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巧布“绿色妙棋”

2010-02-16 15:56李世强
中国石油企业 2010年9期
关键词:方法学海油风电场

□ 文/本刊记者 李世强

中国海油巧布“绿色妙棋”

□ 文/本刊记者 李世强

怎样加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发展结构的调整,实现低碳、绿色发展模式?中国海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十二五”开局之际,已然布下一盘“绿色妙棋”。

7月12日,我国首座利用液化天然气(LNG)冷能进行空气分离的项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LNG冷能空分项目在国际上折桂—该项目利用LNG冷能进行空气分离的方法学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方法学审核理事会第44会议上获得批准。据了解,这是国际LNG冷能利用领域第一个获批的方法学,将为LNG冷能利用产业带来可观的二氧化碳减排资金支持,是中国海油对世界节能减排事业的重要贡献。

方法学是将节能减排纳入清洁发展机制(CDM)的一种国际通行的计算方法。目前联合国CDM执行委员会已经批准了100多个方法学,范围覆盖能源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化工生产和植树造林等领域,但基本出自西方国家,国内申请获批的方法学寥寥无几。

CDM开发的关键在于证明项目本身能够提供长期的、实际可测量的、额外的二氧化碳减排量。方法学的确定与选用对准确核算项目的减排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LNG冷能利用领域,此前还没有获批的方法学,这就使得世界范围内的LNG冷能利用相关项目无法进行二氧化碳减排核算,这些项目的节能减排效益不能被认可。

方法学的获批将LNG冷能利用节能减排纳入二氧化碳减排统计范畴,并且这些碳排放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核算和交易。目前,我国LNG进口量已达1000万吨,可利用冷能折合为电能约为33亿千瓦时,相当于“再生”价值约20亿元的电能。如果将这些冷能加以利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万吨,按照国际一级市场每吨8欧元售价计算,每年能额外获得二氧化碳减排资金约27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320万元)。据了解,未来十几年我国沿海将建成十几个接收站,每年将有数千万吨LNG到岸,届时这一数字将更加可观。

实际上,这只是中国海油拉开低碳发展的“冰山一角”。

随着国际一流能源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打造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相结合的能源体系,成为中国海油迈入“十二五”规划的序曲。

新能源崭露头角海油版图悄然扩大

开工于2007年的我国首座利用LNG气化时释放的冷能进行空气分离、钢铁冷轧和低温橡胶粉碎的项目,成为中国海油深化清洁能源战略,打造绿色竞争力的新举措。同年建成投产的还有我国首座海上风电场—绥中36-1海上风电场。截至目前,这座海上风电场已累计向油田供电超过581万千瓦时,不仅为中国海油进军海上风电市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锻炼了一批敢打硬仗的人才队伍,而且成为中国海油进行我国近海海域风电调查、建立海上风电行业标准的重要基础。

2008年北京奥运会过后的2009年,中国海油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如破竹。这一年里,风能、生物质能产业开拓取得了整体性突破,新能源产业链初步形成。2009 年共有6 个项目开工建设,4 个项目已经或即将建成投产。内蒙古化德49.5兆瓦风电场项目成功并网发电;海南6 万吨/年生物柴油示范项目投料试车一次成功,生产出合格的生物柴油产品;海南东方48 兆瓦风电场项目已完成20 台风机吊装;南通27 万吨/年生物质能项目部分装置机械竣工;甘肃玉门昌马201 兆瓦风电场项目完成了67台风机基础,计划今年底建成投产。

同样引人注意的是,2009 年,中国海油确定把煤制天然气(SNG)作为公司发展煤基清洁能源的主要方向,在重组了山东海化的基础上,拉开了油化工、盐化工和煤基化工三位一体的新化工体系,为下一步向清洁化工产业进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优化管理,整合优势,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体系

新能源蓬勃发展的后面,是中国海油党组对未来能源产业发展格局、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如何强化、健全绿色能源全面发展制度体系的深刻认知和全面布局。

在2010年初的中国海油领导干部会上,中国海油明确把新能源产业纳入到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行业当中。强调从2010年开始,要加大对清洁能源,新能源建设项目的执行力度,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新能源在公司能源总量中的比重,从产业结构的优化上提高低碳发展能力。“首先要加快清洁能源的发展。大力推进低碳、无碳能源即可再生能源发展,促使清洁能源、低碳能源、可再生能源在公司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一方面可减少污染物及温室气体的排放,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可平衡由于石油产量的不断增加而造成的碳资源管理压力”,中国海油总经理傅成玉强调。

在明确了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的同时,中国海油开始着手整合内部资源,形成合力优势,特别是在科技投入和研发方面,加大对新能源体系建设的支撑力度。

2009 年12 月10 日,中海石油研究中心正式更名为中海油研究总院,这是对中国海油科研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标志着中国海油科技领先战略的实施进入新阶段。今年刚刚成立的中国海油新能源研究院,建成伊始就承担了23 项国家和总公司科研课题,申报专利共23 项,其中受理16 项,获授权专利7 项。

成立于2008年的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职责在于对中国海油新能源业务进行统一管理,充分发挥新能源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孵化”作用,组织和参与业务发展,并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风能、生物质能、煤化工等领域作为公司进军新能源的突破口。不到两年时间里,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总资产超过30亿元,净资产超过15亿元,定位于风能、煤基清洁能源和动力电池等新型绿色能源的海油系生力军。

深化节能减排创建海油特色

在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的同时,中国海油苦练节能减排“内功”,强化节能减排工作的体系化、制度化建设,并把重点放在对各级单位的考核,以及对相关领导的问责上。

中国海油总经理傅成玉强调,2010年中国海油各级单位在按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的同时,要特别针对一些项目,全面开展“绿色油田”、“绿色炼厂”、“绿色项目”活动,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将清洁生产、绿色生产、低碳生产融入公司发展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同时,节能减排工作要进一步侧重于完善节能减排检测技术标准和监督管理制度,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加大考核力度,完善预警、通报、考核、激励和惩处机制,强化约束力。

为此,中国海油将重点放在各级单位在节能减排工作上的责任追究和考核上,一方面以限期整改的方式加大对不利于节能减排的行为和做法的纠正;另一方面,针对一些单位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确实存在资金、人力、技术不足的情况,中国海油也以节能监测、能源审计服务和寻求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进行扶持和牵引。

成立于2007年的节能减排监测中心在着手研究制订、补充完善节能设计规范体系,以便提供更有效服务的同时,将重点放在研究制订节能减排监督监测标准体系,以规范实际操作和成果的评判验收方面,并对中下游企业的整体性优化提高到战略层面,统筹安排。

此外,节能减排监测中心通过与企业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企业提供节能诊断、咨询、资金、改造等服务,并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利润。这种方式可以大大降低企业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从而强化了对各级单位节能减排工作的正面引导作用,相较以往单凭惩罚的手段,效果更加明显,更加突出。

中国海油在坚持狠抓节能减排工作的同时,大力谋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大胆尝试绿色发展模式,将新能源、清洁能源作为公司二次发展的新起点。这家来自于蓝色海洋的石油公司,在经历30年变革之后,开始精心谱写自己的绿色发展新篇章。

猜你喜欢
方法学海油风电场
海油华南谱新篇
中国海油助力乌干达首个油田建设
大型学术著作《药理研究方法学》出版发行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巴基斯坦风电场环网柜设计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的研究进展
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海上风电场工程220KV海底电缆敷设施工简介
追踪方法学在院前急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进程与方法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