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新论

2010-02-16 11:21刘子奎
中共党史研究 2010年3期
关键词:对华政策肯尼迪苏联

刘子奎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对华政策,是国内外学者都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出现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以肯尼迪的某些言论为依据,认为在肯尼迪看来中美关系是不合理的,他没有排除采取某些措施改善中美关系的可能,他认为美国对华政策是不现实的,需要调整,如果他能活到他的第二任期,他会改变对华政策,甚至准备实现某种关系正常化。即使对肯尼迪对华政策持批评态度的人也持这种观点①Charles R.Kitts,The United States Odyssey in China 1784—1990,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n,1991,pp.215~218.Theodore Sorenson,Kennedy,p.662.Arthur M.Schlesinger,A Thousand Days:John F.Kennedy in the W hite House,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65,p.479.Roger Hilsman,To Move a Nation,New York,1964.Bevin Alexander,Strange Connection:U.S.Intervention in China 1944—1972,Greenwood Press,1992.Benjamin C.Bradlee,Conversations with Kennedy, New York:Norton,1975,p.113.Gordon H.Chang, Friends and Enem ies: The United States,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1949—1972.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Standford California,1990.。事实证明,上述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本文将主要依据这一时期美国国务院对华关系文件和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说明由于其对共产主义的看法和对中国的认识,肯尼迪在不到三年的任期内,不遗余力地实行遏制、孤立中国的政策,没有作出任何真正的努力纠正不合理的对华政策。

当肯尼迪进入白宫的时候,美国的地位正面临挑战:欧洲和日本已经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并日益在经济上与美国竞争;苏联已经发展了巨大的核力量和常规力量并成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军事大国,美国不能肯定在这种竞赛中会保持优势;同时,新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没有加入美国一方与苏联对抗。在这些挑战中,作为信仰天主教的总统肯尼迪,尤其对共产主义的挑战忧心忡忡,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和反感,①关于肯尼迪的思想,参阅戴维·伯纳著,立义、明玉译:《约翰·F·肯尼迪和新的一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他在1960年的大选中说:“我们的敌人不是别的,就是共产主义制度本身——共产主义贪婪无度,一意孤行,独霸世界之心无日或止……这不只是一场军备上的竞赛,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识争霸战:也就是在属于天意的神圣自由,与逆天意无神的残忍暴政之间的一场殊死决战”②霍布斯·鲍姆著,郑明萱译:《极端的年代》(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46页注释1。。在与社会主义的争夺中,他相信“多米诺理论”,认为权力就像地位或意志一样,它的最微小的转移,也能带来恐慌的链式反应,如果不注意边缘地区,边缘就成为中心,具有潜在的毁灭性后果;在国际事务中,他信奉零和游戏,认为社会主义在任何一个地方的胜利都意味着美国的失败。因此,他希望树立自己坚定而强硬的形象以保持美国的特征和恢复美国的地位。作为这一思想的回应,在就职演说时,他发出了“豪言壮语”:“我们将付出任何代价,承担任何重担,支持任何朋友,反对任何敌人,以确保自由的存续和胜利”③Johan Lewis Gaddis,Strategies of Containment:A Critical Appraisal of Postwar American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Oxford,1982.pp.202~211.。在战略上,肯尼迪政府提出灵活反应战略,不仅准备打核大战,而且准备在全球任何地方打常规战争和特种战争。

