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勇
(徐州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无直接利益冲突”对政治稳定的挑战及应对机制
刘 勇
(徐州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以偶然事件为冲突起因,以与事件无关的弱势群体为冲突主体,以政府权力部门为冲突焦点,以借机发泄为冲突心理,以狂热与反常规为进程特点的群体事件。其最大危险是动摇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直接降低政府的执政能力,加剧有序政治参与和政治体制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极大削弱了政治认同感这一维护政治稳定最有力的因素。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维护政治稳定,需要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消除政治不稳定的经济根源;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消除政治不稳定的政治根源;强化社会价值认同感的培养,消除政治不稳定的文化根源;切实加快民生政府建设步伐,消除政治不稳定的社会根源。
政治稳定;无直接利益冲突;应对机制
政治稳定是现代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政治现代化的目标。当前,我国正处在向现代化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为政治稳定留下诸多隐患。塞缪尔·P·亨廷顿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指出,“现代性产生稳定,而现代化却会引起不稳定”,他认为,“现代化过程必然滋生着动乱”[1]。近几年,群体事件频发,尤其是“无直接利益冲突”增多,必须引起高度警惕。重庆万州事件、四川大竹事件、安徽池州事件、贵州瓮安“6·28”事件、陕西府谷县“7·3”警民冲突案等,不仅给国家、集体、个人造成财产方面的损失,而且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政治秩序的稳定发展。政治稳定是民族国家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所追求的最高政治价值。亨廷顿指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2]。维护政治稳定应是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最根本原则。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指与冲突事件本身并无直接利益关系的众多参与者,借助偶然事件,来表达或发泄长期以来因自身合理利益诉求难以得到满足所产生的不满情绪的一种群体行为。“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参与主体是广大的弱势群体,冲突的焦点是政府部门,事态的进程快速而多变,结果危害大,平息难。纵观“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演进过程,其基本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无直接利益冲突”都起因于偶然事件。无论是重庆万州事件、四川大竹事件、安徽池州事件,还是贵州瓮安“6·28”事件、陕西府谷县“7·3”警民冲突案等,都起源于民事纠纷。如重庆万州事件,起因是重庆市万州区的进城务工人员余继奎的扁担撞了万州市民曾庆容,引起街头纠纷,造成数百名不明真相的群众围观,并引发群众焚烧警车、毁坏公共财物以及抢夺物品等违法行为。“无直接利益冲突”起因于偶然事件,具有不可预知性,极易引发大规模的群体冲突,彰显出我国当前民生问题的敏感性和复杂性。
弱势群体不仅很难分享到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而且大部分是改革代价的承受者和转型过程中的利益受损者。其经济地位的弱化和政治地位的边缘化已成为社会现实。失业的工人、失地的农民、拆迁的居民、病退的职工、农民工、残疾人等,可利用和支配的资源极端匮乏,利益表达渠道不畅。无论是在经济生活中,还是在政治生活中,他们逐渐失去了“话语权”。在正常渠道难以满足自身合理利益诉求的情况下,他们试图通过制度外的方式来表达诉求。“无直接利益冲突”是弱势群体寻求政治参与、拓展话语权的一种非常态的表现。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政府机构。就现实情况而言,虽然引发“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的起因都极为偶然,但冲突的双方主要是当地政府与公众,事件的对象是党政干部、公检法和代表公共权力的政府部门。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公职人员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缺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另外,部分地方政府在紧张事态面前行动迟缓、处理不当,使冲突得不到及时的疏通。
美国社会学家埃里克·霍里指出:“困苦并不会自动产生不满,不满的程度也不必然与困苦的程度成正比。不满情绪最高涨的时候,很可能是困苦程度勉强可忍受的时候;是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以致一种理想状态看似伸手可及的时候。”[3]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利益不断重新分配,社会阶层不断分化重组,人们的收入差距加大,文化的多元化冲突,道德迷失现象不断加剧,使得社会弥漫着一定程度的消极不满情绪。长期累积的不满情绪,一旦遇到极其偶然的触发因素,就会促成“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的爆发。
就整体进程看,“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是一种突破正常社会规范的一种狂热、反常规行为。在激情与狂躁的情绪支配下,每个参与者的情绪都十分亢奋,行动完全是在丧失理性下的一种非常规宣泄,一般的道德规范和理性都失去了应有的功能。美国心理学家丹尼斯·库恩 (DennisCoon)曾指出,“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人——即一个行为受本能支配的动物。他表现出得身不由己、残暴而狂热,也表现出原始人的热情和英雄主义。”[4]这种丧失理性的英雄主义情绪在相互感染中尽情释放,无论违法与否,行为者根本不考虑自身行为给自己与社会带来的消极后果。
