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季 邑
美国学术界关于冷战后中国多极化战略的研究述评
陶 季 邑
冷战结束后,虽然美国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仍然处于优势位置,但其国家实力逐渐相对下降,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开始力不从心,世界逐渐走向多极化。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在经济领域,多极化趋势都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在不断调整,多个力量中心在形成。但真正多极格局的形成则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提出并实施了多极化战略。此战略的推行不仅有利于体现世界各国的共同意愿,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平衡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事业。
自 20世纪 90年代初中国倡导多极化战略以来,美国学术界就一直有人研究此课题。相关的学术著作陆续问世。如,1994年,牛津出版美国亚洲研究企业协会主席托马斯·鲁宾逊(ThomasW.Robinson)和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沈大伟(David Shambaugh)主编的《中国外交政策:理论和实践》;1998年,科罗拉多州波尔得市出版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教授金淳基(Samuel S.K im)主编的《中国和世界:中国外交政策面向新千年》;2000年,华盛顿出版美国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迈克尔·皮尔斯伯里(M ichael Pillsbury)的著作《中国:讨论未来安全环境》;2002年,华盛顿出版美国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迈克尔·马蒂(Michael E.Marti)的著作《中国与邓小平的遗产:从共产主义革命到资本主义演变》;2003年,华盛顿出版美国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所所长史蒂芬·佛兰纳根(Stephen J.Flanagan)和迈克尔·马蒂主编的《人民解放军与变动的中国》;2004年,纽约出版丹佛大学美中合作中心主任赵穗生主编的《中国对外政策:实用主义和战略行为》;2007年,牛津出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全球冲突与合作研究所教授谢淑丽(Susan L.Shirk)的著作《中国:脆弱的超级大国》,马里兰州兰哈姆出版旧金山州立大学政治系教授郭苏建和路易维尔大学政治系教授华世平主编的《中国外交政策的新因素》;2008年,纽约出版赵穗生主编的《中美关系的转变:前景和战略互动》,亚利桑拉州立大学政治系教授谢尔登·西蒙(SheldonW.S imon)等人主编的《中国、美国与东南亚:争论中的政治、安全和经济》,兰哈姆出版郭苏建和旧金山州立大学美中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简·马克(Jean-Marc F.Blanchard)主编的《“和谐世界”与中国新的外交政策》;2009年,伦敦出版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赵全胜和查尔斯顿学院政治系教授刘国力主编的《处理中国挑战:全球视角》,纽约出版波士顿学院政治系教授陆伯彬(Robert S.Ross)的著作《中国安全政策:结构、力量和政治》,加州兰德公司出版该公司高级研究员麦艾文(Evan S.Medeiros)的著作《中国的国际行为:激进主义、机会主义和多样化》;等等。此外,美国学术界还发表了一些有关论文和研究报告。
下面笔者拟就美国学术界关于此课题的研究情况简单作些梳理和述评。
美国学术界普遍认为,在中国,是邓小平最早正式发表中国对多极化的看法,但是其继承者亦即江泽民 1992年在中共十四大上才将“多极世界”概念纳入冷战后中国的外交政策之中①Sujian Guo and Shiping Hua,eds.,New D imensions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Lanham,MD:Rowman and Littlefield-Lexington,2007,p.99;Susan Turner,“Russia,China and a MultipolarWorld Order:the Danger in the Undefined”,Asian Perspective,Volume 33,Number 1,2009,p.168.。中国在 20世纪 90年代初就正式提出了多极化战略,这是当时中国所处的内外环境使然。美国学术界对冷战后中国提出此战略的国内外历史背景都进行了较深入的考察。
1.苏联解体后,美苏相互对抗的两极体制逐渐消失。尽管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②关于冷战后国际体系,美国学术界主流看法是:冷战后初期,是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体系;但 90年代末尤其是“9·11”事件后,国际体系才向多极体系逐渐演化。参阅:Samuel P.Huntington,“ The Lonely Superpower”,Foreign Affairs,March/April1999,Volume 78,Issue 2,p.35,p.44;Ashley J.Tellis and MichaelW ills,eds.,StrategicAsia 2004-05:Confronting Terrorism in the Pursuit of Power.Seattle:The National Bureau ofAsian Research,2004,p.69.,但中国认为,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逐渐向多极化方向转变。大国之间力量开始出现相对平衡,从而导致世界所有力量开始得到有效的控制。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冷战结束后不久,中国就主张要构建“一个多极世界”③Suisheng Zhao,“China Rising:Geo-strategic Thrust and Diplomatic Engagement”,in Suisheng Zhao,ed.,China-U.S.Relations Transfo rmed:Perspectives and Strategic Interactions.New York:Routledge,2008,p.27.。有学者专门研究冷战结束后的东亚地区格局,指出:冷战后,随着中国的崛起,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种以中国为一端、美国为另一端的新的两极格局;在中美两极格局中,中国影响东亚的大陆部分,美国控制东亚的海洋部分;而且,东亚的中美两极结构自冷战结束以来到 21世纪一直保持着相对的稳定。④Robert S.Ross,Chinese Security Policy:Structure,Power and Politics.Abingdon,Ox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9,pp.9~10.