在对中国的看法上,肯尼迪和他挑选的那些被称为出类拔萃的高级顾问和官员都对中国怀有一种不合逻辑的错误认识,断言中国比苏联更危险、更具挑衅性和侵略性。肯尼迪认为,自赫鲁晓夫上台以来苏联就与西方和平共处,已经变得理智和成熟,而中国仍不遗余力地支持世界革命,主张对美国采取更危险的政策、提倡以更好战的咄咄逼人的政策反对西方,表现得更不负责任、更顽固和敌对,显示了中国好战的本质,因此在亚洲出现一个新的以中共为领导的共产党集团将对美国的远东安全利益更为不利④参见 Gordon H.Chang,Friends and Enemies,pp.222~223;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421页;西奥多·索伦森《肯尼迪》(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第500~504页。Glenn Seaborg,Kennedy,Khruschev and the Test Ban,Berkeley,1983,pp.217~218.Frus 1961—1963,Volume Xxii doc.82、163、169、181.。副总统约翰逊不擅外交事务,在中国问题上,他完全采取了与肯尼迪一致的立场⑤Gordon H.Chang,Friends and Enem ies,p.256.。作为肯尼迪的外交政策首席顾问、国务卿腊斯克,对中国怀有不合常理的憎恨,从担任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副国务卿时在白宫和国务院中就以反共、反华著称,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坚持认为中国对国际稳定的威胁比苏联更大,竟然把中国领导人与希特勒相提并论。他不仅坚决反对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而且坚持认为应该更严厉遏制与孤立中国。⑥Foster R.Dulles,American Policy Toward Communist China 1949—1969,p.191~192;Robert Garson,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ince 1949,p.83.James C.Thomson,Jr.,On Making of U.S.China Policy,1961—1969:a Study in Bureaucratic Politics,China Quarterly,50 (April-June 1972),p.221~222.腊斯克的助手、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威廉·邦迪则把中国看做是美国的“大敌”和美国外交政策面临的“最严重和最麻烦的问题”。曾经把自己的一本书的副题命名为“非共产党宣言”的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罗斯托也认为中国比苏联危险得多,建议美国应以比对待苏联更严厉的政策对待中共。为肯尼迪十分倚重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也认为中国是美国的主要敌人,他说:“中国是今天美国的主要敌人”。“我们打算坚定不移地反对共产党中国”。⑦Frus 1964—1968 Volume Xxx doc.63.李长久、施鲁佳主编《中美关系二百年》,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205~206页。在肯尼迪政府的宣传和影响下,绝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比苏联威胁更大。这构成了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的主要基础。

肯尼迪刚上台的时候,对华政策并不是其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美国仍以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的第166/1号文件为对华政策指针①该文件宣称,对中共的主要政策是遏制和孤立,美国应努力促进亚洲非共产主义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并阻止中共经济的发展和增长,美国应继续承认国民党政权是全中国政权并反对中国进入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为台湾提供保护和有限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Frus,1952—1954,Xiv,pp.278~330.。直到1961年10月26日,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才提交了第一个对中国的政策文件。该文件制定的美国的基本战略是:保持微开门的方针,向国际上表明中共应对中美关系负责,同时,有效阻止中苏集团在亚洲的扩张。为实现上述目标,美国应继续大使级会谈,不承认中国和反对中国进入联合国;军事方面,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力量;采取措施,削弱中国第一次核爆炸所带来的冲击,减少它对非共产主义国家在发展道路上的吸引力,并以此为契机,实现日韩和印巴友好,使它们参加对中共的一体化的包围;美国应分别与亚洲各国商量对付中国的措施,包括与有关国家就训练使用美国的核武器达成双边安排并把它们布置到更靠近中国大陆的地方。对于中国周边的小国,美国应确保它们不受“毛主义者的渗透和反叛”的威胁,努力使东南亚国家参加国际上对中国的遏制。②Frus 1961—1963,Volume Xxii doc.76.

古巴导弹危机和中印边界冲突以后,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美国迫切需要更全面的对华政策。1962年11月30日,国务院提交了一份题为“美国对共产党中国的政策”文件。这是肯尼迪政府的第二份也是最后一份对华政策文件。除了继续保持与中国联系、利用心理因素把中国可能实施的核爆炸的影响减到最低限度等政策与前面文件相同以外,也出现一些新内容:政治上最大限度孤立中国;贸易上要求友好国家与美国一道将中国区别对待,不要解除对中国的贸易控制;增加而不是缓解对中国政权的压力,当中国政府愿意把资源和能源用于满足中国人民的合法需要并愿意与美国、它的亚洲邻国及西方世界建立友好关系时,美国准备解决与中国的不同;支持受到中国直接或间接威胁的国家,保护和支持台湾政权,维持在台湾海峡、朝鲜和东南亚的军事存在,支持国民党小规模的军事行动③Frus 1961—1963,Volume Xxii doc.157.。它与1961年10月的文件一起,构成了肯尼迪政府的对华政策的框架,是对华外交的指导文件。

以上述思想和政策为指导,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对中国采取了全面的遏制和孤立政策。

