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宪民
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日益引起世界的关注。许多人按非此即彼的思维惯性比照中国现实,总感到中国的一套路子和做法,既不像社会主义,又不像资本主义,于是,不断发出“中国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国家”的感叹。其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而不是按照既定模式“描红”的结果。因此,它们具有许多辩证的特性。把握这些辩证特性,是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把钥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的产物。因此,它不是计划经济时代各种制度体制的简单复制,也不等同于以往我们走过的道路。但是,这条道路又不是在“零公里”处出发的,而是在以往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的再出发。它既吸取了历史的教训,抛弃了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东西,又继承了基本的制度基础,坚持了探索的积极成果。所以,它是改革创新和继承坚持的辩证统一。
第一,从中国道路的发端和推进来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展开的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功绩,就在于实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历史的伟大转折。什么叫转折?就是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历史性变革。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曾经取得巨大成就。毛泽东对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但是由于没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种探索一度走偏方向,出现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错批彭德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错误。这些错误造成了严重后果,但也从反面警醒了全党全国人民,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原有社会主义体制的弊端,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从而促使我们坚定地走上了通过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于是,我们党开始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但这种转折和革命,并没有抛弃以往我们探索的积极成果。对毛泽东的历史功绩,中国共产党始终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我们一如既往地加以坚持。毛泽东等人在探索中的很多重要思想观点,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萌芽和源泉,在改革开放中始终加以坚持和吸收,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新中国创建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等,都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创造,也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制度基础。它们在改革开放中都坚持了下来,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因此,中国道路是在历史转折中开拓的,但这种转折,是对历史弯道的转折和纠正;而这种开拓,则是在以往探索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后的新的奋进。
第二,从中国道路的内容和方向来看。
中国道路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仔细辨析,我们可以发现,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同样具有改革创新和继承坚持相统一的辩证特性。
沿着这条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锐意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使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还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但中国道路的内容并不只包含着改革开放,而是把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结合起来,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改革的具体内容上,既着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既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又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发展的新格局;既鼓励先进、促进发展,又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这种辩证的特性,归结起来就是:中国道路,既不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是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一条改革开放的新路、一条充满生机活力的大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之路。
中国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四个字,当然强调了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根基、中国的创造、中国的特点。但是,它能否理解为仅仅是局限于中国的产物而与外部世界无关呢?显然不能。“中国特色”是与“外部世界”相对应的。准确把握中国道路,就必须注意把握中国特色与世界眼光的辩证统一。
世界是个大系统,一个国家发生的事件和变动,往往会有一定的国际背景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国际影响;而整个世界的变动、趋势和潮流,也同样会反过来影响到某个国家内部。而且,世界还是一个竞争和博弈的大舞台。一个国家要促进自己的发展、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能离开这个舞台,而必须勇敢地走上这个舞台,顺应潮流,应对挑战,正确谋划和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中国道路,就是在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中开拓出来的。
第一,中国道路是在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开启的。
中国共产党从1922年的二大起,就参加了共产国际,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受到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但也遇到过不正确的干预,造成过严重的损失。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建立了各种基本制度,进行了一定的、甚至很有特色的创造。但总体上学习了苏联的经验。特别是在管理体制上,很大程度照搬了苏联的模式。在对社会主义的很多认识问题上,把苏联的体制和做法等同于社会主义,把经典著作上的一些论断当做教条对待。结果带来了很多复杂的问题,造成了很大弊端。
总结经验教训,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郑重宣告:“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页。这个结论,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将坚定地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基础上。
但是,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并不等于埋头拉车不看世界;强调中国特色,也并不等于关上国门不与世界交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由于“左”的错误干扰,曾经实行封闭半封闭的政策,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突然发现,当时的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社会生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1978年春夏,中国高层组织了两个考察团赴国外考察。睁眼看世界,深感世界之大、变化之快,中国不应自我封闭,而应扩大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吸引外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考察团回国后,把所见所闻及其认识报告中央,受到中央决策层的重视。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把握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客观地分析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和内在联系,果断决策并强调,实行改革开放,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尽快赶上时代潮流。如不改革,就很可能要被开除球籍。邓小平一再要求放眼世界、放眼未来、放眼一切方面,也放眼当前,并强调: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所以,改革二字,一开始便与开放联系在一起。改革就要开放,开放也是改革。
第二,中国道路是在不断深化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过程中向前推进的。
