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从工业区向知识创新区的转变

2010-02-15 11:28孙福全
中国科技论坛 2010年7期
关键词:杨浦杨浦区科技园区

孙福全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38)

上海市杨浦区:从工业区向知识创新区的转变

孙福全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38)

上海市杨浦区依托自身禀赋优势,提出了建设知识创新区的发展战略,确立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转型思路,初步实现了杨浦区的功能和产业转型。杨浦区的做法和经验对于与之类似的传统老城区的改造、创新型城市乃至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知识创新区;三区融合;产业转型

Abstract:With its own advantages,Shanghai Yangpu district propos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uilding knowledge innovation zone,establish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a which is called “three-zone integration,joint development”.Yangpu district had implemen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ts functions and industries initially.The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s of Yangpu district are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town,constructing innovative city and innovative country.

Key words:knowledge innovation zone;three-zone integration;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不少城市、城区都面临着功能和产业的转型。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上海市杨浦区就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区,它依托区内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通过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城市社区的相互融合和联动发展,推进从传统工业区向知识创新区转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杨浦的做法和经验对于类似的传统老城区的功能转型和产业改造升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对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启迪作用。

1 杨浦转型的背景和思路

1.1 杨浦转型的背景

杨浦是上海市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也是全国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它集聚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14所名校和150余家科研机构。然而,杨浦的产业结构与丰富的科教资源不相匹配。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个较长的时期里,杨浦一直以工业为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最高占到上海的26%,曾生产出永久牌自行车、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等一大批被全国人民喜爱的名牌产品,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并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杨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工业、轻服务业的倾向,科教资源密集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上海城市功能的转换,杨浦发展相对滞后,成为一个产业结构老化、社会负担沉重的旧城区。

为改变杨浦落后的面貌,杨浦曾设想过依靠重振国有企业雄风、招商引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黄浦江开发带动的路子,但都没有找准杨浦的功能定位,实践证明以上设想也是走不通的。从杨浦的资源禀赋看,杨浦适宜建设成为上海乃至华东地区的知识创新中心,也就是说杨浦要从传统的工业区向知识创新区转变。2003年4月,上海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关于上海要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的定位要求,做出了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此,杨浦找到了新的历史定位,开始了功能和产业转型之路。

1.2 杨浦转型的思路

建设知识创新区需要大学、企业、政府等创新主体的协同作用。大学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建设知识创新区关键在于激发大学的创新活力。加快大学的知识创新成果向创新产品转化,需要借助科技园这个平台实现产学研结合,也需要依靠企业这个技术创新主体把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大学的知识创新和企业的技术创新都需要有一个适宜居住、交流和工作的环境,也需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而这正是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

基于上述认识,杨浦提出的建设知识创新区的思路可归纳为:以大学为知识创新主体,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以大学科技园作为产学研结合和创新的平台,以公共社区作为服务于大学、企业和科技园的场所和技术转移与扩散的场所,通过政府的主动服务和环境营造,打破社区、校区、园区之间无形的“围墙”,将大学空间拓展与创新资源辐射、旧城改造相结合,鼓励各创新主体打破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创新要素的充分流动和有效互动,从而实现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的三区融合和联动发展[1]。

2 杨浦建设知识创新区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杨浦通过“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开展知识创新区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官产学研等不同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的结合,而官产学研的结合也有力地推动了知识创新区的建设。

2.1 政府主动为知识创新区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杨浦区政府在知识创新区建设中明确自己的定位,就是为产学研等创新主体提供优质的服务,积极主动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工作环境。区政府认为,建设一个舒适宜居的工作环境是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区政府抓住上海几所高校搞百年校庆的契机,改善大学周边环境,校区周围环境焕然一新,赢得了高校的充分赞许,高校主动和区政府商议如何利用自身科技和人才的优势为区经济发展服务。二是政策环境。区政府全面落实国家和上海市发布的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对自主创新给予大力支持。通过设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三是创新文化环境。杨浦通过创意产业园、科普场馆、科普示范街道、科普教育基地、“十佳”科普村和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形成了浓厚的知识创新社区文化,吸引了硅谷银行、甲骨文、EMC、百度等世界科技巨子和中介服务机构入驻。

2.2 加强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杨浦区政府十分重视完善创新支持系统。以高校、创新企业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园区同校区、社区的互动,初步形成由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5大公共服务平台(科教服务、创业投融资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信息服务和人才服务平台)构成的创新平台齐备的支持系统。区内的高校密集区域成为三区联动示范区,建成了以“创智天地”为引领的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各种科技中介、服务、研发、创业投资、知识产权机构集聚的公共服务平台。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复旦科技园创业中心等中介机构为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企业提供孵化和创业服务。

2.3 重视中小科技企业和内生发展力量

与以往重视吸引大中型企业投资发展的思路不同,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是杨浦新一轮发展的一大法宝。大量中小科技企业的集聚发展不仅带来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较高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还表现出较好的产业根植性和市场竞争力[2]。杨浦发展模式的改变,也同大量中小企业创新力量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联。

2.4 建立学校和企业联动的创新创业网络

杨浦校企联动的重要特征就是高校和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形成了创新创业网络,科技资源共同享用、共同开发。创新要素组合、流动起来十分便利。杨浦区的科技园区建设贯彻了依靠大学、贴近校园的布局思路。在三区联动过程中,区校合作推动了校企联动,建成了上海最大的孵化基地,全区3000多家中小科技企业,在复旦、同济等高校周边迅速集聚,集群发展态势明显,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2.5 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整合资源