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是肯尼迪上台时在对中国政策上面临的第一个检验。在美国的操纵下,联大对这一问题一直采用延期审议,从而把中国排斥在联合国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这一策略难以为继。但肯尼迪很快确定,美国的基本目标就是保住蒋介石集团在联合国的席位。美国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为此,肯尼迪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英国等盟国首脑频繁会晤,要求他们在这一问题上支持美国。在会晤中,肯尼迪表示,中共不希望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因此美国的立场将保持不变。由于肯尼迪表示美国直接与中国接触存在着声誉受损的危险,新西兰外长建议美国政府在即将召开的伦敦经济会议上利用日本来寻求与中共建立关系。肯尼迪断然拒绝,并暗示如果日本接近中国,就会削弱其与美国的关系。④Frus 1961—1963,Volume Xxii doc.9.这充分表明了美国的真实意图。经过一系列与盟国的磋商,美国把中国代表权问题作为重要问题案⑤Frus 1961—1963,Volume Xxii doc.27、28、34、44、48、54、60.。它既能实现美国的基本目标,也能体现盟国要求允许中国加入联合国的愿望,同时,还把责任转到了中国身上。但台湾当局激烈反对,要求肯尼迪公开声明反对大陆加入联合国。肯尼迪认为公开声明不利于实现他确定的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目标,于是向蒋介石秘密保证,即“如果美国的否决对于阻止中共进入联合国是有效和必要的,美国将行使否决权”①Frus 1961—1963,Volume Xxii doc.74.。这是杜勒斯都拒绝采取的极端政策。肯尼迪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邦迪和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史蒂文森以及国务卿腊斯克等人都反对肯尼迪向蒋介石作出这样的保证②Frus 1961—1963,Volume Xxii doc.70、75.。蒋介石接受了这一保证,在美国的操纵下,联大通过了该方案,它使中国在又一个10年里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

至于肯尼迪为什么要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目前几乎所有的研究都采用了肯尼迪自己的说法,即艾森豪威尔会反对,以及他是以微弱多数当选的,政治基础不稳,不敢在执政之初就冒挑动国内政治斗争的风险③Morton H.Halperin:America and Asia:The Impact of N ixo’s China Policy,See Roderick MacFarquhar ed, Sino—American Relations,1949—1971,Praeger Publishers,New York.Washington,1972,pp.3~20.Peter A.Poole:The United States and Indochina From FDR to Nixon.The Dryden Press,1973.p.220.。肯尼迪在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首相就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进行会谈的时候,都提到如果允许中共进入联合国,艾森豪威尔会出来反对。腊斯克和索伦森等人在自己的著作中也持这种说法。但艾森豪威尔是否说过这样的话是值得怀疑的。据肯尼迪说,在他就职前一天与艾森豪威尔的会谈中,艾森豪威尔表示会支持肯尼迪的外交政策,但如果肯尼迪让中国进入联合国,他将重新返回政治舞台。对于这次会谈,肯尼迪的私人顾问克利福德和即将担任国防部长的麦克纳马拉各自提交了一个备忘录。奇怪的是,两个备忘录都没有记载艾森豪威尔的这句话,备忘录甚至没有提到肯尼迪和艾森豪威尔谈论过关于中国的问题。④Frus 1961—1963,Volume Xxii doc.18.不能怀疑麦克纳马拉和克利福德故意不记载这一内容,也不能怀疑他们忘记了这一内容。他的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麦·邦迪后来对约翰逊说,肯尼迪可能一直在利用艾森豪威尔所说的话,把它作为自己政策的保护伞⑤Frus 1964—1968,Volume Xxx doc.66.。看来,不是由于艾森豪威尔的反对,而是他自己的思想决定了他的立场。遗憾的是,以往没有研究者注意到这一事实。

至于政治基础不稳定,不敢在政治上冒险,这是实际,但不能作为他采取僵硬政策的理由。那么,肯尼迪本人是如何看待政治基础和公众舆论的呢?肯尼迪在1961年3月3日会见新西兰总理Holyoake的时候说:他是根据美国国家利益来考虑中国问题的。1961年3月,腊斯克在与英国就中国代表权问题进行会谈的时候说:美国的立场“不是基于大众舆论,而是基于战略形势和我们远东盟国的态度”⑥Frus 1961—1963,Volume Xxii doc.9、13.。因此,政治基础和大众舆论并不是肯尼迪对外政策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也不是他考虑外交政策时的决定性因素。上述腊斯克等人反对肯尼迪向蒋介石保证的原因就是公众舆论并不需要这样做。

