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蔬菜病害抗药性问题及治理对策

2010-02-14 16:18王文桥张小风韩秀英马志强
中国蔬菜 2010年23期
关键词:代森苯醚嘧菌

王文桥 张小风 韩秀英 马志强

我国北方蔬菜包括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两种模式。设施栽培中蔬菜病害的发生及为害呈现不同于露地栽培蔬菜的特点,由于环境条件较适合发病,加上连茬栽培,设施蔬菜往往发病较重,常见病害包括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叶霉病、晚疫病、根腐病、枯萎病、茎基腐病等。蔬菜病害主要依靠化学防治,而病原菌抗药性问题往往制约着化学防治效果,抗药性导致当前一些主要的防治药剂的防效降低,同时还可能导致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笔者近年来对我国山东和河北两大蔬菜主产区的黄瓜、番茄、辣椒等蔬菜主要气传病害进行了抗药性监测,现介绍主要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一些防控对策。

1 主要蔬菜病害化学防控现状

目前化学防控在蔬菜病害的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霜霉病、晚疫病、炭疽病、灰霉病、叶霉病和白粉病等一些气传性病害主要依靠化学防治。化学防治虽然对保障我国蔬菜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蔬菜病害化学防控现状不容乐观,不注重综合防治而过度依赖化学防治增加了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及农药残留超标的风险,农药滥混滥用现象很普遍,例如,将同类药剂进行混用;错过施药时机(见病才施药或未施药预防发病)导致病害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加大用药防治成本,增加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为了保险起见盲目加大施药剂量,造成药剂大量流失浪费、农药在环境中及蔬菜上残留超标;由于对药剂特性缺乏了解而不对症施药(该混用时不混用,不该混用的也混用;使用对霜霉病、疫病无效的多菌灵、甲基硫菌灵防治霜霉病、疫病);将没有内吸传导性和治疗作用的非内吸性杀菌剂(也叫保护性杀菌剂)当成内吸性杀菌剂在作物已经发病甚至发病较重时使用。

2 用于防治蔬菜病害的药剂

2.1 非内吸性杀菌剂 非内吸性杀菌剂,也叫保护性杀菌剂,是指一类没有内吸传导性、只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的预防发病的杀菌剂。常见的种类如代森锰锌、百菌清、氢氧化铜(可杀得)、碱式硫酸铜、络氨铜、咯菌腈(卉友)、氟啶胺(福帅得)、异菌脲(扑海因)等。通过抑制孢子萌发而起作用,安全间隔期一般为 7~10 d(天)。

2.2 内吸性杀菌剂 内吸性杀菌剂是指一类能在植物体内传导输送(一般是向顶性输导),可用于喷洒或种子处理的杀菌剂。该类药剂经过叶面喷施后能传导到植株新生部位,保护其免受病菌侵染。除了具有预防发病的作用外,还对已侵入植物组织的病菌菌丝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对已发生的病害有治疗作用。常与非内吸性杀菌剂混用或加工成混剂。

蔬菜上常见的内吸性杀菌剂,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为广谱性内吸性杀菌剂,可用于除霜霉病、晚疫病、疫病以外的其他蔬菜病害的防治;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25%腈菌唑乳油、4%四氟醚唑(朵麦可)水乳剂、25%乙嘧酚(粉星)悬浮剂、40%氟硅唑(福星)乳油可用于防治黄瓜黑星病、瓜类作物白粉病等;25%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可用于防治蔬菜作物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早疫病等;50%醚菌酯(翠贝)水分散粒剂、25%吡唑醚菌酯(凯润)乳油可用于防治蔬菜作物白粉病,后者还可用于防治霜霉病;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40%嘧霉胺(施加乐)悬浮剂、50%嘧菌环胺(和瑞)水分散粒剂、50%啶酰菌胺(也叫烟酰胺,商品名凯泽)水分散粒剂可用于防治灰霉病、菌核病;72.2%霜霉威(普力克)悬浮剂、50%烯酰吗啉(安克)可湿性粉剂、25%双炔酰菌胺(瑞凡)悬浮剂、10%氰霜唑(科佳)悬浮剂可用于防治霜霉病、晚疫病、疫病;春雷霉素(加收米)可用于防治细菌性病害;22.2%抑霉唑(戴唑霉)乳油、50%抑霉唑(万利得)乳油可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该类药剂持效期比非内吸性杀菌剂长,施药间隔期也会延长,有的长达4~5周,可在发病初或发病后施用。

