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 巍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生力量,民营企业具有的发展潜力与日俱增。据有关数据统计,私营企业占中国法人企业的60%以上,解决了社会新增非农就业人员份额的80%以上;拥有全国66%的专利、74%的技术创新以及82%的新产品开发等等。但是,总体上看,民营企业生存状态并不乐观,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和切实扶持。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吸引外资,我们给予了外资企业很多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民营企业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尽管现在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是并不尽如人意,对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的重视和扶持很多还停留在文件上,无法让民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释放自己的潜力。给予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平等的机会、待遇和权利是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遵循的公平竞争原则。我们应该切实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公平的环境,让民营企业享有更多平等的机会进入法律无禁止的各种产业,给予民企更多的政策扶持,帮助搭建发展的平台。
就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根据民营企业所在地区的财力状况,适当调整税收比例。放水养鱼而不是竭泽而渔。对一些产品销路好,有行业优势和发展潜力,但暂时有些困难的发展中新兴民营企业的税收可以缓收或减收、免收,同时通过一些优惠政策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从而激活民营经济的发展,同时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2.把帮扶民营企业发展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促增收、促发展、保民生。特别是在面对现阶段全球经济危机余波、效益萎缩、财政收入减少的严峻情况,更应该把搞活民营企业,增强发展后劲,作为财政增收的战略工程来抓,给予足够的金融支持。
3.政府应召集相关部门组成专门班子深入民营企业会诊,认真把脉,找出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真正能够为民营企业做到排忧解难,从而使得民营企业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解放思想,科学健康发展。
4.通过项目引进,技术创新,使民营企业的行业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能够真正发挥出来。同时,还要利用一切机会和条件向外部推荐民营企业的优势条件,筑巢引凤,架构优势互补的平台。必要时,可以引导企业通过资本重组,并股收购,联合上市等形式壮大民营企业发展力量。通过引入经济发达地区的管理优势、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来整合后发地区的资源优势、区域优势,使得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上能够紧紧跟进,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5.挖掘人才资源,整合技术优势,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联系,为民营企业提供与科研机构和专家人才共同研发、共图发展的平台,不断增强民营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