肯尼迪反对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又一个理由是中国不愿加入联合国。这是经不起推敲的。不是中国不愿加入联合国,而是肯尼迪政府刻意营造由中国自己拒绝加入联合国的结果,是美国的阻挠使中国不能加入联合国。法国代表的话或许反应了问题的实质,当美国代表说中国不愿加入联合国的时候,法国代表说:如果一个国家如此长久地被阻挡在联合国之外,你还能指望它做什么呢?如此看来,肯尼迪政府反对中国进入联合国只能解释为他们对中国的敌视。

不只是反对中国进入联合国和不承认中国,事实上肯尼迪在各个方面都排除了改善美国对华政策的任何可能性。

在中国大陆的周边地区,肯尼迪抓住一切可能利用的机会遏制和孤立中国。在老挝,肯尼迪决定维持一个中立和独立的政府,以此来加强对中国的遏制;对于越南则承担起不断增加的义务;在台海地区,支持蒋介石有限的骚扰和袭击活动。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中印边界冲突中所持的立场。美国一贯宣称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事实上和平解决争端只是对它力图遏制的国家如中国的片面要求,一旦涉及美国或其盟国以及对于反对共产主义事业有帮助的国家,只要需要,完全采用非和平手段解决争端。1962年10月,中印边界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对于中国的行动,美国十分敏感,谴责中国“暴力和侵略行动”,并立即宣布愿意满足印度的援助要求,在美国驻印大使加尔布雷斯的协调下,美国大批适宜山地作战的武器装备被很快运送到印军作战前线。同时美国派出了以哈里曼为首的代表团前往印巴,试图以此为契机弥合印巴矛盾,使印巴消除前嫌,从而在南亚建立遏制中国的包围网,但没有成功。①FosterR.Dulles,American Policy Toward Communist China 1949—1969,pp.202~203;Roger Hilsman,To Move a Nation,pp.321~339;蔡佳禾:《肯尼迪政府与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对待中苏冲突的政策,肯尼迪在公开讲话中总是表现得不偏不倚,腊斯克则说:“即使有证据表明中苏出现分裂,美国的政策也不能以它们的紧张关系为基础”②John R.Boettiger ed.,Vietnam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Lexington,Mass.:D.C.Health,1968.p.130.。以前的有关研究大多以此为依据,认为肯尼迪政府没有充分认识到中苏分裂的程度,而且并不打算利用中苏分裂或避免由于美国的行动而使中苏和解③牛大勇认识到肯尼迪一直利用中苏冲突,但他又认为,美国对中苏冲突的现实认识不清。参见牛大勇《肯尼迪政府是怎样观察和对待中苏分歧的》(《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这一看法值得商榷。实际上,肯尼迪政府努力争取与苏联合作以共同对付中国。肯尼迪上台时,中苏冲突已经公开化,在其就职不到半个月的2月11日,他召开有副总统约翰逊、国务卿腊斯克、哈里曼、汤普逊、凯南和麦·邦迪等人参加的会议,讨论中苏关系。肯尼迪认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大苏联集团内部的分裂趋势”,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善与苏联的关系。④查尔斯·波伦著,刘裘译:《历史的见证》,第593页。Bundy,Notes on Discussion of the Thinking of the Soviet Lead ship,Cabinet,Cabinet Room, Feb.11,1961,Kennedy Papers,NSF,CF,box176,USSR-General 2/261-2/14/61,Kennedy Library;Gordon H.Chang,Friends and Enemies,pp.230~231.此前,凯南等人建议联合苏联,共同对付中国⑤Gordon H.Chang,Friends and Enemies,pp.169~220.。

实施上述政策的第一个努力就是肯尼迪试图利用维也纳峰会说服赫鲁晓夫同意与美国共同行动。在肯尼迪前往维也纳之前,国务院提出具体建议并为肯尼迪设计好了对话内容。国务院认为中苏争论所产生的压力,是过去一年苏联在对外政策中出现特有的武断言论的重要原因,这一压力可能会影响赫鲁晓夫在维也纳的表现。在核武器问题上,莫斯科对中国获得核武器的担心,已成为苏联接受禁止核试验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国务院建议肯尼迪努力与赫鲁晓夫达成关于中国问题的谅解,包括防止中国成为核国家。肯尼迪在会晤中竭力劝说赫鲁晓夫与美国合作。但赫鲁晓夫对肯尼迪的建议置之不理,并且大批特批美国对华政策,并劝说美国承认中国,因为“时代已变化了,统治世界的政策注定是要失败的”⑥Frus 1961—1963 Volume Xxii doc.29.小阿瑟·施莱辛格著、仲宜译:《一千天》,第286~292页。Theodore C.Sorenson,Kennedy,p.344.。虽然败兴而归,但这并没有改变肯尼迪联合苏联打击中国的目的。

