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晨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张爱玲传记写作与研究综述*
朱旭晨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作为传主的张爱玲自上世纪 90年代起便成为众多传记作者的聚焦点。迄今,已出版的张爱玲传近七十部。从学理角度考察,这些传记已初具研究对象的独立、驳杂与丰富性。回顾与总结张爱玲传记写作及研究的整体状况,对传记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普范性,对传记创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传记研究;张爱玲;传记写作
《小团圆》上市后,热销状况远胜于张爱玲遗作《同学少年都不贱》及旧作《郁金香》,有炒作甚至标榜《小团圆》系“真人版《色戒》”。这说明买方市场中关注作家生平故事 (或是八卦)比关注作家作品的读者为数更多,作家传记拥有较大的市场空间。相对于张爱玲传记书写的热情而言,传记批评与研究明显薄弱。回顾与总结张爱玲传记写作及研究状况,对更好地推进人物传记的整体性研究及传记观念的革故鼎新具有积极意义。
迄今,张爱玲传记出版已近七十部。对这些传记,我们可以从作者与传主关系角度作出初步的分类,即自传与他传两种,前者有张爱玲生前出版的图文对照的《对照记》及 2009年 4月出版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后者则为数众多。具体说来,众多他传,从记述时间角度看,有生平传记与阶段性传记两种,前者如于青的《张爱玲传》、余斌的《张爱玲传》、刘川鄂的《张爱玲传》、宋明炜的《浮世的悲哀:张爱玲传》等,后者如张子静的《我的姊姊张爱玲》、司马新的《张爱玲在美国:婚姻与晚年》等。从传主角度看,有个人传记与合传两种,其中个人传记占绝对多数,合传则较少,如《张爱玲与胡兰成》、《最后一炉香:张爱玲与赖雅的婚恋》、《文坛四才女的冷暖人生:关露、潘柳黛、张爱玲、苏青》等。从传记内容角度看,有传与评传,以评传居多。这是张爱玲传记写作史上一个最为鲜明的特征,张传作者很少有人甘于只是冷静地叙述她的生平,多被其作品所诱惑,在张爱玲的世界之外,拨出大量篇幅阐释张爱玲作品的意义世界,以刘川鄂、余斌的《张爱玲传》最为典型。从传记载体上看,有文字传记与图传、画传、人物访谈及电影、电视剧等。早期传记基本上以文字叙述为主,上世纪 90年代以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图传、画传骤然增多。这一方面可归因于出版时尚,一方面是传记文本在叙事手法与叙事声音上的多样化追求使然,以任茹文、王艳合著的《张爱玲画传》为代表。在影视传记方面,1990年,严浩执导、三毛编剧、林青霞主演的电影《滚滚红尘》即是以张胡之恋为素材的华语影片。2003年,丁亚平执导、王慧玲编剧、刘若英主演的20集电视剧《她从海上来》(后更名为《上海往事》),同样意在还原真实的张爱玲。从传记性质角度看,有文学性传记与纪实性传记。前者如胡辛的《张爱玲传》、司美娟的《张爱玲传奇》等,后者如冯祖贻的《百年家族·张爱玲》、司马新的《张爱玲在美国:婚姻与晚年》等。需要提及的还有两本特别的传记:一是淳子的《张爱玲地图》,汇寻访纪实、考证及张爱玲作品中相关描写于一体,绘出了一幅详尽的张爱玲上海地图。一是于青的《最后一炉香》,试图同时并用两种声音——于青的与张爱玲自己的——讲述最后一个“华丽缘”故事,过去与现在各自独立又交织叠映。
在众多的张爱玲传记中,笔者较为欣赏的两部是冯祖贻的《百年家族·张爱玲》和宋明炜的《浮世的悲哀:张爱玲传》。冯祖贻立足于写出传主性格与成就及其所以如此的原因,揭示家族传统、教育背景与传主性格、气质、习惯之间的关系,使得在其他传记中频繁出现的“奇迹”、“天才”之说落到实处,使得传主及其作品获得了生活的根底。宋明炜则立足于传主作品向内挖掘,认为张爱玲的“心灵世界只有在她的小说里面才有最真实的展现”。公众所认可的“传奇化”形象、贵族血统、“奇装炫人”及其与众不同的性格等使其在散文中极力表现的“向凡俗人生认同”的努力最终落空,她笔下的凡俗人物丁阿小等都是一些“没有面目、没有心灵的人们”,张爱玲“想要融入凡俗人生的理想在她们身上呈现出自我否定的样态,她们是最普通的人,但她们显然不是生存在一个安稳的世界里”。[1]宋明炜通过对传主小说与散文目光独具的深刻剖析,窥见到了传主内心世界深藏着的秘密和矛盾。
