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远长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郑州 450002)
论非物质利益矛盾
侯远长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郑州 450002)
非物质利益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矛盾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利益矛盾是因非物质利益引发的矛盾,同物质利益矛盾相对应。它一般存在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其状态有对立统一状态、冲突状态、批判状态、斗争状态、共处状态、竞争状态和合作发展状态。它的基本特征,有显性,也有隐性;有群体性,也有个体性;有突发性,也有择机性;有思想对抗性,也有行为非理性等特征,还有对立与统一相联系、和平共处与对抗斗争相联系、竞争合作与发展相联系等特征。非物质利益矛盾冲突同样会给国家、社会以及人们心理造成巨大影响和危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高度重视非物质利益矛盾的化解。
非物质利益矛盾;社会矛盾;理论创新
非物质利益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基本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非物质利益矛盾是与物质利益矛盾相比较而言的。从理论上分析和研究非物质利益矛盾,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现实生活中,引发矛盾的动因不只是物质的东西,也有非物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也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①。这里讲的“利益”,不能简单理解成物质利益,而应包括以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②这里讲的“争得民主”,就是指政治利益。凡是利益,往往都与矛盾相联系,故称为利益矛盾,利益矛盾自然就分为物质利益矛盾和非物质利益矛盾。物质利益矛盾,是因物质利益引发的矛盾,而非物质利益矛盾,是因非物质利益引发的矛盾,诸如思想认识问题引发的矛盾、理想信念引发的矛盾、荣辱观不同引发的矛盾、感情情绪引发的矛盾、尊严人格问题引发的矛盾、思想工作方法问题引发的矛盾等等,大都属于非物质利益矛盾。
非物质利益矛盾存在的范围和领域,一般发生和存在于四个领域。一是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集中表现为认识的不同、思想观点的差异、学术分歧和争论等。诸如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矛盾、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思想多元化的矛盾、理想信念与实用主义价值追求的矛盾、荣辱观不同引发的荣与耻的矛盾、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矛盾等。二是政治领域。集中表现为民主与集中的矛盾、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党风不正引发的党群干群矛盾、人治与法治的矛盾、重等级与重平等的矛盾、官本位与民本位的矛盾等。三是社会领域。主要表现是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引发的矛盾等。四是民族宗教领域。
非物质利益矛盾类型比较复杂,可以从不同维度对其进行划分归类:一是诱因归类。可分为政治性的非物质利益矛盾、管理性的非物质利益矛盾、政策性的非物质利益矛盾、认识思想性的非物质利益矛盾、方法性的非物质利益矛盾。二是危害程度归类。可分为轻度危害的非物质利益矛盾、中度危害的非物质利益矛盾、重度危害的非物质利益矛盾。三是防控归类。可分为可防可控的非物质利益矛盾、不可防控的非物质利益矛盾、不可预测的非物质利益矛盾。四是发展阶段归类。非物质利益矛盾可分为潜伏期、爆发期、高潮期、缓解期和消退期。五是矛盾性质归类。可分为人民内部的非物质利益矛盾和敌我矛盾的非物质利益矛盾。六是影响范围归类。非物质利益矛盾可分地方性、国家性、区域性和世界性。
一般情况下,非物质利益矛盾存在的状态有七种。一是矛盾对立状态。一旦矛盾双方构成非物质利益矛盾,就处于对立状态而存在。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性质不同而形成对峙局面,这种对立状态贯穿矛盾全过程,具有普遍性。二是矛盾冲突状态。这种状态是非物质利益矛盾的突发型状态,是矛盾对抗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具有条件性和特殊性。三是矛盾批判状态。是矛盾对抗的又一种表现。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围绕着社会主义认识问题,曾多次发生过大批判状态的非物质利益矛盾。如对修正主义的批判,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等。四是矛盾斗争状态。矛盾双方的斗争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通过斗争达到事物统一的目的。五是矛盾的和平共处状态。矛盾双方和平共处的状态,是与斗争状态相比较而言的,大量而经常的状态是和平共处。当和平共处状态不能解决问题时,才会发生斗争状态,通过斗争打破和平状态,实现事物的统一。六是矛盾的合作发展状态。这种状态在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表现得比较突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是非物质利益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矛盾。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既有斗争关系,又有共处竞争、合作发展的关系。七是矛盾的统一状态。矛盾的统一状态,是矛盾双方发展的目的和结果。矛盾的统一包含着发展阶段性的统一和最终的统一。阶段性的统一性,集中表现为矛盾过程中某些问题的解决,但问题解决了,矛盾存在着。矛盾最终的统一性,是指矛盾整体的转化或解体。非物质利益矛盾的七种状态是相互联系的矛盾过程,对立双方的不同状态互相交织、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共同构成了对立统一的非物质利益矛盾运动过程。
我们要高度重视物质利益矛盾,但也决不能忽视非物质利益矛盾,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关注非物质利益矛盾问题,首先是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它的主要表现。
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和哲学等构成了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各种思想观念的不同、意识的差异、认识的争论,甚至因不同观点而形成的矛盾批判、冲突都属于非物质利益矛盾。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化与多元化思想的矛盾。主流意识形态,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多元思想是指各种异质的思想观念,包括传统思想观念、现代思想观念,包括不同民族宗教的思想观念等等。多元思想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矛盾双方存在着差异、对立和冲突,是一种“一”与“多”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③同时,多元思想又受制于代表国家意识的主流意识。
(2)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这种认识上的矛盾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是经常发生的。诸如对改革开放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问题存在着认识上的肯定与否定的矛盾等等。这些认识上的是非矛盾,都不是因经济利益引发的,都属于非物质利益矛盾。