随着中国发展核武器计划的推进,肯尼迪对中国拥有核武器的前景日益关心。古巴导弹危机以后,中苏关系的新变化使他再度燃起利用中苏矛盾阻止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希望。当时,中国谴责苏联没有采取足够的军事行动对抗西方的言论以及危机以后中苏分裂的扩大和公开化使美国宣称“分裂已经发生”,中苏不再有解决根本性分歧的机会。肯尼迪认为,中国在中苏争论中的表现表明中国“处在斯大林主义阶段,信奉阶级斗争和武力,并且在必要的时候似乎准备牺牲三亿人民来统治亚洲”,更不负责任,更顽固敌对。他的心腹顾问索伦森认为,这表明了中国“抱有毫不隐讳、坚定不移的野心,而把一种极端敌视我们的基本信念和利益的制度强加于亚洲大陆”⑦西奥多·索伦森:《肯尼迪》,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第500~504页。。而美国前驻苏大使波伦认为中苏冲突的实质是俄罗斯变成了孟什维克,而中共成了布尔什维克。腊斯克则胡说北京政权把“过时的汉帝国主义和左翼共产主义异端结合起来”,他同意美国应支持铁托那样的右翼异端分子,而不支持中国那样的左翼异端。所以,国务院明确建议:散布有关消息,促使中苏进一步分裂,与苏联谈判,以发现和利用美苏共同的利益,同时,通过具体的军事措施向中共表明,任何侵略行为都会受到决定性的和有效的反击。①Frus 1961—1963 Volume Xxii doc.82、99、111、163、169.

肯尼迪决定利用中苏冲突这一前所未有的机会,尽可能与苏联达成阻止中国发展核武器协议。肯尼迪说:“能阻止中共 (获得核武器)的谈判是非常重要,因为它赫然已经成为我们60年代末期及以后的主要对手出现。”为肯尼迪一贯信任的哈里曼也认为,肯尼迪面临的对美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与苏联合作“努力阻止红色中国获得核能力”。为达成协议,肯尼迪任命哈里曼为谈判代表团团长,在哈里曼到莫斯科谈判前,肯尼迪对哈里曼说:“在探讨美苏就中国问题达成谅解的可能性方面,哈里曼要走多远就可以走多远”,甚至表示愿意用西德的非核化来换取苏联同意阻止中国发展核武器。在给哈里曼的指示中,他要求哈里曼在与赫鲁晓夫的私人谈话中提出阻止中国发展核武器问题,“应努力了解赫鲁晓夫对限制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看法,试探他愿不愿意采取行动或接受美国为这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他毫不掩饰地说:“为戒除中国拥有威胁和平的炸弹,我甚至可以接受苏联关于全面禁止核试验的谎言。”②西奥多·索伦森:《肯尼迪》,第578~590页;小阿瑟·施莱辛格著、仲宜译:《一千天》,第644页。Frus 1961—1963 Volume Xxii,文件 164、180;Rosemary Foot,The Practice of Power,p.180;James Fitzer,Clinging to Containment:China Policy,in Thomas G.Paterson,Kennedy’s Quest for Victory:American Foreign Policy,1961—1963,New York,1989,p.195.据福特说,命令甚至包括探讨联合军事行动的可能性。肯尼迪一再要求哈里曼与赫鲁晓夫在私人谈话中谈论中国核问题,甚至在赫鲁晓夫表示没有兴趣之后仍要求哈里曼这样做。③Rosemary Foot:The Practice of Power,p.180;Gordon Chang,Friends and Enemies,pp.243~246.为促使核禁试条约的签订,1963年6月10日,肯尼迪发表了一篇精心准备的演讲,宣称美国将重新审查“对和平的可能性、对苏联、对冷战的道路以及对国内和平与自由”的态度,其用意是对苏联“采取一项更加建设性而较少敌意”的政策,以引诱苏联合作④Glenn Seaborg:Kennedy,Khruschev and the Test Ban,Berkeley,1983,p.214~218。1963年7月25日美、英、苏三国在莫斯科签订《部分核禁试条约》。对于这一实际上针对中国的条约,自然遭到中国强烈反对和批评。

