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基地发展中的经验、问题及建议

2010-02-15 11:28段小华
中国科技论坛 2010年7期
关键词:实验室基地科技

段小华,刘 彦

(1.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北京 100080;2.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38)

高校创新基地发展中的经验、问题及建议

段小华1,2,刘 彦2

(1.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北京 100080;2.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38)

高校是我国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体之一。对高校创新基地的调研表明,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为代表的高校创新基地发挥了科研项目、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优势,成为高校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高校创新基地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设和运行模式,初步具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政府部门应进一步优化创新基地布局,完善人才发展环境,建立稳定的财政支持渠道,不断推进科研条件建设,更有效地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高校;创新基地;发展经验

Abstract:Universiti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An investigation on the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bases shows that the innovation bases such as national labs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s have been the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innovations by their advantages on the combination of research projects,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and personnel training.The innovation bases of the universities have formed some special developing modes,which can implement certain important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serv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government should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innovation bases,improve the environment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et up stable channels of financial support.

Key words:university;innovation base;developing experience

1 创新基地的概念及构成

对于什么是创新基地,并没有统一、明确的概念。学界主要有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一是载体论:认为创新基地是集成创新资源的载体[1],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物质基础和主要条件,是承接和完成项目、发展学科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依托[2];二是体系论:认为创新基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部分和核心依托力量[3];三是能力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指出,创新基地作为创新基础能力的构成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试验体系、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产业技术开发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五部分,这些共同构成自主创新能力的物质支撑体系[4]。

我们认为:创新基地是为实现国家、区域及产业发展目标,在某一特定经济与技术领域具备较强创新功能及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组织(系统)。从组织形态看,创新基地主要是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的各级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5]。这些创新基地在本领域内具备较强的学科优势和持续创新能力,通过从事或组织重大创新活动,在研究开发、技术开发与工程化试验、成果转化、产业化等创新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高校已形成以创新基地为载体的创新组织形态

近年来,高校创新基地充分发挥了科研项目、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优势,科研条件不断改善、研发能力持续增强。高校以创新基地为载体组织科技创新活动,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高校创新基地已成为科技人员、科研条件、研发活动的集聚地。不少高校选择学科基础较好的实验室(中心)进行各种渠道的支持,帮助购置先进仪器设备,改进实验条件,引进领军人才,将科研活动、学科建设和团队发展相结合,形成集聚创新资源的开放平台。据科技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至2007年,高校共建立各类R&D机构4404个,设在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有113个,占全国总量的50%,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则占全国总量的20%。高校80%的研发人员在各类创新基地内从事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2007年,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科研人员7700多人,开展科研项目1.1万余项,项目经费达35.2亿元,平均获得国家稳定投入800~1000万元。

第二,创新基地成为高校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提升整体创新能力的 “助推器”。据统计,2007年,高校以占全国总量14.6%的R&D人员获得全国50%的基础研究经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8%的项目经费由高校获得。2008年,17个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高校承担了7个,教育部直属高校共有86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占49%)。2008年,高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并任首席科学家的973项目占立项总数的58%。目前有150余所高校不同程度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十一五”以来,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已开始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科技产出方面,高校的创新能力表现为科技论文和专利的绝对量及增长率。2007年,高校发表论文30.58万篇,占全国论文总数的66%,其中,SCI、EI和ISTP三系统收录的论文占全国总量的84.6%。从2000年开始,高校的专利申请活动呈现飞跃式增长,保持2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2007年专利申请数达到32680件,授权数为14773件,其中发明专利分别占70%和56%。高校的人均专利产出率现已超过科研院所及企业。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相关数据测算,2007年每千名R&D人员的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数,高校平均为90.6件,科研机构为38.2件,工矿企业为62.2件,高校比工矿企业或科研机构高出45%~137%;每千名R&D人员的职务发明专利授权数,高校平均为32.3件,科研机构平均为12.4件,工矿企业平均为10.8件,高校是工矿企业或科研院所的2~3倍(R&D人员是指R&D人员全时当量,其统计口径:科研机构是指各地区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发明专利的企业统计口径是指工矿企业,不含企业化转制院所)。高校之所以具有如此出众的创新能力,要归功于创新基地这一重要的“助推器”发挥了综合前沿交叉学科的优势。如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生命、材料、化学、工程、力学、信息等多个交叉学科,配备了数十台套先进实验设备,保持了在口腔疾病研究及防治方面的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该实验室承担了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18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140篇,SCI收录190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

第三,以现有创新基地和成果转化体系为载体,高校初步形成了内部化的创新服务体系。随着高校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来自企业的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07年达到35.7%,部分高校达到50%以上。高校实验室、工程中心的成果可以在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等校内孵化器就近转化;高校科技人员借助校内外科技成果和技术转移体系,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产业技术研发也非常活跃。这些技术转移体系为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孵化及产业化提供了多种通道。

3 高校创新基地建设和运行中的基本经验

3.1 依据创新链构筑三层次建设体系

高校的创新基地主要依靠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建设体系包括国家部委—依托单位—运行载体三个层面,表现为几个特点:一是投资主体多元化。依托高校建设的各类重点实验室或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均由政府投资启动,投资主体包括国家和省级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以科研基建、条件建设和科技计划项目等方式投入。二是按创新链布局。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产业化、创新服务等各环节分别建成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等,在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转移机构等线性布局的同时,也形成了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的交叉布局。三是分散化管理。各类创新基地面向特定任务和功能,由学校统一规划,分别建设、分开考评、分散管理、自主运行。

