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诗词教学中的美育

2010-02-16 19:56李震海湖北省襄樊五中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11期
关键词:美育诗词美的

李震海(湖北省襄樊五中)

漫谈诗词教学中的美育

李震海(湖北省襄樊五中)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新《课标》又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语文教学与美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诗词作为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作为古代优秀文化的传承,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诗词本身所具有的意境美、语言美、节奏美等,使得诗词教学对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具有天然的优势。

一、感受朗读美

朗读是书面语言转变为形象生动、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古诗词讲究平仄压韵,讲究对偶,句式整齐,读起来有节奏感、有音韵美,富有音乐性;诗词具有抒情美,它是诗人情感的表达;诗歌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意象中。诗词在诵读中朗朗上口,并且可以读出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音乐美。因此,声情并茂地朗读诗词是一种自我享受,也是一种开拓心灵境界的艺术。

在诗歌教学中,可采取大声朗读、轻轻低吟、齐读、单独读,听录音跟读等各种不同的形式,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诗词形式的美,进入诗词美的意境。通过朗读,把美的思想感情 “原汁原味”地传达出来,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把无声的文字符号所描写的情和景转化为具有声韵效果的艺术,让学生在朗读吟诵中体味、感悟诗的韵律美,同时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感悟到诗歌美的和谐的韵律。学生最终定能获得一种妙不可言的美的享受。

不同内容、不同风格有着不同的朗读效果,把握好每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是读好一首诗的关键。如《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杜甫的早期作品,赞美泰山,表露诗人远大抱负的,要读得激昂豪迈。《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传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要读出沉痛忧伤。

二、感受语言美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运用得好,往往使诗词增光添彩。古诗鉴赏,尤其是语言的鉴赏,不仅能提高人们的高尚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

语言美表现在诗人大都极善于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一种思想或各类抽象的东西,如宋祁《玉楼春》词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运用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春天的烂漫景象写活了。读来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而且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飞蝶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抽象的春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具体可感。

语言美还表现在富有弹性,“弹性”指精练的文字表现的各个意象之间,有大量的可供读者联想、想象的空间。如,马致远的 《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此外,诗词语言更具音韵和谐之美,诗歌的音乐美由押韵、节奏和音调构成。押韵能使全诗在音响上联结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鲜明的节奏感如能与诗的内在情感保持一致,能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音调由平仄协调、双声叠唱、重言复唱等几方面组成。平仄和谐,形成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重章叠唱,令人有一唱三叹,荡气回肠之感。

三、感受自然美

自然美是一种现实美,它以可观感的美丽,激发青少年的审美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并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诗词所描绘的景观,激发起对祖国河山的爱,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提高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这里以王维诗歌为例,其诗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他写景动静结合,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特别是他在描写大自然中一刹那间的纷纭动象,是那样的清净与静谧,禅韵盎然,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等,往往荡涤读者之胸襟,给人以恬淡宁和的无尽遐思。

四、感悟生活美

古诗词中有很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歌咏田园生活。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这里有清新的泥土味,这里有强烈的生活感,这里不乏恬淡的艺术美,更不乏淳朴的生活美。再如,辛弃疾的《清平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一派农家合家欢乐的景象冉冉升起。

五、感受形象美

美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体现的,少年儿童往往喜欢模仿英雄的动作、学习英雄的语言,这说明了美好的形象对他们有重要的感染作用。形象美主要是人物美,教材中有许多体现诗人高尚情操的诗词:有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有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 》,陆游 《书愤》;有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这些诗词给人以美的启示,教学中应努力突出诗词描绘的形象,让学生在分析、评价过程中,心灵得到净化。

在审美教育中,审美对象总是以具体可感知的形象方式存在的,离开了具体的感性形象,就不可能成为审美对象。因此,美感的获得,首先在于对形象的感知。有些诗词,学生可以依据语言文字,经由想象,直接浮现出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但是,由于中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尚不发达,加之表象储存贫乏,有时仅凭文字的叙述,很难使学生呈现形象,唤起美感。这时最好的办法是利用插图,把文字内容诉诸视觉的画面(因为图画比文字更容易产生鲜明的形象),使学生直接地产生意象整体,以达到陶冶美感和高尚情操之目的。如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鄂教版第八册)教材中的插图,一个英雄人物手持“吴钩”,期待上场杀敌的形象跃然纸上。另外,合理利用多媒体,借助图形、动画、影像、声音进行诗词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文审美能力。实情实景的欣赏,使学生对作品的内心体验远远超过了课本上的几个字,学生能在感受美、鉴赏美的一系列审美体验中逐步培养审美能力,达到美育渗透目的。

六、体味想象美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郭沫若在《诗论三札》中指出:“诗 =(直觉 +情调 +想象)+(适当的文字)。”艾青则说得更为明白:“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和诗歌爱好者谈诗》)

在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其中概括着的、凝冻着的内容融化开来,再造意象的整体,从而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感受,拓展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很多诗歌都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个“疑”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令人感到意味深长。“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飞雪想象成梨花盛开,令人拍案叫绝。如此种种,不胜枚举。经常欣赏诗歌,就可跟随诗人新颖、奇特的想象,进入到十分开阔和无比绮丽的艺术境界中去,久而久之,在不知不觉中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想象能力。

参考资料: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陈三杰《诗歌美育浅谈》,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1年第 4期。

猜你喜欢
美育诗词美的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