(3)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的矛盾。思想上的先进与落后主要反映在新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等思想观念上,是社会发展中常见的一种非物质利益矛盾。先进思想,是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而落后思想,恰好相反。
(4)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这是社会发展中经常遇到的一种非物质利益矛盾现象。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展现的新实践,同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实践与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的冲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实践与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差异等等,都属于新实践与旧理论矛盾的表现。这种矛盾可呈现出两种关系:一是适应型关系。面对新实践与旧理论的矛盾,通过实践检验,扬弃旧理论,提出与新事实相适应的新理论,从而发展创新理论。二是冲突型关系。坚持以旧理论为标准,检验新实践,从而否定新实践,阻碍理论的突破和与时俱进。
(5)新理论与旧理论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学术理论界是经常发生的,理论创新就是在这种矛盾分歧中完成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与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对立矛盾。诸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理论与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的矛盾,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新理论与传统的单一公有制理论的矛盾等。正因为这种新旧理论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人们能从不同视角认识和鉴别这些理论的是非问题,从而促进了认识的升华,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6)新理论与新理论认识差异引发的矛盾。在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形成了一系列观点各异的新理论。这些新理论之间存在着差异,差异就是矛盾。
在政治体制上、政治权力上、党群干群关系上、制度机制上都存在有形式多样的非物质利益矛盾。在当前我国的政治领域中,主要存在以下四种矛盾。
(1)民主与集中的矛盾。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原则,是政治制度建设中的重点。民主与集中是对立统一关系的非物质利益矛盾。目前,既存在民主不够,又存在集中不够的问题,相对而言,民主不够的问题更严重一些。
(2)“民本位”与“官本位”的矛盾。“官本位”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等级制的集中表现。它要求以官为主体,以官为核心。“民本位”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要求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人民群众为核心。这个矛盾由对立到统一,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3)法治与人治的矛盾。目前,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但人治现象仍然存在。
(4)领导与群众的矛盾。领导与群众的矛盾,有物质利益引发的,同时也有非物质利益引发的。如有些干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当,在处理问题上不公正、不合理引发的干群矛盾,一些领导干部不廉洁,搞以权谋私,在群众中失去威信引发的干群矛盾,一些官僚主义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关心民生问题引发的干群矛盾等。
(1)民族领域中的非物质利益矛盾。如不同民族之间风俗习惯、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产生的民族矛盾甚至冲突。
(2)宗教领域中的非物质利益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是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矛盾。二是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有的是因宗教信仰的排他性,有的是因为不尊重他人的信仰、贬低和批判他人的信仰、伤害了宗教感情、违反了宗教自由政策等而引发的。三是同一宗教内不同教派群众之间的矛盾。同一宗教内的不同教派也存在差异,存在着排斥、不尊重他人现象。④这种非物质利益矛盾很容易引发冲突。
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非物质利益矛盾,有时表现为矛盾的统一,有时表现为矛盾的斗争,有时表现为矛盾的和平共处、合作发展,有时也表现为矛盾的冲突。归纳起来,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矛盾的对立与统一相联系的特征。非物质利益矛盾同其他社会矛盾一样,都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这是矛盾整体有序运动的轨迹。在对立过程中,如何实现矛盾的统一,其方式、方法各异,有的呈和平方式,有的是斗争方式,有的是讨论协商方式,有的是批评、批判方式,通过这些途径达到统一的目的。
(2)矛盾的和平共处与对抗斗争相联系的特征。非物质利益矛盾在对立统一过程中,派生出两个相关联的关系即和平共处、对抗斗争。和平共处与对抗斗争相联系构成了矛盾鲜明的特征。和平共处是矛盾双方经常出现的一个特征,矛盾斗争的特征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特殊现象,是化解矛盾的特殊手段。今天,我们要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斗争特征在矛盾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从过去认为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回到斗争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正确认识的轨道。
(3)矛盾的竞争与合作发展相联系的特征。非物质利益矛盾在运动过程中,还会派生出竞争、合作、发展的关系,矛盾双方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共同达到发展的目的。这种特征是与和平共处、对抗斗争相并列的、同一层面的特征。
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些矛盾的基本特征,要从过去“重斗争轻合作发展”转变为“重合作重发展”,坚持合作发展与斗争相结合,推动矛盾由对立到统一,实现矛盾的发展和终结。
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和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同时还面临着科学发展的挑战,民生问题的挑战,意识形态问题的挑战,理想信念问题的挑战,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的挑战,党的作风建设的挑战,非物质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如果对非物质利益矛盾处理不当,尤其是因非物质利益矛盾所引发的冲突或事件,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消极影响,甚至造成巨大的危害。
