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明 淮南工业学校 232007
关于对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课程面临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张文明 淮南工业学校 232007
就业指导课是中职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重要形式,对提高中职毕业生市场竞争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就业指导课程面临的问题,提出改革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以提高中职学校就业指导课的实施效果并为就业指导课程的讲授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就业指导课程;问题及对策
2010年12月13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同志在全国第一届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究班发表题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和水平》重要讲话,明确中等职业教育要“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普遍推行仿真实训教学和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技能打包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 如何正视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加强就业指导课教学,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要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是要为经济社会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这种观念指引下,学校片面追求“技能”的培养,忽视了“高素质”的培养。因而,在具体教育教学中,不少中等职业学校狠抓技能教学,增加专业技能教学课时,鼓励学生取得双技能证书,压缩甚至削减像就业指导课这样基础课程的教学课时。这种做法就突出反映了就业指导课程受重视程度不够。另外,在招工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的形势下,中职毕业生对直接面向劳动力用人市场。不少中职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认为“只要自身技能好,工作不难找”,忽视企业招工时不仅仅看重求职者“专业能力”更看重“综合能力”。这也是就业指导课程受重视程度不够的重要原因。
目前,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多以集体授课或讲座的形式出现,内容仍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等方面,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和择业心理教育等内容。就业指导内容过于成旧,且缺少新意。而在网络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类似就业政策、形势、求职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网上自学得到,因此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
目前,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课仍采取“一位教师、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仿真实训教学和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技能打包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缺乏。这一现象既是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又严重影响了就业指导课的质量。另外,目前大多数学校就业指导课一般在二年级下学期开设,中职学生在邻近顶岗实习时才开始接受就业指导课培训,时间明显滞后,从而造成毕业生对就业指导课期望值不高。
现在中职学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师多数是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或由学校的行政人员担任。有的指导教师并非是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者,无法准确及时地反映就业信息;有的指导教师虽然就业指导方面理论素养高,但缺少实践经验或没有进行过就业市场调查,对就业形势的分析不全面。由于受到教师个人所学专业、从事工作性质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对每个领域都有充分的了解,因而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要彻底消除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不足,寻求合理的改进措施和方法,首先要从观念入手,提高对就业指导课程重要性认识。在中职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对即将走向社会的中职毕业生十分重要且非常必要,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提高中职毕业生综合能力的需要。就业指导课程中如“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创新概念与职业创新”等内容对中职毕业生更新知识、实践职业人生的意义深远;是中职毕业生终身发展的不竭动力。第二,是提高竞争力,适应就业新形势的需要。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就业制度改革全面深化的情况下,我国实现了新的就业方针,即: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个人自主就业。在新的就业方针指导下,企业与劳动者双向选择则是就业市场的规则。中等职业学校针对国家就业政策的变化和就业市场规则,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一方面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增强参与社会和就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择业技巧,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要实现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的预期效果,就需要结合学科特点,创新思维,深化该课程教学模式。第一,改革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基本内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不断变化。这就要求不断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使之与经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适应。要进一步充实就业指导课内容,将就业心理辅导、择业与创业、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等内容有机统一起来。另外,在教学中,分析当代中职学生的时代特点、心理诉求及就业期望,从而更加有成效地进行就业指导课教学。第二,改革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就业指导课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其教学手段和方法与其他课程有一定的区别。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学校多媒体硬件教学设备不完善、教师教学思维创新不够等诸多因素影响,“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言谈”的传统教学方式仍然存在。因此,改革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刻不容缓。要发挥教师主导地位,更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抓好集体授课,更要做好个别指导和咨询;要立足课堂教学,更要开展组织学生前往用人单位参观访问或直接前往用人单位兼职、实习实践教学。另外,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或从有关媒体上下载有关就业指导教学资料对学生进行教育。
要实现对中职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指导,必须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然而,不少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很难保障就业指导课教学的需要。早在2006年,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就明确指出“要调集精兵强将,充实就业指导队伍”、“要促进就业指导教师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第一,数量上要有保证,要调集精兵强将,按规定配备足额数量的、合格的教师。第二,质量上要有突破。要对当前从事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加强其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水平。第三,组成上要多元化。就业指导课教师组成上要多元化,要专兼职结合。既要鼓励学校教师担任就业指导课专任教师,又要邀请对经济运行反应敏捷的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士、成功校友和社会职业咨询机构从业人员担任就业指导课程兼职教师。
[1]陈宇光,温贻芳,高慧.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
[2]蔡玉梅.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9.137
张文明,性别:男,出生年月:1979年11月25日,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工作单位:安徽省淮南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