3.2 多数采取非独立法人的运行模式

高校不同类型的创新基地多数是依托某个院系的非独立法人机构,只有少量与校外单位联合建设的工程中心类基地是独立法人单位。这与基地研发人员主要由本校教师组成有关。依托本校的好处在于可以加强校内统筹,广泛争取国家科技计划、基金项目,集成各类财政资金重点支持某些基地的条件建设、人才培养,同时接受企业委托研发,开发新产品或提供对外检测服务等。

3.3 对重点创新基地采取梯度培育方式

现有各类创新基地的建设部门不同,资金投入渠道和强度各有侧重。为突出优势、鼓励竞争,不少高校采取梯度培育方式来建设创新基地。如四川大学重点实验室的升级路线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升级过程中,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高校科研团队的发展势头,设定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公开答辩的团队及其所在的实验室将获得科研平台建设的优先支持。

3.4 以产学研合作带动产业创新服务能力

近年来,高校科研基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创新需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四川大学的创新基地与企业的联系较为紧密,有一半的科研经费来自企业委托的技术开发项目。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贴近国家重大石化工程建设,先后和中石油、中石化所属企业共建实验室,为企业开发成套技术实现进口替代。水力与山区河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西南地区大型水电工程提供科技与工程服务。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与康弘、地奥等本地企业联合研发新药,在临床前期就引入制药企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开展长期合作,有的合作期限已长达10年。华中数控公司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经过多年持续创新,不但发展为国内极少数拥有成套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配套能力的机床企业,也是我国最先进的数控系统产学研大平台。

4 高校创新基地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4.1 高校创新基地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高校各类创新基地的建设和管理部门较为分散,缺乏战略层面的整体设计和规划。调研中发现,有的重点大学有50多个不同层次的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分散化建设使得高校创新基地的层次和水平参差不齐。与基础研究相关的基地的水平相对较高,国家投入力度大,科研条件更完备,而工程化开发和成果转化类基地相对较弱,获得的稳定支持不够。此外,创新基地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东部科技发达地区;西部地区创新基地数量较少,建设条件差、发展缓慢。

4.2 线性、专业化布局方式制约了基地的综合集成创新能力

现有创新基地多数是围绕某一优势学科或技术领域展开布局,强调的是专业性,使得创新基地普遍规模小、分散化,跨领域的综合集成类创新基地较少。我国高校重点实验室平均研究人员85人,而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等几个国家实验室平均人数超过3600人。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一家类似于美国这类综合性创新基地,能够集成基础研究、工程化和产业化的创新基地凤毛麟角。

4.3 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完全适应

高校创新基地对所在地区的创新服务能力还没能有效发挥,难以适应极为活跃的产业发展需求。如广东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占全国的4%和3%,难以满足本地企业旺盛的科技需求。尽管部分发达地区通过设立大学城、分校区、研究院等方式引进国内知名高校,建立起服务区域经济的本地化创新基地,但对其他不具备同等财力和地域吸引力的地区来说,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基地依然匮乏,对本地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4.4 人才梯队结构不尽合理,对一线研发人员激励不足

近年来,重点高校大多设立了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吸纳了一批国际高层次领军人才为我所用。但现有人才引进政策过于关注高端科技人才,对一般工程技术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相对欠缺。试验员等实验室普通科技人员职称和待遇较低。国内科技人员流动性受到人事和社保等制度性限制,外单位高级研究人员很难在本实验室长期固定工作。在一些企业化的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外聘的研究人员和工程人员身份不明确,存在社会保障不到位等管理问题。

5 进一步加强高校创新基地发展的若干建议

为进一步推动高校创新基地的良性发展,应进一步调整基地整体布局,完善人才发展、条件建设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以更有效地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第一,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创新基地的统筹规划,优化学科、行业和区域布局,明确各类创新基地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协调高校各类创新基地均衡发展。考虑到西部地区高校的实际困难,有必要在国家财政投入和人才培养方面加大政策性倾斜,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求,提高西部地区优势学科的人才吸引力。

第二,利用高校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建设综合性的创新基地。协调各方力量,采取整合、重组等方式,建成一批具备较强研发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的综合性创新基地。依托创新基地安排重大科研项目,培养国际一流的研发团队。

第三,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建立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充分利用千人计划等国家政策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纳力;国家科技计划和条件建设经费中可设立人才发展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培养一线科技人才队伍。

第四,结合研发本身的不确定性及科研产出的周期性特点,调整财政支持方式。在加强评估的基础上,加大对国家重点投资的创新基地的条件建设支持力度,建议试行更具弹性的经费管理办法,保障一些前瞻性重大项目必要的预研经费,增加机构前沿性自主选题比例。

第五,研究制定国家层面的配套政策。采取有力的激励措施,将创新基地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相结合,运用市场机制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创新服务。完善创新基地的运行管理体系,研究制定创新基地的分类评估、评价制度,以及基本建设与运行费管理办法,法人治理结构等管理制度。

[1] 解学梅,曾赛星.上海创新基地的路径模式及其构建策略[J].中国科技论坛,2008,(10):29-33.

[2] 宋伟.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4,(7):16

[3]廖建锋.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J],交通高教研究,2004,(4):21-24.

[4]国办发 [2007]7号.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 “十一五” 规划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7-02/26/content_5772934.htm.

[5] 段鹤然,胡勇军.研究型高校创新基地建设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08,(8):82-84.

[6]中国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张九庆)

The Experiences,Difficulti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Bases of Universities

Duan Xiaohua,Liu Yan
(1.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China Aeademy of Science,Beijing 100080,China;2.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Beijing 100038, China)

F062.3

A

本文得到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国家重大创新基地整体布局及管理机制研究》(2008GXS3K045)的资助。

2010-04-17

段小华(1973-),四川广安人,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及管理科学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管理科技与工程。

猜你喜欢
实验室基地科技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我的基地我的连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