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和研究

2010-02-16 17:24:39李海华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消化科05600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9期
关键词:茵陈虎杖泽泻

李海华 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消化科(056001)

浅谈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和研究

李海华 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消化科(056001)

脂肪肝;中医病因病机;中成药的应用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发生障碍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从而造成脂肪在肝组织细胞内蓄积的一种病理状态。以右胁疼痛、不适、倦怠乏力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相当于中医学积聚、痰浊、胁痛、湿阻、脂满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气血痰浊,相互搏结于肝脏所致。本病的病机演变亦与正气有关,一般初病多实,久则多虚实夹杂,后期则正虚邪实。

中医研究认为,痰、湿、瘀,积等病理产物是脂肪肝形成的条件,各种外来因素(如病毒、酒精、妊娠、药物、不合理膳食等)所致的肝脏损害则是脂肪肝形成的基础。因此,化痰祛湿、活血化瘀、健脾消导、清热解郁等是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基本大法。尤以化痰祛湿、活血化瘀最为临床常用。治疗用药着重疏肝健脾,理气活血,清灵通透,慎补多疏。

从临床使用药物来看,常用的有泽泻、丹参、生山楂、虎杖、制首乌、柴胡、草决明、白芍、当归、茯苓、枸杞子、茵陈、焦槟榔、法半夏、女贞子、荷叶、白芥子、郁金、白术、甘草、杏仁、莪术、浙贝等。其中大部分为苦燥、辛香、咸降、酸涩、淡渗之品,小部分为甘润之品。现代药理学研究中抗脂肪肝的作用,单味药中,制首乌、丹参、山楂、人参、泽泻、莪术、姜黄、枸杞子、花粉、灵芝、女贞子、虎杖、茵陈等可以降低血脂,减轻肝内脂肪沉积,改善肝功能。一般来说淡渗利湿类药(如泽泻)可消除过多的血脂;滋养甘润类(如首乌)可通过保肝润养来消除肝脂;消解类药(如虎杖)又以清泄来消脂去浊;仙灵脾、人参等温阳益气之品及丹参等活血药,则往往通过促进脂肪的氧化或降解等机制来消除肝脂。这些药物因不同性味而能通过不同途径起到降脂、抗脂肪肝的作用,为中医药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和临床运用的根据。同时,在脂肪肝的临床治疗中,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酌情加用上述有降血脂和肝内脂肪作用的药物,可望提高临床疗效。

临床上,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可用小柴胡汤为主的柴胡制剂加桂枝茯苓丸等活血祛淤剂治疗,具体可根据虚实辨证论治。实证以大柴胡汤为主方,可并用桃核承气汤活血祛淤,茵陈蒿汤、三黄泻心汤清热利湿解毒。虚实夹杂证以小柴胡汤或柴胡桂枝汤为主方,活血祛淤并用桂枝茯苓丸,清热利湿并用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汤或黄连解毒汤。虚证则以加味逍遥散、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主方,活血祛淤并用当归芍药散或四物汤,清热利湿并用茵陈五苓散,益气补血以六君子汤、人参汤、补中益气汤或十全大补汤,补肾则用六味丸或六味地黄丸。

临床常用的中成药有,1.胆宁片 主要由大黄、虎杖、青皮、陈皮等组成,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该药具有消炎、利胆、降低胆固醇和肝脏脂肪变性,以及清除自由基的功能。临床上对肥胖、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患者亦具良效。口服,5片/次,3次/日,饭后服用,疗程一般需3~6个月以上,最好能连续应用1~2年,这样可能方会取得理想的防治脂肪肝的功效。2.血脂康 该药是从传统中药红曲中提炼精制而成的纯生物制剂,其主要活性成分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丁。国内的初步临床研究发现,该药具有良好的降血脂和改善肝内脂肪沉积之功效,且不良反映轻微。3.护肝片 是经高科技提取,高浓度入药的纯中药制剂,在治疗脂肪肝、保肝降酶、退黄调脂等方面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护肝片制剂中含有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五味子乙素),具有肝细胞修复和再生,降低转氨酶,增加肝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和肝脏解毒功能作用,并配伍柴胡、茵陈、板蓝根、猪胆粉、绿豆粉等诸药合用,对脂肪肝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但这些对治疗脂肪肝中成药的品种来说,是绝对不足的。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研发空间。我们对组方合理疗效确切的中药复方以药效学实验为指标,进行提取、除杂工艺的筛选。去粗取精,提高品种质量和疗效,减少服用量,并在剂型和口感上下工夫,以提高患者长期服药的依从性。总之,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起效特性在治疗该类慢性复杂病症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选药处方时既遵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又参照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一定能开发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疗效确切的治疗脂肪肝的新药填补市场空白,从而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李秀琼.中药何首乌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3):365.

[2] 牛向荣.柴胡药理作用研究概述[J].中国药师,2009,12(9):1312.

[3] 李晶,冯五金,生山楂,泽泻,莪术对大鼠脂肪肝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的实验研究[J].山西中医,2006,6(22):57.

[4] 季光,范建高.胆宁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2):128.

10.3969/j.issn.1672-2779.2010.09.024

1672-2779(2010)-09-0001-02

2010-03-23)

猜你喜欢
茵陈虎杖泽泻
春来茵陈最为鲜
保健与生活(2023年4期)2023-02-10 05:43:39
泽泻到底“毒”不“毒”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1:32
利胆退黄夸茵陈
基层中医药(2018年6期)2018-08-29 01:20:12
虎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中成药(2018年3期)2018-05-07 13:34:47
绵茵陈养肝祛湿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01
虎杖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机制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15
泄热渗湿的建泽泻
虎杖煎剂对急性肺损伤大鼠TNF-a,IL-1β表达的影响
泽泻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