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富
(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常州 213000)
高职院校声乐专业小组课教学的优势与特点
李国富
(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常州 213000)
通过对高职院校声乐专业单独辅导和集体授课形式的比照,从教学方式“点面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声乐小组课开设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高职院校;声乐专业;教学;优势与特点
声乐专业课一直沿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实行声乐专业小组课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师资资源,而且突破了教学形式与内容单一的缺点,更加注重“专业性”,是一项很好的教学改革实践。
声乐专业教学的授课方式上主要为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单独辅导(以下简称“个别课”),这种形式具有针对性强和效率高的优点。主讲教师在对学生单独施教的过程中,通过掌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程度和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及时引导和启发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不断进步。个别课的单独授课方式能使学生在上课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扰,更好地获得知识与技能,是一种纵向授课模式。
纵向授课模式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不足。它过多地强调“点”的概念,不易做好点与面的结合。由于学生是单独向自己的主讲教师学习完成的,这样就会使学生很少有机会了解到同专业其他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情况,难以听到、看到其他学生的长处与不足,从而失去一面从不同角度观照自己、衡量自己的“镜子”。在每周到两次的个别课中,主讲教师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针对如何提高每个学生的专业水平上,授课内容基本为纯技术性训练。而学生在一周之内,除了个别课外,其他时间几乎都是在琴房内单独进行的,相当于全封闭的练习。这种单独练习固然可以集中精力、提高效率,但无形中切断了与他人交流的渠道。学期观摩会能起到一定的交流作用,但是每个学期只有1-2次,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这种情况下,以横向授课方式为主,注重点面结合的声乐小组课教学方式的出现便具有独特的可行性。
集体课是高校教育产业化之下与时俱进、茁壮成长的产物。高校通过扩招实现了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由于高校扩招,入学门槛降低了,学生声乐基础起点也低了,加上教师数量的不足,这也给诸如声乐技能学科的集体课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高职院校声乐小组课是针对从事演唱专业的学生设置的,其教学形式是多人同时上课。声乐小组课教学介于集体课与个别课间,是对声乐专业课教学更为完善的补充,它以辅助课的性质存在,授课形式是多元化的。
声乐小组课能够较好地利用人数上的优势,强调寻找和比较共性。声乐小组课能更好、更客观地为每一位学习者创造一个对比自我和集体之间关系的交流平台。在以观摩会形式出现的声乐小组课上,每位学生都可通过观摩他人演唱来进行比较,更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程度在集体水平中所处的水平,从他人的表演中获取直接认识,从而做好自我调整。除了以上优点外,声乐小组课还是一种多点互联的体现,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信息在不断的交换中聚集更强的能量,从而使每一名参与者都能得到更深刻的印象。在以技术讨论课形式出现的声乐小组课上,多人重复提及的概念利于参与者记忆。另外,声乐小组课的教学方式易于活跃教学气氛,有助于每位参与者集中精力,并以积极的学习态度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内部观摩是声乐小组课的内容之一。通常为主讲教师组织自己所教的全体学生观摩一名或多名学生的演唱。其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从考试形式到音乐会;从演唱一条练声曲到一首作品;从一个人的独唱到多人的重唱等。作为内部观摩形式的声乐小组课具有以下诸多优点:(1)频繁的观摩更多地增强了学生面对观众的临场感,使其更好地适应日后的舞台弹奏。(2)通过模拟演出和观看演出,学生能更好地获取经验,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3)主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观摩演唱情况,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他在学习中的长处与不足。(4)通过这种观摩性质的声乐小组课,不同学生不同水平的演唱能为每一个参与者带来不同的观感,如对同一首曲子中音乐部分的不同理解,或者是在技术上使用的不同方法等,对于这些不同点的疑惑也会促进学生去思考、去寻找答案。
高职院校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理性思维力,声乐小组课作为专业知识讨论课堂,学生可以把平时练唱时所想到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由主讲教师引导大家来讨论。专业知识讨论性质的声乐小组课可以同内部观摩性质的声乐小组课结合起来。例如,男声的小组课中必然涉及到男声声音的“关闭”(close)问题,把每个歌唱者在自己的歌唱中所体现的“关闭”技能作为问题,每名学生都要对上台演唱的人提出自己的观点,对演唱者的优点和缺点发表各自的看法。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具备以上两种能力对学生来说,今后无论是从事演唱还是教学都是极为重要的。应该注意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声乐专业知识进行的讨论,主题必须是集中的,必须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发言,必须有详细的课堂讨论记录。这样做可以训练学生在声乐教学和歌唱练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求老师在组织讨论前要准备好讨论的内容、主题及讨论对象。
音乐欣赏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声乐专业的学生,它的功能不仅是培养情操和拓宽音乐知识,还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内在构成要素的认知与分析。在这点上,音乐赏析性质的声乐小组课和内部观摩性质的声乐小组课在一些形式上有着共同之处,即两者都要经历听、看以及思考的过程。例如,在组织学生观看威尔第的歌剧《弄臣》演唱会资料时,应提醒学生注意歌唱演员在上台和谢幕时的神情举止,观察演员在演唱时的一些肢体语言的意义和作用,同时,还要告诉学生作品的相关典故。这些提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每位学生的音乐意识,并会不自觉的在舞台实践中表现出来。这种由主讲教师引导的声乐小组课,具有超出音乐欣赏课的积极作用与意义,因此,在中高级声乐作品实践教学中,需要增加欣赏课的比例。
学校是一个特定的场所,学生在学校里主要是为了接受教育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声乐小组课不只是讨论学术的平台,还是学生们相互交流情感的俱乐部,一个切磋技艺的园地。声乐小组课便成为一个调节情绪、增进友谊的场所。平时学生不可能有密集的声乐观摩活动,再加上高职学生求知欲强却又爱面子的心理特征,老师有必须想办法提供一个特定的环境让学声乐的学生相互了解,相互沟通,同时,分享每一个人的感受,增进友情。在声乐小组课上,同学们既是朋友,又是合作者。例如,要完成四重唱作品《牧歌》,只有把多声部整合进来,才能得以展示,而声部不同的同学在这样的氛围中都能最大限度的找到自信。如果把四重唱作品《牧歌》当作一个声乐剧目来完成,而声乐剧目是必须在集体合作下才能完成的一项课题,声乐小组课让学生们直接在课堂上就进行了声乐剧目的加工工作,为其将来走向舞台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这些特殊性质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都要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门课。
声乐小组课是一门具有诸多优点的专业辅助教学形式,对于引导横向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可行性意义。声乐小组课应在形式上不断改进和完善,始终保持它的魅力和作用,使其免于落入程式化的空洞形式中去,这一教学形式将在表演专业的教学活动中日益凸显出更为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 李 漪]
G712
A
1674-7747(2010)07-0096-02
2010-04-02
李国富(1970-),男,江苏淮安人,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