备,学生才能在近一年的顶岗实习及其后的实际工作中处理好各种关系,与社会生活相协调,为自己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美国当代哲学家马尔库塞认为:人是由精神和物质两个向度构成的,现代化的生活极容易造成人对以现代科技为代表的物质的过度追求,从而导致其精神的萎缩和丧失,“人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半个人”。高职院校如果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最终真的有可能使学生“变成半个人”。构建与教育类型相适应的现代高职校园文化,就是要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是紧紧围绕学生就业这一特定需求展开,其渠道是着重从施教文化、学习文化及生活文化三个方面共同构建。这样的校园文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当然,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远不止这些,本文论及的只是区别于其他校园文化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一些局部,共性的部分涉及很少。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陈晨.7天教你读懂哲学[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8.

□有话职说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托尔斯泰

G712

A

1672-5727(2010)09-0021-02

王治生(1960—),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与研究。

刘晓利(1961—),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市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文化学研究。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