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滩矿选煤厂构建节约型企业的探索与实践

2010-02-14 03:16:30贾书光
中国煤炭 2010年1期
关键词:煤泥选煤厂考核

贾书光

(兖矿集团实业公司,山东省邹城市,273500)

东滩矿选煤厂构建节约型企业的探索与实践

贾书光

(兖矿集团实业公司,山东省邹城市,273500)

结合东滩矿选煤厂在构建节约型企业工作中的实践,介绍了该厂依靠科技提升工艺设备能力利用率、控制生产过程浪费和建立集约高效管理机制,实行深层次节约挖潜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资源节约 东滩矿选煤厂

东滩矿选煤厂是一座设计年入洗原煤400万t的特大矿井型选煤厂。1993年12月建成投产,其设备全部国产化,代表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洗选设备制造技术水平。投产以来,该厂以创建节约型选煤厂为目标,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功管理经验,倾力打造节约型企业,使选煤生产实现了大规模、低成本、低消耗和高效益,走出了一条产品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内涵式发展之路。选煤厂产量逐年跃升,效益大幅增长。2003年原煤入洗量达到802万t,实现了设计能力翻番,至2009年底累计入洗原煤6844万t,出口精煤2461万t,创汇6.8亿美元,投产16年实现利润22亿元,成为国内产量增幅最大、效益最好、资源利用最充分的节约型选煤厂,先后荣获“全国优质高效选煤厂”、“全国十佳选煤厂”等光荣称号。

1 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系统升级改造和配套完善,提升工艺设备能力利用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东滩矿选煤厂投产初期,由于存在工艺设计不合理、设备不配套等诸多问题,生产效率一度低下,投产当年入洗量只有74万t,1995年虽有所提高,但也仅为145万t,能力利用率严重不足。东滩矿选煤厂以科技为先导,在促进生产力的解放、促进企业节约和快速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1.1 加快系统升级改造步伐,以国产设备创造世界先进水平

认真对洗煤、储装运输、机电等所有系统进行全面诊断论证,按照先急后缓、效益优先的原则,在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完成对压滤、重介系统技术改造和优化的基础上,近几年又根据生产能力扩大的需要,对各系统急需改造的重大项目进行了升级改造。

(1)积极开展科技攻关,联合科研院校研制XB 5433(35 m2)B型筛下空气室跳汰机、2ZKZ 3660型自同步振动筛、KM 300/2000压滤机等关键设备。提高了选煤厂自动化水平,应用了自动配煤技术、跳汰在线回控技术和自动采制样技术。

(2)推广应用新设备和新工艺。在国内较早引进使用了澳大利亚在线灰分仪、FC1200煤泥离心机、香蕉筛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大大提高了各生产系统的配套能力,使原煤入洗量大幅度提升,2000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2003年实现了生产设计能力翻番,做到了满负荷、高效率生产,大幅度提高了设备能力利用率。

1.2 优化设备工艺,提高生产系统运行效率

(1)优化工艺管理。针对原生产工艺中两个生产系统相互牵连,生产同一精煤品种无效运行设备多的实际,实施了双系统改造工程,分离2套生产系统,将配备原生产系统的循环泵、精煤筛分别由3台、2台减少为1台,并拆除了对工艺系统影响不大的矸石振动筛等14台设备,同时将精煤系统由2个减少为1个,变二段磁选为一段磁选,仅此2项年节约用电近80000 kWh。

(2)优化设备配置。在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储装运设备能力关系的基础上,测定出煤流输送能力和装车能力,按照设备能力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套,完成了101、102、201等5部带式输送机的提速改造任务。并逐渐淘汰原有的减速机,在多个生产系统统一使用了SEW型减速机,设备备用数量大为减少,盘活资金近60万元。

(3)提高选煤工艺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力成本。按照“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研制相结合”的思路,东滩矿选煤厂先后完成了自动配煤系统、自动采制样系统、絮凝剂自动添加系统等多项技术改造,实现了选煤工艺的自动调节和控制、容器内液面高度和煤仓中物料高度自动测定、原煤和精煤等主要运输干线自动称量等现代化自动运行控制,生产指挥更加合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全厂洗煤、重介、压滤等生产系统共减少人员配置78人,节约人力成本117万元。

