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忠林 周环宇 河南省平顶山平高集团公司医院(467001)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万忠林 周环宇 河南省平顶山平高集团公司医院(467001)
目的 了解我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我院2002—-2008年分离的274株葡萄球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应用WHONET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检出率为48.4%和65.9%,且其检出率逐年升高,MRS的耐药率远比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高。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结论 医院应加强对MRS的检测,临床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性
葡萄球菌是临床感染常见的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和表皮葡萄球菌(SEP)是葡萄球菌属中主要的致病菌,其中MRSA和MRSE引起的感染日趋增多,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由于MRSA和MRSE耐药现象严重,给临床治疗时对抗菌药物的选择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掌握我院葡萄球菌属的耐药状况,我们对我院微生物实验室近7年来从临床分离的SAU和SEP的耐药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1 菌株来源 来自2002年1月至2008年11月间我院微生物实验室从各种送检标本中培养分离的SAU和SEP共274株。
1.2 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细菌鉴定采用API鉴定系统(购自法国梅里埃公司),药敏实验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纸片购自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结果按NCCLS标准判定。
1.3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鉴定 采用K-B法,将高盐琼脂加苯唑西林纸片(2004年改用头孢西丁纸片)35℃孵育24h,结果按NCCLS标准判定。
1.4 质控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购自河南省临床检验中心。
1.5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1 MRSA和MRSE的检出率 7年间我院培养分离出SAU186株,其中检出MRSA 90株,检出率为48.4%;SEP88株,MRSE检出58株,检出率为65.9%。与郝秀红等[1]的报道相近。SAU、SEP中MRSA、MRSE的检出率在逐年升高。
2.2 耐药率 7年间我院SAU、SEP和MRSA、MRSE的耐药率无显著变化。但MRS与MSS的耐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MRS的耐药程度和耐药率均明显大于MSS。见表1,表2。
MRSA1961年由英国Jeven首次报道,随后世界各地相继被发现。目前MRSA和MRSE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MRSA和MRSE的易感人群为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重症监护病人、接受侵袭性操作和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由于MRS的异质性,甲氧西林和苯唑西林不能准确鉴定出MRS,假阳(阴)性结果的报告不仅会误导临床治疗,而且容易导致MRS的漏检和流行,2004年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用头孢西丁方法鉴定mecA基因介导的MRS,减少了非mecA基因介导的假MRS性结果,使得MRS菌株的鉴定更准确[2-3]。
随着大量新的广谱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尤其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导致各种病原菌耐药越来越严重。上海华山医院1980年以前MRSA占SAU的5%,1985—1986年为24%,1992年以后上升到50%~70%[4]。我院MRSA和MRSE的检出率也是逐年上升,耐药性也在逐年加重,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MRS对多种抗菌药物可产生耐药,包括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5]。我们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MRSA、MRSE比MSSA、MSSE耐药率高,差异具显著性(P<0.01)。MRSA、MRSE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β-内酰胺类药物几乎完全耐药。MRSA、MRSE除万古霉素(0%)和利福平(8.6%)耐药率低外,对其它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由MRSA引起的感染单用万古霉素与万古霉素加三代头孢或万古霉素加氨基糖苷类治疗的效果无明显差别[6]。说明万古霉素单用即可治愈MRSA引起的感染,不需与其它药物合用。万古霉素仍是治疗MRS最有效的药物。近来国外有不少报道发现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的葡萄球菌[7]。一旦万古霉素对MRSA无效,则MRSA导致的感染可能成为无法治疗的致死性疾病[8]。因此我们应合理利用有限的抗菌药物资源,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院内感染,减缓耐药菌的产生,控制耐药菌株的蔓延。
[1] 郝秀红,蒋学兵,韩善桥,等.2170株革兰阳性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7):823.
[2] 陈民钧.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04年版有关药敏试验标准化更新要点[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9):608.
[3] 张新妹,马 越,胡昌勤,等.细菌耐药性调查研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中国药房,2005.16(8):624.
[4] 周筱青,刘皈阳,朱士俊.医院制订抗生素应用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3,1(2):58.
10.3969/j.issn.1672-2779.2010.09.223
1672-2779(2010)-09-0224-02
201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