有些杀菌剂(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能杀死病菌在植物组织表面产生的孢子或降低孢子的再侵染能力,叫铲除性杀菌剂。

2.3 混剂 混剂往往由内吸性杀菌剂与保护性杀菌剂组成,也可以由两种不同的内吸性杀菌剂组成。应用混剂可以达到兼治多种病害、延缓病原菌对内吸性杀菌剂的抗药性发生的目的。常见品种如69%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银法利)悬浮剂、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百泰)水分散粒剂、72%霜脲氰·代森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84%霜脲氰·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8%百菌清·霜脲氰悬浮剂、58%甲霜灵·代森锰锌(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金雷)水分散粒剂、68%精甲霜灵·百菌清悬浮剂、64%噁霜灵·代森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抑快净)水分散粒剂、18.7%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可用于叶面喷施防治番茄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黄瓜霜霉病、辣椒疫病,同时还可兼治其他多种病害。56%嘧菌酯·百菌清(阿米多彩)悬浮剂、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阿米妙收)悬浮剂、68.75%噁唑菌酮·锰锌(易保)水分散粒剂等可用于叶面喷施防治早疫病、白粉病。

3 主要蔬菜病害抗药性发生

抗药性是病害化学防控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药剂滥用可能会导致用药1~2 a(年)内抗药性普遍发生。目前,蔬菜病原菌抗药性研究报道主要是针对病原真菌,特别是针对气传性病原真菌,尚未见对病原细菌和病毒的抗药性的研究报道。总体上来讲,霜霉病菌、灰霉病菌、白粉病菌、叶霉病菌、早疫病菌、晚疫病菌、炭疽病菌等主要依靠气流传播的病原真菌繁殖快,菌量大,容易产生抗药性。而气传性病害,主要依靠叶面喷施药剂进行防治,对多菌灵、甲霜灵、精甲霜灵、嘧菌酯、嘧霉胺等单作用位点或选择性较强的内吸性杀菌剂极易产生抗药性,而对多作用位点的杀菌剂(如代森锰锌、氢氧化铜等)不易产生抗药性。

如何判断是否产生抗药性?

①是否正确诊断病害并对症下药。菜农易将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与黄瓜棒孢褐斑病(俗称靶斑病、小黄点)搞混,导致用错药,药效差。由辣椒疫霉引起的辣椒疫病,由丝核菌、镰刀菌引起的辣椒根(茎)腐病,以及由核盘孢引起的菌核病均可造成辣椒死棵,但防治药剂不同。丝核菌引起的根(茎)腐病可用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甲基立枯磷、五氯硝基苯、多菌灵等药剂拌土、苗床消毒或浇灌防治,镰刀菌引起的根(茎)腐病可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灌根或苗床消毒防治,而菌核病与灰霉病的防治药剂一致。很多药剂具有选择性或专化性,杀菌谱窄,只能防治部分病害,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嘧霉胺、烟酰胺及三唑类药剂对霜霉病、疫病、晚疫病等卵菌病害无效,甲霜灵对灰霉病、白粉病、锈病、叶霉病等无效,嘧菌酯对灰霉病的防效很差。

②是否按剂量施药。低于推荐剂量用药防效可能降低。

③是否按照推荐的时机用药。发病很重时用药效果比发病前或发病初用药的效果差。

④是否按照推荐的间隔期施药。发病前施药的间隔期可延长到10 d(天),而发病初施药间隔期应缩短至7 d(天),发病重时施药的间隔期应进一步缩短才能保证有效防治。

⑤在正确诊断、对症下药及合理施药的前提下,应判断所使用药剂对特定病害的药效是否明显下降。如果按照过去的剂量、间隔期及防治次数来施药不能控制住特定病害的发展,则可初步判断病菌已产生抗药性。

