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航航 南京图书馆 210008
公共图书馆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措施探讨
张航航 南京图书馆 210008
文章从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为出发点,阐述了公共图书馆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重要意义。指出公共图书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以建立联合图书馆、实施知识工程、农家书香工程、网络资源共享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及应采取的相对措施。
公共图书馆; 新农村建设; 服务; 文化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任务,“十一五”规划中勾勒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新景象,离不开新农村文化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乡风文明,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公共图书馆的宗旨就是通过向公民提供各种形式的知识信息与文化服务,来满足社会人群在终身教育、自主决策、文化发展和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要。因此,公共图书馆应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图书馆的发展理念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图书馆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用创新服务内容及手段,为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要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现代图书馆具有“保护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四种社会职能,这也是当代社会要求图书馆所承担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启迪农民智力资源,教育和培养大批新型农民,是各级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是其应有和应尽的职能。
在我国而相对落后的农村文化,是制约农村发展重要因素。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型文化农民。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的公益职能机构,不仅要为城镇居民服务,更要为广大的农民服务。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和职能作用,通过各种形式,有针对性地用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农业科学生产知识和技术,增强致富本领,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致富之路,这样就能从根本上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大目标,就可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和方面,需要综合均衡发展。在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的同时,也要带动广大农村的快速发展。公共图书馆公益特点以及继续教育职能,决定了其在改善农民群体文化生态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公共图书馆可以实施知识援助,帮助农民群体增长知识技能,引导其行为取向,从而获得发展的能力,使他们有机地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作用,这样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城乡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是公民享有最基本的文化信息权利与受教育权利的重要条件,是实现面向大众的文化关怀、文化享有、文化教育提高、文化教育创造的重要途径。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加强县乡图书馆的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书屋”工程,这无疑是正确和重要的。但是,城市公共图书馆更应该而且完全有能力发挥更多的作用。城市公共图书馆具有其众多县乡图书馆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是人员素质较高,具备多方面的人才,而且联系广泛,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界的众多专家学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建设新农村有着人才方面的优势;二是文献数量和质量的优势,经过长期积累,城市公共图书馆已成为一个地区的文献信息集散中心,拥有巨量的知识技术信息资源储存。当前重要的是如何穿针引线,将城市图书馆与县乡图书馆发展联系起来,发挥和完善城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为建设新农村贡献力量,可从以下几方面拓展服务渠道:
长期以来,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主要集中在都市,服务对象主要为城市人群,要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就必须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农村,服务对象就必须覆盖到农民。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服务的延伸和覆盖率的提高,就当前来说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公共图书馆与本地区内的基层图书馆(主要是县、镇图书馆),进行合作,联合办馆,建成后挂城市公共图书馆分馆的牌子。采用联合办馆的方法,由城市公共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源、业务技术和管理支持,中心城市馆与分馆实行统一借阅,资源共享,这样一方面可以迅速有效地提高基层图书馆文献资源拥有量,发挥城市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县乡馆的场地、人员,延伸城市馆的服务范围,拓展服务空间,提升城市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真正将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落到实处。如:杭州市公共图书馆“一证通”工程,开辟了与农村图书馆(室)发展的新思路,杭州市公共图书馆率先在浙江省杭州地区七县市创造性地设计、规划和实施的服务新模式。所谓“一证通”即由杭州市图书馆牵头,依托于“文化共享工程”,建立以杭州市图书馆为龙头(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区、县(市)图书馆为分中心,街道、乡镇图书馆(室)为基层中心,小区、村图书馆(室)为基层服务点的四级图书信息网络体系。在服务网内任何一个点实行一张借书证通借通还的借阅制度,形成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达到信息互补和共享。
“知识工程”是以发展图书馆事业为手段,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的的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公共图书馆在参与“知识工程”实施过程中,应配合新农村文化建设,着力加强对广大农村的知识传播。
