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与品格

2010-02-15 17:38
治理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士人知识分子

□ 楼 栋

自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发生、发展以来,知识分子便应运而生。伴随着各个社会、各个时代的盛衰兴旺,知识分子的力量在其间或大或小、或弱或强地发生着。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知识分子作为一个代代相承的特殊群体,对中华民族的文明演进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时代在变换,世界在发展,但知识分子的作用有增无减,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和科学技术主导的时代,作为科学技术的载体、人文精神的体现者的知识分子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越来越不容忽视。

一、知识分子的角色与社会地位

长久以来,知识分子的问题一直被讨论、被关注。对知识分子的界定和社会作用,国内外已有众多的研究,但是对于知识分子却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定义,知识分子的角色显得比较模糊。①由于东西方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以及社会结构的不同,对知识分子的涵义也就有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所谓知识分子,一般首先让人想起的是中国传统社会所称的“士、士大夫”,或更直截了当的说是“读书人”。具体的说,我国对知识分子的规定大体上有这样几类标准②《辞海》把知识分子定义为“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如科技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教师、医生等”。:一是正式文件作出的规定:知识分子是指受过中等专科或大专以上的学历教育,在相应部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文艺工作或技术开发,并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系列职称的脑力劳动者。③原方:知识分子论,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7页。二是民间的观点,以前认为能看书能写字就是知识分子,认为凡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非体力劳动者都是知识分子。④这与当时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有关,使得能读书写字的人就被当作知识分子。这显然是认识上的偏差,例如官僚和高级管理人员大多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又从事非体力劳动,但他们却不一定属于知识分子群体。显然,在今天这样一个各个领域的知识迸发,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民众对知识分子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光会读书写字已经不够了。三是认为“知识分子的划定不是依据其知识占有的多寡和受教育的程度,而主要是一种职业划分,即从事以创造知识、传播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职业,可以包括从事教育工作与研究工作的教师、学者和专家。”⑤赵宝熙:知识分子与社会发展,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知识分子是专门从事创造和传播价值的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他们的主要职能是制造社会的合法性,为一定的社会力量、社会运动和社会制度进行辩护,另一方面他们还进行社会批判、尤其是社会体制的批判。①俞可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与社会发展》,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西方对于知识分子的一般界说也很类似,即创造、传播与适用文化的人。西方学者有的将其区分为描述性的与规范性的。知识分子作为描述性的概念着眼于知识分子事实上在做什么,而不是应该干什么。李普塞特曾这样定义知识分子:“所有创造、传播、应用文化的人是为知识分子,而文化是人的符号世界,包括艺术、科学和宗教。”②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萨义德则将知识分子定义为:“知识分子是以代表艺术为业的个人,不管那是演说、写作、教学或上电视。”③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三联书店,2002年版。而哈耶克认为知识分子是“以解释观念为职业的那类人”,或者说知识分子是“倒卖观念的职业好手”。④哈耶克: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义,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A],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知识分子作为规范性的概念,则着眼于知识分子应该具有何种特质、应该干什么、应该追求什么。在规范性的知识分子概念下,知识分子的形象不仅被理想化,有时甚至被浪漫化,比如知识分子是“人类良心的体现”、“道德理想的捍卫者”、“社会的批判者”、“精神的超越者”等。介于知识有广义和狭义,也有人认为知识分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知识分子是指具有比较专门的系统知识的脑力劳动者;而狭义知识分子是指掌握并运用人类已有的精神文化成果从事精神文化生产和传播的人,即科技知识分子和人文知识分子。对于科技知识分子。他们以创造、革新、运用知识的主要目的,解决特定的实际问题;而人文知识分子,他们长于人文关怀,总是企图从张扬人性的高度提出改造社会的基本设想。

如果从社会地位的角度来看,马克斯·韦伯曾把知识分子界定为掌握文化成果并领导某一文化共同体的群体。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认为:“知识分子其实就是统治阶级中被统治的一部分。他们拥有权力,并且由于占有文化资本而被授予某种特权。”⑤汪日军:边缘思想,南海出版社,1999年版。德国哲学家曼海姆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中,对知识分子做过一个经典的界定:“知识分子是一个自由漂流的群体,而非一个有自己特殊利益诉求的阶级或阶层。其关键特征是“自由漂浮”与“非依附性”,可以超越阶级或阶层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局限,掌握普遍真理并做出公正的判断”。⑥在曼海姆看来,知识分子应是超越阶级的局限,自由地漂浮于各阶级之外,并以知识为依托,保持对历史和社会清醒的分析和判断的慢慢长夜的守夜人。而美国社会学家古德纳依据知识分子掌握的“文化资本”,将知识分子直接归于一个掌握“批判性的话语文化”的新阶级。

