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机制与实践内容
——郑州作为核心增长极的发展模式研究

2010-02-16 15:31贾玉巧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中原郑州城市群

贾玉巧,刘 涛,赵 君

(郑州市社会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5)

刘 涛,男,山东临沂人,硕士,主要从事城乡发展问题研究。

赵 君,男,河南郑州人,郑州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社会问题研究。

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机制与实践内容
——郑州作为核心增长极的发展模式研究

贾玉巧,刘 涛,赵 君

(郑州市社会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5)

中原城市群的经济一体化需要充分发挥郑州核心增长极作用,发挥郑州的经济集聚作用,增强经济辐射带动力,突出郑州作为核心区域的职能和地位,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城市圈域”,最终实现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

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城市圈域

2003年,河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作出了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发展的重大战略。同年,在《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中提出“努力建设大郑州”,“使其成为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龙头,全省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及经济社会的核心增长极”。这个战略的提出为进入中原城市群的各个城市都增添了加快发展的动力。由于建设初期经济一体化程度低,各市离散脱节,谋自身发展多,考虑之间的合作少。群内诸市各自为政、竞相以低成本引诱外来投资,争项目、争资源、重复配置,城市群体的带动功能在相互内耗中不断抵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历了五年的发展,2008年我们提出了“城市圈域”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大城市周边城市群的整合发展,催化周边地区城市化进程,即以增长极为指向,以城市圈域为定位,以发展轴为方式,来首先构建大郑州经济发展模式,在郑州城市发展到较高水平后,将大郑州的圈域范围扩大,突破省级行政区域划分,形成中部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①随着郑州新区的建设成功,郑州的这种影响与整合作用日益明显,由此,我们在对郑州经济聚集作用进行经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随着郑州市经济扩散力与带动力的增强,可以充分发挥郑州的经济带动与辐射能力,加快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一、推动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由于传统的以行政区经济的地域发展模式,导致各市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的经济独立现象非常严重,虽然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特色较为明显,由于不能实现经济上的合作,导致资源难以有效利用,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在发展整体上仍然较为滞后,因此,如何打破这种桎梏从整体上实现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促进中原城市群的资源整合,对发展河南经济、推动中部崛起参与区域经济竞争的意义重大。

21世纪以来,出现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三大增长极,同时长株潭城市群、武汉都市圈纷纷出现,形成涌现多个区域相互竞争、齐头并进局面,各区域的中心城市纷纷通过联合增强经济集聚发展优势,这对于中原城市群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于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而言,只有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战略目标,才能打破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经济发展中各自考虑自身利益,甚至过渡竞争的现象,在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因此,中原城市群内各城市要改变传统观念,扫除陈旧的体制障碍,促进区域内商品、服务以及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变资源的恶性竞争为资源共享,由产业的无序竞争转变为产业合理分工与合作,各自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不断扩展经济一体化的范围,提高本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加快河南省迈向“经济强省”的步伐。

二、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中原城市群的经济一体化要充分发挥郑州为中心的资源协调与经济带动作用,同时需要加强洛阳、开封、平顶山、新乡等23个城市之间资源的交融与互通。而要实现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就需要强有力的动力机制来推动这一战略的实现,城市群之间存在哪些潜在的动力?如何发掘或者构建新的动力机制?成为实现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城市间优势产业与资源互补的合作需求是城市联动的原动力

城市群的经济一体化最为需要的是经济上的合作,而经济的合作则首先要城市之间的产业与资源能够实现互补或者强势联合。中原城市群的整体优势较为明显,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由此形成的产业非常集中。以矿产资源为基础,群域内集中了全省煤炭、有色金属等大多数的优势工业资源,中原城市群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各城市又具备自身的优势,例如郑州作为城市群的核心,其优势是商贸、金融、物流、信息和人才;洛阳是先进制造业、火电生产、铝工业、石化工业四大生产基地;焦作的支柱产业是化学工业、能源工业和汽车零部件;开封占据着农产品和旅游业的优势;济源的支柱是电力和铝工业等。各地市的主要的优势产业总体上看差异较大,产业结构也有一定的互补性,需要积极建立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形成较强的互补关系,在发展中形成群的合力。

