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实践及基本经验

2010-02-15 19:22董永在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民生经济发展

□董永在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北京10009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实践及基本经验

□董永在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北京10009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旧的如温饱等民生问题基本解决了,而诸如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新的民生问题又日益凸显出来。怎样解决这些新的民生问题,满足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已成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议题。研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实践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当前民生问题的本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中国共产党;民生;实践;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是以为全体民众谋福利为己任的,无论是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民不聊生、积贫积弱的局面。然而,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党的民生实践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一、改革开放以前,民生改善步履维艰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民生事业翻开了崭新一页。各级人民政权建立,人民当家作主,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政治保证;恢复与发展经济,实行土改、实现耕者有其田,为改善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改善民生创造了根本的制度前提。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P7然而,由于一个时期内党工作指导方针的失误,在民生实践方面也走了不少弯路。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民生初步改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国际上,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政治上打压孤立中国,经济上封锁中国,军事上层层包围中国,试图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国内,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战争的长期摧毁和国民党政府的大肆搜刮剥削,致使国民经济千疮百孔,工农业生产下降,物资奇缺,失业成群、民生凋敝。帝国主义更是断言:共产党不可能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并因此而垮台。为此,我党在城市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调整工商业结构的政策,从而解决了广大工人的就业问题,保障了他们的生存条件;在农村利用两年多时间,推行土地改革,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予广大农民以生存之资。特别是在“一化三改”、“一体两翼”过渡时期总路线灯塔的照耀下,1956年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根本制度前提。1957年,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奋发努力,再加上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一五计划”各项指标超额提前完成,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据统计,我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1957年达102元,比1952年提高三分之一强,其中职工平均消费水平由148元提高到205元,提高38.5%,农民由62元提高到79 元。[2]P327

(二)大跃进时期,民生遭受挫折

从1956年提出《论十大关系》起,中国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在八大上明确把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作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之一,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党集中改善民生指明了方向。然而,由于我们党对摆脱穷困落后心切,再加上中央和地方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急于求成,片面地夸大了主观能动性。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就宣布中国要“超英赶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全民大办钢铁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大跃进”,同时全面兴起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提倡“以钢为纲”,天天“放卫星”、到处刮“共产风”、“浮夸风”。可以说,这反映了我们党迫切改善民生的普遍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结果反而妨碍了生产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在此期间,又恰逢三年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恶化,致使中国国民经济遭受重创,民生受到很大影响。可以说,1960年是党和人民建国以来遭受的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集中表现为:农业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农民生活窘迫,社会民生恶化,连基本的粮食需求都满足不了,不少地区因营养不足发生浮肿甚至饿死人等严重现象。[3]P632

(三)“文革”期间,民生经历磨难

虽然在1961—1966年期间,党中央及时在一定范围内纠正“左”倾错误指导思想,采取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到1965年初步恢复了生产,稳定了物价,繁荣了市场,也使民生得到一些初步的改善。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1966年5月开始,为期10年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席卷全国,致使刚刚“恢复元气”的民生又遭受劫难。

1.政治上,民主权利受损。从1966年5月起,全国各地“踢开党委闹革命”、“彻底砸烂公检法”、“牛鬼蛇神”到处抓,人们的民主权利受损,甚至连基本生命财产权也不能得到有效保障。1966年10月14日以前,被指为“牛鬼蛇神”而被从城市赶往农村的人数,全国高达397400多人。[4]P316

2.经济上,生活水平下降。国民经济正常发展基本停滞,再加上计划生育中断,人口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更是急剧下降,人均粮食消费量1966年为381斤,1976年为383斤,基本没有变化,从1966—1976年职工工资平均降低了4.9%。[4]P319

3.文化上,科学教育停顿。“文革”期间也是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惨遭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专家教授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很多文化书籍被当作“黑货”查烧,1966年7月高校停招,中小学“停课闹革命”,大批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因为剥夺了青年学生的受教育权,致使旧的文盲没扫除完,新的文盲又增加。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大陆文盲半文盲多达2.3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文革”而增加的。[4]P320可以说,10年“文革”期间,是人民各项权利遭到最严重破坏的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生的一场大灾难。

(四)改革开放以前改善民生的经验教训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农村进行了土地革命和合作化,在城市进行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但在1957年后,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足,“左”的思想逐渐占了上风,不恰当地采取了所谓“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赶超型”发展战略,给民生带来了严重的困难。“从1958年到1978年整整二十年里,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增加很少,生活水平很低,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5]P115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1.光靠主观意愿不能超越客观的经济规律。新中国成立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全国各族人民都希望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希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尽快地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战胜美帝国主义。这个愿望本来是好的,但是,由于严重脱离了中国当时的社会实际,照搬苏联模式,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致使经济发展减缓甚至倒退,人民生活在短暂的恢复后又陷入困乏的境地。可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前提。

2.光靠政治热情不能解决民生的实际问题。政治上要“超英赶美”,推行人民公社化的绝对平均主义,挤占消费基金以提高积累率发展重工业,不重视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农业生产和轻工业部门,导致人民吃饭都成问题,消费品奇缺,民生步履维艰。“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6P128