马克思主义者对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也有相关论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知识分子从事的社会工作是以脑力劳动为特征的,他们大多数投身于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知识分子所从事的这些活动具有社会劳动性质。对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地位,马克思指出,由于“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在资本主义社会,绝大多数脑力劳动者是雇佣劳动者,是被剥削者,是生产工人。绝大多数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只是在劳动方式上有所不同,这些知识分子和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一样,都不是在自我劳动位置上的劳动,都是被资本雇佣的以获得工资的劳动者。对于知识分子的作用,马克思有一段著名的论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也就是说,虽然工人们具有了作为成功因素之一的人数,但只有当工人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这也就充分肯定了作为科学和知识的载体的知识分子在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中的作用。

二、对中国知识分子历史的考察

传统的中国社会,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士农工商”这一有序的社会结构成为整个封建社会结构的基础。四民社会以士大夫为中心,“士”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殊阶层。他们不从事农工、商业活动,而专门进行学习或传授文化知识,并依附于统治阶级。士的产生很早,应该说就中国国家的产生就已经出现了。

春秋战国时期,全面的社会大变革为知识阶层提供了充分施展才能的时代条件。由于当时群雄争霸的局势,使得大多统治者实行招徕人才,广收人心的政策,礼贤下士成为风尚,况且,在各国争霸的局面下,王侯们除了需要知识分子的技术服务以外,同时更需要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合法性的支持,以“道”对王国的“势”加以补充①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因为建立在赤裸裸的暴力基础上的“势”是不可能有号召力的。所以王侯普遍对知识分子比较尊重,士人们的广博的知识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知识分子的上者能得到卿相之位,甚至为王者师,下者也能得到衣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那些有才学的人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机会而空前活跃起来。一个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人作为各阶级或阶层的代表人物,纷纷提出其社会、政治、军事、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学说,各种学派都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驳难,学术界极其活跃,这就是“百家争鸣”。当时的学士得以享受较大程度的学术自由。这种时代背景,形成了我国封建士大夫的早期性格:重视学术争鸣和学术的社会功能,重视人世的现实变革和政治利益。

秦汉帝国的建立确立了封建大一统的局面,士人的命运随之发生了转变,诸子百家的学说出现了互相吸收和融合的趋势。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理论②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天人感应的思想在汉代曾占据了统治地位,以此为基础形成谶纬之学行时一时,并在中国封建社会流传。天人感应说一方面对无限的君权进行了限制,同时也为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把儒家学说改造成为维护君权和封建宗法制度的有力工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儒家的意识形态逐渐取得了正统的地位,由此士人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心理也发生了变化,士的学问以儒家经典为来源,以注释经学为内容。就其利弊而言,一方面儒家思想对中国知识分子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华几千年历史中占据主导性地位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随着百家争鸣,学术自由时代的结束,士人的创新精神慢慢枯竭,思想内容日益贫乏和刻板僵化,许多士人皓首穷经,变得空疏无用。

隋唐两朝,经历了南北朝的分离之后,大一统再度实现。隋文帝明令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采取科举制择优取士③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至唐太宗的时代,科举制被进一步完善。科举制的确立是知识分子命运的大变局,也是中国历史命运的大变局。使得士人阶层纳入了封建官僚体制的运行轨迹之中,成为封建官员的主要成员和后备军。这即给封建官僚政治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又使士人与统治阶级衔接起来,形成了由“士”到“仕”的流动方向,架起了有效的社会流动机制。科举制制造了一大批忠实于封建社会的后备力量,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存在和延续奠定了广泛而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以后直至明清两代,大批文人仍一直通过科举制来入仕,虽然士大夫的面貌因时代不同而不断发生着变异,但这一阶层的基本特征由于科举制的延续而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

从18世纪中期开始,清王朝开始走向衰败,其吏治日益腐败,人民生活每况愈下,社会危机已经尖锐地暴露出来。巨大的政治危机已经严重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清王朝被看作是“日之将夕,悲风聚至”的衰世④原方:知识分子论,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41页。。而在世界范围内,英、法、美等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其国内高速发展,由于资本主义要求相应的原料供应市场和商品销售市场,所以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对外的掠夺。资源丰富,幅员辽阔的中国就成了西方新崛起各国的掠夺目标。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等使人们看到了腐朽的清政府对外不能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对内不能改变积贫积弱的现实。1905年,清廷迫于形势,作出了废除科举的举措。科举制的废除,表明传统社会既定价值目标取向的工具已然破碎,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成就取向发生改变,维系帝国与基层的相互平衡与有效运作的纽带已经不存在了。面对中国社会深刻的危机和数千年未有之奇变,身处其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从自身的立场寻求救国救民的良方。在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双重压力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顺应时代的发展,把目光转向中国以外更远的地方,抛弃传统的价值观念,积极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技术文化。带有现代特征的新式教育、新兴知识如洪水般涌向中国大门,加之蔚然成风的留学运动,使得传统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转变,由此中国士人开始了向近代新式知识分子的转型过程。