1.3 挖掘设备潜力,提升设备故障率控制水平

坚持从设备管理中挖潜力,保持和提升生产潜能。健全完善了设备动态档案,对设备检修实行按设备部件使用周期与日常巡检动态发现问题相结合的超前维修、预防维修机制。为防止因抢产量而忽视设备小事故、小隐患的现象,建立了事故分析通报制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生产中的各类事故无论大小,逐月一一进行分析处理。同时,实行设备“包机”,按照“两定、两包、一杜绝、一挂钩”的要求,把散乱的设备分类承包,并结合现场实际,凡能现场备用的设备一律备用在现场,提高了设备检修效率,有效地促进了设备质量的全面提高。近几年来,未发生过一起2类以上机电事故,设备完好率达到97%,开机率提高到99.6%,生产故障率控制在0.5 min/万t以下,达到国内同类型选煤厂设备无事故运转的先进水平。

2 严控生产过程,实行高效低耗洗选,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

2.1 “改、管”结合,煤炭回收率高居国际洗选行业先进水平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资源是矿井的生命线。建设节约型选煤厂的关键是要节约资源,降低矸石含煤率。围绕提高产率和区间兑现率两大节约指标,东滩矿选煤厂一方面立足于自主创新,在消化、吸收、引进先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坚持走自主开发研究及国产化之路,相关洗选关键设备的分选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改变了我国大型选煤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一方面强化选煤在线回控自动化研究,从选煤生产到装车外运全过程建立了科学系统的计量、考核和管理体系,实现了煤炭洗选的大规模、低成本、高回收。2008年该厂的煤炭回收率和精煤区间稳定率分别比1998年提高7.2%、10%,矸石含煤率(矸石-1.8 mm含量)也由建厂初期的11%降低到4%以下,不但远远低于全国选煤企业7%的平均矸石含煤率水平,也低于国际知名选煤企业5%的平均水平。仅此一项每年就可少流失煤炭20000多t,增加效益近500万元。

2.2 实现洗水闭路循环,大幅降低洗水损耗

煤泥水是洗选生产系统的“血液”,治理不当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水资源。该厂在充分利用矿井水作为洗选用水的基础上,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对洗水系统进行了全面技术改造。投资100多万元,增设了3台厢式压滤机,改造了4台卧式压滤机,补建了自动加药站,药剂配比效果和投放均匀度大大提高,并始终坚持在生产过程中用生产澄清水替代清水添加药剂,将吨煤循环水耗量降到1.8 m3。同时,更换707、708、709 3台新型双吸泵,拆除跑水严重的旋流筛,增设2台直线振动筛,尤其是在国内首家使用了XKS 300/2000厢式快速隔膜压滤机,干煤泥处理能力达到25 t/h,处理量达到原机2.5倍以上,使压滤细煤泥处理量提高25%以上,煤泥水浓度由原来的500 g/l降到80 g/l以下,于1996年实现了一级洗水闭路,洗选耗水量也由0.1 m3/t降至0.02 m3/t,年节约用水7.3万m3,增收煤泥10多万t,成为国内实现洗水闭路最快、效果最好的选煤厂。

2.3 优化经济结构,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着力构建煤基产业链,发展煤电产业,发挥选煤副产品资源优势,东滩矿建设了煤泥热电厂、粉煤灰加工厂、砖瓦厂等资源综合利用配套设施。东滩矿选煤厂创新工作思路,用洗选生产产生的煤泥作为矿井坑口电厂的燃料,用二次筛选矸石替代石英砂作锅炉底料发电,年综合利用煤泥32万t、发电36000 kWh、生产水泥30000 t。除此之外,东滩矿选煤厂还对整个供电系统进行优化,制定节电优化方案,进行了供电系统等一系列节能改造,使全厂的供电布局更加合理、运行更加安全可靠,从而提高了设备运行质量。优化生产管理,严控药剂耗费,根据煤泥水特性,确定正确的生产用药量和配比量;对介质使用,坚持班班交接密度,时时测密度,保持密度稳定、连续,确保不因密度影响煤炭回收效果,造成矸石含煤超限,并严格检查工艺环节,减少技术损失,杜绝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非技术损失,使介质耗费减少到2 kg/t,仅此1项每年可节约资金25万元。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措施,东滩矿选煤厂的经济增长质量逐年提高,能耗逐年下降。电耗由1998年的6.4 kWh/t降低到2009年的5.3 kWh/t。

3 建立集约高效管理机制,坚持向管理要节约,深层次推进降耗挖潜

东滩矿选煤厂倡导“最好的管理就是最大的节约”的理念,将精细管理融入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优化人、机、物、环各个管理环节,向管理要节约,向管理要效益,以精细管理激发内部活力。