3.社会动乱是民生之祸。“文革”10年的惨痛教训充分说明:社会稳定是民生改善的根本前提,没有有序稳定的社会环境,人民基本的生存和发展就无从谈起。只有在稳定的社会中,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各项社会权益才能得到有效维护,民生才能得到持续改善。

4.发展经济是民生之基。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经济建设中心地位、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要条件。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成了“无米之炊”。所以,只有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根弦,才能弹奏出民生改善的美好乐章。

二、改革开放以后,民生改善成就明显

“多难兴邦,重民兴国”。“文革”后,党中央及时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肯定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重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从而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使中国从此走上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康庄大道。

(一)改革开启民生新天地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纠正了以往忽视民生的错误偏向,校正了社会主义的航向。

1.“三个纠正”,回归民生

一是纠正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偏向。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不是为生产而生产,加速发展生产力,就是“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6]P128;二是纠正了重精神、轻物质的偏向。邓小平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光凭精神上的优越性战胜不了物质上的差距性,社会主义制度是靠“干”出来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6]P146;三是纠正了重国家和集体利益、轻个人利益的偏向。邓小平肯定了个人利益的正当性,指出“人是需要一些个人利益来从事生产的”[6]P351,要在实现国家、集体利益时重视个人利益的合理维护,并且强调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苦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一些。”[3]P776

2.改革初期,保障民生

可以说,改革开放是由民生需求催生的,是一场被饥饿这一基本民生需求逼出来的自发改革,其根本动因就是要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3]P880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长年累月在泥土上刨食却不得温饱的农民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境况,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按下了18个血手印,率先进行了包产到户的改革尝试。邓小平明确支持这一改革,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定了以发展生产力为目的、以改善民生为价值导向的改革开放政策,并采取了恢复高考、促进就业、发展市场经济等具体的惠民措施,保障了人民的各项权益,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民生落后的面貌。1978—1989年,是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增长最快、民生改善最快的时期。1989年的GDP为16992.3亿元,是1978年3645.2亿元的4.66倍;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2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2元,均比1978 年提高了多倍。[7]P90-91

(二)创新推动民生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忽视民生需求、民生长期得不到改善。面临国际社会的严峻挑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已实现“温饱”之后的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要求,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了邓小平民生思想,提出了很多新的民生观点和举措,不仅进一步改善了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而且不断满足了人民对生活质量的新追求,从而推动了我国民生事业的新发展。

1.“四大战略”,聚焦民生

一是实行“两个根本转变”战略(即经济体制从计划向市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加快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江泽民认为,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在生产关系领域还存在着“双轨制”,在生产力领域则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痼疾,这些都影响着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质量。因此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8]P294,大力推进“两个根本转变”;二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国是新时期满足民生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任务;三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协调区域民生改善。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等原因,人民生活普遍水平低,和中东部有明显的差距,如果不加快改善西部地区民生,必然会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四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统筹“代际民生”。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有限,直接制约了民生质量的提高。因此,江泽民多次强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8]P462

2.继续改革,发展民生

在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四大战略的推动下,党和国家不仅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站稳了脚跟,而且从总体上进一步改善了民生。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衣食住行都有了较大的改善,社会保险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基本完成,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到1995年底,在GDP总量上,中国已提前5年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的目标,在人均GDP上,中国也在1997年底提前3年实现了“九五”计划提出的到2000年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与1989年相比,2001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由第八位跃居第六位,仅次于美、日、德、法、英;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66元,实际增长4.2% 。[7]P97

(三)以人为本带来民生新改善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民生理念,倡导“以人为本”,以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期待为首要任务,将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加以推进,实行了惠及民生的实际举措,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把改善民生事业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五项举措”,惠及民生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突出强调了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采取了多项实际的惠民措施以改善民生。一是实施“四减免”(即免除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农业税和屠宰税)和“五补贴”(即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业生产资料补贴和农村家电补贴)政策以重点惠及农村民生,从而使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费以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还实现“两免一补”(即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学杂费、给寄宿生补助一定的生活费),从而有力地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三是大力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农民参加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现病有所医;四是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重点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五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促进农民增收,国家从2006年起,连续总投资1000亿元为农民修公路,实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以解决偏远地区人民交通不畅、交流不通的现状,改善民众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深化改革,改善民生

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民生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先后超过了以西方七国集团为首的发达工业化国家中的一些成员国,居世界第三的位置。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使得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30年也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9]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5年的评估报告认为,“中国提前完成了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少的目标,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榜样。”[9]

三、新时期,民生问题再次凸显

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然而,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也没有变,再加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贫富差距明显、社会矛盾增多,致使一些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问题在新世纪新阶段不断涌现。