中国真正的知识分子的出现被认为是在鸦片战争之后,那时出现了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这一类“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士人,他们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知识分子和最后的士大夫,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直接后果之一①俞可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与社会发展》,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1919年的五四运动,使中国的士人开始具有西方知识分子的特征。他们大张旗鼓地批判封建思想,倡导个人独立自愿的新道德;全面、猛烈地抨击孔子学说和传统道德,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近代知识分子队伍中的先进分子,对照中国的社会现实,不断反思走过的坎坷道路,寻求救国救民的方案。“中国向何处去”遂成为知识界极为关注的中心问题。他们如饥似渴地追求新的社会理想和新的思想学说,对新社会应该是什么模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五四运动之后,以民主和科学精神为主要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思想运动。先进的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胜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开始被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形成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知识分子的思想觉悟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与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在抗日战争和坚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中国的知识分子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为中国的复兴和民族的觉醒贡献了重大的力量。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曲折的探索过程。与此相伴,中国的知识分子也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他们中的不少人经历了许多的曲折和磨难。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广大知识分子开始从这场浩劫中解脱出来。党彻底扭转了多年来对知识分子左的政策,知识分子重新受到重视,真理标准大讨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认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等等都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在各个领域献计献力,出谋划策,对中国的飞速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还有大批知识分子走上了领导的岗位,处在把握国家社会发展的关键位置上。

三、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特品格

1.“内圣外王”——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

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人格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即“内圣外王”。所谓“内圣”简言之就是修身,用圣贤之道来修养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伦理素质。所谓“外王”,就是用圣贤之道来参与济世、治国、平天下。修身可以提高自己的品格,增强对外界诱惑的抵抗;而修身的目的是为了坚定对“道统”的追求和维护,以“道统”为准绳来治国、平天下。二者形成一对互为因果、互为表里的辨证关系。

(1)现实批判精神

西方学者虽对知识分子没有一致的定义,但都肯定知识分子具有一个共同的性格,即以批评政治社会为职能。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社会的良心”,认为他们是人类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知识分子一方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②辛华,任菁:内在超越之路——余英时新儒学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这在中国也不例外,孔子说:“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里的庶人也包括士人在内,反过来说也就是天下无道的话,则“议”是不可避免的。①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中国古代士人对政治社会的批判,有时还通过制度化的途径而成为政治秩序的一部分。例如战国时期的齐国创立了一个稷下学宫,尊礼当时各学派著名的知识人,号称“稷下先生”。②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载于“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稷下先生”的最大特色是不治而议论。换句话说,他们不属于官僚系统之内,而他们的专业是政治批判。此外,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还有御史和谏官,他们也是制度化的批判者。这些士人是根据“道”来对政治进行批判的。帝王的统治如果无“道”,则只能代表世间的负面势力,而通过士人紧守明道救世的原则伺立于帝王之旁,则代表的是超世的理想秩序对现实政治的规约。

(2)以道自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礼乐不再出自天子,而出自诸侯,故孔子斥之为“天下无道”。③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统治阶级自身不能承担“道”④“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有所不同。儒家、墨家、道家各道其所“道”。老子所写的《道德经》是关于“道”的经典著作。,由此护“道”的担子便落到了真正了解礼意的士的身上。从孔子开始,知识分子就以“道”自任。孔子有言:“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⑤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简言之就是说士要立志于修道,而不能被物质上的贪图享受占领心志。在孟子看来,士对于道的追求是不可须臾懈怠的:“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⑥《孟子·尽心》。这自然是秉承孔子“士志于道”的思想而来。孟子把士志于道作了自己的阐释和提升。指出“道”是士的终身追求,仁义是“道”外化与人文关怀的体现。如果士为“道”而孜孜以求,仁义兼备,就是具有理想品格的伟大人物了。进而指出士志于道与行仁义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循的做人原则。士所护的“道”就是他们理想的政治社会秩序,既然是理想的秩序和道德规范,士就必须自觉地担负起维护和执行“道”的重任。历史上的中国知识分子深受此影响,建立以“道”自重的传统。