⑥一种杀菌剂在一个地区或一种作物上或防治一种病害时出现了抗药性问题,并不能说明在另一个地区或另一种作物或防治其他病害时也会出现抗药性问题。经由研究部门采样检测发现特定病原菌确实对特定药剂敏感性下降,而敏感性下降又与采样地块特定药剂对特定病害的防治效果明显下降相符,即可判断该病害确实对特定药剂产生了抗药性。

目前黄瓜、番茄、辣椒及马铃薯等主要蔬菜上病原真菌抗药性发生较为普遍,但对不同类型的药剂抗药性发生状况不同,在不同作物上的同种病原菌抗药性发生状况也不同,对有些低风险的药剂至今尚未监测到抗药性发生。施药方式对抗药性形成及发展影响很大,相比叶面施药防治,药剂拌种或土壤用药处理不易出现抗药性;不同作用机理或类型的药剂混用或交替使用较之单用抗药性产生较慢或不能诱发抗药性;一个生长季节里频繁单独超量施用某种高风险的药剂极易诱发抗药性;病原菌对某种药剂产生抗药性之后,对同类型的其他药剂也会有抗药性,称作交互抗药性,存在于苯基酰胺类杀菌剂各品种之间、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各品种之间、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各品种之间、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各品种之间。采取综合防治对策,即在充分掌握发病规律和能预测病害发生时机的条件下,将非化学防治手段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是延缓病原菌抗药性产生的有效方法,同时还可保护环境,降低因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3.1 黄瓜霜霉病菌抗药性发生 经过对山东、河北、辽宁、湖北等省市蔬菜主产区黄瓜霜霉病抗药性监测发现,黄瓜霜霉病菌对甲霜灵(或精甲霜灵)和噁霜灵普遍产生抗药性,导致瑞毒锰锌、金雷、杀毒矾等含代森锰锌的混剂防效下降。此外,黄瓜霜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抗药性也普遍发生,嘧菌酯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大幅下降。对此,先正达(中国)农药有限公司十分关注,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对策,例如资助国内科研部门监测抗药性,将一些新型杀菌剂不断投放市场,及时将有抗药性苗头的药剂制成与低风险的保护性杀菌剂的混剂投放市场,从而降低抗药性风险或延长药剂使用年限;另外,开发新型高效杀菌剂暂时替代目前面临严重抗药性的药剂,使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剂多样化,待抗药性消退后恢复老药剂的使用。

尚未见黄瓜霜霉病菌对双炔酰菌胺、烯酰吗啉、霜脲氰等内吸性药剂产生抗药性的报道。笔者经过2~3 a(年)的抗药性监测及参考其他病原菌对其抗药性风险评估结果,认为目前我国黄瓜霜霉病菌尚未对双炔酰菌胺、烯酰吗啉、霜脲氰普遍产生抗药性,但山东寿光及河北定州等老菜区普遍认为霜脲氰与代森锰锌的混剂的防效已经不如该混剂使用初期的防效,因此,对于双炔酰菌胺、烯酰吗啉、霜脲氰,仍要监测黄瓜霜霉病菌对其敏感性的变化趋势。

当前建议用代森锰锌、丙森锌、氢氧化铜等保护剂预防发病,发病初期优选69%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银法利)悬浮剂、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抑快净)水分散粒剂、18.7%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霜霉病。

3.2 黄瓜白粉病菌抗药性发生 经过2008~2009年对山东、河北主菜区抗药性监测,发现黄瓜白粉病菌对嘧菌酯普遍产生了抗药性,而对苯醚甲环唑未普遍产生抗药性。因此,防治瓜类作物白粉病,建议优选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25%乙嘧酚(粉星)悬浮剂,慎用56%嘧菌酯·百菌清(阿米多彩)悬浮剂、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阿米妙收)悬浮剂。

3.3 黄瓜褐斑病菌抗药性发生 黄瓜褐斑病由棒孢霉引起,俗称“小黄点”,近几年在山东、河北普遍发生,很难防治,造成严重损失。由于缺乏特效药,菜农常常将3种以上的药剂混用。