“无直接利益冲突”爆发的诸多诱因和现实隐患,使得社会政治稳定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最大危险就是动摇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根据现代政治学理论,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实质是社会成员对政治统治的认可。学者贺宾指出:“任何统治的有效性都不可能仅仅依靠强力手段,更重要的是他必须得到社会大多数成员基于内心自愿的信任和支持。在政治文明不断进步的现代社会,这一点尤为重要。”[5]当前,中国正处在急剧的变革时期,变革使得利益诉求不断分化。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克罗齐认为:“变革产生了日益提高的期望,而变革的必然有限的结果却不能使这些期望得到满足。一旦人们认识到事情可以变化,他们就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轻易地把他们现实条件的基本状况看做是理所当然的了。”[6]社会转型使得社会整体结构、资源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等都发生重大变化,物质利益重新分配和调整,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组合,贫富差距扩大,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频繁发生。尤其是利益受损的群体会产生消极失落心理,成为引发政治不稳定的隐患。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一种典型的无序政治参与。它是公民在有序的政治参与难以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通过体制外的方式,寻求解决途径,缓解挫折心理和发泄不满情绪。这种失当的参与方式,一方面造成了社会的动荡和混乱,另一方面反映出在社会转型时期,公民强烈的政治参与需求与现行政治体系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塞缪尔·P·亨廷顿指出,政治不稳定是“社会飞速变革以及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涌入政治领域,而同时政治制度却发展缓慢的结果”[7]。亨廷顿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的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政治体制发展的滞后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和拓展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相对于转型时期社会阶层的日益多元化的需要,现有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就显得不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需求因表达渠道的不畅而长期难以得到满足,必然导致利益主体的心态发生变异并借助偶然事件,以无序参与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对政治稳定产生冲击。
群体认同感的降低是导致“无直接利益冲突”发生的内在核心因素。学者张可创认为,社会认同感与共同的价值取向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和最为有效的力量。因为,只要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的价值取向上达到了高度统一,他们就自觉地形成了保持现有社会身份,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在动力,而一旦社会所提倡的价值取向不被社会成员认可时,社会成员就从内心丧失了维护这种社会稳定的心理力量,而一旦遇到基于大致身份而发生的外部诱因事件,就极易产生群体性的反社会的行为[8]。“在我国,物质利益取向是目前普遍的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的支配下,人们采取各种手段为个人聚集财富。这种只看结果不问手段的价值观,使许多希望依靠个人辛勤劳动而聚集财富的人,不会成为真正的富有者,而依靠权力和采取不正当手段和方式的人反而聚集了较多的财富。这种聚集社会财富的‘马太效应’,导致了处于社会边缘和弱势的社会成员产生了对社会的不满和社会认同感的丧失。”[9]这不仅增加了诱发影响政治稳定的诸多隐患,而且拓展了形成政治骚乱的社会氛围,造成对政治稳定的冲击。
当前,应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挑战,必须始终以维护政治稳定作为根本的指导原则,并以此寻求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切实可行的现实路径。
学者刘晓凯指出:“动态性政治稳定局面形成的基本动力和内在机制是经济发展。”[10]从根本意义上说,经济上的贫困落后是导致“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根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稳定,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切实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从根源意义上就是通过推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不断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社会财富,形成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不断满足广大社会成员对利益的合理诉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11]要缩小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差异,使在改革和转型过程中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的合理利益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消除因利益矛盾而弥漫于社会的不满情绪和失落逆反心理。有效根除“无直接利益冲突”发生的根源性因素,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导下,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美国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指出:“当一个社会经历了经济与技术变化,当他获得了与这些变化过程相关的态度时,就会出现更高程度利益表达的倾向和手段。”[12]对当前的中国而言,不断分化重组的社会阶层、日益多元化的利益要求、不断加大的利益差距,使得各个阶层的社会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公民积极政治参与的呼声越来越高。公民只有在积极的政治参与过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满足自己合理的利益需要。“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政府单方面很难有效协调复杂的利益矛盾。让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或自我管理,既是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民主政治的最高表现。