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霸权问题新思考

2010-02-17 13:12马冬丽
中州学刊 2010年6期
关键词:族际霸权汉语

马冬丽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英语语言霸权问题新思考

马冬丽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在丹麦语言学家菲利普森的英语帝国主义学说影响下,英语在全球的强势发展越来越多的引起国内外关于语言霸权问题的讨论。英语是人们的趋利选择,是族际通用语,给英语戴上霸权的帽子有失偏颇。汉语作为母语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一方面借助英语连接世界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英语的影响。从语言发展的规律来看,保持汉语的纯洁性是不可能的,英语也不可能取代汉语。中国在现阶段集中发展综合国力之时,应着力培养和提高全民的双语能力。

英语霸权;族际通用语;语言学理据

20世纪 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界对后殖民主义、新帝国主义的关注和讨论把世人的眼光吸引到英语语言上来。1992年,丹麦语言学家菲利普森在《语言学领域的帝国主义》中谈到了与英语作为通用语有关的语言权利、语言政策、语言濒危、语言霸权等问题,推波助澜地传递了现代英语的帝国主义信息,一时间英语霸权的说法和讨论笼罩全球。在此影响下,世界各国因担忧恐惧自己的民族语言被灭失或同化而对英语霸权问题空前关注。2008年,美国人制作的电影《功夫熊猫》在全球的公演,使汉语民族文化、英汉语言关系等问题进一步摆在了国人的面前。国内学术界不少人认为英语的霸权时代到来了,汉语将被英语取代或变得不再纯洁。本文认为目前英语风靡全球,成为国际交往中的第一语言是事实,但给它戴上霸权的帽子有失偏颇。

一、是否存在英语霸权

英语的全球地位及其与其他语言的关系是不是霸权性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量。

1.英语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交往的族际通用语。从1500多年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安格鲁撒克逊语,到日不落大英帝国的民族语言,再到一个拥有包括母语、第二语言等在内约 35亿使用者的全球第一大语言,英语已经是不折不扣的族际通用语。所谓族际通用语“是一种国际通用的交际语言”①,它是不同语言背景的人们用于交流的共同语,常常是某一个国家的标准语。

人类跨文化交流离不开族际通用语。千百年来,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经济往来、政治影响、征战攻守、人口迁移以及通婚杂居等,都会引发语言的接触。这样一来,任何一种语言或多或少地都会和其他语言有所接触,而持不同语言的民族在交往中要达到交际目的,取得交际成功,首先要借助一个交际参与者都懂得的语言。

历史上族际通用语的形成一般有四个原因:一是人口数量,多者胜;二是长期族群杂居,大者胜;三是依靠军事武力,霸者胜;四是经济文化繁荣,强者胜。英语成为现代社会的族际通用语属最后一种。作为交际工具,英语所发挥的语言功能不可抹灭,人类客观生存需求不能与有主观意味的霸权挂起钩来。实际上,成就英语特殊地位的是人们的向好心态与语言选择倾向关联的结果,即利益使然。

2.英语是多数人趋利性的语言选择。世界上除英语外,法语、西班牙语、汉语也是使用者很多的语言,但是唯有英语独占鳌头。这是由于美英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了英语的地位,并影响了世界各国人们的语言选择权。当下人们认为英语的霸权行为是无声的,具有超越其他民族的优越感、被依附感和支配感,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对其他民族所展现的语言上的优越支配态度,因而认定英语国家在知识、信仰、价值和技术等领域侵略或强迫其他国家。这些说法只看到了英语国家的既得利益,而没有反思自己的语言选择倾向,即选择英语可以得到实际利益。

人类接受语言融合或共同语并不全是被迫的,还有主动寻求、自愿接受的成分。美英强国的先进科学技术世界领先,要想了解美国的科技产品,或掌握英美先进技术,或与英美强国打交道,首要的前提就是通晓英语。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后,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学习了许多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促进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如果没有 30多年来对英语的有效吸收,就不可能有我国现在具有初步国际化程度的大环境,离开这样的环境,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申奥成功皆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学习英语发展自身,为本国服务,利大于弊。学习英语主要是基于国家发展和语言选择的客观需要,完全与英语霸权联系起来稍显牵强。

二、英语是否给汉语带来危机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几亿中国人为了国家的发展和自身生活、工作需要而投身于英语的学习和使用中,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英语热,拥有 13亿或更多使用者的汉语正受到英语的影响。在霸权主义的论调下,国人发出了最强音——要坚决捍卫汉语的纯洁性,不能让帝国主义语言代替汉语。在当前境况下,英语的确给汉语带来了一些影响,但汉语是否确有危机可从语言自身的属性上观察。