在僵硬的敌视以外,肯尼迪政府对中国在某些方面也表现出了“善意”,如不断公开提出愿意向中国提供粮食援助和进行有关人员的交流。这里仅以提供粮食援助为例说明美国的真实立场。向中国表示提供粮食援助是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前的研究一般以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中国代表的发言和肯尼迪等人的公开讲话为依据⑤王炳南:《中美会谈九年回顾》,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肯尼迪在1961年1月25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无意于仅仅为了宣传的目的向中国提供食物,如果确实需要食物,美国将很高兴考虑这种需要,而“不管它来自何处”。Frus 1961—1963,Volume Xxii doc.10.肯尼迪在1962年5月23日的记者招待会上的发言内容与上述表态基本一致。但实际情况表明,美国考虑更多的恰恰是宣传。,把美国最终没有向中国提供粮食援助更多地归因于中国拒绝接受,同时,也把肯尼迪在这个问题上的讲话作为肯尼迪有意改善对华关系的主要根据。至于肯尼迪政府到底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并据此作出什么样的决定,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肯尼迪政府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在1961年2月11日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第475次会议上,中央情报局局长介绍了中国出现的严重饥荒,建议改变美国对华政策的可能,允许美国石油公司为装运食品前往中国的自由世界的船只加油,条件是这些船装运的仅仅是食物并用现金支付。国务院和财政部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但肯尼迪断然拒绝,要求否决美国公司提出的向中国运送食物和为装运食品前往中国的自由世界的船只加油的各种请求,并表示,对中国的政策不应作任何改变①Frus 1961—1963,Volume Xxii doc.2.。由于美国外交官们清楚地认识到肯尼迪的这一立场,1962年3月10日到14日,在菲律宾召开的美国驻亚洲各国大使秘密会议上,大使们避免了对中国政策的最微小的修改②Gerald Segal,The Great Power Triangle,ST.Martin’s Press,New York,1982,p.32.。肯尼迪为什么要反对呢?因为肯尼迪和他的主要助手们认为向中国提供粮食援助帮助中国度过难关不符合美国利益。所以,虽然哈里曼等人多次提出向中国提供食物和放松美国公民到中国旅游,以及放松对中国的禁运等建议,但都被否决。由于担心留下在一个民族处于饥荒之中而美国有大量剩余粮食却不愿救济的不良记录,美国不断宣称将向中国提供粮食,其目的是除了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外,还要把两国关系不能改善的责任推给中国③Frus 1961—1963,Volume Xxii doc.10、84、85、100、102、、104、112、192。根据美国对外关系文件披露,美国第一次正式向中国提出愿意提供粮食援助是在1961年6月的中美大使级会谈上,当时,中国代表王柄南的回答是“我们不需要”。Frus 1961—1963,Volume Xxii Summary.这时离肯尼迪决定不允许美国石油公司为前往中国的船舶加油和不改变对中国的政策已经4个月了。我们不能肯定中国政府作出决定是出于什么考虑,但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测:中国政府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美国实际政策是发挥了相当影响的。。对于中美大使级会谈,肯尼迪政府也采取了类似的立场④黄家猛、刘子奎:《肯尼迪时期中美大使级会谈的美方目的》,《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肯尼迪政府实行僵硬的对华政策的一个经常公开提到的重要理由就是中国更危险、更有威胁性和侵略性。下面,我们看看肯尼迪政府内部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就在肯尼迪上台3个月后的1961年4月初,在一份由CIA、陆军、海军、空军及其他安全机关提交的“共产党中国的经济形势”的特别国家情报评估中明确说:“我们认为饥荒不会使北京发动直接的军事侵略”。这实际上承认中国没有对外征服的意愿。同年9月由上述机构提交的另一份特别国家情报评估指出,中国的各种物质供应会继续短缺,“虽然在科学技术上会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进步,但在质量、多样性和生产技术水平上仍将远远落后于苏联和西方工业化国家”。这实际上承认了中国没有能力对外征服。既无能力,也无意愿,又何来威胁性呢?在1961年11月30日的特别国家情报评估中,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一致同意:在评估期内,“中共无意军事征服任何东亚国家”。1962年5月2日的特别国家情报评估再次肯定地说:“在远东之外,由于中共的贫弱、相对的孤立和与苏联关系的困难使中共的能力受到限制。在评估期内中共肯定无意于对东亚国家进行任何公开的军事征服”。不会对外征服,又何来侵略性呢?而且随着中美对抗强度的增大,美国也认识到中国的对外政策并不像表面那样咄咄逼人,而是非常小心谨慎的。1963年5月1日的国家情报评估说“北京实际上一直在实行或可能实行相对谨慎的外交政策”。既然如此,中国的危险性又从何而来呢?1963年7月31日,在肯尼迪、腊斯克和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麦·邦迪等高级幕僚参加的第516次美国国家安全会议上,CIA提出由于各种原因,与言辞的激烈相反,中国的行动相当谨慎,“我们相信它不会鲁莽行动或会冒极大风险……中国表现出了对美国力量的明显尊敬,我们不希望它改变这种基本态度”。虽然腊斯克等人不同意这一看法,但会议最终没有改变这一提法,这说明美国政府认同了这一看法。⑤Frus 1961—1963,Volume Xxii,doc.17、62、80、107、176、181;Johan Lewis Gaddis,Strategies of Containment,p.212.以上事实说明,中国根本没有威胁性、侵略性和危险性,美国政府也明白这一点。很明显,中国除了言辞上的激烈外,并没有什么行动,中国打的只是“口水仗”,是毛泽东所说的笔墨官司。所谓的中国更危险、更有威胁性和侵略性只是美国推行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和动员其他国家支持这一政策的借口。