2.冷战结束后,美国依仗其超强地位,极力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一直努力地抵制一个单极世界的形成,从而有助于国际稳定。这促使中国冷战后倡导世界多极化。⑤Suisheng Zhao,“China Rising:Geo-strategic Thrust and Diplomatic Engagement”,in Suisheng Zhao,ed.,China-U.S.Relations Transfo rmed:Perspectives and Strategic Interactions,p.27.有学者指出,中国认为,冷战结束后,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奉行“新干涉主义”,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所以,中国希望推动世界多极化以削弱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并倡导了“新安全观”。⑥Denny Roy,“China’s Pitch for a MultipolarWorld:The New Security Concept”,Asia-Pacific Security Studies,Volume 2,Number 1,May 2003,pp.1~4.
3.冷战结束以来,中国推动“一个多极世界”的形成,支持“一个多极的国际架构”,是为了维护一个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从而集中精力来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⑦Sujian Guo and Jean-Marc F.Blanchard,eds.,“Ha rmoniousW orld”and China’sNew Foreign Policy.Lanham:Rowman and Little field-Lexington,2008,p.11.
4.冷战后,中国开始追求它应有的大国地位。所以,它也有必要倡导多极化战略。冷战时期,美苏相互冲突,两极格局主宰世界,中国不可能享有应有的“大国地位”。而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的解体,中国迎来了“上升”的机遇;但该时期美国却把中国看成是“潜在的对手”。中国为此提出“新安全观”,希望以此“促进多极化”,从而为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创造条件。⑧Denny Roy,“China’s Pitch for a Multipolar World:The New Security Concept”,Asia-Pacific Security Studies,Volume 2,Number 1,May 2003,pp.1~4.有学者指出,冷战后,中国想要其他国家认真地对待它;尤其是国家主席江泽民希望通过他所倡导的“大国外交”来追求中国在国际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实现一个“多极世界”这样的目标⑨Tony Saich,Governance and Politics of China.New York:PalgraveMacmillan,2004,p.309.。
5.中国本身的历史也有助于冷战后中国制定多极化战略。特别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治国方略,对冷战后中国安全战略的评估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战国时代,多个国家竞争霸主地位,各国为了争夺霸权,不时地使用策略,进行小规模战争,召开国家间会议并签订条约。由此所产生的经验教训之一是如何在掠夺性的霸主国的控制下获得生存,亦即如何判断和对付强大的霸主国。战国时代的这种治国方略影响了冷战后中国如何理解安全环境和如何看待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中国认为,20世纪 90年代以后,世界开始进入了多极时代,这种情况与当年战国时代“相似”。因此,战国时代如何对付掠夺性霸主国的经验教训,对冷战后中国如何评估当前和未来的安全环境包括制定多极化战略均具有现实意义。①迈克尔·皮尔斯伯里著,肖欢容、张梅译:《美国学者解读中国安全》,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 1~2页。
显然,美国学术界对中国提出多极化战略的原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上述这些探讨基本上是实事求是的。
美国学者注意到,江泽民领导时期,中国认为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但胡锦涛领导时期,中国认为国际秩序更有利于多极化,因而更加肯定多极化趋势,认为“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②Evan S.Medeiros,China’s International Behavior:Activism,Opportunism,and D iversification.Santa Monica,CA:Rand Corporation,2009,p.28.。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认为,冷战后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内容在上述两个时期略有差异。江泽民领导时期,中国在国际上提倡“多极化”,“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世界“带来一个正义和公平的秩序”,“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此,面对“个别国家”凭借它在经济和技术以及军事方面的优势、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推行新的“炮舰政策”,企图建立它所控制下的“单极世界”,中国表示反对。但在胡锦涛领导时期,中国的“多极化立场”发生“微妙变化”,包括出现这样的“否认声明”:中国倡导的多极化并非“针对任何特定国家”;这一时期,中国认为,“多极化”应被看成是确保“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的“一种手段”。③Sujian Guo and Shiping Hua,eds.,New D imensions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pp.30~31.
