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常柏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新疆高校坚持“四个认同”教育的经验
吴常柏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新疆高校坚持“四个认同”(即对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抵抗“三股势力”渗透的客观要求。为此,新疆高校要加强党的领导,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教职员工队伍建设,把“四个认同”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估体系,为“四个认同”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切实抓好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以增强新疆大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反对民族分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保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新疆高校;“四个认同”;民族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做好民族工作,在新形势下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对维护和发展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广泛、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有效防范和坚决打击民族分裂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上这些论述都为我们新疆民族工作指明了坚持的原则和努力的方向,即民族团结是新疆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当前,民族团结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开展“四个认同”教育活动。针对这一情况,新疆高校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寻求新的途径和方法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四个认同”教育。
(一)坚持“四个认同”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的内在要求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文化共同依存的中国领土,其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不仅要有坚强的政治领导、实力雄厚的物质基础、完备的法律体系,而且要有各民族社会成员心理的认同和思想的统一。为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结合自身实际,于1998年以来,开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教育,并于2004年5月在马克思主义“五观”基础上开展“四个认同”教育活动,使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现阶段,广大青年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和全面掌握“四个认同”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才能进一步科学认识和深刻领会“五观”教育的实质,才能把“四个认同”的核心内容和思想转化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中,才能使其成为激励和调动人们行为的精神动力,才能使大学生逐渐形成国家集体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等,也才能真正感受到作为高校大学生所应具有的品质和素养。
(二)坚持“四个认同”教育是抵抗“三股势力”渗透的客观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迅猛发展,创造了中国的奇迹,震惊了整个世界,人均GDP连续32年增长,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生产力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与此同时,世界多级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们正逢重大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从未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颜色革命”等图谋。美欧一些国家对“三股势力”(即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持双重标准,通过宗教、民族和人权等多种方式对我国进行大肆攻击,纵容分裂分子在我国制造事端,影响我国形象,干扰中国经济前进步伐,妄图分裂中国,西藏的“3·14”事件和新疆“7·5”事件就是明显例证,其罪恶行径已昭然若揭。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疆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对国内外“三股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打击,成果显著,致使其难有作为。“三股势力”只能变换方式,在思想、文化、舆论、双语教育、宗教等意识形态领域加紧渗透。此外,“三股势力”还通过出版音像制品、文章报刊、张贴标语、讲经布道、聚众演讲、互联网等多种手段,歪曲新疆历史、否定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进而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其欺骗性和虚伪性迷惑了一部分群众和激进的学生。在一些高校中,有些老师、学生民族意识强,但国家观念淡薄,对“四个认同”缺乏了解和学习,如任其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高校作为文化传授、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必须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四个认同”的教育,并把“四个认同”教育贯穿到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去,为新疆的稳定、繁荣及跨越式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
(一)抵御“三股势力”的渗透,进一步加强党对新疆高校的坚强领导
新疆高校坚持“四个认同”教育,首先要抵御“三股势力”渗透的问题,其不仅关系到新疆当前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而且关系到新疆的未来,关系到新疆的长治久安和全国稳定的大局。切实加强高校抵御“三股势力”渗透的斗争,是新疆高校坚持“四个认同”的重要战略突破口,是当前必须抓的一件大事。历史和实践都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一切政策、方针和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新疆高校党委一定要加强党的领导,深刻领会和践行党中央的各种文件精神,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四个认同”教育方案,要选配政治上强、有高度责任心、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担任学校的党政“一把手”;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坚定、靠得住、有能力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要防止有分裂思想、分裂意识的人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各高校党组织要定期召开反分裂、反渗透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稳定的工作会议或研讨会议;要加强和防范“三股势力”渗透的各项制度建设,明确责任,层层落实,严格检查考核,从而切实有效地进行反分裂、反渗透工作,使高校教育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另外,要把那些在反分裂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工作学习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大学生吸收到党的组织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为祖国培养一批政治过硬、知识丰富、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加强教职员工队伍建设,把“四个认同”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当前,新疆高校要把“四个认同”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除了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还需要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建设一支让党和国家放心、让学生满意的教职员工队伍,是新疆高校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我们一是要通过培养和教育提高教职员工的整体素质。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教职员工,把广大教职员工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锻炼,鼓励和支持他们进行深造,从而不断提高其专业能力、政治素质、反渗透的意识和能力。二是要健全教师政治学习和考评制度。要把教师参加政治学习和活动的情况形成相应的考核制度,并要把教师“教书育人”和在反渗透教育中的态度、表现作为其晋职晋级、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三是要严格遵守教师准入制度和职业道德准则,坚决杜绝散布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思想、歪曲新疆历史、攻击社会现实的非法言论和行为进入课堂。对于那些在重大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态度嗳昧、认识模糊的教师,要责令其停课,通过教育,待其认识提高后方能重上讲台;对于那些从事非法活动及利用课堂散布错误言论的具有反动思想的教师,我们要坚决将其清除出教师队伍。四是公共课老师要适时地在课堂上进行“四个认同”教育,多吸纳当今世界先进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案例教学法,要多搜集学生身边的先进事迹,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新疆的巨大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使新疆学子们引以为豪,进而加深对“四个认同”的理解和深化;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祖国的强大、祖国文化的辉煌、各民族团结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同时,新疆高校一定要对全体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必须把每个人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精神中来,使他们认识到,教师应该具有优良的政治品质、高尚的人格魅力、丰富渊博的知识、开拓进取的精神。只有这样,老师们才能很好地进行教学,才能把“五观”、“四个认同”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抵抗住美欧等势力的渗透破坏,才能为国家培养特别是为新疆培养跨越式发展人才。
(三)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估体系,为“四个认同”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新情况和新变化层出不穷,单靠传统的评估体系已经应对不了复杂的现实问题,而建立新的切实可行的评估体系正是使新疆高校决策迈向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一项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经历制定、执行和评估过程,否则很难真正落到实处。为此,新疆高校必须建立“四个认同”教育评估体系,通过这些评估体系,不仅可以检验高校“四个认同”教育活动的效果,而且可以与时俱进,对已开展的活动作出继续、调整或中止的决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通过评估体系得出的结论体现了科学性,为新疆高校进一步进行“四个认同”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用新的评估体系对“四个认同”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
(四)切实抓好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为祖国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各民族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觉悟的高低、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边疆的巩固、祖国的统一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一是要抓好教育内容。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持“四个认同”教育,把新疆历史、民族宗教问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二是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观念,使他们能够把爱国报国的情怀自觉地转化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动力,转化为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三是要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强化校园广播、报刊、网络、宣传橱窗等宣传载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唱响主旋律;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牢固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要坚持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同各种封建迷信及反科学、伪科学作斗争的自觉性,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团结向上、不断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四是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新疆高校要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就必须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和完善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站或网页,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利用互联网开展“四个认同”教育。同时,要加强网管员和网上评论员队伍建设,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氛围。对于极少数利用互联网开展违法活动的人,要配合公安机关,依法严肃处理。
〔1〕张运德.强化“四个认同”教育,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J〕.实事求是,2006,(2).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董立人.深入“四个认同”教育,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J〕.中国民族教育,2009,(12).
〔4〕卓 然.坚持恪守“四个认同”,旗帜鲜明反对分裂〔J〕.今日新疆,2009,(10).
〔5〕戚甫娟.“四个认同”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思想教育研究,2007,(11).
〔6〕寇新华,何建忠.新疆高校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8,(5).
〔7〕王恩春.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侧重点和有效途径〔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1).
责任编辑 芳 晔
G641
A
1009-1203(2010)06-0124-03
2010-09-08
吴常柏(197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