通过以上介绍,不难看出,张爱玲传记无论从作者队伍,还是从传记种类、性质、载体等多方面来讲,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亦使其具备了作为研究对象的充分的形式独立性与内涵丰富性。基于作家传记及其与作家作品之间的互文关系,对其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既可丰富整合已有的文学研究成果,又可为传记理论的发展完善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基于张爱玲传记文本细读而发现的问题和创作规律对一般人物传记的写作与批评亦可提供更多的视角和方法上的参考。[2]
与张爱玲传记写作相比,张爱玲传记研究比较薄弱。研究时间不足十年,发表论文累计十余篇。就研究时间与研究成果的比例而言,我们可以认为张爱玲传记研究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研究主要在两个维度上展开:
其一,探索职业作家传记书写的一般规律。多数现代作家都有过教师、记者、编辑等其他职业身份。然而,张爱玲与别人不同,她自称“职业作家”,“视写作为生命存在方式”。[3]在择业问题上,从一开始她就有着明确的认识和选择。[4]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其由港大辍学,回上海后不久即决定以写作谋生,开始了她的职业作家生涯。离开大陆前,除写作外,她不曾从事过其他工作。熟读作家传记作品的读者,不难发现面对有一定职业身份的传主和仅以写作谋生的传主,其写作模式是有所分野的。前者的自传/传记往往表现为“个人生活与个性的历史”和“志向或职业叙事”的融合,表现出一种“麻花”式缠绕的架构:一条是沿着时间展开的赤裸裸的具有复杂人性的个体生命与个性历史的线索;一条是作为作家的传主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创造性活动与内心情感世界的衍变;一条是传主从事其他领域工作的历程与得失。第一条线是所有人物传记的共同叙事;第二条线是与作家身份密切相关的个性化叙事;第三条线是有着其他身份或兼职的作家传记不可或缺的职业叙事。一般说来,这三条线索在铺叙进程中是均衡发展的,尤其后二者间始终有着或隐或显的联结,它们之间不是一种平行关系,而是时有交叉的。与其他现代作家相比,张爱玲传记的叙事只有前两条线索。即便其于 1952-1955年在香港曾为美新处做翻译和创作,1958年起曾先后为香港电懋公司编写电影剧本、为“美国之音”编撰广播剧、在迈阿密大学和柏克莱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等担任驻校作家、高级研究员等,由于资料搜集的难度,大陆版张爱玲传记仍表现为“双螺旋”的架构,而非“麻花”式多重缠绕的结构。因此,对张爱玲传记的叙事模式展开研究,无疑有助于我们了解诸如“职业作家传记的叙事路线”(坚持生平叙述的传记立场还是设立专章细致分析传主的重要作品)、“传主的文学创作与其真实生活及情感的纠葛”(或梳理出传主笔下人物与故事的来源,或将作品与作家紧密联结,游走于人、文之间,寻出作品与传主本人的关联)[5]、“作家创作转变与相关自我言说凸显出的传记意义”(始于 1947年的“触电”及通俗文学创作所揭示的传主与其作品的情感对应关系,传主在战后的敏感处境与职业作家的尴尬,[6]及散文《忆〈西风〉》中关于 54年前《天才梦》获奖一事的变形言说所彰显出的心理内涵的本质:误记所泄露出的传主埋藏心底的耿耿于怀的介意及因之而生的抑郁,“爬满了虱子”与其后期生活中因皮肤瘙痒而不断搬家的心理暗喻[7])等命题。
其二,以张爱玲传记为个案研究现代传记写作问题。现代传记写作涉及几个层面的敏感话题:首先,与文类界定相关的纪实与虚构的性质辩证;其次,在纪实的框架下,想象、夸张与虚构等文学性手法的运用;第三,作为传主的作家,其作品在传记文本中如何有效而妥当地处置;第四,创作主体情感取向的客观存在及其介入深浅对传记事实判定的影响等问题。已经发表的张爱玲传记研究论文中,上述问题均有所涉猎。传记作品成功的关键在于材料的占有,传主生平资料的收集、辨伪、筛选、使用等各环节都关涉着传记作品的纪实品质,但传记又绝非传主生平的机械展览,胡辛认为:“传记文学便是将个人历史的内容以文学的形式纪实展览出来。”