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军 王献印 李百华 张作峰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医院(457003)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
陈向军 王献印 李百华 张作峰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医院(457003)
股骨转子间骨折;骨折固定术;PFNA;中医骨伤科学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 骨质疏松患者逐年增多,股骨转子间骨折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亦随之增多,早期手术治疗已被广泛接受。2006年12月至2009年6月,笔者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t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2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本组25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72~89岁,平均79.2岁;受伤原因:运动伤3例,坠落伤1例,生活伤13例,交通伤8例。骨折按AO分类标准:A1型8例,A2型13例,A3型4例,均为闭合性骨折。25例中16例合并两种以上的内科疾病,7例合并1种内科疾病,如冠心病、脑出血、脑血栓、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等。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14d,平均5.26d。所有骨折均采用PFNA内固定。
2.1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患者仰卧于牵引手术床,患肢与躯干保持10~15°内收,以便术中PFNA顺利进入股骨髓腔,略垫高患侧臀部, C型臂X线机监视下闭合复位,复位满意后,取股骨大转子上方纵形切口4~6 cm,确定大转子顶点中央或稍前外侧为进针点,往股骨髓腔中插入导针, C型臂X线机确定导针在髓腔内,空心钻开口器开口后,选择合适直径长度的PFNA主钉插入髓腔,一般不需要扩髓,拔出导针,调整瞄准器的前倾角约10°~15°,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置入螺旋刀片的螺纹导针,确定螺纹导针位置良好(正位片在股骨头的中下1/3,侧位片在股骨头颈的中间,导针尖部位于股骨头软骨下0.5~1. 0 ㎝),测量所需螺旋刀片的长度,选择相应的螺旋刀片轻轻捶击至限深处,锁定螺旋刀片,在瞄准器引导下拧入远端锁定螺钉,在髓内钉近端拧入主钉尾帽。C型臂X线机透视显示骨折对位对线及PFNA位置良好,分层闭合切口。
2.2 术后处理 术后即可进行肌肉主动舒缩训练及伸屈踝、膝、髋功能练习。根据患者全身情况,骨折粉碎程度及骨折固定后的稳定性制定负重计划。一般术后1~2周时持拐杖或在他人帮助下离床不负重活动,术后4~6周X线显示骨痂形成,可以扶拐部分负重行走,术后3个月左右X线检查示骨折基本愈合,可以逐渐弃拐完全负重行走。
本组27例,手术时间35~80 min,平均56.2min。术中出血量为120~450 ml,平均220 ml。骨折愈合时间: 11~20周,平均16.4周。本组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4个月,平均8.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未出现局部感染及深静脉血栓,末次随访未发现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及断钉、退钉现象,未出现股骨干骨折患者。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9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为92%,无髋内翻畸形。
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可减轻骨折疼痛,早期功能锻炼,避免或减少长期卧床所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同时不易发生髋内翻畸形,疗程短,可以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无论对于髋关节功能恢复,还是降低并发症,手术治疗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1]。
髓内固定系统的典型设计是Gamma钉,与动力髋螺钉相比,Gamma钉固定力臂短,载荷传递更合理,但是其抗旋转作用不足,而且远端锁钉与主钉钉尖距离较近,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股骨干骨折。AO研发的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克服了Gamma钉的缺点,近端增加了一枚防旋螺钉,远端锁定与钉尖的距离加长至58mm,实现了弹性固定,降低了股骨干骨折等并发症。但是股骨颈内打人2枚螺钉的设计,限制了主钉与加压螺钉针之间的滑动,部分载荷经防旋螺钉传递,经常出现防旋螺钉切割、加压螺钉退钉等并发症[2-3]。
10.3969/j.issn.1672-2779.2010.09.073
1672-2779(2010)-09-0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