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永祥 邢会琴 张建朝 张建文 伍 东 雷玉明
豆芫菁(Epicauta chinensis Laporte)属于鞘翅目芫菁科芫菁属,常见的种类有白条豆芫菁(E.gorhami Marseud)、存疑豆芫菁(E.dubid Fabricius)、花生豆芫菁(E.waterhousei Haag-Rutenberg)、暗头豆芫菁(E.obscurocephala Reitte)、中华豆芫菁(E.chinensis laporte)(孙慧生 等,2007)。2008年笔者在甘肃省山丹县马营乡调查发现中华豆芫菁为害马铃薯,6月中旬成虫常群集取食马铃薯嫩叶。而在此之前,甘肃河西地区未见豆芫菁为害马铃薯,对豆芫菁在冷凉地区的为害特点国内也未见详细报道。为此,笔者于2008~2009年在马铃薯生长期对该虫进行了田间观察和药剂防治试验,现就其为害特点与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2008~2009 年,每年在马铃薯出苗期5月5日至收获期10月5日,定点观察豆芫菁的分布特点及生活习性。采用“Z”字形取样,每块地取10个点,每个点取1 m2调查成虫数量、产卵期和幼虫期。结果表明:该虫在冷凉地区主要为害沿山地带、河滩、河岸、杂草茂密区、草场等周围的马铃薯地块,主要以成虫取食幼嫩马铃薯叶片,形成缺刻。发生严重时可吃光叶片,地面布满黑色颗粒状粪便。经调查,主要出现为害的区域有山丹马营乡、霍城乡、山丹军马三场、二场、民乐南丰乡、甘州区安阳乡、肃南、高台新坝等地。2008年山丹马营乡新泉村6月13日,发生较轻区域,平均每平方米13.7头,多者可达30头。网捕时,每网少则3头,多则11头。9:00~11:00天气晴朗,豆芫菁活动频率较高,地面爬行迁移,活动迅速,天阴或傍晚多在田埂杂草根部栖息。7月中下旬,田间调查发现,马铃薯地块的土壤缝隙土穴中多见排列成菊花状的卵块,每块均有50~60粒卵。马铃薯地块中土穴较少,平均每平方米0.30~0.51穴,田间地埂处平均1.9~2.7穴。7月下旬地面出现黑棕色幼虫,幼虫不为害马铃薯,向田埂及草场迁移。至8月下旬、9月上旬田间未见其为害。
2008~2009 年调查结果表明,豆芫菁在草场、杂草茂密区、蝗虫密集区发生量大且为害严重。随着温度升高,田间湿度增大,豆芫菁为害逐渐减轻。
2.1 与草场及杂草疏密的关系 经调查,豆芫菁发生严重且有分布的地区,多以靠近草场、杂草茂密区域的马铃薯田为主。2008年6~9月间调查,早熟禾、披碱草、冰草、针茅草等禾本科牧草、野大豆、黄芪、野苜蓿、苦马豆等豆科牧草丰富的沿山区,豆芫菁发生量大。田埂冰草、苦豆丰富时,豆芫菁发生量大。
2.2 与蝗虫的关系 豆芫菁幼虫专门取食蝗虫的卵。经调查,在蝗虫密集区豆芫菁发生量大。山丹、民乐沿山区以祁连山蚍蝗、黄胫痂蝗、夏氏雏蝗、红翅皱膝蝗、红腹牧草蝗等为主(冯光翰,1984),其主要寄主为禾本科牧草。5月中旬~6月上旬蝗虫卵孵化,豆芫菁迁移到马铃薯地块。7月上旬蝗虫成虫产卵,7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豆芫菁又迁移至草场。9月中旬~10月上旬2代蝗虫产卵,豆芫菁以为害草场为主。这一变化规律恰好与豆芫菁对马铃薯的为害期相吻合,河西冷凉地区对马铃薯的为害盛期为6月上旬~下旬。
2.3 与温、湿度的关系 经调查,随温度升高,田间湿度增大,豆芫菁为害逐渐减轻。2008年在山丹、民乐等地调查,6月气温平均为13.7℃,田间相对湿度35%,有利于豆芫菁活动。6月下旬土壤表层因少雨缺水,表层土裂缝较多,该虫产卵于距地表5 cm左右的土穴中。随深度增加,湿度增大,未见豆芫菁卵块。7月随气温升高,植株开始封行,随着田间灌水,豆芫菁向沿山区草场迁移。
3.1 人工捕杀 6月上中旬,当豆芫菁成虫群集为害时,可用网捕集中消灭,或在6月中旬人工平垄面、垄坡,灭除田间杂草,减少成虫产卵场所。
3.2 化学药剂防治 豆芫菁虫口密度较大时,可采用40%辛硫磷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25%杀虫双水剂等进行叶面喷雾防治,连续喷2次,每次间隔7 d(天),防效可达80%以上。每667m2用辛硫磷50 mL,对水40~50 kg,防效达94%以上。每667 m2施氰戊菊酯、杀虫双等原药100 mL对水40~45 kg,防效更好。
从发生种类看,目前在甘肃河西冷凉地区为害马铃薯的豆芫菁仅有中华豆芫菁1种,国内山西省报道(孙慧生 等,2007)的白条豆芫菁、存疑豆芫菁、花生豆芫菁、暗头豆芫菁尚未见发生,因此,在生产上应注意监测虫情发展。从防治的角度看,应以控制田间湿度与人工捕杀相结合的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加强豆芫菁防治指标及预测预报研究工作,在严重发生时及时采用药剂防治,防止过早或过量用药而使害虫产生抗药性。
冯光翰.1984.肃南大河地区草原蝗虫的调查.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112-117.
孙慧生,卢志俊,王志强.2007.芫菁对马铃薯为害特点及防治研究.中国马铃薯,21(6):37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