总的来说,美国学术界认为,冷战后中国多极化战略包括战略目标和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等基本内容。
美国学术界认为,冷战后中国多极化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多极世界”。根据美国学者的理解,中国所追求的“多极世界”大体上有这样一些内容。
1.“多极世界”是“一超多强”的“多极体系”。这是中国的主流看法。其中的“一超”是指超级大国亦即美国,“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也许还有印度。在这个“多极体系”中,美国是“一超多强”的中心。④Suisheng Zhao,“China Rising:Geo-strategic Thrust and Diplomatic Engagement”,in Suisheng Zhao,ed.,China-U.S.Relations Transfo rmed:Perspectives and Strategic Interactions,p.27.
2.在“多极世界”里,所有主权国家之间相互尊重,互惠互利,从而形成一个正义和公平的秩序。任何国家都不能简单地将自己的偏好强加到世界其他国家的身上,国家间的持续关系只能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并且要在一个合作的外交框架内才能维持。美国虽然是“一超多强”的中心,但也只是这些强国中的一员,而并非可以独裁的霸权。⑤布兰德利·沃马克:《中国崛起与美国:权力持平与文明的磨合》,《外交评论》2007年第 6期。
3.中国是“多极世界”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国际力量之间起着平衡的作用。中国希望冷战的结束将导致国际力量结构朝着“多极体系”的方向发展;当然,中国是该体系里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⑥Evelyn Goh and SheldonW.Simon,eds.,China,theU-nited States,and Southeast Asia:Contending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Security,and Econom ics.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2008,p.3.
1.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和地区组织构建“战略伙伴关系”。这是冷战后中国实现“多极世界”目标的手段之一。在“战略伙伴关系”的框架里,中国领导人呼吁它的伙伴们抛弃冷战思维,积极认同共同的利益,希望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不会影响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健康发展。①Suisheng Zhao,“China Rising:Geo-strategic Thrust and Diplomatic Engagement”,in Suisheng Zhao,ed.,China-U.S.Relations Transfo rmed:Perspectives and Strategic Interactions,pp.28~29.
2.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与地区组织和国际组织加强合作,或积极参与这些组织。这也是冷战后中国实现“多极世界”目标的重要手段。冷战后,中国认同“多边主义”,乐于加强由民族国家和欧盟、东盟、上海合作组织这样的地区组织构成的替代性力量极,同意加强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的作用。②沈大伟:《新战略三角:美欧对中国崛起的反应》,《欧洲研究》2005年第 5期。有学者指出:冷战后,中国的“多边活动主义”是对作为超级大国美国的挑战。如,参与东亚一体化有助于中国与美国打交道;中国参与建设“亚洲多边安全共同体”,以此抵制美国及其盟友联合遏制中国发展。③Susan L.Shirk,China:Fragile Superpower.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pp.129~131.