1.语言的杂合特性决定了汉语不可能保持纯洁性。任何语言的存在、繁荣和发展从来都是一个被“污染”、被“杂化”的过程,追求语言的纯洁性有悖语言的社会属性。纯洁的语言如同不曾免疫过一样,没有旺盛的生命力。缺少生命力意味着没有巨大社会价值,使用范围小而且不被关注。当今世界通用语——英语本身就是一个历经同源、变异再分裂过程的语言。在其产生后的 1500年中,“它广泛从世界其他语言中借用了大量的词汇。1978年出版的《英语百科全书》就列举了现代英语吸收了包括以下语种的词汇:希腊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俄语、斯拉夫语、波斯语、梵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马来语、汉语、埃及语、北非语、西非语、北美土著语等”②。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常被称作“大熔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除了怀揣梦想,还随身带来了本民族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这特有的表达方式 (包括腔调、用词、思维模式)在和美国本土语言碰撞后,经过修正、磨合或原汁原味地被接受到美式英语当中。这是一个吸纳、同化进而使美式英语丰富的历程。这使英语变得不纯洁化的事实非但没有让操英语语言的人感到任何威胁,反而使众人看到了今天成为世界语言的英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近两千年的汉语从古汉语到白话再到现代标准普通话,同样经历了一个兼收并蓄、融合掺杂的过程。汉语在进入其他民族语言的同时,自身也吸收了不少外来词,所以,汉语中出现一些英语读音的词汇没什么可怕。只要有交流往来,就不存在不被影响的语言,保持语言的纯洁性只是一种奢望。

2.从语言学理论来看,英语不会取代汉语。在英语霸权论调影响下,一个更悲观的说法是担忧英语将会代替汉语,认为英语取得了霸权地位,正在逐步地破坏着其他语言,使其他民族的语言出现濒危乃至走向消亡。英语终归是语言,英语的未来发展及其与其他语言的关系还要回归到语言的本质上来看,英语不会取代汉语具有语言学理据。

当下英语进入汉语的情景首先可以从心理语言学上进行解释。英语在中国较以往受宠说明,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需求下,“中国人对全球化的心理期待和精神追捧”③。年轻人不时地夹杂些英语代表着时尚、与国际接轨,老年人说点英语出于需要。譬如老人们说去医院做 CT,他们并不十分清楚 CT是什么意思,但都知道它代表着先进医疗技术。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语言一直都是社会各发展时期生活内容的表达和载体,不同层面的人群有着不同的语言诉求。当前正处于电脑普及的时代,微电子技术及其相关领域引领世界潮流,人们的生活与之密切相关。因此,在语言中出现一些代表新科技的英语词汇是正常现象。语言从时尚到长久的转变取决于时代赋予它的语义,时代不在了,语义随之消失,继而成为历史。所以,英语混杂在汉语中现在是时尚,也有成为历史的可能。

从微观语言学理论观察,汉语受英语影响大的主要是词汇而非整个系统。语言吸收借贷外来词属于正常语言碰撞。外来英语词除了丰富汉语词汇,并不能改变什么,而且大多数英语词也变成了汉语的书写方式,如:做秀 (m ake show),酷 (coo l)。另外,在汉语中占一定比例的英语词是字母缩略词,它们主要是某专业领域的专业词汇或某机构的缩略名称。由于它们使用频率较高,为了使用简洁方便,用英文字母表示。如:GDP,ELTS,GRE,SELP,OPEC,CT,C IA,WB,VAT,SARS,H 1N 1,Radar,A ids等。这些词汇只有相关领域的少数人群所使用,所以它们对汉语言的日常交流性构不成障碍。

汉语中的很多英语词汇存在于个体语言中,它们对汉语的影响更加有限。个人的具体的话语被称为言语,它们是出于个人偏好、工作兴趣、生活方式等的不同而常被个体使用的语言。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将人类言语活动分为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一个潜存在每个人的脑子里,或者说得更明确些,潜存在一群人的脑子里的语法体系”,“相反,言语却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④。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是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两者“是紧密相联的,而且还是互为前提的”,“它们的区别就在于语言是一种社会的‘集合’,而言语完全没有集合可言,‘它的表现是个人的、暂时的’”⑤。这揭示着当言语由足够多的人使用,形成足够大的影响而进入到语言体系中时,它才是改变语言的因子。言语改变语言时需要的是词汇、语法和意义的合力,单一方面的更新、置换不足以颠覆语言体系。而词汇、语法和意义同时发生变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认为英语代替汉语是不符合人类语言属性的。

3.英语在中国的实际使用率很低。纵然有几亿国人在学英语,但大多是短期目标——升学、就业、晋职、出国——使然,英语在中国的实际使用率并不高。即使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外企单位里,由于国际友人为少数人,为了适应环境需要,他们的汉语水平往往好得让英语没有多少空间了。中国虽然是一个耗资巨大的英语市场,但对于 13多亿人来说,真正精通英语、流利使用英语的人不过是凤毛麟角。这极少数人在汉语环境的包围下,只能把说英语的机会放在特定的需求中使用。因此,英语在中国的处境并不乐观。