监测山东、河北保护地黄瓜褐斑病菌抗药性,发现两省主菜区该菌已对多菌灵、嘧菌酯普遍产生抗性,对苯醚甲环唑及嘧霉胺较为敏感,对氟啶胺、乙霉威、咯菌腈非常敏感,因此,要防治黄瓜褐斑病,建议优选氟啶胺、乙霉威、咯菌腈,也可选用苯醚甲环唑、嘧霉胺,但要慎用多菌灵、嘧菌酯、吡唑醚菌酯。

3.4 番茄灰霉病菌抗药性发生 番茄灰霉病菌由灰葡萄孢引起,该菌可造成番茄、及辣椒等茄果类蔬菜和瓜类蔬菜大量烂果,大幅减产。多菌灵、腐霉利、异菌脲、嘧霉胺、多菌灵与乙霉威的混剂是防治灰霉病的主要内吸性杀菌剂,经过10余年抗药性监测发现,山东、河北主菜区番茄灰霉病菌已对多菌灵、腐霉利、异菌脲、嘧霉胺普遍产生抗药性,因此,要慎用多菌灵、腐霉利、异菌脲、嘧霉胺、多菌灵与乙霉威的混剂。近年来,啶酰菌胺(烟酰胺)、咯菌腈和氟啶胺被相继引进我国防治灰霉病,尚未检测到抗药性菌株,成为当前防治灰霉病的首选药剂,此外,也可将啶酰菌胺与吡唑醚菌酯或苯醚甲环唑混用。

3.5 番茄叶霉病菌抗药性发生 防治番茄叶霉病的药剂有百菌清、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等。据2007~2008年对河北定州番茄叶霉病抗药性监测发现,该菌已对嘧菌酯产生抗药性,而对苯醚甲环唑和百菌清未产生抗药性,因此,可选用百菌清预防发病,发病初期选用苯醚甲环唑及其与百菌清的混剂叶面喷施。

3.6 番茄晚疫病菌抗药性发生 番茄晚疫病与马铃薯晚疫病均由致病疫霉引起,但晚疫病在番茄上不如在马铃薯上发生普遍,用药也较少。防治晚疫病的药剂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剂基本一致。经过2008~2010年抗药性监测发现,山东、河北两省番茄主产区番茄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或精甲霜灵)、烯酰吗啉、嘧菌酯、双炔酰菌胺、霜脲氰均未产生抗药性,因此,可选用嘧菌酯及其混剂、吡唑醚菌酯及其与烯酰吗啉的混剂、精甲霜灵·代森锰锌、甲霜灵·代森锰锌、霜脲锰锌、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噁霜灵·代森锰锌(杀毒矾)防治番茄晚疫病。选用56%嘧菌酯·百菌清(阿米多彩)悬浮剂、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阿米妙收)悬浮剂兼治晚疫病、早疫病及叶霉病。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银法利)悬浮剂、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抑快净)水分散粒剂、氟啶胺和氰霜唑也可用于番茄晚疫病的防治。代森锰锌、百菌清、氢氧化铜也可作为保护剂使用。

3.7 辣椒疫霉病菌抗药性发生 辣椒疫病的防治药剂与防治番茄晚疫病的药剂一致。目前,监测发现河北省定州、定兴和藁城等辣椒主产地辣椒疫霉对烯酰吗啉、甲霜灵、霜脲氰很敏感,但对嘧菌酯和霜霉威不敏感,因此,要防治辣椒疫病,建议首选精甲霜灵·代森锰锌(金雷)、甲霜灵·代森锰锌(雷多米尔)、霜脲·锰锌(克露)、烯酰吗啉(安克)、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安克锰锌)、噁霜灵·代森锰锌(杀毒矾),也可选用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银法利)悬浮剂、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抑快净)水分散粒剂、氟啶胺和氰霜唑。但要慎用嘧菌酯及其混剂、吡唑醚菌酯及其混剂。

