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腔热情 关注民生——普通百姓心目中的《中国发展观察》

2010-02-15 14:57:44邓桥发
中国发展观察 2010年1期
关键词:贵刊读本读物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

我是广东珠海一普通市民。近两年来,我频频接触这本杂志,对它的感觉越来越好,印象越来越深,成为它的“常客”。说来有个过程,2007年深秋的一天,我在珠海市图书馆公众阅览室看到这本杂志。起初,我原以为它是国家级大刊物,刊登的无非是一些“官腔”套话,亦或是一些干瘪空洞、枯燥无味的理论哲语,因为持有这种心态,就随便翻了几页粗略地看了一下。然而,连读数期后,改变了我对刊物形象的初始误解,发觉它原来是那样的亲近民众、贴近生活、关注民生、表达民愿,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民间百姓的人文关怀,丝毫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架式,也不是那种远离社会实情、聚集名家于一堂泛泛而论的“空壳读本”。而是刊物创意与时俱进新颖独特、栏目设置活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文辞朴实无华的大众读本。所刊发的文章,既有政界官员、专家学者的大作高论,又有洞察民情、有理有据、深入浅出的“千言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经常刊登来自草根阶层的普通百姓的诉求与呼声。而每期署名为“观察家”的卷首语更显短小精炼,论述精辟,发人深思,给人启迪、引导。无奈公众阅览室仅有一份,看的人多,很多时候也就轮不到我了。即使这样,我宁可等候也非阅不走。为使自己今后能方便快捷随时阅读,我在2008年6月办妥退休后,即从自己那点每月不足一千元微薄的“开饭钱”中拿出少许,到当地邮局自费预订了当年下半年的杂志。尽管我个人是社会草根阶层之一员,经济上与“宽裕”二字不沾边,然而,我确实难割舍对《中国发展观察》的那份真情,宁可放弃诸多的社会读物、生活读物、文娱读物等,坚持订阅并精读、细读,除了自己和家人看,还常借给有阅读兴致的朋友们看。

阅读《中国发展观察》,使人感觉卓然全新,视野开阔,受益匪浅。不仅本人有此感触,许多普通平民读者有此同感。一位经营五金交电生意多年、素来非常注重商业道德的杨姓女老板,在看过《中国发展观察》后深有感触地说:“这本杂志可读性很强,就是因为它关注民生、反映民意,表现出一种与普通老百姓真诚沟通的亲和力。看过这本杂志,使人感觉到如今国家对社情民生问题越来越关注”,并向笔者询问订阅办法,打算订阅。又如,一位供职于某居民社区赖姓青年保安,主动向笔者借阅这本杂志。当他得知笔者本人因不善于使用电脑而是以手写的方式投稿这一情况后,当即热情表示:“凡是投给《中国发展观察》的稿件,我一律义务帮你打印。就算作为对这本杂志的关心和支持吧!”笔者闻之,感谢之余更多的是内心的激励。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限于篇幅,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

值此一提,笔者本人出于自觉自发对当今社会和民生的关注的满腔热情,尝试向《中国发展观察》投稿。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本人投稿当中就十分幸运地先后三次被采用刊发,其中2008年10月刊登的《从农民进城看“打工文学”的兴起》一文还荣获“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优秀奖,不仅颁发获奖证书,同时还获赠2009年全年读本。对一介草民如此看重和厚爱,除了我本人深深感动,同时还感动了我周围的很多平民读者。还要提及的是,笔者手写稿邮寄给贵刊后,对于被采用的稿件,贵刊编校老师不厌其烦地在百忙之中帮助打印,给你们增添了麻烦和工作量。在时下电脑已广泛普及的商业时代,贵刊各位工作人员对读者投稿认真处理,这种爱岗敬业、尊重读者的实际行动,又一次使我深受感动。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中国发展观察》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大潮中走来,以崭新的姿态展现于读者面前,在莽莽书林中独树一帜。如今,又在民生向民权过渡的新时代的起点上,祈望《中国发展观察》以更多的版栏和篇幅关注民生。

衷心祝愿《中国发展观察》茁壮成长,一路走红,越办越好。

猜你喜欢
贵刊读本读物
雏燕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散文诗(2021年18期)2021-10-08 09:56:58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上海工运(2021年3期)2021-04-08 14:23:36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上海工运(2020年8期)2020-12-14 03:12:04
两个新发现的不等式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中华家教(2017年12期)2017-12-15 00:09:30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24
何时不再“滥觞”
文学自由谈(2010年5期)2010-03-21 20: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