一是深入乡村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开展对农民的知识宣传教育。公共图书馆可选择农业技术实用型和知识普及型的图书,经常性的开展送书下乡活动,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直观性强,农民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对农民进行文化宣传教育,推广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
二是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致富的本领。技术培训可以迅速帮助农民掌握新的生产技能,提高生产效益,因此图书馆应把它作为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的一项有效方法。在实践中,公共图书馆可以和市县馆联合举办技术培训班,由公共图书馆组织有关科技人员进行授课,由市县馆组织当地农民参加。通过培训引导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为改变农村面貌,促进农业发展,致富广大农民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三是赠送农业生产实用资料,把知识送到农民手中。公共图书馆有大量的文献资源,其中不乏生产实用型资料,但长期以来不少这方面的资源束之高阁,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在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公共图书馆应充分挖掘和开发馆藏二次文献,把有关农业科技方面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编印成农民实用的技术资料,赠送给农民兄弟,使他们能够利用科技知识,勤劳致富。
以建设农家书屋为契机,培养新型务工农民,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为目标, 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工程”,旨在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 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公共图书馆依托由国家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同推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将整合的优秀文化资源传送到全国城乡基层。在“共享工程”建设过程中“农家书屋”作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担负着承建和管理的职责。一是推进网络文献资源共享,将共享工程基层中心或基层网点, 作为评定“等级馆” 的必备条件之一, 凡是不具备该条件的乡镇馆不能评为“合格馆”, 并以此推进基层网点建设。二是推进实体文献资源的共享。开展“ 流动图书馆”活动, 定期送书到村, 户村图书室之间进行图书交流, 有条件的村办学校、企业的图书室也可向农民开放, 供农民群众借阅。三是推进文化设施的共享。加强不同部门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 乡村学校、乡镇企业的内部文化设施, 凡有条件对社会开放的, 要采取多种方式开放, 为“馆屋共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浓烈的创建氛围。
数字环境下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让广大农民感受到来自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温暖。公共图书馆应想方设法通过广播、电视、墙报、宣传栏等形式作自我宣传;或者请村民代表来基层站点查询科普知识;也可以利用网络作远程演示,吸引村民自觉到基层站或乡镇图书馆使用共享资源。完善公共图书馆为农村服务体系, 其方式: (1)公共图书馆要继续大量地把农民急需的数字资源通过网络、卫星、光盘等传输方式传送到基层站;(2)加大具有地方性、针对性的新农村文化科技信息数据库群的建设;(3)各级公共图书馆分块负责为农民提供村务信息公开、致富信息热线、农科知识配送、助农远程教育、乐农数字文化等网上专业服务;(4) 助农远程教育除了开设种养、电脑、农机等传统课程外, 还可增开文学、音乐、外语等课程;(5)进一步完善基础网络平台, 参与乡镇信息网站建设, 开办基层点管理人员培训班;(6)积极开展为农村领导决策服务;(7)整合当地农业生产、特产及旅游特色等信息资源,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8)继续加强面向农村的流动图书馆建设。
总之,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好,是时代赋予图书馆更高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公共图书馆应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不断加强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建设, 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用新途径、新办法、建立起新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基础体系,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真正把文化和文明的光辉带给农村的广大农民兄弟, 进而实现自身更大作为。
[1]罗京萍.“一证通”与农村图书馆(室)发展的新思路——浅谈杭州市公共图书馆“一证通”基层服务点建设[J].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8(1) :45-47.
[2]郭趁心.公共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1): 33-34,38.
[3]胡红贞.发挥公共图书馆阵地优势为“三农”提供优势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06):82-83.
[4]喻虹.浅谈数字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以广西公共图书馆为例[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2):64-65.
[5]张红胜.转变基层图书馆服务模式推进新农村信息化建设[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107-109.
[6]杜香.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服务模式[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 (2):30-31.
The paper is originated from the function of public library. It illustrates relevance of public library serving for the new rural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It points out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library serving for the new rural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adopt relevant strategies and measurements, it should practice and quest on setting up united library, implement knowledge engineering project, Nongjiashuxiang project, resources sharing system.
public library;new rural reconstruction;serve;cultural reconstruction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6.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