(二)各城市之间统一规范的制度规定是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保障动力

城市群之间的产业与资源之间的互补需要有强有力的制度去规范与引导城市之间的资源交流,约束和支配在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各城市行为。因为在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实现过程中,既需要协调资本、技术、劳动,同时还需要整合各种制度上的差异,避免合作中带来的各种问题。在推进城市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避免行政壁垒带来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市场格局问题。为此,需打破建立以地方市场为基础的经济发展计划,重新建设一个统一的市场经济管理制度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对经营者和政府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在凸显城市主导职能的基础上,通过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构建,培育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的制度动力。正式制度中最主要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制度,包括市场经济管理制度、法律制度、信用制度、企业制度等相关制度。以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市场竞争为重点,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对各市的区域市场进行集成,从而形成一个开放有度、竞争有序、结构合理、统一高效的中原城市群大市场体系,给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注入持续的动力。

(三)构建完善的现代设施体系是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动力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其不仅需要的是基础设施,更需要如技术、信息等现代的设施系统,而目前中原城市群并没有足够的、完善的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系统。现代基础设施的滞后已经逐渐成为制约中原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着河南在中部崛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急需要从实际出发,对群内城市进行总体统筹规划,提高现代公共设施水平。实施中原城市群信息资源开发工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网络平台的原则,全面推进政务、科教、金融、税务、公安、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发挥以郑州为中心的物流产业资源优势,推进中原城市群物流体系的标准化、信息化,培育和发展中原城市群物流产业市场,城市群物流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能够提升城市物流企业的竞争发展能力,加快各城市经济一体化进程。

三、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具体架构与内容

中原城市群的经济一体化要发挥郑州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形成有力的辐射中心,加大郑州的建设力度,强化突出郑州作为核心区域的职能和地位,以带动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发展目标,实现经济一体化。

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涵盖的具体内容较多,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层面:首先是实现促进产品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要大力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要素市场体系,特别是金融、人才、技术、信息、产权等重要要素市场,促进各类专业市场和特色市场的分布与分工。其次,要实现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进一步加强中原城市群内的交通、通讯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与协调,强化在整体规划中的相互衔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以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大力发展铁路、高速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的作用,充分发挥地理位置居中的区位优势,建成布局合理的现代化仓储集疏运体系,为全省全国经济的发展和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创造高效、方便、安全的综合运输保障体系。最后,全面调整优化、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加快高新科技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加速推进信息化进程。中原城市群内,各城市要不断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转化率,不断加强和发挥科技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结合区域规划和自身优势特点,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步伐,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优化。

中原城市群实现经济上的优势资源整合,就需要促进城市的空间发展,形成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网络联系的综合协作体系,逐步形成以各级中心城市层为依托,以快速交通干道、工业都市带为发展主轴线,以各种生产要素流、各级交通和通讯线路为联系网络的城市体系空间格局,推动资源的流动。由此,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要培育和挖掘一体化动力,瞄准实现一体化的诱因,进而通过产业、市场和支撑系统的一体化来改变目前中原城市群在地域空间上的“离散状态”。就需要形成“双核、两圈、四带”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发挥的总体架构。郑州市经济一体化的空间结构现状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形成以郑州为主核心,洛阳为副核心的强力经济集聚中心,形成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放射状点轴城市发展格局。

第二,打造较为明显的圈层结构:第一圈层是以郑州为中心,以周围7个卫星城镇为节点构成的郑州都市圈;第二圈层是以郑州都市圈为中心,以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城市为结点,构成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

第三,建设圈层连接的结合带:第一带为沿黄河由东向西连接开封、郑州、洛阳以及荥阳、巩义、偃师的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组成的复合发展轴;第二带为自北向南连接新乡、郑州、许昌、漯河以及卫辉、新郑、长葛的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组成的复合发展轴;第三带是由连接新乡、焦作、济源、洛阳的铁路和公路构成的复合轴线;第四带是由连接漯河、平顶山等市的漯阜铁路和正在建设的洛阳至平顶山、漯河、周口、阜阳至上海高速公路组成的复合轴线。