三、对所谓语言霸权问题的思考

综上所述,英语目前的地位不能以纯属霸权来论断,但英语今天的强势发展确有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1.英语强势依托的是经济实力。语言的兴衰与国力的强弱密不可分。国强,语言强;国弱,语言弱。最近几十年来,现代英语,尤其是美式英语,在大英帝国殖民主义奠定的基础上,凭借着自身的经济实力,加上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主流英语国家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跃居为全球普及和运用的第一大语言。汉语自身体系要想少受英语影响,就必须加强我们的国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越来越强。为了加强与中国交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纷纷学习汉语,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我们可以期待,未来汉语会越来越多地成为其他语言中的借贷语。

2.英语全球性得益于英语核心国家语言政策助推。除了经济原因,英语在全球的传播受益于英语核心国家的语言推广计划政策支持,他们每年的推广费用多达上亿美元。向外推介自己的语言文化,把语言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输出,以此来提升国家竞争力,已成强国、大国展示国力的基本态势。英国、法国、西班牙、日本、韩国等都有推广自己语言的计划和途径。为了推广汉语,中国在全世界创办了 200多所孔子学院。凭借美英国家的军事经济实力,加上政府的语言推广政策,英语成功走向世界,其他语言尚无能力与之抗衡。汉语在中国不断增强的国力下要进一步推广,尚需加强研究对外汉语推广的手段,需要强有力的语言政策支持。

3.族际通用语的可转变性。全球族际语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族际通用语的可转变性表现在它随时随地面临着挑战和变异。就当今英语而言,在挺进世界时,就面临着这几大问题:第一,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核心英语国家的英语彼此不同,今后以哪个国家的英语为标准模式还是个未知数。第二,英语作为许多国家的族际语,会带来一系列跨文化交际信息的误解或缺失,使交际失败。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是民族文化的核心,英语的优势会使其他民族排斥不平等状态下的交际关系。第三,英语成为越来越广泛的族际语的同时,会有各种形式的英语变体,英语有可能不再是现在意义上的英语了。未来的中国英语、韩国英语、比利时英语、甚至罗马尼亚英语都会让英美人抓耳挠腮。随着世界其他国家的强盛和世界格局的变换,族际通用语或许不再是英语,而是另一个实力超强国家的语言,汉语、西班牙语皆有可能。正如其他国际关系问题谋求民主化一样,语言可接受性的选择也要民主化。全世界人民学习和使用英语,是人类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谋求共同理解的手段。因此,英语的发展最终不应是语言和文化的霸权,而应是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欣赏、宽容抑或竞争。

4.掌握英语的着力点在于培养双语能力。在英语作为通用语的今天,全球不少国家,如新加坡、加拿大等都是双语制国家,很多个人是双语甚至多语使用者,这使他们极易融入世界。既然英语是与世界交往的共通工具,而中国需要参与到国际舞台的活动中来,那么汉语与英语就不应矛盾对立。具有双语能力的中国人参与国际事务沟通也会更无障碍,更加方便。在培养双语能力过程中,我们要提倡母语永远先于外语,永远高于外语,不能本末倒置。掌握英语不意味着丧失母语,相反,具有双语能力更能彰显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

总之,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不可或缺的工具。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需要相互学习,和谐共处,相互分享,文明进步,这不可避免地需要一个服务于全球的族际语,英语成为现代社会的共同语——族际通用语已经是一种客观现实。汉语作为母语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一方面借助英语连接世界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英语的影响。从语言发展的规律来看,保持汉语的纯洁性是不可能的,英语也不可能取代汉语。英语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其现在的特殊地位不代表将来。中国在现阶段集中发展综合国力之时,培养和提高全民的双语能力是国家之需。

注释

①Jack R ichard等:《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管燕红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第 267页。②朱风云:《英语的霸主地位与语言生态》,《外语研究》2003年第 6期。③裴文:《当语言遭受入侵》,《粤海风》2008年第 1期。④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 35页。⑤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 42页。

责任编辑:绿 叶

H31

A

1003—0751(2010)06—0244—03

2010—09—15

马冬丽,女,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上海外语大学在职博士生。

猜你喜欢
族际霸权汉语
超越霸权中心主义——主权平等的第三世界历史经验
学汉语
云南藏区流动人口族际结构性差异现状分析——基于香格里拉县建塘镇的问卷调查
基于族际互动的甘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基础考察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量子霸权”之谜
越多接触就越愿意接触?取决于效价与效能*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