(一)差距拉大,民生改善不均衡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生活状况普遍得到明显改善。但是,收入分配、城乡区域差距扩大趋势仍然很明显,民生差距拉大且不平衡。就收入差距而言,据中科院调查显示,2007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最高20%收入组的家庭平均收入是最低20%收入组的17.1倍[11]P13;从城乡差距来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从2005年的3.22∶1扩大到2007年的3.33∶1,衡量收入分配集中程度的基尼系数,在改革最初几年下降之后,从1985年起便不断攀升,从1984年的0.25左右发展到2007年的0.48左右,已经进入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内;从区域差距来看,2007年东部地区人均GDP达到4249美元,而中西部则分仅别为1949美元和1744美元,东部人均GDP是中西部的2.18倍和2.44倍,中西部地区人均GDP相对东部的比重从1997年的54.14%、47.08%下降到2007年的45.9%、41.0%。可见,在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7]P101

(二)矛盾增多,民生事业滞后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喜人局面,国家整体经济实力飙升,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GDP”崇拜,民生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诸多事关群众切身福利的民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由于教育资源和卫生资源分配不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使上学、看病、买房成为新时期底层民众难以负担的新包袱。而且社会分层明显,跨阶层流动特别是普通民众向上流阶层流动机会减少。同时,由于利益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使得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三)监管不力,民生安全担忧

人们社会安全感总体水平较高,但是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医疗安全和交通安全的确令人担忧。在调查中,人身方面的安全感最高,很安全和比较安全合计83.2%,而食品和交通方面的安全感最低,分别为65.3%和65.7%,认为不安全的人达30%以上。[11]P15特别是食品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再则就是矿难频发等生产安全也在近几年比较突出,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四、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实践的基本经验

邓小平曾经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5]272重视并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指导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改善民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善民生的前提就是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财富,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民生需求,必须靠经济的高速发展来满足。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要改善民生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蛋糕”做大。改革开放前,由于把“抓革命”放在了各项工作的首位,结果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真正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切实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线,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创造了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不断跃升,从而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战略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在改善民生的实践中,比较好地统筹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承认民生的正当需求,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群众自身的生活水平。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把经济增长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处处以“GDP”为衡量标准,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相应地注重发展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没有很好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蛋糕”做大了,但是却没有分好,致使由于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因素引发了住房难、就业难、看病难等诸多新时期的民生问题。因此,必须积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相同步、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进步相统一,从而有效地解决新时期的民生新问题。

(三)必须立足国情实际,抓住不同时期民生问题的核心

民生问题既是历史的,又是具体的,具有阶段性的特点。不同历史时期民生问题的核心是不同的。总结近代以来,我国民生状况,可以这样概括: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整体民生问题表现为受“三座大山”奴役,此时的迫切要求是使人民获得政治解放。改革开放初期民生问题的核心主要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吃饭穿衣问题,改善民生的重点就是解决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这主要是生存层面的物质生活问题。计划经济的束缚、思想观念的僵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等因素是造成当时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党以改革为基本动力,实行效率优先,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增加经济总量,为改善民生创造基本的物质财富。而现阶段,我国人民总体上已经进入了小康生活阶段,基本做到衣食无忧了,当前的民生问题所涉及的主要是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环境生态等发展层面的问题。历史因素对民生问题的影响在逐步弱化,而现实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全球化因素的影响却在持续上升。此时,改善民生的重点就不能再停留在满足民众的温饱需求上,而应集中解决人们所面临的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全方位保障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党及时地采取了多项惠民政策,抓住了不同时期民生问题的核心,适应了环境和形势变化的新要求,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因而在改善民生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决制止与民争利的腐败行为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党的必然要求。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可以说,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集中体现。我们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根本目的是要提高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8]P182而腐败现象与改善民生则是水火不容的。目前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民生问题,很大一部分都与官员腐败有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有些党员、干部经受不住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诱惑,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特别是对下岗职工、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不闻不问,凭借手中权力不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而是采取各种不合法的手段谋取私利、与民争利、戕害民生,由此导致的群体性冲突事件也时有发生。严重地危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着民生的进一步改善。因此,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的力度,坚决制止戕害民生的腐败行为。

综上所述,改善民生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实践的宝贵经验,为解决新时期日益凸显的民生问题,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A].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邵维正.中国共产党80年大事聚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

[4]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雷国珍,肖万春.民生中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人民日报,2008-12-19(2).

[10]怎样看待“第三”与“第105”[N].解放军报,2009-08-18(7).

[11]柳礼泉.新中国民生60年[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The Practice and Basic Experiences of the CPC in People’s Livelihood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ONG Yong-zai
(PLA University of National Defense,Beijing 100091,China)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the old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people’s livelihood like subsistence have been solved,but new problems such as education,employment,income distribution,social security,and medical care have come out.How to solve these new problems and satisfy the people’s expectation for happy life has become an issue cared by the Party,the government and all circles of the society.Studying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the CPC i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very high value for our deeply understanding the essence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people’s livelihood,essentially solving the interest- related problems that are cared the most by the people and are the most direct and the most practical to the people,and guaranteeing and improving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he CPC;people’s livelihood,practice;basic experience

C913

A

1674-0599(2010)03-0053-07

(责任编辑:廖才茂)

2010-04-11

董永在(1979—),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民生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