政府管理实际上是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其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13]这不仅有助于政府广泛听取和吸收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呼声,以利于通过政策的层面进行协调整合,而且也会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当前,构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点应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公民参与的政治制度保障上,应在现行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两会”在听取民生、反映民意、满足民需方面的主渠道功能;其二,在公民参与的社会协同上,要通过培植理性成熟的市民社会,在政府和社会个体之间架构起一个“第三方”的缓冲地带,给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主体提供合理有效的利益表达渠道,从而达到政府和社会个体之间的沟通协调,有效化解政府与社会个体之间直接正面冲突的可能性,维护政治社会的和谐发展。
学者张可创认为,社会公众形成的社会认同感是维护稳定的核心因素。其中,价值认可又是社会认可的核心。单一个体如果认可社会的价值观念,就会为维护这个价值观而努力,就以归属于这个社会群体而自豪,而一旦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具有最基本的共同的社会认同感,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社会,就是一个群体事件很少发生,整体氛围安定和谐的社会[14]。所以,加强社会价值认同的培养机制建设,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社会价值认同上趋于一致,是有效避免“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事件发生,切实消除政治不稳定的文化根源的重要手段。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培养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感,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不断消除群众的急躁盲从心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培养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认同感。因此,需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要牢牢掌握和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先进的文化去塑造人们和谐向上的精神风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为群众作出榜样。
民生问题是事关社会发展、社会进步、和谐社会构建甚至政权更替的关键问题。顾名思义,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生计问题,就是老百姓的生活生存问题。它不仅是构成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内容,也是国家和社会组织活动的重要目的。民生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关系到党执政的基础。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必须以民生问题为最根本的立足点。要时刻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及时了解群众的呼声,倾听群众的意见,体察群众的疾苦。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5]当前,最紧要的抓手就是:一要通过制度化的方式逐步扩大和完善公共服务的范围。要积极构建促进教育公平、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生态平衡、维护公共安全和提高社会福利等方面立体框架体系;二要完善成果共享机制。要通过大力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使群众共同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三要改善政府作风,建设廉洁政府。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作风,大力弘扬为民亲民的新风正气,时刻牢记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依靠群众的基础上。要推进政策的透明度,加大廉洁政府建设,以获取最广泛和最坚实的群众基础,切实维护政治的稳定。
[1][2][7]塞缪尔·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43,4-5,56.
[3]埃里克·霍里.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
[4]丹尼斯·库恩.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752.
[5]贺宾,许爱青等.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成因及对策[J].甘肃理论学刊,2008,(1).
[6]米歇尔·克罗齐.民主的危机[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86.
[8][9][14]张可创.群体事件的社会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J].理论导刊,2009,(5).
[10][13]刘晓凯.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195.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2]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G·B·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与政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208.
[1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01).
责任编辑:杨 东
D63
B
1002-0519(2010)03-0104-04
2010-02-21
徐州师范大学重点社科基金项目(08XWA07);徐州市社会学学会招标课题(XZSHX006)
刘勇(1974-),男,江苏沛县人,徐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