[8]她一再强调在传记文学中,“传主已不再是纯粹的传主,虽然是史实的记录,但是传记作者独特的认识和把握以及感情的或裸露或隐匿浇铸,传记中的传主便笼罩着作者的身影,又融汇着作者的灵魂。”在写作《最后的贵族·张爱玲》时,胡辛便是“从张爱玲的小说和散文中寻找真正的张爱玲的处境和语境”的,这使得传记成为同时具备历史与文学双重性质的一种文学的表达方式。无独有偶,史学家冯祖贻撰写的《百年家族·张爱玲》也采用了文史并重的思路,用张爱玲家族的历史来反映这一百年新旧政权交替和新旧文化交接的社会背景。[9]这种历史与文学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历史与文学、纪实与虚构的双重结合。事实表明,那些妥善处理好纪实与虚构比重的传记作品方能占有较为可观的市场份额和阅读绩效。读者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还原历史就是一种限制中的虚构”,人物传记,即便是自传,也不乏“演绎”与合理“虚构”的成分。就现代传记的叙事问题,张慧芳在比较刘川鄂、于青、余斌所著三个版本的《张爱玲传》之后,认为凸显“叙述的真实”的文采华美而内容充实的“以文运事”,既可避免抒情插入策略带来的文体失调,又可消除过多的事实发挥对读者造成的误导。因此,适度的环境描写、细节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乃至心理描写对刻画传主形象将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同时,亦能够准确传达作者之于传主的情感立场。[10]
通过对张爱玲传记研究的总结与回顾,笔者认为文学研究及传记观念对作家传记的影响是巨大的,它集中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其一,就传记作者队伍构成而言,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专家参与到传记写作行列中来。他们有的是自发,是基于个人研究心得及表达自己对研究对象的欣赏、同情或崇拜之意;有的是应邀写作,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各出版社组织的人物传记类“丛书”出版上。这里既有对市场利润的商业性追求,又有对社会文化事业关注的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那些有学术知名度的学者专家成为出版社抢夺的对象。他们的加入无形中提高了传记作者的整体素质。其二,传主文学史地位的不断提高成为促进传记发展繁荣的强劲动力。张爱玲传记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传记中成为遥遥领先的翘楚与此不无关系。其三,传主生平史料、逸闻佚作的不断“浮现”与“出土”,对其具体作品及相关研究的不断推进等都将极大促进传记作者对传主生平史实的梳理和内心世界的把捉,传记对传主人生轨迹的叙述将会越来越清晰、准确,对传主精神气质及命运的把握和认识将越来越深刻。其四,伴随文学作品新一轮影视改编热潮,观众在隔世共鸣中极易对原著作者产生了解的欲望,由此产生的作家传记类作品潜在读者的增多及读者的多元化身份,将激发传记作者重新审视传主的历史与生命轨迹,并将新的传记样式引入传记写作领域。其五,以张爱玲传记为研究个案探索职业作家和现代传记写作具有某种程度的代表性和前沿性。
传记创作本质上说是“肉死象之白骨”。无论是小说式传记还是纪实体传记,二者均建立于历史事实和人物生平基础上,其构思和结构同样源于生活,只是结构的类别不尽相同。对以张爱玲为代表的生平资料不够丰富或生命历程缺少惊心动魄的“戏剧性”效应的女性作家,其传记作者更应随时关注传主生平史料、逸闻佚作的“浮现”与“出土”,及有关传主具体作品研究的前沿。面对众多真实与伪真实并存的传记材料,一个成熟的传记作者不仅要善于梳理分辨,更要不断追寻那种“入乎其内”又“超乎其外”、与传主既有灵魂碰撞又有灵魂搏斗的心灵沟通的境界。任何对传主内在世界的言说策略与表达方式无不彰显出文字背后传记作者之于传主的情感立场与传记观念。同时,传记研究者亦应具备学术性的前瞻视野,将对于具体传主的传记书写置于非虚构类作品创作的世界舞台上,多方探讨现代职业作家传记的书写模式与叙事视角、策略、语调,童年经历与心理创伤对传主生命姿态与文学审美理想的影响,血统承传与个体经历对创作的题材选择及人物类型的干扰等。