(3)注重内心修养。

中国的知识分子虽以“道”自任,但这个“道”除了他们自己的人格以外是没有其他保证的。士是以孤独而微不足道的个人来面对强大的权势,这很容易发生孟子所担心的“枉道以从势”。因为士人很大的弱点是抵抗不住世间权益的诱惑。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士之自任者如此远大,而客观凭藉又如此薄弱,为了确保士作为个体足以挑此重担,走此远路,精神修养于是成为关键性的活动。⑦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由此,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提倡内心的修养,给护“道”建立内在的保证。从孔子开始,修身即成为知识分子的一个必要条件,认为这种内在的道德实践与外在的理想的政治社会秩序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是树立外在秩序的内在保证。《论语》中有一段孔子关于君子修身的话:“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巳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巳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犹病诸?”⑧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孔子最初是把“修己以敬”作为一个普遍的命题提出的,但子路不为满足,层层逼问修己的目的和功用,所以孔子开始说明修己能“安人”、“安百姓”,以建立政治社会秩序中的“道”为终极目的。

后世儒家修身最推孟子,孟子有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认为这不仅是读书人应有之道,也是有志之士应该看齐的标准。儒家论修身兼顾“穷”与“达”两面。《孟子·尽心》篇屡言修身:“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达”是君行道,可以使天下治;“穷”则不为权势所屈,以致枉“道”以从之。孟子所说的“势”,是指权势、地位与尊严。在孟子看来,士的独立人格与尊严是理想品格的重要内容。而让“道”充溢于士之内心,是独立人格与尊严的支撑,因而才有“说大人则藐之”的气度。可见孟子所说的修养正是士人能对权势不为所迫的根据。

总之,中国的士人是有志于“道”的,任何有志于得道的士人都不能不首先反求于自己的内心。“心”是“道”的神明之舍,是每一个知识人的超世间的所在。修身养性是“治国、平天下”之前的必备的基础。中国的“道”一方面以人间秩序为中心,直接与政治权威打交道;另一方面,“道”又不具备任何客观的外在形式,“弘道”的任务完全落在了知识分子个人的内心。在“势”的重大压力之下,知识分子只有走“内圣”一条路,以自己的内在道德修养来作为“道”的保证。①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2.“经世致用”——知识分子的处世态度

除了修身自好的出世态度之外,中国的知识分子还受到儒家的“入世”哲学的影响。所谓“入世”,就是关心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其最主要的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着眼于“来世”,而致力于“今生”;二是以天下为己任,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救世精神和“忧患”意识,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无论是先秦的孔孟荀卿之学,还是两汉以后的新儒学,都主张经世致用、兴邦治国、教化民俗。他们把由“士”而“仕”、由“修身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以道统引导政统”、把尽心尽力匡助国君作为中国传统士大夫最为规范的精神原则与人格理想。在这样一套精神原则和人格理想的影响下,孜孜不倦地追求科举入仕,便成了历代儒生士子天经地义的正途。他们企图以社会政治秩序的重建为最终归宿,力图以儒家的政治思想改造现实政治。

由“士”到“仕”,意味着从知识人到官僚的转化或结合。在传统中国,这一角色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士大夫”了。士大夫既是居官者,又是文人。他们来自于知识文化群体,拥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并且承担着被奉为正统的儒家意识形态。而科举制度,是士人成为士大夫的制度化的渠道。科举合格者,其杰出的文化担当资格和道德资格为社会所认可,这些人被授予官职,成为士大夫。可以说,中国古代的独特政治形态,自汉代以后,特别地表现为一种“士大夫政治”②阎步克《:关于士大夫的“二重角色”》,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正是这些士大夫在政治与文化两方面构成了中国旧体制的支配层。所以中国传统体制的特质被称为“知识分子支配”。

绅士有时是士大夫的近似语。“在近代社会中,无论是举贡生员还是乡居缙绅,凡获得封建社会法律所认可的身分、功名、顶戴,无论出仕未仕,一概属于绅士阶层”③王先明:近代绅士,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官僚是绅士向上流动的结果,绅士则是官僚集团的后背力量或官僚卸任荣归的社会场所。绅士拥有文化,拥有知识,虽然他们并不一定都是知识分子,但可以肯定的是知识分子在其中占到很大的比例。在近代社会中,绅士在自己的影响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管理社会的入世的作用:“绅士在清已发展为基层社区控制系统中最主要的力量…绅士阶层集教化、治安、司法、田赋、税收、礼仪诸功能于一身,成为地方权力的实际代表”④王先明:近代绅士,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1页。。