资源的空间布局整合需要以点带面,实现点面结合,点轴结合,圈轴结合的综合立体的空间布局。首先,以郑州为经济聚集中心,打造大郑州都市圈,增强城市群核心牵引力。构建以郑州市为中心,以与其联系紧密的地方性中心城市巩义、新密、新郑、荥阳、登封市为结点,以各级交通和通讯线路为网络的大郑州都市圈,形成网络化与极化共同发展的都市圈空间结构,是有效发挥其空间组织作用的有力方式。②郑州中心城区主要向东、向西扩展,适时将中牟、荥阳撤县建区,以进一步拓展城市框架,并按“中心城区(郑州市8区)组团+荥阳上街组团+中牟组团+航空港组团+卫星城(巩义、登封、新郑、新密4市)”进行空间布局。另外,郑州与开封两市中心城区之间距离仅70km,中间有中牟、白沙、杏花营等工业基础好、产业互补性强的诸多城镇,开封西部的新开发区已向西与郑州东新区形成对接之势,未来的发展,开封最有可能成为城市群核心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郑、汴实施空间联合,走一体化或联体化发展的道路,对增强城市群的核心牵引力有重要意义。

其次,要建设产业发展轴带,以产业集聚引导资源空间整合。中原城市群应重点发展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陇海产业发展带)、新郑漯京广产业轴、新焦济南太行产业轴、洛平漯产业轴等4个产业发展轴带和许平漯成长三角。这些地区城镇分布密集,工业化基础较好,是全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但缺乏统一实施的产业布局规划,产业内部缺少应有的秩序,规模效益不够突出。这些产业轴带应以区域协作、结构优化、适当集中、集群发展为重点,依托各自的优势条件,整合资源、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建立联合发展机制,以群体的形式共同发展并参与区域竞争。

最后,通过以郑州为中心,以产业带为发展轴的结合,构建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空间网络。中原城市群经济群体整合的最高形式是尽快促使城市体系迈向网络式发育阶段。③在网络发展模式中,京广铁路、京珠高速、陇海铁路、连霍高速以及国家级的通讯网交织组成的复合网络为“主动脉”,其他等级的铁路、公路、通讯网交织组成的复合网络为“支脉”,双核心城市郑州和洛阳为一级网络结点,新乡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二级网络结点,以巩义等区域性次中心城市等为三级网络结点,以卫辉等地方性中心城市为四级网络结点。沿着未来的快速交通线的城市会迅速发展,还会产生一些新城市,出现新 “网结”。各级网结发挥自身特色,通过导入、整合异质性要素和促使产业集聚培育竞争优势,逐步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功能互补的、结构有序的、开放式的城市网络体系。

四、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战略取向

河南人多地少,而且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无论从经济集中指数,还是从地理联系系数看,河南区域经济发展都表现出区域差距特性。实施以郑州为中心的“城市圈域”发展模式,是改变河南经济现状,推动河南经济发展以及中部经济崛起的重要举措。

首先,我们认为在实施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执行机构,整合处于“空间离散”状态的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在1998年就建立了以省委副书记任组长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领导小组。④武汉“1+8”城市圈也在探索建立城市群建设管理委员会。⑤中原城市群也应有一个统一的由各城市各级政府共同授权的权威的管理组织机构或经济大格局自发形成的市场管理组织,并制定能被各级政府所共同认可的制度和政策,以促成城市群各主体达成利益共识,保持共同的利益和建设方向,这是实现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其次,要充分发挥郑州这个中心城市的经济集聚作用,打造核心城市的竞争力,增强经济辐射带动力。郑州作为中心城市应遵循“不求最大、但求最强”的发展思路,加快城市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尽快形成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优势互补的体系,才能与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充满活力的城市圈,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和辐射力。目前,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正成长为河南新的经济增长极,河南经济发展向中原城市群地区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它正在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点,也将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极和国家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之一。

注释:

①赵 君,宫银峰.努力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前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②杨迅周,杨延哲,刘爱荣.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战略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5):35-36.

③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光.信息环境下城市群区的发展[J].城市规划,2001,(8):16-17.

④陈剩勇.区域间政府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选择[J].政治学研究,2004,(1):25-31.

⑤李和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中的政府转型[J].学习与实践,2008,(5):31.

责任编校:陈 强,王彩红

2010-06-18

贾玉巧,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实习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问题研究。

F127

A

1007-9734(2010)05-0069-04

猜你喜欢
中原郑州城市群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沁园春·赞中原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梦启郑州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御中原 画饼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