3.8 马铃薯晚疫病菌抗药性发生 经过2007~2009年抗药性监测,发现我国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及内蒙古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或精甲霜灵)普遍产生抗药性,对嘧菌酯、烯酰吗啉、双炔酰菌胺和霜脲氰未普遍产生抗药性。因此,建议选用代森锰锌、百菌清、氢氧化铜、嘧菌酯及其与苯醚甲环唑或百菌清的混剂、烯酰吗啉及其与代森锰锌或吡唑醚菌酯的混剂、双炔酰菌胺及其与百菌清的混剂、霜脲氰与代森锰锌或百菌清或噁唑菌酮的混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慎用精甲霜灵·代森锰锌(金雷)、甲霜灵·代森锰锌(雷多米尔)、噁霜灵·代森锰锌(杀毒矾)。氟啶胺和氰霜唑是近年来引进我国的,也可用来防治晚疫病。

3.9 马铃薯早疫病菌抗药性发生 马铃薯早疫病在各大马铃薯产区均有发生,但是在国内防治上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药剂与防治灰霉病的药剂相近。国外对该病的防治较为重视,药剂有多菌灵、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异菌脲、嘧霉胺等,国内主要用代森锰锌、多菌灵、百菌清、多氧霉素等。2009~2010年在河北省坝上主产区监测发现,马铃薯早疫病菌对多菌灵普遍发生抗药性,对异菌脲、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未产生抗药性。室内毒力测定表明,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吡唑醚菌酯等药剂对早疫病菌菌丝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咯菌腈、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对分生孢子萌发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咯菌腈(卉友)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阿米妙收)悬浮剂1 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凯润)乳油1 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600倍液、25%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1 500倍液防治早疫病效果显著,是防治早疫病的首选。

4 蔬菜病害抗药性的主要治理对策

抗药性是植物病原菌适应用药环境条件的一种本能反应,表现为对药剂敏感性降低。抗药性产生与如何用药直接相关,过于频繁、超剂量及单独施用某些“高风险”内吸性杀菌剂往往会导致抗药性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相反,科学施药可延缓病原菌抗药性发生,延长药剂的使用年限。

一旦发现特定病害对特定药剂产生了抗性,应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①暂停在已发生抗药性的地区使用同类药剂(特别是单剂)防治特定病害,而改用不同作用机理(不同结构类型)的药剂。②每个生长季节限制使用抗药性风险高的杀菌剂,使用次数不超过2次。③将由于抗药性产生导致药效下降幅度不大的药剂与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特别是多作用位点、广谱性的、保护性杀菌剂)混用或交替使用。④重新启用停止使用几年的药剂(如甲霜灵、腐霉利),其防病效果可能有所恢复。⑤综合治理。采用非化学防治手段减少对化学药剂的过度依赖。注重田间管理,摘除病枝、病叶、病果;采用无滴膜、地膜覆盖、膜下浇灌或滴灌技术,降低棚室内湿度;将枯草芽孢杆菌、木霉等生防菌剂或植物源杀菌剂与化学杀菌剂交替或混合使用;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采用嫁接技术提高作物抗病性;采用高温闷棚技术控制病害流行。

5 展望

蔬菜病害抗药性问题直接关系到蔬菜病害化学防治的效果及农药企业的研发取向。本文仅列出了黄瓜、番茄、辣椒、马铃薯4类蔬菜9种病原菌抗药性发生及对策。事实上,还有很多种蔬菜病害需要化学防治,例如,芹菜斑枯病、莴苣霜霉病、灰霉病、大白菜霜霉病、黑斑病、番茄早疫病、辣椒炭疽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等,其病原菌对主要防治药剂的抗药性如何尚不清楚,有待监测。此外,对已监测过的老病害,还需要继续监测,为科学用药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代森苯醚嘧菌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45%苯醚甲环唑·异菌脲悬浮剂
33%苯醚甲环唑·萎锈灵悬浮种衣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对比试验
代森锰锌替代产品的研究
25%呋虫胺·嘧菌酯·种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苯醚菌酯及其开发
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效果初报
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的应用研究概况
代森锰锌:杀菌剂市场“常青树”
250g/L嘧菌酯悬浮剂对不同地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