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辉 河北省新乐市中医院内三科(507000)
葛花解酲汤加减治疗酒精性肝病46例
安国辉 河北省新乐市中医院内三科(507000)
酒精性肝病;中医药疗法;葛花解酲汤
笔者运用葛花解酲汤加减治疗酒精性肝病4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8月至2008年11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酒精性肝病患者46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例;年龄21~30岁11例,30~45岁14例,45~60岁21例;病程1.5月至26年。酒精性肝病分型:酒精性脂肪肝11例,酒精性肝炎28例,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7例。
1.2 诊断标准 所有入选病例均有长期大量饮酒史或短期内反复大量饮酒史,常见症状为乏力,食少纳差,恶心呕吐,肝区疼痛,黄疸等。均检测肝功能,腹部超声,肝炎病毒标志物等,均符合《内科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六版)制定的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并除外合并病毒性肝炎者。
1.3 治疗方法 予葛花解酲汤加减,药物组成:葛花12g,党参10g,茯苓20g,猪苓15g,白豆蔻6g,陈皮12g,焦三仙各12g,甘草6g,白术15g,丹参15g,枳椇子15g,苏木15g.。加减:恶心呕吐加竹茹6g,姜半夏10g;黄疸加茵陈蒿30g,赤芍20g;肝脾肿大加牡蛎20g,炙鳖甲20g,水红花子15g。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分两次口服。疗程30天。所有患者均严格戒酒。
本组46例患者,显效29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显效率63%,总有效率91.3%。
2.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有关文献[1]制定。显效: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或完全消失,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好转,AST、AL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如治疗前AST和ALT>2.5倍正常上限者,下降至1.5倍正常上限以下;如治疗前AST和ALT<2.5倍正常上限者,下降至1.25倍正常上限以下。GGT、TBIL较治疗前下降40%以上。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AST、ALT、GGT、TBIL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显效率与有效率相加为总有效率。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至酒精性肝炎,甚至肝硬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的消耗量逐渐增多,该病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以下机制:①乙醇的中间代谢产物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并可诱发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受免疫反应的攻击。②乙醇代谢的耗氧过程导致小叶中央区缺氧。③乙醇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对肝组织的损害。④激发免疫炎症反应,炎症细胞在肝组织浸润,释放各种细胞因子,进一步加重肝细胞受损。目前西医对于本病治疗,无特效药物,而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中医学认为,酒为水谷精液所化,体湿性热,若过饮无度,轻则伤人脾胃,重则损人神气,酒毒所致诸症,皆湿热伤形与气。葛花解酲汤是李东垣治疗酒客病的名方,其治疗原则是:“外解肌肉,内清阳明,令上下内外,分消其患,使胃中秽为芳变,浊为清化,泰然和矣”。方中君葛花,醒脾解酒,臣党参、白术、茯苓、猪苓,健脾利湿,白豆蔻芳香化湿,佐以陈皮、焦三仙行气消积,枳椇子清热利尿、除烦止渴,肝为藏血之脏,酒毒伤肝,日久必至血络瘀阻,故加丹参养血活血,苏木为三阴经血分之药,少用以和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葛花解酲汤有明显的抗乙醇中毒的作用[2]。枳椇子有显著的保肝解酒作用[3],可逆转乙醇所致的乙醇脱氢酶活性的下降,可抑制乙醇所致的丙二醛升高,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防止肝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保护肝细胞免受自由基毒害。白术,丹参有明显的保肝,抗肝纤维化作用。乙醇的中间代谢物乙醛,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乙醛-蛋白加合物,后者可以作为新抗原诱导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受免疫反应的攻击,而苏木对于细胞及体液免疫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4],可以减轻肝细胞的免疫损伤。总之,我们运用传统中医理论,并借鉴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合理组方,运用葛花解酲汤加减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观察未发现毒副作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全海,郭树华,胡大荣,等.国产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4):239-240.
[2] 伍嘉宁,潘锄云,周楚华,等.葛花解酲汤抗乙醇中毒的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6(4):24-25.
[3] 任发政,罗云波,蒋菁莉.枳椇子影响乙醇代谢机理研究[J].食品科学,2002, 23(12):58-59.
[4] 赖成虹,李作孝,刘光益.苏木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4, 10(10):635-636.
10.3969/j.issn.1672-2779.2010.09.013
1672-2779(2010)-09-0023-01
2001-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