3.中国也积极与美国及其盟友如欧盟和日本等发展友好关系,从而推动“多极世界”的形成④Jean-Marc F.Blanchard and Sujian Guo,“Introduction”,in Sujian Guo and Jean-Marc F.Blanchard,eds.,“HarmoniousW orld”and China’sNew Foreign Policy,p.11.。有学者指出:为推动“多极世界”的形成,冷战后中国做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来与美国密切合作。中国领导人相信,从长远看,美国的世界优势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但从短期看,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优势地位不可能很快得到改变。鉴于中美力量存在差异,冷战后中国利用其“战略资产”在一些共同问题上与美国合作,彼此交换利益,改变美国对中国的“负面印象 ”。⑤Suisheng Zhao,“China Rising:Geo-strategic Thrust and Diplomatic Engagement”,in Suisheng Zhao,ed.,China-U.S.Relations Transfo rmed:Perspectives and Strategic Interactions,pp.9~40.
美国学术界认为,冷战后中国正是通过以上种种途径来努力推动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从而最终建立起“一个多极世界”。当然,美国学者同时也注意到,中国方面认为,虽然冷战后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如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开始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世界新格局的形成将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⑥Michael E.Marti,China and the Legacy of Deng Xiaoping:From Communist Revolution to Capitalist Evolution.Washington,DC:Brassey’s, Incorporation,2002,p.187.在美国学者看来,中国对冷战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可见,美国学术界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内容也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他们关于中国多极化战略内容的这些理解虽然还不大完整,但是大体上是比较准确的。
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在实施多极化战略过程中既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同时面临一些困难。美国学术界对这些也作了考察。
1.冷战结束以来,世界不断地向多极化的方向曲折发展。这极大地有助于中国实施多极化战略。整个 90年代,中国认为,从长远看,因为世界政治内在的多极化等原因,所以美国不能够实现它的全球霸权战略。相反,多极化趋势对冷战后中国发展极为有利。事实上,90年代末以后,中国正逐渐成为国际力量多极结构中的一极。⑦Steven I.Levine,“Sino-American Relations:Practicing Damage Control,”in Samuel S.Kim,ed.,China and the W orld: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New M illennium.Boulder:Westview Press,1998,pp.98~99.有学者新近指出,进入 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许多世人相信世界如今处在多级秩序的边缘。中国和俄罗斯很久就倡导建立这种秩序,如今在这样的世界形势下继续推进多极化进程。①Susan Turner,“Russia,China and a Multipolar World Order:the Danger in the Undefined”,Asian Perspective,Volume 33,Number 1,2009,p.160.
2.冷战结束以来,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促使各国间联系更加密切、相互依存程度不断提高,极大地制约了美国单极霸权主义。这也有助于中国实施多极化战略。冷战后,中国领导人认为,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任何国家都不能加以抵制,但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所以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趋利避害”。如在外交上,中国相信,能够利用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来使美国霸权秩序“民主化”,抑制美国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从而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民主的世界秩序”亦即“多极”秩序。②YongDeng and Thomas G.Moore,“China Views Globalization:Toward a New Great-Power Politics?”TheW ashington Quarterly,Volume 27,Number 3,Summer 2004,pp.117~118,pp.121~122.
3.冷战结束以来,世界上反对单极、主张多极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这也有利于中国实施多极化战略。冷战后,俄罗斯、印度和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组织同样抵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如,俄罗斯主张“世界政治多极化”,抵制西方主导世界秩序;中国和俄罗斯在这些方面具有“共同利益”,所以中俄加强合作,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发表联合声明倡导多极化,共同抑制美国,推进建立“世界新秩序”。再如,印度也反对美国领导“大国联盟”,提倡多极化,所以中国和印度结成了“战略伙伴关系”。此外,欧盟尤其是其中的主要强国法国和德国,表达了与俄罗斯和印度“类似的倾向”,所以中国和欧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总之,冷战结束后,除中国外,俄罗斯、印度、欧盟等等也纷纷反对美国搞单极战略,提倡多极化。这都有助于中国实施多极化战略。③YongDeng,“Remolding Great Power Politics:China’s Strategic PartnershipsW ith Russia,the European Union,and India”,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Volume 30,Issue 4&5,August 2007,p.874、890、892.