张爱玲既然是个说不尽的话题,牵涉着文学、文化、社会、历史、人生等诸多场域,自然会博得传记作家及研究者的青睐。《小团圆》出版后,立足于新视角尝试新手法的张爱玲传记写作已初露端倪,如 2009年 4月以来先后出版的《海上红楼:张爱玲传 》(张钧 )、《张爱玲传 》(西岭雪 )、《小团圆:张爱玲的倾城余恨》(曲灵均)、《爱恨倾城小团圆:张爱玲的私人生活史》(清秋子)等。相信伴随传记市场的繁荣及创作方法的更新,张爱玲传记研究将带动整个作家传记乃至人物传记研究的热潮,类似“反回忆录”、“反自传”、“新自传”及建立在精神分析、解构主义、“神话—原型”基础上的传记创作与研究将突破传记自身“史”与“文”难分难解的属性,而得到更高层次更深向度的掘进。
[1]宋明炜.浮世的悲哀:张爱玲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962199.
[2]朱旭晨.中国现代女作家传记写作综述 [J].学术界,2006(9):2702274.
[3]刘川鄂.张爱玲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53.
[4]张子静,季季.我的姊姊张爱玲[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114.
[5]朱旭晨.人与文之间:张爱玲传记写作路径分析[J].兰州学刊,2008(8):1812183.
[6]朱旭晨.创作在作家传记中的表述:以张爱玲传记为例[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022105.
[7]朱旭晨.张爱玲:不同文本的差异记述[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4):43248.
[8]胡辛.虚构在纪实中穿行——传记作者主体性不容忽视[J].九江师专学报,2000(1):52256.
[9]蓝东兴.文学的笔法历史的风貌——浅评冯祖贻《张爱玲》[J].贵州社会科学,2001(5):1072111.
[10]张慧芳.“张爱玲传记”不同文本之比较——兼论现代传记的叙事特征[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39242.
Biographies of and Research on Zhang Ailing:A Review
ZHU Xu2che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Law,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066004,China)
Zhang Ailing(Eileen Chang,1920-1995)has been a favorite topic to many biographers since the 1990s.Nearly 70 biographies of her have been published so far.Judging from academic standards,these biograph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independent stands,diversified perspectives and abundant con2 tents.A review and summarization of the biographies of and research on Zhang is,therefore,of academic sig2 nificance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biographicalwriting.
biographical study;Zhang Ailing;biographicalwriting
I207.5
A
100125035(2010)0120028204
2009210212
朱旭晨 (1964-),女,黑龙江伊春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女性自传散论”(HB2009G15);燕山大学博士基金项目“中外传记经典研究”(B252)
(责任编辑 钟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