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血液灌流在急性乙醇中毒中的护理

2010-02-16 17:24:39孙淑萍于春英冯可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传染病医院154007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9期
关键词:灌流管路肝素

孙淑萍 韩 艳 于春英 冯可杰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传染病医院(154007)

应用血液灌流在急性乙醇中毒中的护理

孙淑萍 韩 艳 于春英 冯可杰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传染病医院(154007)

本文回顾总结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救治的方法及护理经验,得出通过及时建立血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出血和凝血,运用血液灌流彻底清除患者乙醇脂溶性毒物是救治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有效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急性乙醇中毒;血液灌流;护理

急性乙醇中毒是急诊科的常见病之一,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近年来,血液灌流在急诊医学中的广泛应用,明显地提高了急性乙醇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我院急诊科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急性乙醇中毒患者88例进行血液灌流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诊收治急性乙醇中毒患者79例,男66例,女13例,年龄20~59(平均39.4)岁。根据乙醇中毒的临床分期[1],其中处于兴奋期42例,共济失调期24例,昏睡(或昏迷)期13例。

1.2 治疗 患者均在急诊科经过洗胃(神志清醒者),补液,利尿及对症处理。病情不能控制者急诊行床边血液灌流治疗。

1.3 装置和仪器 采用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JF2800A型血液灌流机和专用血液管路,均采用12Fr动静脉留置针建立体外循环血管通路。

1.4 方法 将动脉管路充满生理盐水,与灌流器血液入口端相连。灌流器静脉端朝上与静脉管路连接,将动、静脉管路连接成闭路,用生理盐水2000ml冲洗和排气,最后用肝素生理盐水500ml(内加肝素50mg),以100ml/ min的血泵流速密闭循环30min,使之充分肝素化。在整个预冲过程中,均应用手拍击并平行晃动血液灌流器,以利于气泡排出,同时使吸附剂分布更均匀。为患者血管做动、静脉穿刺成功后,在动脉血液进入灌流器前,从静脉端推入首剂肝素,10分钟后开始血液灌流。首先将血路动脉端与患者动脉穿刺针连接,然后开动血泵,将血液流量调至50~100 ml/min,在动脉血液进入灌流器时可轻轻拍击灌流器,以防止吸附剂凝结,当血液流至管路静脉末端时,迅速连接患者静脉穿刺针,以减少进入体内的盐水量。在灌流过程中,若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可慢慢将血液流量调至100~200 ml/min.吸附2 h左右灌流器吸附剂已达到饱和[2],此时结束灌流治疗,灌流结束后用空气回血,尽量避免使用生理盐水,以免被吸附物质重新释放入血。如果有需要可以更换灌流器继续灌流[3]。

2 灌流过程护理体会

2.1 迅速建立血管通路 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往往伴有抽搐、烦躁多动表现,因此,在选择血管及穿刺时,要求护士要有良好的穿刺技能,尽量做到一针见血;穿刺后要固定好针头,躁动患者约束四肢,尽量避免针头脱落,以保证有足够血流量。

2.2 肝素的使用 对凝血机制正常患者采用全身肝素化的方法,首次剂量按1.2~2.0 mg/kg体重,最大剂量2.5 mg/kg体重。静脉给肝素10 min后,才能开始血液灌流系统的体外循环,灌流开始20 min时追加肝素5~8mg,以后每半小时1次追加肝素5~8 mg,灌流过程中每隔0.5~1 h应监测1次凝血功能,使体外循环凝血时间保持在45~60 min[3]对于凝血机制障碍者,采用无肝素透析,要求预冲充分,透析过程中每半小时冲生理盐水,确保管路无凝血块堵塞。

2.3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灌流器工作是否正常

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往往伴有意识障碍,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意识、瞳孔,要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有无自主呼吸及观察呼吸频率,详细记录出入量,如出现血压下降,应立即减慢血液量,患者取头低足高位,扩大充血容量,必要时加用升压药;如非血容量减少而引起低血压患者,可边滴注升压药边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密切注视是否有灌流器凝血,如血路中动脉除泡器液平面较前提高而静脉除泡器液平面下降,提示灌流器凝血,此时应加大肝素量,必要时更换灌流器。另外,还应警惕发生空气栓塞,空气栓塞主要由于动脉管道与灌流器连接或连接不合适引起,故对这些连接处应注意观察。灌流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尿量、尿液颜色变化,密切观察患者对血液灌流的反应。

2.4 血液灌流后病情观察 对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一次血液灌流治疗后由于乙醇在外周循环内浓度下降,患者意识可能转清,但乙醇具有脂溶性,在体内分布容量大,加上有些患者洗胃不彻底,消化道仍有吸收,在灌流治疗后几小时或1 d后,外周组织中毒物再次释放入血,血浓度再次增高。血液灌流应在发病后尽早进行,以保证毒物在未进入机体组织细胞前以游离状态存在时最大限度地消除毒物。对危重患者应严密观察,如有戒断症状,应继续灌流或多次灌流,清除至不威胁生命的程度为止。灌流结束后在动静脉穿刺针眼处持续按压大于30 min,并用冰块局部冷敷,以免皮下出血。另外,由于在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肝素量较大,为防止出血,在治疗结束后可缓慢推注鱼精蛋白25~50 mg进行中和肝素。

[1] 石应康.急诊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160-163.

[2] 丁国娟,章云清,方强.床旁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氯氮平中毒19例[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7):545.

[3] 修云红,王立红,赵德燕.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药物中毒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14219.

10.3969/j.issn.1672-2779.2010.10.120

1672-2779(2010)-10-0142-02

2010-03-27)

猜你喜欢
灌流管路肝素
基于水质变化的供热采暖管路设计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液压管路系统随机振动下疲劳分析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当代水产(2019年7期)2019-09-03 01:02:24
硅钢轧制过程中乳化液流量控制解耦研究及应用
山西冶金(2019年2期)2019-05-31 11:30:04
加热法在无肝素血液灌流护理中的应用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河北医药(2015年13期)2015-11-13 06:15:34
血液灌流治疗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
西藏科技(2015年9期)2015-09-26 12:15:31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