信任问题属于思想认识问题。信任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包括个体对组织的信任、个体对社会的信任、个体之间的信任。非物质利益矛盾及冲突对不同层次的信任问题都会造成影响。一是群众对政府的信任问题。“信任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它只有通过意识的政治制度行为间接地形成,并且在文化的不断关注和尊重过程中得到滋养。”⑤政府的制度、机制、政策不完善,有漏洞,有些政府部门不作为或作为不力,都会影响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二是群众对社会的信任问题。社会不稳定、无秩序,甚至社会动荡,社会丑恶现象蔓延,都会给人民群众思想带来消极影响,导致信任危机。三是群众对执政党的信任问题。这种信任问题主要产生于执政党是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否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否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尤其是是否廉政和公正。目前,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腐败现象,败坏了执政党的形象,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信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非物质利益矛盾冲突,无疑会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带来程度不同的影响,会破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好局面。非物质利益矛盾冲突对和谐社会的影响及危害主要表现:一是影响和危害国家形象。国家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些非物质利益矛盾和冲突,因认识不到位,处理不力,会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到危害,直接影响着国家形象。二是会对社会秩序产生重大影响。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希望所在。矛盾冲突一旦发生,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工作秩序,有的会危及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三是矛盾冲突会危害社会稳定。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在国家和地区人均 GDP处于 1000美元到 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是人口、资源、环境、效率、公平等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三个容易”,即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而我国正处于这个时期。这样的时期,社会矛盾多样化与社会控制力下降同时并存,这些都为非物质利益矛盾及冲突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而这种矛盾冲突会影响和危害社会的稳定。四是影响社会安全。目前,非物质利益矛盾与物质利益矛盾并存,矛盾影响和冲突并存。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存在,必然会给社会安全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也会危及到民众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安全感的缺乏或不适应又是破坏社会安全的诱因之一。
任何非物质利益矛盾冲突都不只是单纯地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同样会对社会政治造成程度不同的严重影响。非物质利益矛盾冲突会引发政治动荡甚至动摇国家政治格局、威胁甚至破坏国际政治体系。发生在 20世纪 50年代前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五次大分裂,即苏中矛盾、苏南矛盾、苏阿矛盾、中阿矛盾、越柬战争和中越战争,这些非物质利益矛盾和冲突极大地影响到世界的政治格局,对国际共运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破坏了社会主义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同时也对国内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
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非物质利益矛盾和冲突的表现和特点是通过不同领域中的具体的人和事表现出来的。有效预防和处理非物质利益矛盾和冲突,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其着力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前进方向;另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的政治方向。有效预防和处理非物质利益矛盾和冲突,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社会力量,避免或减少冲突事件发生,这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共建社会和谐。
有效地预防非物质利益矛盾冲突,可以避免非物质利益矛盾冲突引发的各种群体性事件,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是指党和政府依据自身的权威和信用所获得的人民群众的信任程度。这种公信力依赖于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解决民生问题能力等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有效解决和预防非物质利益矛盾和冲突本来就是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而通过有效处理这些矛盾和冲突事件,更能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体现党和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立场,有利于提升党和政府的形象。
非物质利益引发的矛盾,尤其是引发的冲突事件,对人民群众心理影响是巨大的。通过有效预防和正确处理这些事件,既能保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又能消除社会各种流言,稳定民心,把群众的情绪引导到健康、向上、乐观、理智的方向上来,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之间的和谐和团结。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 82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 272页。③于咏华:《当代中国社会矛盾论》,九洲出版社,2004年,第 398、399页。④梁周敏:《论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 118—139页。⑤秦启文等:《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新华出版社,2008年,第 63页。
B032
A
1003—0751(2010)02—0001—05
2010—02—05
侯远长,男,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教授,郑州大学硕士生导师,河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副会长。
责任编辑:浩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