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仙娣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中学英语教学新教材介绍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要把跨文化教育列入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加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增强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亟待进一步研究。
一、跨文化教育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文化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之一,语言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而存在。任何语言都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反映,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Mckay认为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贾玉新也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了解和掌握的过程,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人使用英语的能力。
但在我国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人们普遍忽视了跨文化教育,片面认为,学习英语只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便可毫无障碍地进行阅读、交际。当然,语言基本功的掌握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也该明白:学习一门语言的目的毕竟不是记忆一些词汇、语法规则。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人们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交际。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交际能力的强弱便成了衡量英语水平高低的一种尺度。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能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恰当地使用语言。这不仅是现今教材所实施的交际教学原则的要求,而且更是国际交流的迫切要求。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内容
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方面:
1西方人的传统现念。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人常常用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当这种谦虚在美国人面前使用时,他们会怀疑自己是否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跨文化的接触很可能是以交流失败而告终。如在送礼物时,中国人常谦虚地说“Here is something little for you,it's not good,”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籍人士自然不知其乃谦虚的说法,他们可能会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自己认为“not very good”的小礼物给别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当听到英美人士赞扬时,可以以“Thank you!”作答。
2西方人的交际风格。交际风格的差异表现在称呼语、问候语和寒暄的话题,以及西方人丰富的体态语言。如,在双方进行交谈时,中国人总是惯于询问年龄、收入等,以表示对别人的关心。而英美人则不然,其视个人的年龄、婚恋、经济情况、宗教信仰等为个人隐私。因此我们与英美人交谈时,应避免谈及income(收入),weight(体重),age(年龄),religion(信仰),marriage(婚恋)等。
3关于英汉成语、俗语表达的差异。如汉语一样,外语词汇的文化内容也是极丰富的,有些词在短语中的解释与其基本的含义大相径庭。如“狗”这个词在汉英两种语言里的表义都是一样的。但中国人常用“狗眼看人”、“狼心狗肺”之类的贬义词语。而英语中那个“a lucky dog(幸运儿)”习语却表明“狗”在英语国家的身价百倍。中国人望子成龙。在中国人心目中“龙”则是神圣、帝王等的象征,而英美人则认为“龙”是罪恶的象征。透过同一个词的不同联想意义。可窥见出汉英两个民族各自的心态和习惯。
另外,我们还应介绍西方国家的历史、社会政治制度、价值观、社会礼节等知识。因为中学阶段出现了很多的有关外国节日、名人传记、风土人情等内容的课文。
三、加强中学英语跨文化教育的建议
要加强中学英语跨文化教育。切实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结合教材,适时导人。由于目前中学尚未开设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专门课程,所以只能结合现有教材,重点讲解那些“具有背景意义的词汇和交际用语”。除阐明其概念部分外。还要明确其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并适当扩展相关的外国的风俗习惯和交际常识等知识内容。教材中有诸多与文化有关的词语可挖掘、可讲授。如在讲到“floor”一词时,除“地板”外,它还有“楼层”的意思。如:The building has 8 floors,可是。英美两国的表达方式又有所区别,美国和中国说法一样,而英国把一楼叫做“ground floor”,二楼叫做“first floor”。还有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惹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是表示亏损、负债。
2角色扮演,亲身体验。角色扮演就是在课堂上设计一个交际环境,并设想自己是交际中的某一方。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去体验跨文化交际。这种方法比较生动、直接,可以使学生在亲身的交际活动实践中去体会文化的差异。在角色扮演之前,教师一般会要求学生有所准备,去寻找资料,用心去体验角色的感觉,这样学生就有一个主动的文化学习的过程。如此,不但使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增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也使其他学生在生动的氛围中提升了文化知识水平。
3直观教学,渲染氛围。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录音、录像、投影仪等直观手段,给学生提供生动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教师在课前设置好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幻灯片、录音、图表及情景图片。使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感受西方文化的氛围。适时地运用电教手段进行跨文化教学,不仅能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其对文化知识的应用,而且能增强学生对跨文化的敏感性,提高跨文化意识,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外语文化素质与品位。
4多读多看,积累知识。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教师的作用只能使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而对于文化的体会和了解主要靠学生自己。因此。在文化教学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但必须注重选择与学生语言水平和兴趣相符合的阅读材料。具体应注意以下三点:文章内容应尽量富有趣味性、知识性;文章的难易度应适当控制,不能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一般一篇文章中约95%的词汇应在学生掌握范围之内;各种类型的文章都应有所涉及,应尽量避免那些枯燥乏味而又难懂的文章。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