中国道路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对外开放,日益紧密地与世界相联系,敏锐地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挑战,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30多年来,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随着开放的不断扩大,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折。与世界日益广泛深入的合作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开放的过程中,我们既坚持和弘扬中国自己的优良传统,又虚心学习世界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我们派出大量留学生和科研人员到国外学习,通过引进外资、引进外国机器设备、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人员往来和信息交流,紧紧瞄住世界先进生产力、科技文化发展最前沿的动向和趋势。通过开放,我们加强了与世界文明的融合。我们随时随地关注世界潮流的变动,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使我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使中华文明越来越赶上潮流,走在时代前列。
不仅如此,我们还越来越勇敢地到世界舞台上去博弈。始终站在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思考和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国际环境,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既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反对外部势力干涉我国内部事务。同时,又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开展交流合作,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世界多样性,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所以,中国道路,既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既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也是基于应对世界各种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既是拒绝照搬国外各种模式的必然选择,也是大胆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必然选择。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与世界眼光的统一,是中国国情与世界潮流的统一,也是中国选择与世界博弈的统一。
世界热议中国,总是感到非常困惑。无论用所谓社会主义的标准,还是用所谓资本主义的标准,都很难对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作出界定;无论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还是新兴国家的经验来预测中国的未来和成败,常常会南辕北辙,甚至贻笑大方。
为什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总是用现成的、既定的框框和思维模式来看待中国。然而中国的发展远远超出了这些模式和框框,所以他们很难正确地认识中国。
事实上,中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辩证运动的过程,是实践创造与理论探索的辩证统一。
第一,中国道路是在波澜壮阔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新时期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发端。而这种最初的改革,既不是领导布置的,也不是理论指导的,而是农民从他们最简单的生存本能出发,在实践中创造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生产经营形式,最初曾被指责为单干、复辟资本主义。但农民的实践证明了这是一种误解和偏见。于是,领导层的认识和态度也一步步地发生变化。1982年的中央1号文件,第一次肯定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的性质。1983年的1号文件,进一步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农民的实践,冲破了思想的牢笼,才使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开,中华民族古老的田野上才出现了蓬勃的生机和希望。
争论了多少年的多种所有制问题,也是按历史自身的逻辑在实践中解决的。20世纪70年代末,大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回城镇,需要安排工作;城镇大批人口进入就业年龄,急需安置。种种因素,造成了全国劳动力就业的严重困境。无论讲何种道理、提何种口号,吃饭总是第一位的。仅靠国营、集体经济不可能解决就业问题。因此,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个体经济自然产生,私营经济也呼之欲出。在这样的情况下,1979年,国务院批转全国工商局长会议的报告,允许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等个体手工劳动。1980年6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提出要改革劳动就业制度,摒弃“统包统配”的方式,实际上把发展个体经济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渠道提了出来。1981年,国务院公布《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提出:个体经济“一般是个人经营或家庭经营;必要时,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准,可以请一至两个帮手;技术性较强或者有特殊技艺的可以带两三个最多不超过五个学徒”。这项政策虽然有限制性规定,但不仅肯定了个体经济的合法存在,而且实际上为雇工打开了一条门缝。1987年,中共十三大第一次公开明确地承认私营经济的合法存在,并提出党对私营经济的基本政策是鼓励、保护、引导、监督和管理。
所以,正是在实践的不断推动下,改革开放不断向前,中国道路也得以逐步伸展。
第二,中国道路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中向前推进的。
单纯的实践不足以改变历史。实践的发展不仅推动理论的进步,而且还需要理论在更高层次上的指导。“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和国家处在一个重大的转折关头。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国际国内大局都要求我们冲破精神枷锁,开始一场新的伟大进军。但是,“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却阻碍着人们的思想解放。一项政策、一个事件的是非对错,到底用什么来检验?这个重要的问题不解决,实践就难以向前推进。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肯定了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源泉和检验标准,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创造性极大地焕发了出来。中国道路正是在打开了思想的闸门之后逐渐开拓推进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也就成为实践伟大变革的思想先导和推动力量。
改革开放进程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长期以来,无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还是世界各国的通常观念;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但改革开放的实践对这种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从1979年开始,邓小平先后6次论述市场经济问题。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他更鲜明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邓小平同志的精辟论断对社会主义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作了一个清楚、透彻的总回答。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庄严宣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农村、国有企业、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投资、价格、社会保障、住房、科技、教育等各方面体制的改革全面推进。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随后,又进一步加以完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中国道路的鲜明特色。
理论与实践,就是在这样的辩证运动中向前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先后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全局和更高层次上指导和推动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
所以,中国道路既不是静止的理论,也不是静止的实践。它们都是作为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而不断向前发展和延伸的。
因此,与时俱进,就成为中国道路的重要性质和特点。那种想用固定不变的模式和框框来套中国道路的做法,注定了无法揭开中国发展进步之谜。要科学地认识中国道路,自觉地坚持中国道路,就必须真正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充分认识、理解和坚持中国道路的辩证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