3.1 实施绩效考核

加强制度建设,变人的管理为制度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规范运行,在加强基础管理工作,积极推进职业安全健康体系、质量体系、计量体系、环境体系认证的同时,先后制定了《全员浮动工资安全考核》、《事故报告和分析处理制度》等17项管理规定,并以此为框架,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规章体系。

(1)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精华,实施“岗位目标管理法”,制定职工工作达标量化考核依据和计分方法,明确职工“上岗干什么、在岗怎么干、达到什么效果”,日考核、月评价,按工作绩效与工资浮动分配挂钩。以此为基础,推行“责任链”管理,把外部竞争效应内部化,下一环节对上一环节负责,环环相扣,互相咬合,逐步构筑以人为中心、精细管理为手段、责任落实为基础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使职工人人为企业负责,实现了管理的新飞跃。

(2)在具体考核中,对于可计量的业务,用工作标准考核人的工作质量,用管理标准考核事的质量,用技术标准考核物的质量;对无量可计的业务则查实据、看业绩,或通过定性转化为定量。

(3)考核结果纳入干部淘汰下岗,工人竞争上岗之中,并与收入挂钩,严格奖罚兑现,从而达到没有无人管的事,没有不干事的人,全员效率由1994年的17.3 t/工提高到2009年的37.5 t/工。

3.2 优化配置各类资源

(1)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考核分配办法。对职工的安全生产、工作质量、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将职工收入实行全额浮动分配,奖勤罚懒,形成以效益定分配、收入凭贡献,工资能增能减的利益分配机制。

(2)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劳动用工制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干部实行末位淘汰、竞聘上岗,对职工进出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建立了与节约型高效一流选煤厂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发现、任用、奖惩机制,对全员分期分批进行素质培训,着力塑造复合型高技术职工,切实做到用干部,看政绩;选人才,量实力,变相马为赛马,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3 严控物料消耗

树立“没有绝对的废品,只有放错位置的物品”的观念,对生产中的各种材料坚持回收复用,将回收的废旧设备部件维修改造,符合安全技术标准后重复利用,确实不能复用的集中处理。在材料、配件管理上,实行定额控制、限额审批,成立内部市场管理办公室和结算中心,根据东滩矿下达的吨煤材料、配件费用指标,结合洗煤、重介、原煤等各主体单位的产量、服务情况,测定吨煤加工(材料)成本分解指标,对月度 消耗指标按照“节、超”额30%的比例进行奖罚,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兑现。并制定材料、物资定额管理制度,建立厂内局域网,实现物资供应、管理、安全、技术信息共享,对材料物资、备品配件实行全厂统一数据管理、计划管理。集约高效管理促进了节约,提高了效益。

东滩矿选煤厂在选煤生产过程中孜孜追求的“四降低、两提高”(即降低成本、降低消耗、降低事故率、降低非生产性开支和提高销售利润率、提高资金利用率)节约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选煤加工费由1999年的15.47元/t逐步降低到2009年12.06元/t(含1000万元/年矸石运输费),在全国同类企业可比的10项指标中,有6项名列第一。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on in Dongtan Coal Preparation Plant on conservation-based enterprises

Jia ShuGuang

(Yanzhou Mining Group Industrial Co Ltd,ShanDong postcode:273500,China)

In this paper,Dongtan Coal Preparation Plant in building a conservation-oriented enterprises in the practice,introduced the plant to rely on technology to upgrade the technological equipment utilization,control,wast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nsive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mechanism,the implementation of deep-seated tapping the potential savings,etc.successful experience.

resources conservation,Dongtan Coal Preparation Plant

TD948

B

贾书光(1963-),男,经济师,兖矿集团实业公司东华秘书处副处长。

(责任编辑 康淑云)

猜你喜欢
煤泥选煤厂考核
长平选煤厂降低介耗的生产实践
选煤技术(2022年3期)2022-08-20 08:39:48
新型捕收剂BK610和BK612在利民选煤厂的应用
选煤技术(2022年1期)2022-04-19 11:15:12
临涣选煤厂重介系统的改造实践
选煤技术(2022年1期)2022-04-19 11:15:06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在动力煤选煤厂粗煤泥分选中的应用
选煤技术(2022年1期)2022-04-19 11:15:04
MG-9#捕收剂在极细粒煤泥浮选中的应用
选煤技术(2021年3期)2021-10-13 07:33:36
煤泥水中煤与不同矿物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TBS干扰床分选机在七星选煤厂的应用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