虽然肯尼迪在不到三年的任期内实行了极为僵硬的对华政策,但希尔斯曼和肯尼迪的私人顾问索伦森以及许多研究者认为,肯尼迪在与苏联缓和关系时也想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并会在其第二任期改变僵硬的对华政策。理性的分析表明,这只是研究者们一厢情愿的想法。认为肯尼迪将改善对华关系的理由之一是肯尼迪在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了与其前任不同的观点。在1963年11月14日的讲话中,肯尼迪说美国将对中国奉行一项“坚定而灵活”的政策,在回答美国恢复与中国的贸易的前提条件时,他说:“鉴于中国所奉行的政策,美国不打算同红色中国进行贸易。当红色中国表现出愿意与美国和及其周围的邻国和平相处时,很明显,美国将重新审议自己的政策。我们并不一味坚持敌视中国的政策。在我看来红色中国的政策不仅造成了美国和红色中国之间的紧张,而且造成了红色中国和印度,红色中国和它的南部邻居,甚至造成了红色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紧张”。①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第335页。Roger Hilsman,To Move a Nation,pp.347~348;Foster R.Dulles,American Policy Toward Communist China 1949—1969,pp.208~209;Frus s1961—1963,Volume Xxii doc.196;Radhe Gopal Pradhan,American and China,pp.65~67.考虑到肯尼迪政府在诸如大使级会谈、中国代表权问题、对中国提供粮食援助以及在实现两国有关人员的交流等问题上所采取的做法与动机,肯尼迪这次讲话的动机也是完全值得怀疑的,就其处理方式而言,肯尼迪所采取的方式与上述各个问题的处理如出一辙。即通过展示美国的灵活性,把中美僵硬对峙的责任推给中国。也许当时美国驻香港总领事罗斯在给国务院的电报中所说的话更能说明这一点。他说:对华政策应表现出灵活性,能“减轻第三世界国家对美国的批评”,如果北京不能对我们的灵活性作出反应,将使许多国家相信,不是美国孤立中国,而是中国自己孤立自己②Rosemary Foot,The Practice of Power,p.74.。这样责任就只能由中国承担,美国在道义上就不会受到批判与指责。就能继续更好地推行遏制与孤立中国的政策。理由之二是得到肯尼迪同意的希尔斯曼的讲话。在肯尼迪被暗杀后不久,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希尔斯曼于1963年12月13日在旧金山就对华政策发表了演讲。据希尔斯曼本人说,演讲的目的是公开阐明美国坚定而灵活的政策和争取公众对这一政策的支持。讲话一开始确实给人以新鲜的感觉,与6年前在同一地方杜勒斯的讲话不同,他并不认为中国的政权是暂时现象,美国没有理由相信中国政权将会被推翻。接着它阐述了美国对华坚定、灵活和不带偏见的政策。所谓坚定就是坚定地支持美国的朋友和盟国,包括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决心维持我们在东亚的力量和决心迎击发生于任何地方的中共的各种形式的侵略;所谓灵活就是准备对北京政权的任何有意义的变化作出反应;所谓不带偏见就是拒绝用陈腐的、容易引起争论的陈词滥调代替冷静的、客观的分析。他的讲话还用了一个在当时十分罕见的提法,就是他公开提出对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他说:“我们决心对中国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敞开大门,对那里出现的可能促进我们国家的利益,服务于自由世界和有利于中国人民福利的变化,不把门关起来。”③Roger Hilsman,To Move a Nation,pp.351~357;Foster R.Dulles,American Policy Toward Communist China 1949—1969,p.209;Frus 1961—1963,Volume Xxii doc.196.一般都认为,希尔斯曼的这一讲话公开表明美国政府不反对改善中美关系。之所以会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没有把整个的讲话内容联系起来,而是只从某句话去理解。实际上正如一周后希尔斯曼在给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史蒂文森的信中所说,“讲话并不表明美国政策有任何变化,也没有什么新的内容”④Frus 1961—1963,Volume Xxii doc.196.。因此,如果肯尼迪有第二任,我们对他的对华政策确实不应该抱什么希望,正如加迪斯所说“当然,我们不可能知道肯尼迪是否会像约翰逊那样处理1963—1969年的事务,但不容怀疑的事实是两人看世界的知识框架是一样的”⑤Johan Lewis Gaddis,Strategies of Containment,p.201.。