4.美国严重的国内问题制约其单极战略的实现,有助于中国实施多极化战略。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为扩张而付出的经济代价较高。尤其是进入 21世纪后,美国国内出现了大量的债务和巨大的贸易失衡,国内贫富差距拉大。另外,由于美军海外伤亡人数在增加,所以美国人民担心世界并不安全。总之,美国严重的国内问题制约了其单极战略的实现。与此同时,中国更明确地要结束单极世界,要使美国不能“为所欲为”。④Graham E.Fuller,“Strategic Fatigue”,The National Interest,Number 84,Summer 2006,pp.37~42.
5.美国为伊拉克战争付出巨大代价,并开始难以控制盟友。这也制约着美国单极战略的实现,有助于中国实施多极化战略。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另外,美国采用传统的方法来控制盟友已经变得更加困难,因为这些盟友对美国越来越采取“独立的政策”。这些因素也促使美国单方面控制世界的战略走向失败,却有助于中国实施多极化战略。⑤Suisheng Zhao,“China Rising:Geo-strategic Thrust and Diplomatic Engagement”,in Suisheng Zhao,ed.,China-U.S.Relations Transfo rmed:Perspectives and Strategic Interactions,p.28.有学者甚至指出,伊战后,美国的外交陷入孤立,其国际商务也并不乐观,预算极度上涨,国际上普遍抵制美国。许多国家反对美国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所有这些均限制了美国单极政策的实施。⑥Graham E.Fuller,“Strategic Fatigue”,The National Interest,Number 84,Summer 2006,pp.37~42.
中国实施多极化战略并非一帆风顺。美国学术界对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实施多极化战略所面临的问题或挑战也进行了初步的考察。
1.冷战结束后,虽然美国综合实力业已相对下降,但在各方面仍居超强地位,从而影响中国多极化战略的顺利实施。这是中国在实施多极化战略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一直推动构建能够使中国发挥更大作用和产生更强影响力的多极体系。但是,超级大国美国却仍然维持着全球体系的主导地位。美国在全球长期的统治地位极大地阻碍了中国在国际体系中作用的进一步发挥。①MichaelD.Swaine,“China:Exploiting a Strategic O-pening”,in Ashley J.Tellis and Michael Wills,eds.,Strategic Asia 2004-05:Confronting Terrorism in the Pursuit of Power,p.69.有学者甚至指出:目前国际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单极的;这也许是一个大国崛起所处的最坏的国际体系。所以,中国在努力实现和平发展过程中很可能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②Quansheng Zhao and Guoli Liu,eds.,M anaging the China Challenge:Global Perspectives.London:Routledge,2009.p.17.中国推进多极化进程,自然亦不例外。
2.虽然冷战后中国不断发展,国力日益增强,但它的国际影响仍然有限。如,中国并不是一个超级大国,它在国际问题和制度上的领导地位比较有限。这也影响了中国多极化战略的顺利实施。③Robert S.Ross,“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EastAsia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ume 23,Number 4,Spring 1999,p.108.
可见,美国学术界对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在实施多极化战略过程中拥有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问题也作了一定的分析。他们的这些考察虽然不大全面,但还是符合实际的。
冷战后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实施对中国自身利益、世界和平与发展均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美国学术界也对此作了研究。
1.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实施为国内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奋力争取多极世界,为此与世界大国和地区组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所有这些与中国国际战略目标亦即为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一致的。由于实施了这些“实用外交战略”,中国在促进国家安全目标和实现其大国抱负方面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展。④Suisheng Zhao,“China Rising:Geo-strategic Thrust and Diplomatic Engagement”,in Suisheng Zhao,ed.,China-U.S.Relations Transfo rmed:Perspectives and Strategic Interactions,pp.29~40.
2.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中国促进多极化,倡导“新安全观”,不仅有助于抵制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也有助于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⑤Denny Roy,“China’s Pitch for aMultipolarWorld:The New Security Concept”,Asia-Pacific Security Studies,Volumber 2,Number 1,May 2003,pp.1~4.