知识创新区实践的关键是把各方分散的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机制创新,协调好区域各方的利益,能够实现多赢的局面。杨浦区通过政府主动进行区校联动、地方主动与军工部门合作、市区联动、区企互动、与浦东和长三角地区联动等诸多措施整合创新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做出了大胆的探索和努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 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3.1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经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杨浦区基本形成了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设计、环境节能、教育服务、光机电一体化6个新的支柱产业,二三产业的比重由 2004年的 31∶69调整到 2007年的25∶75,第三产业的比重有了明显提高。在第三产业中,知识型、生产型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超过了30%。杨浦已初步形成了以创新为动力、以科教为特色、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系,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杨浦通过激活创新要素,摆脱了靠投资拉动的传统模式,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初步形成。在近五年的发展过程中,即便是始终面临着相当大的城区改造任务,杨浦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率从2003年的28%下降并稳定在2007年的20%上下,经济增长速度却一直保持在18%以上。

3.2 科技教育资源的优势进一步发挥

杨浦的知识创新区建设进一步释放了科技教育资源的潜力。一是政府以最好的土地和社区资源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加强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甚至还支持其异地发展,使杨浦的优势学科和研发领域不断加强,地位不断提高。二是公共财政进一步向科技创新倾斜,以院士、专家专项资金、人才发展基金、科研奖励、成果转化或产业化资金、风险投资补贴等多种形式支持创新创业,区内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三是积极支持大学科技园区上规模、上水平,大学科技园区在杨浦产业转型、功能提升、内涵深化中充分发挥了引领作用。依托同济大学优势学科,在校区周边方圆3平方公里已经形成了以创意设计、国际工程咨询、环保新能源为特色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其产值已超过80亿元,成为杨浦乃至上海市的一个经济亮点。

3.3 学习型、创新型的社会氛围日趋浓厚

杨浦各高校在公共社区的全面支持下,通过工厂置换、旧区改造乃至撤消商业地产项目,在校区周边寸土寸金的有限空间里就近拓展教学和科研用地近4000亩,为高校延续精神传承保存了物质根基,高等教育得到加速发展。“三区联动”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功能变革,激发了杨浦各高校开放式办学,将教育培训功能全面向社区辐射,不仅开放了图书馆、实验室等科教硬件设施,而且形成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教育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正成为杨浦的又一个新亮点。杨浦以提升市民科学文化素养和大学师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通过高校、企业与社区共建,科教资源向社会开放,使学习和创新成为了社区文化的主旋律。

4 杨浦转型的启示

4.1 明确政府在创新型城区建设中的功能定位

建设创新型城市,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政府的功能主要不是出多少钱、给多少地,而是营造良好环境,打破创新主体结合的体制机制障碍,让各创新主体充分发挥作用。杨浦区政府遵循创新发展的客观规律,始终以服务者身份作为城区创新发展过程中的自身定位,不当主角,甘当配角,主动协调、服务创新主体,从而初步建立起各创新主体紧密结合、有效互动的区域创新体系[3]。

4.2 知识创新区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

杨浦虽然只是上海的一个城区,但杨浦的知识创新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总体的发展规划进行顶层设计。杨浦编制了《杨浦知识创新区发展规划纲要》,创新了城区或城市发展理念,确立了校区、社区、科技园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工作指导方针。规划以人为本,特别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科教资源潜力的释放,在又好又快的要求下进行选商而不是招商,这些创新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对区内其他方面的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4.3 知识创新区建设需要构造一个完整的创新链条

科技创新不仅涉及产、学、研三个主体,还涉及金融机构、中介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产品用户等多个主体。也就是说,科技创新需要更多创新主体的结合,这些创新主体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链,缺少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有可能导致创新失败[4]。由香港瑞安集团与杨浦区政府共同打造的“创智天地”项目参考了美国硅谷和巴黎左岸生活工作区的设计,以教育、科技、文化、设计和创业为基础,它实际上是一个小型园区,区内聚集了跨国公司、高科技企业、学术科研机构、咨询培训机构、投资服务机构、多媒体创意公司等各种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为创新主体的结合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4 科技园区是连接校区和公共社区的桥梁

学校的研究成果偏重于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离实际应用有一段距离。科技园区具有优良的公共基础设施,享受较为优惠的政策,其基本功能是成果孵化,培育中小企业;等成果熟化以后,再把成果推向社区。因此,科技园区成为连接校区和公共服务社区的桥梁,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是加快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和人才优势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城区功能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1]郭斌.知识经济下产学合作的模式、机制与绩效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

[2]魏江,陈劲.中国创新管理前沿(第二辑)[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1.

[3]G.M.格罗斯曼,E.赫尔普曼.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

[4]曼弗雷德·费希尔,贾维尔·迪亚兹,福克·斯奈卡斯.大都市创新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

(责任编辑 胡琼静)

Yangpu District,Shanghai:Transformation From the Industrial District to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Zone

Sun Fuquan
(China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Beijing 100038, China)

F062.3

A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2010-04-08

孙福全(1965-),男,河北任丘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政策、战略研究。

猜你喜欢
杨浦杨浦区科技园区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走访申能集团和捷氢科技园区
百年杨浦大变YOUNG
蝴蝶观察日记
熠熠生辉“大杨浦”
杨浦区提前实现十三五水面积指标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常州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竞争力分析
上海杨浦侦破系列诈骗案
尘埃喧嚣(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