客观地说,这种“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并不完全带来积极的影响。既然读书人从小就被灌输的是要为官出仕的理想抱负,既如此,“学”就不再是学做人,不再是为立身而学,而是纯粹为“仕”而学,为功名利禄而学。“学”因此而不再具有目的性意义,仅仅成为步入仕宦的门径。“学而优则仕”变成了只要学得好,就可以做官,就可以荣华富贵,就可以光宗耀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种政治上、经济上的诱惑,久而久之,便成为士人自觉的心理追求。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与归宿似乎只有一条,就是投身政治,就是逐于仕途。“学而优则仕”,不仕又何“优”?优与不优的标准就是是否入仕、能否入仕。社会如此看,知识分子本身也如此看。这样一来,士人便成为政治的附庸,这也正是孟子所担心的“枉道以从势”。久而久之,在中国的知识分子心中便形成了“官本位”的意识。

四、传统士人品格对现代知识分子的影响

思想意识作为上层建筑一方面随着物质基础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前进,一方面又要受到历史上前人遗留下来的影响。伴随着数千年的儒家文化的发展历史,造就了中国士人阶层独特的气质和品质。虽然近代西学东渐,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知识人开始以崭新的面貌看待世界,面对未来,但是前人“遗传”下来的中国士人的性格气质不能不影响到现代的知识分子。简单看来,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继承下来的优点和品质包括:

主持正义。知识分子被称为“社会的良心”,也就是说知识分子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富于对现实的批判精神,把对真理的追求视为至上的事业。他们反对强权,同情弱者。根据人类的基本价值来评判社会现象,对于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敢于揭发批评,作为社会的喉舌勇于把自己对于问题的新观点、新见解公之于众,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敢于和强权对抗。这正是古代士人“志于道”,不惜“以身殉道”的意识在现代的体现。

忧患意识。中国的知识分子具有忧患意识和社会敏感性。他们能从普遍的、综合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关心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在当今知识分子身上的体现比古时相比并未减弱反而更加强烈。例如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知识分子投身革命,为革命胜利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在海外工作的专家学者毅然放弃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优越的生活回国贡献力量,渴望迅速发展生产力,达到国富民强。这都体现了他们兴邦治国的强烈的责任意识。

敬业精神。敬业思想出自传统“济世”的观念,希望把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贡献给社会,用恭敬严谨的态度对待职守。受此影响,中国的知识分子无论在哪一行业或部门工作,都想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上有所成就,做出贡献。他们认为这是其安身立命之本,是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主要途径。

积极入世。知识分子受“入世”精神的影响,他们关心现实,探求改善现实的方法,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对于如何治理国家,如何管理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热情。他们设计和制定相应的理论和政策,这些理论和政策成为推动政治社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不仅如此,广大知识分子还积极投身于政治实践,作为掌握政治权力的主体积极影响中国的发展进步。

五、结 语

在过去的短短的一个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变动最激烈、最动荡起伏的岁月。从政治军事到社会文化,都发生了数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大变局。在这样的一个变革的时代,作为社会精英的读书人,经历了时代浪潮的冲击、社会转型的洗涤。知识分子面临着从古代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这个转型不仅是社会身份、地位、角色意义上的转换,也是思想意识层面上的转变。转变并不意为着全面否定历史、否定过去。值得庆幸的是历史带给我们一笔宝贵的财富,中国古典士人的气质和情操滋润陶冶了一代代的知识分子。但同时应该看到传统文化的某些陈腐思想使知识分子的依附观念、特权观念、等级观念、保守观念较强。知识分子要做的是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落后的糟粕。

近三十年来,在改革逐步推进的历程中,整个中国的情况都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的转变,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这种转型,不仅仅是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也是整个社会的政治观念、文化意识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是生活方式和价值关怀的变革,知识分子赖以生存的多元化社会环境正在逐步形成。这种变革既给人诱惑又使人困惑,社会转型中的诱惑与困惑,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可以感受得到的现实问题。是随波逐流,还是本着知识分子应有的人文情怀激浊扬清、奋发有为,这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不容回避的选择。

应该认识到知识分子是“学术的主人”和“社会的良知”,肩负着引导民众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肩负着改造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历史现实,从人格上不断自我完善,才能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猜你喜欢
士人知识分子
论陶渊明对诸葛亮的接受——兼及士人仕隐之间的矛盾与彷徨
你知道什么是知识分子吗
明清士人园林戏场与戏曲的生态变迁
元代福建多族士人圈研究三题
明朝的区域来源、政权性格与“江浙士人”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湖湘士人的崇文尚武精神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