1.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实施改善了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关系。冷战结束后,中国更加关注霸权主义的出现和单极世界的危险,所以努力改善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关系。20世纪 90年代以后,中国与新加坡和印尼实现关系正常化,与蒙古、越南和印度也改善关系,与东盟其他国家进一步发展了关系。⑥Bih-jaw Lin and James T.Myers,eds.,Contemporary China and the Changing International Community.Columbia,South Carolin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4,p.290.有学者指出,为了实现“多极世界”目标,中国实施了“多边主义外交”,从而使得中国与东亚国家“一体化”,实现了中国与亚洲邻国的友好相处⑦Susan L.Shirk,China:Fragile Superpower,pp.129~130.。
2.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实施有助于中国与俄罗斯和欧洲其他国家关系的友好发展。尤其是近年,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得到巩固,在地区和全球稳定上具有共同的战略眼光,在文化和政治制度不同的情况下能和平共处,双边贸易增加,边界地区稳定,在许多多边问题上采取联合行动⑧Yu Bin,“In Search for a Normal Relationship”,China and Eurasia Forum Quarterly,Volume 5,Number4,December 2007,p.48.。
3.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实施尤其有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冷战后,在多极化战略的指导下,中国也与超级大国美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冷战后,美国国内有一股势力要竭力维护其单极霸权的地位,虽然目标不同,但中国把“不搞对抗”定为对美外交原则之一,从而化解了1999年中国驻南使馆被炸与 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等危机。①陈有为:《华府论坛:胡锦涛新政百日》,《联合早报》2003年 6月 25日。有学者指出,中美两国在克林顿时期就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布什担任总统期间,中美关系起初有些曲折,但很快回到“战略伙伴关系”上来②Suisheng Zhao,“China Rising:Geo-strategic Thrust and Diplomatic Engagement”,in Suisheng Zhao,ed.,China-U.S.Relations Transfo rmed:Perspectives and Strategic Interactions,pp.27~28.。
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的多极化战略主张世界主要大国在平等基础上建立关系,从而为制约美国单极霸权,推护亚太地区和国际力量的平衡与稳定提供了更好的保证④Suisheng Zhao,“China Rising:Geo-strategic Thrust and Diplomatic Engagement”,in Suisheng Zhao,ed.,China-U.S.Relations Transfo rmed:Perspectives and Strategic Interactions,p.28.。
总之,美国学术界对冷战后中国多极化战略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作了较客观的考察,他们的这些探讨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综上所述,美国学术界对冷战后中国多极化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实施的可能性、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所产生的积极作用都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大体上符合实际情况的观点,从而说明美国学术界在冷战后对中国这一战略的研究方面是较有成效的。
当然,美国学术界在上述探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未能深入探讨冷战后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内容,尤其是未能全面分析中国在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所处的地位。美国学术界虽然认为中国将是“多极世界”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国际力量之间起平衡的作用,但美国学者在这方面的分析过于简单。因为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多极化进程中所处的地位与西方大国迥然不同。冷战后,西方大国怀有对中国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企图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些周边大国也以不同方式对中国进行牵制。所以,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在多极化进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丧失警惕,否则将被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之中;中国还要善于处理好同世界各大国的关系,尽可能地趋利避害,寻求扩大同各方的利益汇合点,加强同这些国家的政治对话、经济合作和科技交流;同时,要善于在它们之间进行纵横捭阖的周旋,推动多极化趋势朝着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完成国家统一大业,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方向发展。但是,美国学术界并没有在这些方面作细致分析。
2.关于冷战后中国多极化战略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美国学术界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冷战后中国多极化战略不仅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而且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而有利于争取把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带入新世纪。但美国学术界在这些方面却探讨得极为不够。
3.在对冷战后中国多极化战略的评价上,有美国学者还存在错误的观点,如认为冷战后中国多极化战略目标亦即“创造一个多极世界”,是“几乎无望的”⑤Tony Saich,Governance and Politics of China,p.309.。这种评价或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尽管如此,美国学术界毕竟对冷战后中国多极化战略作了许多可贵的探讨,不仅有助于国外深入研究冷战后中国的多极化战略,而且对当今国内学术界深入研究该课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作者作者 暨南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州 510632)
(责任编辑 王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