肯尼迪政府为什么会对中国采取那么僵硬的政策?

首先,肯尼迪及其负责对外事务的高级助手对中国的错误认识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肯尼迪的意识里,先验性地存在共产主义是邪恶的,美国的使命是带领西方自由世界发动对社会主义的一场现代政治宗教圣战,虽然主要敌人不是中国,但由于中国被看做是比苏联更危险和更有威胁性、侵略性的力量,因此,更严厉和更僵硬地对待中国是应有之义。当这种政策遇到内部的挑战时,肯尼迪通过解除反对派的职务或不理会反对派的意见,使肯尼迪及其高级助手的观念始终处于主流地位,从而确保了肯尼迪政府对中国的政策比对苏联的政策更僵硬。

其次,美国分裂中苏同盟和实施与苏缓和战略的必然要求。美国当时最主要的战略目标是与苏联缓和、分裂中苏同盟,这是两个紧密联系的目标,与苏缓和有助于分裂中苏同盟。美国一直想分裂中苏同盟,在肯尼迪看来,使“俄国或中国都不能控制欧洲和亚洲……我们的安全就能确保”。在中苏对有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各个方面都发生尖锐争论的情况下,缓和与苏联的关系就能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中苏争论的升级,从而有助于分裂中苏同盟。同时与苏联的缓和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一方面是因为赫鲁晓夫上台以来就提出和平竞争、和平共处的路线,实行严厉的对苏政策是没有理由的;另一方面是因为,作为超级大国,苏联是唯一有能力毁灭美国的国家,如果对苏实行严厉的政策,有可能导致双方军事上的迎头相撞,而对中国实行僵硬对峙的政策就不会有上述危险。同时,中国并未表现出妥协的立场,不仅反美,而且反苏。因此,对中国采取强硬的政策就成为美国政策的不二选择。美国官员认为,如果对华采取更为温和的政策,将使“莫斯科——华盛顿的缓和之舟碰上礁石”①Gerald Segal,The Great Power Triangle,p.71.。可见,实现上述两个目标都需要实行僵硬的对华政策。

第三,中国内外政策的消极影响。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波折和中国国内问题的影响,中国当时在世界事务中的表现过于激进:在对外战略上,一方面反帝,一方面反修,提出了不少脱离实际的口号和要求,并且在从越南、刚果到古巴等许多地方与苏联争夺谁更具有革命性,或谁更积极支持当地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斗争;在对外宣传上,中国显得比苏联更敌视美国或西方、更不愿意与西方实行妥协或合作,表现出很强的战斗性和革命性;在具体的策略上,则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性。这些为美国采取僵硬的对华政策提供了借口。

猜你喜欢
对华政策肯尼迪苏联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美国对华政策中意识形态与现实利益的考量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偏颇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肯尼迪情妇出书大爆风流事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
本 期 导 读
美国全球战略下的对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